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聖彼得堡遊記——那想永遠留住的光景~~

2021-02-23 天下足跡

在涅瓦河上吹著海風,你會想起誰?

每一次出發,都恍若重生。每一次在路上,都深感活著的美好。覺得未來可期,我更應該為這美好的生活付出更大的努力。

截個位置給你看


這是我寫在俄羅斯之旅的最後一篇遊記,即使回到了原來循規蹈矩的生活裡。但是看著這些旅行留下的記憶,都會覺得彌足珍貴。喜歡旅行,大概是深藏在射手座骨子裡的基因。

我不喜歡安穩,更厭倦一成不變。我渴望的生活是充滿新鮮感和樂趣的,而這些旅行可以滿足我。我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對任何我感興趣的領域都抱有濃烈的求知慾。也許這也算是對生活的一種熱愛吧。

葉卡捷琳娜皇宮

每一次出發,都恍若重生。每一次在路上,都深感活著的美好。覺得未來可期,我更應該為這美好的生活付出更大的努力。

即使旅行後,還是要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但是那一段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都可以讓我回味很久很久,足以支撐我走過很漫長的一段路。內心渴望遠方,雖然有時候也害怕遠方的漂泊感和孤獨感。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都會成就內心更充盈的我。

第一站:葉卡捷琳娜宮

簡約的歐式餐廳很溫馨

經歷了聖彼得堡第一天驚豔的行程,一大早我們都對這座美麗的城市更加充滿期待。聖彼得堡每一處都是風景,每一處景物都讓我陶醉。我喜歡這深秋的樹林和落葉,這是一個地道的南方人無法體察的秋的神韻。

坐在大巴車上,雖然很困但是卻不願閉眼,生怕錯過聖彼得堡最美的景色。

看著美景想起了杰倫的老歌《楓》

漫步在林蔭小道上的情侶

和一群可愛的俄羅斯小朋友擦肩而過

從大巴車上下來前往葉卡捷琳娜宮的路上遇到了賣藝的演奏團,大叔們精神非常飽滿,奏樂充滿了激情。

賣藝的中年大叔根據遊客的國別吹奏著各國的國歌,看到中國遊客,就吹走起《義勇軍進行曲》來討遊客歡心。大家人在海外,聽到國歌,一種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看起來都是六十多歲的大叔在賣藝

葉卡捷琳娜宮(The Catherine Palace)又稱凱薩琳宮,位於俄羅斯普希金市,建造於1717年,是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園林。最初是彼得一世贈送給第二任妻子——皇后葉卡捷琳娜而建的夏日別墅,後來作為遺產成為他們的女兒伊莉莎白·彼得羅芙娜的財產。

馬蜂窩借圖,其實實景是宮外一條長龍排著隊

排隊入場間隙,我問導遊為什麼這座宮殿和冬宮都是以藍色、白色、黃色為基調。他幽默風趣地告訴我說,這是「馬屁三色」。

聽到「馬屁三色」甚是驚訝,導遊解釋道:這是建築師為了拍葉卡捷琳娜女王而設計的三色。藍色象徵女王藍色的瞳孔,黃色象徵女王金色的頭髮,白色代表女王雪白的肌膚。聽完我忙點頭,確實是有拍馬屁的嫌疑。哈哈~

為了彰顯皇家領地的身份,宮殿所處的一帶(包括亞歷山大宮、亞歷山大花園以及白塔觀景臺等)在其建成後即被稱為沙皇村或皇村。1937年為紀念普希金在此度過童年又改為現名「普希金村」。

手託太陽低頭的奴隸代表了對女王的臣服

依然是金碧輝煌的宮殿

宮殿裡最為神奇的是琥珀廳(不可拍照),內部通體由琥珀和黃金裝飾而成,極端奢華。另外,還有牆壁上布滿繪畫的繪畫廳,擁有精美古羅馬風格浮雕和牆壁畫的綠色食堂,印花絲綢覆蓋牆壁的青色客廳等極盡奢華的房間。到目前為止,整座宮殿共有29個房間已被修復。

