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門、光圈、感光度,三者如何搭配?3分鐘學會曝光三要素!

2020-12-21 久相攝影自習室

小夥伴們,大家好!快門、光圈、感光度,被稱作攝影曝光的三要素,是攝影基礎中的基礎,也是我們學習攝影的必經之路,但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攝影新人,那就是如何靈活運用並搭配使用曝光三要素,一些用手機攝影的朋友可能體會不到其重要性,但一些使用相機的朋友就不同了,有些人說:「不就是曝光嗎?用自動檔不就好了嗎?」但哪個想要學習攝影的朋友,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能靠自己的想法進行創作?可是看了許多書,聽了許多課,為什麼還是用不好?主要原因在於,書上只教你得到準確的曝光,卻沒教你怎樣靈活的運用!

本文建議閱讀時間:3分鐘。

單眼相機

曝光三要素的作用

顧名思義,曝光三要素的主要作用就是幫助我們獲得準確的曝光,什麼時候是曝光準確?答案隨處可見:當我們的曝光指示標尺指針指到最中央時,就得到了準確的曝光。這是最簡單的答案,也是最常見的答案,但並非最準確的答案。獲得精準的曝光離不開快門、光圈、感光度的靈活搭配,如何通過三者各自的特點及對畫面的影響,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這時的曝光,才是最準確的曝光,並不單單只參考曝光指示標尺。

曝光指示標尺

快門

曝光。快門是一個以時間作為計量單位的參數,快門速度的快與慢,決定了感光元件在場景下曝光的時間,我們把光想像成水流,快門決定的,就是打開水龍頭的時間長短:快門快,打開水龍頭的時間就短,得到的水就少,光線就少,畫面就會變暗;快門慢,打開水龍頭的時間就長,得到的水就多,光線就多,畫面就會變亮。這便是快門對於畫面曝光產生的影響。

長曝光

畫面。除此之外,快門速度的調整還會對畫面效果產生影響。當快門速度加快,相機對畫面的捕捉能力就會加強,也就是更容易定格畫面,適合抓拍運動的物體;當快門速度減慢,相機對光的運動軌跡的記錄能力便會得到提升,此時的相機創造性更強,但對於穩定性的要求也會相對提高。

低速快門記錄軌跡
高速快門定格畫面

光圈

曝光。為什麼要有光圈?因為一隻鏡頭在製作好後,是不能改變其直徑的,為了控制通過鏡頭的光線,於是在鏡頭內加入了可以人為調整的多邊形或圓形,通過光圈大小的改變得到控制光線的效果。通俗的講,光圈的大小指的就是其直徑大小,我們還是以水為例子,把光想像成水流,光圈決定的,就是打開水龍頭的角度:光圈大,打開水龍頭的角度就大,得到的水就多,光線就多,畫面變亮;反之,光圈小,打開水龍頭的角度就小,得到的水就少,光線就少,畫面變暗。

鏡頭光圈

景深。除了對曝光的影響外,光圈對畫面的景深也會產生影響。當光圈越大,景深越淺,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背景虛化效果越明顯,在拍攝人像或特寫時,常常使用較大的光圈,用來減弱背景的影響;光圈越小,景深越深,在更長的空間距離內得到清晰的成像,適合拍攝景別較大的場景,如山川、建築等。

淺景深
深景深

特殊效果。除以上兩點之外,光圈還可以給畫面製造一些其他的小驚喜。散景光斑和星芒效果的產生,都是受光圈的影響,當光圈較大,對焦點不在光源時,就會產生光斑的散景,光斑的形狀並非都是圓形,當光圈的葉片數量越多時,光斑就越趨近於圓,反之,則會稜角分明,產生八邊形或六邊形等多邊形的光斑。光圈越小,越容易對光線產生衍射現象,當我們使用小光圈拍攝光源時,衍射現象就形成了星芒效果,星芒效果也受光圈葉片數量的影響,當葉片為奇數時,如9片,就會產生葉片數2倍的星芒,也就是18芒星;當葉片數量為偶數時,如8片,就產生和葉片數量相同的芒星,也就是8芒星。

