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1793夜海河 船隻無數桅燈閃動(圖)

2020-12-19 天津日報

  日前,濱海新區博物館藏品定級結果正式公布,此次共定級38件文物,被評審為二級文物兩件,其中包括館藏1793年8月英國馬戛爾尼使團隨行畫師繪製的大沽口風景水彩鉛筆畫。

  天津地方史研究學者井振武、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公共教學部副教授金衛國在接受採訪時介紹,當時隨行畫師留下不少關於天津風景的畫作,使團成員也有不少關於天津的文字記載,「諸多記錄描繪了當時天津風情以及重要的『門戶』經濟、戰略地位。」

  大沽口  海神像手拿磁針  大艙房精緻舒適

  濱海新區博物館館長崔志華介紹,這幅長47cm 、寬31cm的水彩鉛筆畫原收藏者是歐洲著名海貿美術品專家孔佩特,作者是使團隨行畫家威廉·亞歷山大,描述的是1793年秋天白河(海河)口的景象。

  1792年,英國派特使馬戛爾尼攜大量禮品來華為乾隆皇帝祝八十大壽。井振武介紹包括正使馬戛爾尼與副使斯當東,使團不少人都留下出訪的文字記錄,「結合亞歷山大的繪畫,這些圖文都對天津有詳細記錄。」1793年7月25日,馬戛爾尼使團乘「獅子號」停泊在距大沽口海岸5海裡處,井振武說,當時使團「見中國船隻無數,大小不等,檣桅叢密」,當時這一段海域,「從這裡到河口(海河口)是一連串的淺水沙洲,還有一片沙灘橫在河口,在那裡即在高潮時水深不到六英尺。8月5日下午,使團乘船進抵大沽登岸,河中船隻無數,河面為之盡塞。欽差大臣、長蘆鹽政徵瑞與馬戛爾尼欽使相見。」轉天,直隸總督78歲梁肯堂受乾隆皇帝派遣從保定趕到大沽,行轅設在海神廟。海神廟始建於明代,位於大沽海河入海口處,1695年康熙皇帝曾親臨大沽,撥款重建並親筆題金匾。如今的大沽海神廟遺址地上建築物全部消失,在斯當東的記載中,廟中海神的形象是「一手拿磁針一手拿海豚」。井振武說,直隸總督在廟前迎候英使,在觀音閣接見正使馬戛爾尼等4人。「使團在大沽逗留4天,換乘清政府提供的15艘船進京。」

  海河口「河面寬度約二百二十碼。河水渾濁,深淺不一……河邊有方形炮臺。」大沽市鎮人口稠密,官衙房屋高大、民居多是泥牆。河上船隻「從三十英尺起到一百英尺的都有。最大的船有二十個精緻舒適的艙房,內有三間臥室一間餐室,還有廚房和兩間僕役住的房間……船隻都掛著一盞燈,一到天黑燈內點蠟燭,懸在桅杆頂上。海河上航行船隻異常之多,景色相當悅目,有時簡直是一種壯觀——這麼多叢集在一起的燈光沿著河水遠近移動。」

  馬戛爾尼也觀察港口船工作業,「在大沽最早看到他們用三四架簡單滑輪……類似的一種豎立的機械。」使團有人認為,航海技術方面的科學一無進展,「今天所見的船隻與一百年前的顯然是同樣的,沒有任何技術進步的顯示。」

  海河  兩岸田園風光怡人 北運河快樂號子

  整個船隊先導船隻掛「英使向中國皇帝進貢」黃色旌旗。晚上8點,船隊沿河停歇,衛隊在停泊船隻岸邊搭起帳篷,點燃高掛燈籠,井振武說,馬戛爾尼看到岸上的帳篷和河上船隻交相輝映,「景色非常悅目」。