皇室御用的餐桌

進去宮殿導遊會給每人發一個耳機,讓我們套上鞋套。耳機內有中文版的導遊講解詞。大家排著隊一批批進入宮殿內參觀。

宮殿美潔白的浮雕

說到葉卡捷琳娜這座宮殿,導遊不得不跟我們提起彼得大帝之後,唯一能稱為大帝的第二位大帝。葉卡捷琳娜大帝之所以能稱為大帝,是因為在她的統治下成就了歷史上最強的俄羅斯,她將俄羅斯的淨土拓展到了歷史最大。成為歐洲最強盛,國土面積最廣的國家。

但是她又有無數情人的風流韻事成為後人的談資。一代女皇,這不禁激發起了我的好奇心。

葉卡捷琳娜大帝

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菲婭·奧古斯特,索菲婭自幼性格開朗,活潑好動,甚至有些淘氣,膽子也很大,經常闖禍。1742年,她的遠房表哥,荷爾施泰因王子卡爾·彼得·烏爾裡希,也就是俄國彼得大帝的外孫,被他的姨媽,俄羅斯女皇伊莉莎白選中,成為俄羅斯皇位繼承人。

葉卡捷琳娜大帝

因為政治聯姻,懵懂對愛情還抱有幻想的索菲亞嫁給了並不愛他也不適合她的彼得三世。而彼得三世當時已經心有所屬,他迎娶索菲婭公主不過是執行伊莉莎白女皇的意志罷了。

美輪美奐的屋頂

後來,索菲婭很快就明白了:她在俄羅斯站住腳的最主要條件就是要成為一個俄羅斯人。為此她請求伊莉莎白女皇為她找來了最好的老師,苦學俄語和東正教禮儀。索菲婭公主勤奮地學習俄語,甚至在夜深人靜,周圍侍從都已經睡下,索菲婭還在抱著書苦讀。

藝術的結晶

1745年8月21日,俄羅斯宮廷為二人舉行了盛大的婚禮,葉卡捷琳娜受封為大公夫人。

婚後的日子對於葉卡捷琳娜來說,是一段灰色的時光。丈夫彼得根本就不愛她,另尋新歡,兩人結婚五年,實際處於分居狀態,葉卡捷琳娜一直是處女。葉卡捷琳娜整日幽處深宮,只好靠讀書排遣寂寞。

起初她開始漫無目的地讀小說,後來無意中讀到了伏爾泰的作品,自此開始對政治哲學類書籍感興趣。葉卡捷琳娜找來了厚厚的十卷本德國史,堅持每八天必須讀完一卷,又通讀了四卷本哲學史,還有大量的俄文書籍。一段時間以後,葉卡捷琳娜具備的知識深度,竟然讓她讀懂了孟德斯鳩艱深的《論法的精神》一書。

富麗堂皇的宮殿

儘管葉卡捷琳娜沒有耀眼美麗的外貌,但她處在妙齡,談吐得體,秀外慧中,自然招人喜歡。很快她就有了自己的情人。

精美的浮雕

彼得和葉卡捷琳娜結婚五年之後,二人尚未生育,為了能在俄羅斯皇室有立足之地,伊莉莎白女皇命令葉卡捷琳娜無論如何都要生下一個帝國繼承人,不然她的位子不會坐穩。葉卡捷琳娜幡然醒悟,終於在1754年生下一個男孩,取名為保羅。

人物油畫

1762年4月,葉卡捷琳娜生下一個男孩,孩子的父親是奧爾洛夫。孩子降生後幾個月後,彼得方才聞訊,馬上大發雷霆,下令將葉卡捷琳娜逮捕。但彼得的副官猶豫不決,最後眾人一起勸說,彼得臨時改變了逮捕葉卡捷琳娜的命令。

此後二人的關係勢同水火。與此同時,奧爾洛夫兄弟加緊了在近衛軍中的串聯活動,暗中形成了一個數百人的軍官集團,準備策動政變,推翻彼得三世,支持葉卡捷琳娜登上皇位。

人物油畫

到登基稱帝,成為俄羅斯帝國的第八位皇帝,也是帝國有史以來的第四位女皇。

女皇的餐桌

葉卡捷琳娜在掌握帝國大權之後就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如何富國強兵上。葉卡捷琳娜接手時的俄羅斯雖不是千瘡百孔,但也危機四伏。葉卡捷琳娜二世提出了一系列施政目標,旨在強調恢復國家行政秩序,強化國家機器,促進商貿繁榮,增加國庫收入等等。

