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劉愛麗Ailly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葉卡捷琳娜宮位於聖彼得堡南約30公裡的一個小城鎮,,為強調其皇家領地的意義,這個小城鎮改名為皇村(沙皇村)。皇村內綠色環抱,春意盎然。
由於普希金曾生活學習於此,故又稱為普希金村。
葉卡捷琳娜宮,建於1717年,初是彼得一世贈與第二任妻子-皇后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夏日別墅。1752年他們的女兒伊莉莎白女皇覺得這別墅太過時,命人推到重建,並用了超過100公斤的黃金建成一座嶄新的宮殿, 命名為葉卡捷琳娜宮。葉卡捷琳娜二世即位以後又按照她自己的喜好對這座宮殿內外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改和擴建,使之煥然一新,形成了現在這座巴洛克風格的宮殿和英、法式園林相結合的華麗花園。改建後的宮殿長達306米,超過了俄羅斯巴洛克時期的所有建築。
宮殿外立面一周都是用男性大力士做裝飾,彰顯女性為王的朝代,也寓意著這些大力神梁柱高高託起了皇家的財富和權勢。
皇宮教堂的穹頂(五個圓蔥頭)在碧空下金光燦燦。
葉卡捷琳娜宮殿內設計精緻考究,每個區域或大廳的色彩、裝飾、繪畫因功能不同而異,或清新柔和,或莊重典雅或金碧輝煌。一走上主樓梯,就能感受到女性嬌柔的美。
宮殿中最宏偉壯觀的大廳就數這間寬敞的"接待廳"了,富麗堂皇,流光溢彩,奢華到極致。大廳兩側面對前後花園裝有巨大拱形窗門,窗門之間和大廳兩側的牆壁上鑲有巨型鏡子,廳內所有裝飾均為鍍金,拱頂上是巨幅彩色繪畫 -《俄羅斯凱旋》。
宮中的宴會廳都是根據貴賓人數及重要程度精心裝飾布置,餐具全部為銀質餐具,天花板上均繪有精美的繪畫。目前宴會廳的桌子及上面的餐具擺件還是當年的布置,人們可以想像當時奢華的場景。白色宴會廳,據說當年設計師在廳內裝飾上使用了許多紅寶石及綠寶石,由此不難想像白色宴會廳當年的華美。
騎士宴會廳,這間宴會廳是整個宮殿中最常使用的一間,用來接待人數較少的賓客。牆角為青花瓷壁爐。
牆面上鑲嵌了兩扇巨大的窗鏡,鍍金的鏡框和花紋裝飾以及屋頂上的繪畫精緻細膩,使宴會廳看上去典雅高貴。
這個餐廳我稱它"綠色餐廳",是宮殿中完全沒有一點金飾耀眼的廳,在一片輝煌中素雅清新,極具特立獨行的魅力。
紅柱廳為一個小型休息室,最值得欣賞的是由紅珊瑚和象牙雕刻的象棋和屋頂精美裝飾和繪畫。
綠柱廳,青花瓷壁爐和屋頂精緻的繪畫。
琥珀宮,又稱琥珀屋,是一座內部由6噸多的琥珀,和黃金裝飾而成的宮殿,顏色從檸檬黃到金紅黃,包含了可以想像的黃色系中一切的色彩,曾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這件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是普魯士國王費裡德裡希·威廉一世送給彼得大帝的禮物。
二戰期間,這座寶宮被納粹劫掠竊取。這是歷時25年,使用8噸琥珀,耗資1100萬美元重新復原的琥珀宮。
宮內的廳屋之間通過一扇扇不同的鍍金花紋圖案的大門相通,形成了一條"金色的走廊",華麗輝煌。
伊莉莎白一世(1741年 - 1762年),全名伊莉莎白·彼得羅芙娜,俄羅斯帝國皇帝彼得一世和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之女,俄羅斯帝國第六位皇帝、第三位女皇。
卡捷琳娜宮中的法式花園區域。法式花園氣勢恢宏,視線開闊,嚴謹對稱,構圖均衡,花壇,雕像,噴泉等裝飾豐富,體現了莊重典雅,雍容華貴的氣勢。
精美的大理石雕塑是法式園林中不可缺少的濃重色彩。
英式花園區域,是卡捷琳娜二世的精心之作。英式花園追求的是嚮往自然,崇尚自然。沒有修葺整齊的苗圃花卉,是自然式的樹叢草地,蜿蜒曲折的河流、道路,講究園林外景物的融洽和與大自然渾然天成的景觀。
園中樹木茂盛、綠草如茵、湖波蕩漾、鮮花盛開,看著往來的遊人馬車,可以想像到當年沙皇時代奢華與繁榮。
園林中歐洲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