  「往來的船數在六百隻以上,而停著不動的船數要兩倍於此,把水面都遮蓋住了。」井振武說,當時使團覺得海河兩岸田園風光怡人:有不少的村落與集鎮;園圃中種著果樹和各類蔬菜,還有茶圃……草場上放牧著綿羊和最肥美的牛;田野裡種植黍子與水稻……快要抵達天津時,沿岸出現了擺放整齊的一長列鹽堆……五十個堆,連綿兩英裡。馬戛爾尼稱海河「像倫敦泰晤士河,沿岸延伸有幾英裡。」運送棉花、大米、絲綢、鹽等的商船源源不斷向京師駛去。兩岸一望無際的村鎮、工場和貨棧,是使團「迄今未見的商業繁華」。

  使團在天津受到了盛大的歡迎,在三岔河口河岸戲臺唱著戲曲還有「臨時棚舍」相迎,豐厚的美食、禮物,使團感覺像到了英國著名的「巴塞羅繆節大集市」。對於天津人的印象,馬戛爾尼看到海河兩岸擁擠著觀看的百姓「彼此間的融合態度也給人好感。天真、純樸的樣子顯示他們內心幸福和滿足。」井振武說,使團進北運河後,「聽著水手們的勞動號子,『像赫布裡底人的划槳歌』。」中間一段水路,還需僱傭縴夫,縴繩連接桅杆,領隊發出勞動號子,「使團甚至記錄下勞動號子的『詞』『曲』。」

  百姓和官員、富人也存在明顯的貧富差別,尤其對於婦女裹腳陋習,使團也覺察到當時的中國人「很不講衛生」,而馬戛爾尼看到津郊松林間的墳塋感嘆:「把死者安葬在距住宅相當遠的地方,比歐洲人謹慎。歐洲人把死者安埋在城市中心,容易腐屍感染,也不衛生。」井振武收集的幾幅亞歷山大圖片中,還介紹天津兵站、軍堡。斯當東曾描述兵站裡的士兵日常就是同老百姓一樣,經營各種行業或農業生產,但斯當東認為「待遇比一般老百姓多一些,但遇到戰爭,這種兵士就一定缺乏勇氣。」在三岔河口附近的一個陸地上,設立有軍堡。因為天津是一個南北運輸的重要港口,尤其是漕運進京必經之路,經濟、軍事的交通樞紐地位相當重要,傳遞消息通過軍堡來完成,「這一番詳細記錄表明,當時英國人已經認定在天津開埠相當重要, 也一窺當時中國軍事力量尤其是海防力量的薄弱。」

  歷史視線

  預謀已久的開埠

  「其實在1759年,英國官吏洪仁輝曾北上『申冤』。」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公共教學部副教授金衛國曾做過相關的課題研究,他介紹說,但其實英國在廣州以北開港的目的並沒有實現。「而馬戛爾尼使團的設領、通商的願望也落空了。」

  「發現」大沽口的航道

  使團並未在廣州上岸,而是船隊北上從舟山、定海然後航入天津大沽口——

  「這條從浙江到天津大沽口的航道,實際在1759年已經被英國人初步探明。」金衛國介紹,1755年至1757年,英國認為中國的廣州口岸已經難以滿足不斷擴大的貿易,東印度公司頻繁派船前往寧波要求通商,但遭到乾隆帝的拒絕。直到要求改革廣州貿易制度再次遭拒後,英國通事洪仁輝及其一行乘船北上,抵達大沽口後自稱「英吉利四品官」,要「進京狀告」粵海關和行商。

  乾隆親自過問,洪仁輝亦被「澳門圈禁 3 年, 滿日逐回本國」,但天津作為離北京最近的沿海口岸,卻日益受到英國的關注 ,也就成為了後來馬戛爾尼使團「違規」在天津「上岸」的事實依據。

  金衛國說,馬戛爾尼提出駐京以及開通舟山或寧波港、在天津「像廣州一樣經商」,但乾隆拒絕使團駐京設領,堅持通商「除廣東澳門地方」其他皆不可行,「在乾隆帝看來, 海防重於通商。尤其是作為門戶的天津更是萬萬不能打開的 。」

  和世界「失之交臂」

  後世「八卦」馬戛爾尼使團這次訪問集中兩點:一、使團成員是否向乾隆行跪叩禮。甚至斯當東的報告都將訪華失敗也歸結為「禮儀之爭」。如今,越來越多的考據證明,馬戛爾尼等人行了跪叩禮。二、說第一次鴉片戰爭最終形成決議是因為小斯當東的建議——他是馬戛爾尼使團副使斯當東的兒子,當時受到了乾隆的接見。