光斑
星芒

感光度

曝光。感光度實則是感光元件對光線的敏感程度,相對於快門和光圈,感光度對曝光的影響相信大家就容易理解的多了。簡單明了,感光度ISO的值越高,畫面越明亮,反之則越暗,十分直觀,這也就造成了很多攝影新手在使用相機時只通過ISO控制曝光,這是絕對錯誤的做法。

過曝、正常、欠曝

畫面。為什麼說不能只通過ISO控制曝光?ISO值增加,能讓畫面更加明亮,但畫面的噪點也會隨之增加,較低的ISO值能讓畫面更加通透,為了保證畫質,儘量不要使用過高的ISO,一般400到800的ISO值就已經是偏高的數值了,具體多高是過高?這取決於你手中設備的高感和低感,還有感光元件的老化和損耗。

三要素對畫面影響

調整參數確定

對三者的介紹完畢後,大家對曝光三要素有了初步的認識,最重要的是如何對這三者的控制得到準確的曝光。在這三者參數的調整中,我個人的建議是按照一定的規律和步驟進行,分享一些我個人的參數調整的思路:

1.首先,確定拍攝題材、風格和主體,由此,我們可以確定光圈值,因為在一場拍攝中,光圈大小是很少改變的,除非你一會拍人像一會拍風光;然後調整感光度至較低值,以保證畫質;最後調整快門速度,不低於安全快門值,如果快門速度低於安全快門,或不足以捕捉我們想要的畫面,我們就需要對其他參數進行調整了,如若感光度已達到較高值時,可以適當輕微調整光圈。

光圈優先獲得前景光斑

2.確定拍攝主體,一些特殊題材的主體,需要特殊的快門速度,如星軌、光軌、光繪、運動物體的定格畫面,此時,我們優先調整快門速度;確定景別、控制景深,選擇光圈值;調整較低的ISO保證畫質。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越快的快門速度越好,作為曝光的重要影響因素,快門速度的提高對畫面曝光的影響不容忽略,至於快門速度的調整,足以得到我們想要的效果即可,1/4000的快門速度拍攝行人,完全沒必要不說,光圈和感光度也很難配合呀!

高速快門捕捉飛鳥

結語

曝光三要素,雖然與曝光息息相關,但其本身的特性和對畫面的影響,更是我們利用並創作的依據,有時,打破常規,得到的未必不是好的作品。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如果你有其他建議或疑問,或是你有自己的作品想展示給大家,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與大家交流,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本文由久相原創,關注我,帶你輕鬆學攝影!

