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堡位于波羅的海沿岸,涅瓦河口,處於北緯60度 ,是世界上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個。
北京是北緯40度,哈爾濱北緯45度,漠河北緯53度。
聖彼得堡始建於1703年,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曾經是俄羅斯文化、政治、經濟的中心,如今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
對於中國人來說,聖彼得堡的有名,還在於「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這一聲炮響,就響在聖彼得堡,響在冬宮前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上。
十月革命以後,蘇聯的故事,也是我們相信的故事是: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向冬宮發射了第一炮,揭開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序幕。
1948年,根據列寧格勒市(聖彼得堡市前稱)蘇維埃執委會的決定,巡洋艦被作為軍艦博物館,永遠地固定在涅瓦河上,成為偉大的十月革命的歷史見證。
歷史的事實是,布爾什維克起義遭遇了少數人甚至可以說沒有遭遇任何抵抗。
蘇聯政府檔案顯示,列寧從斯莫爾尼宮發出的布爾什維克行動指示是,在第一夜的凌晨佔領彼得格勒所有重要的權力中心,而不是開火。這一指示完成得十分有效。佔領冬宮完全沒有任何抵抗。阿芙樂爾艦被調用只是向冬宮發射了一枚空炮,作為攻擊臨時政府的信號。
冬宮的陷落不是因為英勇的軍事性行動,而是因為門是開著的,布爾什維克得以長驅直入。
後來史詩般的「冬宮風暴」成為了布爾什維克的政治宣傳作品。
聖彼得堡共有42個小島,由423座橋梁連接。整個城區分布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島嶼上,許多河流穿城而過。由於緯度很高,夏季有「白夜」景色。
涅瓦河。
許多俄國著名詩人及作家,比如普希金、萊蒙託夫、高爾基等人都曾在此生活和從事創作。
聖彼得堡市內現有53所國立高校,40多所非國立高校,400多個科研機構,2000多個圖書館,80多個劇院,100多個劇團,45個美術館,62個電影院,38座體育場,264家博物館。
聖彼得堡最有名的歷史遺蹟當屬冬宮、夏宮,以及眾多風採各異的教堂。但是對於我來說,多少年後仍然留在記憶當中的是普希金城。
普希金城:
普希金城位於聖彼得堡南郊25公裡處,又稱為皇村,因為這裡曾經是沙皇居住過的地方。
皇村大致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位於中心位置的葉卡捷琳娜宮及其附屬建築,以及南部寬闊廣大的葉卡捷琳娜宮花園所組成。另外一部分是由亞歷山大宮及其身後的亞歷桑德羅公園組成。
皇村同時也是各種園林藝術風格的綜合體。1937年普希金逝世100周年之際,皇村改稱普希金城。
這座名勝以豪華宮殿群為中心,莊園裡樹木繁茂,蒼翠欲滴,湖水恬靜,鳥鴨遍布,加上地域廣闊,視野極好,真真的一個宛若仙境!中國三十幾個省市我大致都走過,沒有發現一個地方給我這個感覺!
她的美不僅是自然環境美,而是超凡脫俗的自然美中鑲嵌著同樣超凡脫俗的宮殿建築。
葉卡捷琳娜宮殿裡的琥珀宮是一座通體由琥珀和黃金裝飾而成的,極端奢華的建築,曾被稱作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十月革命後,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便是從這裡出發被流放去託博爾斯克的。
普希金雕像。
冬宮:
冬宮原為沙皇的皇宮,初建於1754年,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落克式建築藝術偉大的紀念物。十月革命後闢為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奇博物館。
冬宮是一座蔚藍色與白色相間的建築。在寬敞明亮的展廳裡,共有各類文物270萬件,其中有繪畫、雕塑、出土文物、實用藝術品,以及錢幣和紀念章等。藏品按地域、年代順序陳列在350多間展廳裡,展覽線路加起來有30公裡長,因而有世界最長藝廊之稱。
涅瓦河畔的冬宮。
冬宮裡的展品和裝飾太多,我只選了幾件。
夏宮:
彼得夏宮位於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距聖彼得堡市30公裡,是歷代沙皇的郊外離宮。
夏宮是聖彼得堡的早期建築。18世紀的彼得大帝時期,許多大型舞會、宮廷慶典等活動都在這裡舉行。
夏宮的主要代表性建築是一座雙層樓的宮殿,當年彼得大帝住在一樓,他的妻子葉卡捷琳娜一世住在二樓。
彼得要塞:
彼得要塞坐落在市中心涅瓦河岸。要塞中有教堂、鐘樓、聖彼得門、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幣廠、兵工廠、克龍維爾克炮樓、十二月革命黨人紀念碑等建築物。
要塞的中心是彼得保羅教堂,教堂上方是高122米的鐘樓。教堂正面是造幣局,今天俄羅斯的金幣、紀念幣等依然在這裡製作。
要塞南側是幾處與軍事相關的建築,如今已經改為博物館。
彼得保羅大教堂,1733年建成,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的遺骸都安葬在這裡。
青銅騎士:
青銅騎士是聖彼得堡市標誌性雕塑,位於十二月黨人廣場上。著名雕塑家法爾科內創作的這一藝術佳作,被安置在一塊巨石上,駿馬前腿騰空,彼得大帝安坐在坐騎上,兩眼目視前方。
這一塑像受到普希金的高度頌揚,寫下了他著名的敘事詩《青銅騎士》。
教堂:
俄羅斯人信奉東正教。教堂是聖彼得堡市的一大亮點。大家看慣了西歐和北美國家的基督教、天主教教堂,再看俄羅斯的東正教教堂,一定會感覺到巨大的反差!莫斯科、聖彼得堡這兩個俄羅斯的最重要城市裡,教堂無疑更奢華。走在信仰東正教的東歐其他國家,俄羅斯的小城市,以及希臘,數量龐大的普通東正教教堂,規模無論大小,都具有和西歐教堂顯然不同的外形構造。
滴血大教堂。
基督救世主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喀山大教堂的名稱來自於教堂內所供奉的喀山聖母像。由於喀山聖母像不斷地傳出顯靈的事跡,故成了俄羅斯東正數教徒最敬奉的聖像之一。
伊薩基輔大教堂,又稱聖伊撒基耶夫大教堂,與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和佛羅倫斯的花之聖母大教堂並稱為世界四大圓頂教堂。該教堂1858年建成,高102米,鎦金圓頂用了黃金100公斤。
伊薩基輔大教堂。
斯莫爾尼宮建於1806年,原為貴族女子學院,現為聖彼得堡市政府所在地。
斯莫爾尼宮位於市中心,整體色彩和皇村的葉卡捷琳娜宮相似,藍白相間,是巴洛克風格和拜佔庭風格的融合,在聖彼得堡的諸多宮殿裡具有相當高的代表性。
馬林斯基劇院:
馬林斯基劇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83年。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經歷了兩個世紀漫長而燦爛的歲月,孕育了一大批在世界芭蕾史上如雷貫耳的偉大明星。如今的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仍是當今全球最頂尖的古典芭蕾舞團。《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等觀眾耳熟能詳的芭蕾名劇都是在這裡首演。
涅瓦大街:
涅瓦大街是一條極具觀光價值的街道,在那裡你可以欣賞到各類教堂、眾多的名人故居以及歷史遺蹟。
涅瓦大街還是一個信仰寬容的地方,在這裡,東正教的喀山大教堂,新教的聖彼得和保羅教堂,天主教的聖凱薩琳教堂,荷蘭教堂,亞美尼亞教堂等等,共處一地,相安無事。
涅瓦大街被稱為世界最美的街道之一,道路兩邊集中了18-20世紀眾多的傑出建築。很多歌劇院、圖書館、博物館、音樂廳、電影院、百貨公司、食品點、教堂和名人故居,依舊保持著18世紀、19世紀的風貌,每一幢建築上都可以看到精雕細刻的細節。
果戈理、柴可夫斯基的故居不要錯過。最不可錯過的是沃爾夫與貝蘭熱甜食店,該店位於涅瓦大街與大馬爾斯卡亞街和莫伊卡沿岸街相交的地方。1837年1月27日,普希金正是從這家甜食店喝完最後一杯咖啡,直接奔赴決鬥地點。偉大的詩人只活了38歲。萊蒙託夫、陀斯妥耶夫斯基、舍夫琴科等人是這裡的座上客。
店內有真人大小的普希金塑像。
下一篇:雜說俄羅斯。
****************************
下邊是已經發過的遊記。每個國家的開頭部分都列在這裡。點開一個國家,後邊就全有了。我先儘量把國際部分發完,然後發國內。
日本遊記
印度遊記
伊朗遊記
約旦遊記
黎巴嫩遊記
希臘遊記
加拿大遊記
古巴遊記
墨西哥遊記
美國遊記
柬埔寨遊記
寮國遊記
泰國遊記
越南遊記
尼泊爾遊記
俄羅斯遊記
廣東省遊記
顧成文老師七十壽宴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