亞歷山大一世

在葉卡捷琳娜執政期間,她非常善於用人。英勇善戰的波將金將軍獲得了女王的青睞。

波將金和葉卡捷琳娜大帝

後來,波將金成為葉卡捷琳娜的最著名、也是權勢最大的情人。波將金幾乎就成了葉卡捷琳娜的左右手,所有軍國大政,幾乎全部出自葉卡捷琳娜和波將金二人之手。

皇室族譜

葉卡捷琳娜大帝之所以被稱為大帝,是因為在她統治期間,俄羅斯版圖達到了歷史最大,成為了歐洲強國。「假如我能夠活到二百歲,全歐洲都將匍匐在我的腳下」葉卡捷琳娜大帝曾經這麼霸氣地說過,由此可見女王的野心和霸氣。

葉卡捷琳娜女王從一個普魯士貴族家的普通女兒,到遠嫁到俄羅斯深宮的小媳婦,再到雄視歐洲大陸,引得無數啟蒙運動思想家競折腰的一代女皇,可謂傳奇的一生。

小清新風格的宮殿

西方文化裡,強調男女平等。在俄羅斯女人只要具備執政的才華也可以成為有所作為的君王。這跟當時落後的封建專制下的中國是非常不同的。

東歐精美的陶瓷

油畫屋頂

葉卡捷琳娜皇宮後院

俄羅斯人是非常喜歡藝術的,這點毋庸置疑,從葉卡捷琳娜大帝到普通人皆是如此,這或許也是聖彼得堡遍地博物館的原因,所以在這裡大家排著長隊去看畫展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所以駐足在這裡給自己來一幅油畫也未嘗不可。

第二站:喀山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

宏偉的喀山大教堂離冬宮不遠,這個教堂很特別,它在教堂東面豎立起九十四根科尼斯式半圓型長柱,使教堂變成典型俄式教堂。它是根據沃羅尼欣的設計於1801-1811年建成的,專為存放俄羅斯東正教的重要聖物——喀山上帝之母聖像而建造,並因此而得名。

教堂內還有教徒在做禮拜

它的外貌具有典型的當時帝國風格的特徵。大教堂正門兩側有造型嚴謹的古典式柱廊向外延伸,宏偉壯觀,形成一個半圓形廣場教。柱廊的後面露出高達70米的教堂圓頂。教堂前的廣場上有一座花崗巖噴泉,還有兩位俄國統帥庫圖佐夫和巴克萊·德·託利的紀念像。

虔誠的信徒

教堂內部巨大的圓形穹頂籠罩著神像,燭光裡融入金黃色的幻想,浮雕金碧輝煌,著實美得讓人驚嘆俄羅斯宗教文化的燦爛。東正教禮儀,女士進入這裡需要戴頭巾。

講究藝術與美感


第三站:涅瓦河遊艇遊

最後一站坐郵輪遊涅瓦河,據說涅瓦河的冬天會結上厚厚的冰。導遊跟我們講了很多關於涅瓦河的故事和傳說,可是信息量實在太大,我沒記下來。

涅瓦河風光

涅瓦河畔的馬路

漂亮的涅瓦河

涅瓦河畔的船艦

河畔風光

河畔邊上的遊艇

優美的河畔風光

遠望艦艇

跨河大橋

遊艇上的小遊戲

結束了涅瓦河遊艇的行程之後,我們就坐上了前往機場的大巴車。導遊把我們送過了安檢才返程。

回家的路

拖著疲憊的身體,踏上返程的道路。乘坐了一天半的飛機,終於回到自己工作的地方。這一趟旅程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到了很多自己世界之外的東西,看到了人生的很多種可能性,這些旅途中遇到的風景和故事,都給予了我勇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靈魂若不能像燭火一樣照亮我們的行程,起碼也要同甘共苦的跟在後面,不離不棄。」     