相關焦點

  • 初學攝影,光圈、快門,感光度這三者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在某些場景...
    光圈、快門、感光度這是攝影非常核心的知識,也是非常基礎的一個知識。把這個知識掌握牢靠了,你才可能去拍出正確曝光的照片。   光圈、快門和感光度這三者就是我們曝光的三要素。
  • 攝影中的光圈、快門、感光度分別有什麼作用?
    在攝影中光圈、快門、感光度被稱為曝光三要素,這三樣是攝影中基礎得不能再基礎的知識了,下面簡單說一它們分別有什麼作用,以及如何搭配使用。從下面這張圖片可以看出,隨著感光度(ISO)的提高,畫面變得越來越亮。從下面這張圖片可以看得出來,隨著感光度(ISO)的提高,畫面的噪點越來越多,到最後全是噪點。四、光圈、快門、感光度怎麼搭配使用?
  • 大白話說攝影-光圈 快門 感光度三者關係
    如果你看過我前幾篇關於光圈,快門,感光度的介紹,你就很快能理解我今天講的內容了。好吧,我今天簡答粗暴的解釋一下三者的關係。我們以下圖為例我們知道了中間這張照片的曝光是合適的,假如這張照片的曝光參數是F4.0的光圈值,快門速度是1/125 感光度是100 我們想讓光圈大一檔變成F2.8 那麼快門速度也需要減一檔 變為1/160 感光度不變,這是得到的曝光不會變。
  • 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光圈、快門、感光度是如何共同控制曝光的
    光圈、快門、感光度是如何共同控制曝光的?相機的曝光是拍攝的最基礎環節之一。拍攝過程中,取景構圖的任務交給了拍攝機位和鏡頭方向,而曝光的任務則交給了光圈、快門和感光度三者的聯合操作;或者說,畫面結構交給了拍攝位置和方向,而畫面質量交給了光圈、快門和感光度。畫面質量主要包括什麼內容呢,一句話就是確當曝光;兩句話就是畫面看得見、看得清,畫面好看、養眼;或者就是通過曝光,在相機「底片」上留下清晰的、人眼能接受的、讀者能夠欣賞的畫面。
  • 攝影基礎知識——3分鐘讓你搞定光圈、快門、ISO
    攝影基礎知識——3分鐘讓你搞定光圈、快門、ISO 剛開始學習攝影的時候,我們就得學習曝光三要素,也就是光圈,快門、感光度。這是最基礎的。我們在拍攝的時候要學會正確曝光。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光圈、快門、ISO,以及三者之間的關係。
  • 系統學攝影: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怎麼設置?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控制曝光,知道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對於曝光有哪些影響,咱們先回顧一下上節課的內容。曝光三要素對曝光的影響:光圈越大(數值越小),畫面變亮;光圈縮小(數值變小),畫面變暗。曝光三要素對拍攝效果的影響:光圈越大(數值越小),景深變淺,背景虛化,適合拍攝特寫;光圈縮小(數值變小),景深變大,背景清晰,適合拍攝風光。
  • 光圈、快門、感光度、焦距、景深這5個拍攝要素之間的關係
    光圈、快門、感光度、焦距、景深這5個拍攝要素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制約,它們的共同作用,決定了一幅攝影畫面的構圖、畫質和創作意境,每一種因素本身有著幾種甚至幾十種的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就是5種要素、多項選擇的組合結果。
  • 光圈 快門 感光度在曝光中的作用是什麼?它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
    光圈、快門、ISO是曝光的3要素,任何一張照片都是由這3個曝光參數組合形成不同曝光。這3要素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如何去真正理解它們各自的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呢?光圈、快門、感光度在曝光中的作用1.光圈的作用:是調節景深的深淺,大光圈下環境與主體虛實對比強烈,清晰的主體非常突出,反之小光圈下環境與主體全實,突出主體與環境的關係。
  • 光圈、快門速度與感光度
    抓拍雖然看起來是件簡單的事,但如果始終想要獲得優質的拍攝效果,則需要徹底理解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的相互作用。自動曝光模式在水下反而適得其反,常常會導致曝光失敗。因為水下世界的光線相對較暗,自動曝光模式補償過度, 經常使照片變得很亮。嚴謹的攝影師應該使用手動曝光模式以完全控制相機的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