  在金衛國看來,此次使華的失敗導致了清政府閉關政策進一步強化,影響了天津港口的開發,「當時中國國力強盛, 中英關係基本是和平的商業關係。但決策者自我封閉導致了昧於世界大勢 。」使團乘坐的「獅子號」是當時世界一流的軍艦,帶來的禮物中有熱氣球、蒸汽機、迫擊炮、卡賓槍等,還有巨型戰艦「君王」號艦艇的模型。「這些都沒引起足夠的重視。」井振武表示,與其講「一個孩子都能看破當時中國的腐朽」,不如說實際上是通過這次訪華,重新評估了中國的綜合實力,後來為列強的世界擴張提供的情報和埋下伏筆,「從天津角度來說,1860年,雖然被迫成為最早開埠的城市之一,但作為北方經濟中心的天津,其戰略地位早已被世界認識到了。」新報記者 單煒煒

  圖片均由被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天津建設沿海智能化防控體系(圖)
    以加強船舶管理為重點,嚴厲打擊「三無」船舶、非法捕撈等涉漁違法犯罪行為,查獲摩託艇、橡皮艇等涉嫌「三無」船隻174艘。以「零容忍」的高壓態勢,先後深入開展了治理跨境賭博專項行動、「迅雷2號」專項行動和打擊「盜搶騙」犯罪專項治理行動。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140歲大沽船塢 重「開工」修廠房(圖)
    不過天津屬於淤泥質岸線,濱海地區只有驢駒河-高沙嶺岸段是粉砂質岸線,其他地方都是泥質海岸線,泥質淤積不可避免,「大沽船塢處於海河下遊最大的U形河岸處(南岸),這種地理位置造成海河南岸凸出,北岸凹進,凸出的位置經海水衝刷不易淤積,大沽船塢處於海河南岸,相較而言是淤積程度最輕的位置。」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泡咖啡館 「喝」一杯個性(圖)
    一間留得住客人的咖啡館,出品好喝的咖啡是本分;老闆的親切有趣是情分;個性的裝修、自烘焙、不定期活動等等是錦上添花……每日新報「尋味地鐵咖啡香」欄目,第二季接力,繼續推出了十餘期精彩推薦,層出不窮的津城咖啡館,乘著地鐵尋找中意的那一家,我們依然期待更多推薦。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約咖啡 在小小的館子(圖)
    每日新報「尋味地鐵咖啡香」欄目,第二季精彩繼續。乘著地鐵尋找中意的那一家,我們依然期待更多推薦。  胡同小館兒 平平淡淡是真  長沙路窄窄的夾道裡藏著董師傅和他的咖啡館,10平方米,4個座位,算不上名字的「THECOFFEE SHOP」招牌,從去年5月營業算起,也走過一年半的時間了。「其實我店沒什麼特點,保證咖啡好喝就行。」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菜市場裡的咖啡香 最文藝的煙火氣
    版權說明:天津日報報業集團所屬10報2刊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天津日報報業集團,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所有關於天津日報報業集團及其子報子刊內容產品的數位化應用,包括但不限於稿件籤約、網絡發布、轉稿等業務,均需與天津日報報業集團商談,與天津日報報業集團有互換稿件協議的網站,在轉載數字報紙稿件時註明「來源-天津日報報業集團-XX報」和作者姓名,未與天津日報報業集團有協議的網站,謝絕轉稿,違者必究。 天津日報報業集團法律事務部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我的少女時代在天津(圖)
    「黃氏三傑」 藝啟津門(圖)  「過去京劇界有個『北京學藝天津唱紅上海賺錢』的老說法,將之用在『賣藝黃家』身上,雖不中亦不遠矣。」  黃家兄妹住的樹德裡,距離當時最火的曲藝、戲曲園子,如勸業場及其對面的小梨園、樊主教路與福熙將軍路交口(新華路和濱江道交口)新中央戲院、1936年建成的中國大戲院都相當近,在黃宗洛的口述回憶中,當時在津演出的那個時代的名角都看過,尤其著迷曲藝的鼓界大王劉寶全、白髮鼓王白雲鵬以及「年輕的」小彩舞、侯寶林等,「黃宗洛曾自言,當時的零花錢幾乎都用來買票看戲聽曲了,天津的這些藝術幾乎就是他的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616歲天津 生日為何是 12•23(圖)
    「清華終身校長」梅貽琦先祖、天津梅氏第一世的梅滿兒,永樂二年建城時來津,任天津右衛指揮使,《天津新縣誌》中記載,梅滿兒入衛籍後,共十二世襲任指揮史。  何時稱「天津衛」  「天津衛」作為地名,是從1404年開始嗎?是,也不是。  永樂二年十一月己未正式決定創建天津衛並下令實施,後設天津左衛、調入天津右衛。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津門武林往事(圖)
    新報記者 單煒煒 吳非 (圖片均由被訪者提供)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和平區走出全域旅遊新路徑(圖)