                                                             

後記


在這個俄羅斯生活了一周的時間,我無數次走在陌生而又充滿異域風情的街道上,看著一塵不染的晴空墜落在行人的肩膀上,看著那些懷揣了自己的興趣在街頭把玩樂器和起舞的人們,看著這些愜意生活的人們,那是每一刻都想永遠留住的光景,就像涅瓦河永遠留住這座城市。在涅瓦河上吹著風,思念著遠方的那個人,是一種恬恬淡淡的思念~

坐在飛機上望著窗外的藍天,內心充滿期待地規劃著下一段旅程。下一站會是哪兒?我已經被璀璨的歐洲文明深深吸引,也許阿拉伯文明和北美風情也同樣值得期待。

(部分圖片來自馬蜂窩網站~)

~~~ ~~~   

素材源自「辰辰小姐」

   或許你還喜歡: 

望遠、登高,不是為了被整個世界看到,

而是為了看到整個世界。

天下足跡


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天下足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俄羅斯遊記: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始建於1703年,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曾經是俄羅斯文化、政治、經濟的中心,如今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對於中國人來說,聖彼得堡的有名,還在於「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一聲炮響,就響在聖彼得堡,響在冬宮前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上。
  • 2018俄羅斯世界盃遊記:聖彼得堡篇
    本期遊記就回到兩年前的俄羅斯重溫那屆世界盃的難忘旅程有了2016歐洲杯的現場觀賽經驗,在準備世界盃之行的時候就有把握了很多55(瑞瑞),然後在聖彼得堡玩兩天;6號從聖彼得堡飛薩馬拉,7號在薩馬拉看四分之一60(英瑞),8號從薩馬拉返回聖彼得堡繼續玩耍,10號在聖彼得堡看半決賽61(法比);11號一早從聖彼得堡去莫斯科晚上看半決賽62(英克);15號在莫斯科看64決賽(法克),16號從莫斯科回北京,在俄羅斯境內的三程航班和莫斯科回北京的航班都是俄航;五段航班兩個人的總花費是兩萬人民幣
  • 2018俄羅斯世界盃遊記:聖彼得堡篇
    俄羅斯世界盃是我的第一次世界盃現場之旅,90年第一次在電視上看義大利之夏世界盃時,哪能想到28年後自己能親臨現場去看世界盃決賽呢?本期遊記就回到兩年前的俄羅斯重溫那屆世界盃的難忘旅程,10號在聖彼得堡看半決賽61(法比);11號一早從聖彼得堡去莫斯科晚上看半決賽62(英克);15號在莫斯科看64決賽(法克),16號從莫斯科回北京,在俄羅斯境內的三程航班和莫斯科回北京的航班都是俄航;五段航班兩個人的總花費是兩萬人民幣
  • 普希金,您永遠活著 ——俄羅斯遊記
    普希金,您永遠活著 ——俄羅斯遊記
  • 聖彼得堡遊記(上)
    距我去年5月19日發布《莫斯科遊記》,已過去了352天。稀裡糊塗地,我居然就忙過去了一年。(歡迎閱讀往期文章:莫斯科遊記)我們這個職業,不像個別地區的著名作家和「良心」,在出現問題時有空閒寫寫日記,發發善心,出出書,罵罵人。自從疫情出現,我的無數同事、同行們,幾乎都放棄了除吃飯睡覺以外的休息時間。我從2月5日下沉社區參與防控,已有三個月。
  • 俄羅斯遊記第一篇 聖彼得堡遊夏宮/冬宮
    【汽車點評網·遊記·原創】  從俄羅斯回來有一周多的時間了,至今才把第一篇的遊記發上來,實在是有些慚愧。雖然這次行程比較緊張,主要目的也是試駕全新上海大眾的桑塔納。