  • 攝影中的「快門、光圈、感光度」是什麼?都有什麼用?
    對於初學攝影的朋友來說相機最不易使用的曝光模式莫過於"手動模式"(M 模式),這是因為手動模式之中有許多設定有賴用戶選擇適合的設定,其中第一個要求即是掌握曝光值的設定,曝光值得設定共有三組,分別是相機的感光度值與快門時間以及鏡頭的光圈設定。
  • 光圈、快門、感光度,弄懂攝影基本算入門了
    《單反攝影入門基礎:什麼是快門?》《單反攝影入門基礎:什麼是感光度?》上面這三篇文章分享了光圈、快門、感光度的知識,大家一定要先弄懂這三個東西,接著才能學習它們之間的關係以及是如何相互影響的。「光圈、快門、感光度」被稱為「曝光三要素」,拍攝者需通過這三個要素來控制照片是亮還是暗。
  • 第3期|光圈,快門速度,ISO三者之間的關係
    簡單來說,快門是控制曝光時間長短的,光圈是控制相機進光量的,而感光度又是指相機對光的敏感程度,可見三者之間最簡單粗暴的聯繫就是「光」。那他們三者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呢?它們可以說是「三角戀」的關係,被稱為」曝光三角「。他們之間互相補充,互相影響。如果在曝光不變的前提下:* 光圈與快門的關係:反向。光圈越大,進光量就越大,那快門開關的時間就越短,快門越快,這樣進光量才會不變。* 光圈與ISO的關係:反向。
  • 了解單眼相機的光圈、快門,感光度。
    67對於攝影來說如何設置光圈、快門和感光度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在這裡我會講些一般規則和一些必要的技巧。拍攝不同的場景需要的參數是不一樣的!67一、光圈主要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
  • 在光線暗的情況下拍照,快門、光圈、感光度,到底是先調哪個?
    光線暗意味意味著安全快門下要照出清晰的畫面,必須用大光圈或高感光度來達到曝光平衡。那快門、感光度和光圈究竟先調哪個呢?在調整光圈大小時,感光度也要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才能保證畫面正常曝光縮小光圈時,感光度要提高,這時畫面放大看出現很多噪點。
  • 攝影入門之IOS,感光度快門速度光圈三者關係
    IOS就是 感光度,從字面上來理解顧名思義就是對光的敏感度,IOS值越高說明對光越敏感,那麼成像的畫面就會比較亮,但記住IOS值越高噪點就會更明顯,這是它唯一的缺點,比如下面這張圖片所以平常我們拍攝的時候一般是把IOS值控制在IOS100到IOS400的區間,如果這時候拍攝的畫面還是過暗的話我們就要去調整光圈值或者快門速度了。按照正常的拍攝的手法的話一般在亮度方面是先控制快門速度和光圈的,但是當我們想把 照片拍得更細膩,畫面更清楚的時候,光圈就不能調太大,因為會產生淺景深造成背景虛化。
  • 你真的清楚光圈、快門和感光度嗎?| 攝影入門之曝光篇(下)
    自動曝光模式指相機給與攝影師對光圈、快門及感光度中的某一個或者多個參數進行設定的權利,再結合自動測光結果給出未被攝影師控制的要素的參數。換句話說,也可以理解為攝影師授權相機在進行自動控制時對某個或多個參數進行調節。
  • 光圈、快門、感光度,弄懂攝影基本算入門了
    》上面這三篇文章分享了光圈、快門、感光度的知識,大家一定要先弄懂這三個東西,接著才能學習它們之間的關係以及是如何相互影響的。「光圈、快門、感光度」被稱為「曝光三要素」,拍攝者需通過這三個要素來控制照片是亮還是暗。
  • 《遛相機帶你玩攝影》07相機曝光三要素之互易律
    在講曝光三要素的互易律之前,再絮叨一次學攝影的方法:「不學肯定不會,學了也不一定會,只有學會了才能受用終身!」不學肯定不會,一開始,學習就是記憶,慢慢你的腦海中就會構建出一個學習的資料庫,比如說我們學攝影曝光,大家都知道要「白加黑減」,但是為什麼要白加黑減?估計沒幾個人明白。同樣,大家天天掛在嘴邊的18%灰,這個18%灰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 風光片拍攝時,光圈、速度和感光度應該如何搭配?
    單眼相機拍攝自然風光片時,快門、速度和光圈應該怎樣搭配?單眼相機的風光片拍攝,一般是指「大風景」、「大風光」,就是場面恢弘、視角寬廣的風光畫面。我們知道,與其他題材的拍攝一樣,取景構圖是由拍攝機位、方向和鏡頭焦段的選擇決定的,但是,畫面的色彩和畫質則是由光圈、速度和感光度三者的互相配合而決定的,因而,在構圖創作完成後,畫面的更多明暗、光亮、色彩、風格等等要素,則是由光圈大小、快門速度、感光度高低來決定的。
  • 初學攝影應該掌握的曝光三要素
    曝光(EV,exposure value),簡單理解可以認為是照片的亮度。一張照片拍出來好不好看(畫質)就要看曝光了。那一張照片曝光值的多少是由什麼來影響呢?這裡就要談到曝光的三要素:光圈、快門、ISO(感光度)一、光圈主要影響進光量、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