    新報訊【記者 趙秋豔】12月9日,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廳召開關於和平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新聞發布會。  近年來,和平區先後獲得全國最佳文化旅遊目的地獎、全域旅遊最佳目的地獎等榮譽稱號,成功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商旅並舉、景城一體」的全域旅遊新路徑。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國際
    加速疫苗審批  美國媒體1日披露,聯邦政府疫苗和藥物攻關計劃「曲速行動」打算在本月15日發送首批新冠疫苗。歐洲聯盟醫藥審批機構同一天宣布,「最晚」本月29日考慮對首款新冠疫苗作緊急使用授權。美國莫德納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預計22日發貨。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奇聞
    遊客不辭而別  在英國發現變異新冠病毒後,幾百名在瑞士度假的英國遊客被要求在酒店房間自行隔離,然而,他們中至少一半人趁夜不辭而別。在瑞士巴涅市滑雪勝地韋爾比耶度假的420名英國人因此在酒店房間內隔離,但其中至少一半在夜裡「秘密」逃走。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GECAS公司 接收首架A320neo(圖)
    新報記者 史翔昆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京哈高鐵全線開通倒計時(圖)
    新報記者 張珊珊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2021掌握公式買好房(圖)
    新報記者  葛豔茹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二十四節氣豐富世界 非遺文化寶庫(圖)
    新報記者 梁爽  蕭放:是否「中國第五大發明」不重要 歷史文化價值和科學認知價值更重要  新報: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您認為二十四節氣成功申遺意味著什麼?從傳統文化傳承角度,對於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歷史文明的國家有什麼重大意義嗎?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天津武學 文武兼修(圖)
    新報記者 單煒煒 吳非  (圖片均由被訪者提供)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寶寶總夜咳 鼻子是主因
    新報訊【記者 李文博】秋冬季節一到,家長總會發現,孩子白天好好的,一到夜裡睡覺就會時不時咳嗽幾聲,嚴重的甚至會咳嗽得睡不著,嚴重影響孩子睡眠質量,如果時間長甚至影響孩子生長發育。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2020年度天津百萬地鐵族喜愛品牌評選
    版權說明:天津日報報業集團所屬10報2刊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天津日報報業集團,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所有關於天津日報報業集團及其子報子刊內容產品的數位化應用,包括但不限於稿件籤約、網絡發布、轉稿等業務,均需與天津日報報業集團商談,與天津日報報業集團有互換稿件協議的網站,在轉載數字報紙稿件時註明「來源-天津日報報業集團-XX報」和作者姓名,未與天津日報報業集團有協議的網站,謝絕轉稿,違者必究。 天津日報報業集團法律事務部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0.9折搶特價機票
    新報記者 張珊珊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科技志願者服務隊走進鄉村
    新報訊【記者 史翔昆】日前,由濱海新區科技局和啟迪之星(天津·海洋園)基地共同舉辦「農村致富帶頭人《電商運營基礎課》培訓班」和「機器人科普宣講及機器人玩具展示」兩場「決勝小康 志願有我」活動,至此,濱海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技志願服務活動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