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這樣尷尬的經歷:叫外賣下訂單時為了防止個人信息洩露,使用「化名」下單,過了幾天,賣房的、放貸的、銷售理財產品的乃至精準詐騙的電話就接踵而來,他們在電話中稱你訂外賣時所使用的「化名」,讓你不堪其擾。甚至有一些獨居女性,還會收到自稱是送餐員的「交友簡訊」或微信好友申請。
一張小小的外賣訂單,包含了你的姓名、地址、手機號和訂餐偏好,這些信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將會留下不小的隱患。美團外賣和餓了麼早在去年就推出了「號碼保護」功能,但不少用戶對此並不知情,知情用戶在下單時也經常會忘記勾選這項隱私保護選項。
點外賣時的這步勾選,你知道嗎?
選擇預訂餐品、進入結算頁、支付下單……這是預訂一份外賣的基本操作流程,但或許很少有人留意到,無論是美團外賣還是餓了麼,在下單頁面中都有一個開啟「隱私保護」的選項。
記者在北京分別嘗試使用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兩款APP進行點餐體驗。在使用美團外賣APP過程中,記者隨機選擇了一家名為××水產的店鋪下單,在提交訂單的界面內,在「準時寶」和「支付方式」選項中間,夾雜著一項名為「號碼保護」的功能,該功能下有「對商家、騎手隱藏您的真實手機號,保護您的隱私」的注釋,但該功能為默認關閉狀態。
而同樣是在美團外賣APP中,記者在選擇另一家名為××拉麵店鋪內的餐品後,卻沒有在提交訂單頁面上找到「號碼保護」功能。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家店鋪的配送方式均為「美團專送」,也就是由美團騎手進行餐品配送。
根據系統對附近商家的推薦排序,記者依次選擇了10家由「美團專送」或「美團快送」的店鋪進行下單測試,其中僅5家店鋪的提交訂單頁面內包含「號碼保護」功能,且均為默認關閉狀態。也就是說,用戶在上述10家店鋪中下單時,只有50%的機率能獲得手動開啟「隱私保護」的「特權」。
在餓了麼APP中,記者以同樣的方式依次選擇了10家店鋪進行下單測試,無論是商家配送還是餓了麼官方的「蜂鳥配送」,用戶都可以在提交訂單頁的最底端勾選「匿名購買」的功能,但該功能也處在默認關閉狀態。
記者留意到,餓了麼在該項功能中進行了如下說明:匿名購買不會額外收費,費用將由餓了麼承擔;當您主動撥打商家或騎手電話時,您的真實號碼會顯示給商家或騎手。
可以保護用戶隱私的功能
緣何沒有「默認勾選」?
在微博和知乎上,記者嘗試使用「號碼保護」和「匿名購買」等關鍵詞進行檢索,發現有不少網友吐槽這項「雞肋功能」。
微博網友@sinkcup表示,看了新聞報導得知餓了麼在下單時會隱藏用戶手機號,結果送餐上門時卻發現訂單上顯示了自己手機全號。在諮詢客服後才得知,原來在付款前要手動勾選才能啟用該功能。該網友同時質疑:這麼好的功能為什麼不默認開啟呢?
事實上,早在去年7月和11月,餓了麼和美團外賣就先後上線了「隱私保護」這一功能。通過搜尋引擎檢索發現,網上不時出現聲音呼籲兩家企業儘快將該功能「默認開通」,讓其成為一項普惠功能。
也有網友質疑,在註冊帳號時,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就以「登陸即同意」這樣「默認勾選」的方式索取用戶共享位置信息、讀取手機簡訊、撥打電話等多項敏感授權。而當推出有利於用戶隱私保護的權限時,卻又開始「徵求用戶意見」,讓用戶手動勾選,其背後邏輯惹人猜疑。
記者以普通用戶的身份分别致電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官方客服,就「為何不默認開啟號碼保護功能」做出詢問。美團外賣客服人員表示,因為系統升級的原因,所以暫時還不支持號碼保護的默認開啟功能;餓了麼客服人員則認為「匿名購買功能有助於保護用戶隱私信息」,但也並不知道該功能為何處於默認關閉狀態。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美團外賣和餓了麼並沒有默認開啟「號碼保護」功能可能是出於商業成本考量,「每單網絡電話的成本是1毛到1毛5之間,在巨大的訂單量面前,如果默認開啟該功能,企業成本會增加不少。」
而根據媒體去年7月的公開報導顯示,餓了麼在「匿名購買」功能上線初期做出預測,每天將保護200萬通電話和5萬條簡訊。
這樣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你認同嗎?
公開資料顯示,美團點評CEO王興曾在去年向媒體透露,美團外賣計劃在2018年投入1億元資金用於隱私保護,更表示「因為有2.8億的消費者,那麼多人在用是對我們的信任,所以我們要對得起他們的信任。隱私保護是我們認為非常重要的一個社會責任。」
「推出隱藏號碼功能對用戶隱私保護是一種有益探索,但更應該在機制建設上多下功夫。」上海市信息安全行業協會專委會副主任張威認為,平臺如能在用戶下單時以更明顯方式提示用戶勾選「號碼保護」功能,並聲明如不勾選可能產生的隱患風險,將更有助於用戶的隱私保護。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網際網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認為,按照今年5月1日業已生效的推薦性國家標準《信息安全技術 個人信息安全規範》規定,涉及通過界面展示個人信息的(如顯示屏幕、紙面),個人信息控制者宜對需展示的個人信息採取去標識化處理等措施,降低個人信息在展示環節的洩露風險。「因此外賣平臺有採取相關措施保護用戶隱私的義務。」
此外楊東還指出,未做處理的用戶手機號直接顯示在商家或騎手的界面上,存在被變相收集的可能,在此將匿名購買或號碼保護功能做弱化處理,甚至需要用戶手動選擇,不利於企業切實履行保護用戶隱私信息的義務。
有關專家建議,相關企業應依照先前承諾,進一步加強對用戶個人信息的保護,以實際行動替代口號式宣言,切實承擔好企業社會責任。
網友評論:
滄海桑田:我是在用隱私換飯吃嗎?
郭晗:企業應該承擔起應該的責任義務,不能被金錢蒙蔽了良心!
HeTong:一直在用某團外賣,從來沒有從來沒有見到過那個隱私保護的選項! 那個上面的準時寶倒是用過,但也並沒有什麼卵用!一般超時了都會發現訂單顯示已經送到然而並沒有送到,所以很雞肋。
urnotyining:很晚了會收到白天外賣小哥私人手機發來的簡訊,雖然是請求給個好評什麼的,但依然覺得很可怕。
慎終如始: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信息洩露。淘寶,外賣app名字一律用————奧特曼!
吃飯憑什麼支付隱私?
拒絕買單的怒戳
!
來源:杭州交通918、新華社
涉及版權問題請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您可能還關注
》》》天津人注意了!你還在喝小區自動售水機的水嗎?央視都曝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