  • 遊記 走進俄羅斯——聖彼得堡
    圖文/劉愛麗(Ailly)【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終於走進了聖彼得堡,走進了這座我嚮往已久的俄羅斯歷史、文學、藝術殿堂,走進了這座被稱為"英雄城"的城市,近距離欣賞保存下來的皇宮庭院、教堂與建築,見證這個戰鬥民族的英勇和驕傲。這就是普希金筆下的青銅騎士像,是葉卡捷琳娜大帝為紀念彼得大帝所建,豎立在十二月黨人廣場上。
  • 俄羅斯遊記,來到聖彼得堡的一刻,終於成了現實!
    多少年,我憧憬的夢一般的夏天,溫和並不刺眼的光,那滿眼的綠,清風吹拂,碧草搖曳,宛若一幅圖畫。五彩斑斕的城堡,鑲嵌在線條溫柔起伏的山丘上。穿一條白裙子在陽光下舞蹈,像少女追逐夢一樣。我沒有想到,來到聖彼得堡的那個時刻,一切都成為了現實。從莫斯科坐高鐵到聖彼得堡只需要三個小時的車程。
  • 俄羅斯那些華麗的宮殿:莫斯科+聖彼得堡遊記
    俄羅斯是我憧憬已久的地方,不為別的,就只為那些造型別致的華麗宮殿,以及那首喜歡了多年的《貝加爾湖畔》。幾年前因為工作原因,到俄羅斯出差了一趟。雖然不算純粹的旅遊,不過也是切身實地地遊玩了幾個景點。這些天重新整理了一下當時的照片,於是決定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俄羅斯旅遊的那些小事。畢竟疫情期間,身體不能在路上,那就讓心靈好好出去放個假。
  • 俄羅斯文化遊記—聖彼得堡的夏日
    這座開啟於1860年的「俄羅斯第一劇院」有著老牌派頭,「白夜之星」的閉幕節目《天鵝湖》的演出票已早早售罄。認為「美能拯救世界」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在聖彼得堡。城中知名的白痴餐廳正是以他的小說命名。影史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概是被翻拍最多的作家——至少有五部《罪與罰》(1935法國版、1935馮斯登堡版、1983芬蘭版、2001波蘭版、2002美國版、2012俄羅斯版),兩部《卡拉馬佐夫兄弟》(1931德國版、1958美國版),兩部《白痴》(1951日本版、1959蘇聯版),一部《被侮辱與被損害的》(1991俄羅斯版)、一部《雙重人格》(2013)……這份清單遠遠未完。
  • 聖彼得堡遊記
    △涅瓦河邊 第一印象如果把莫斯科比作熱情如火的少年,那聖彼得堡就有點兒像矯揉造作的修女。這是我的第一感受。一出火車站,聖彼得堡的天氣有些陰鬱,且一連前幾天都是這樣的天氣,沒有莫斯科的藍天白雲與陽光,讓人覺得冷且不舒服。但這樣的天氣卻特別適合這座城市的感覺,文藝範,文藝並不等於文化。
  • 2019俄羅斯自由行之:聖彼得堡St.Petersburg
    如果把莫斯科比喻為風韻猶存的皇后,喀山是含苞待放,楚楚動人的嬪妃,那聖彼得堡則是雍容華貴位於俄羅斯西北部,瀕臨芬蘭灣,直屬俄羅斯聯邦直轄市的聖彼得堡,是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的重要出海口。聖彼得堡不但是俄羅斯最西化的城市,也是俄羅斯第二大城、人口約520萬,但值得一提的是,聖彼得堡是世界上居民超過100萬人的最北端城市。
  • 從聖彼得堡到莫斯科,俄羅斯為何遷都?
    公元1547年,伊凡四世大公加冕為俄羅斯沙皇,後代作用上的沙皇俄國正式建立,在今後的165年時間裡,俄國的首都永遠是莫斯科。但是在1712年的時分,彼得大帝陡然遷都聖彼得堡,隨後這座濱海都會便充任俄國的首都長達200多年,直到1918年復活的蘇聯再度將首都遷回莫斯科。
  • 俄羅斯知識分子眼中的聖彼得堡與莫斯科
    (果戈理)轉自搜狐  聖彼得堡主要是官方的,是新俄羅斯的復興;莫斯科是古俄羅斯的,是舊俄國的首都。(H·戈爾謝瓦諾夫)轉自搜狐  莫斯科乃俄羅斯人民中心之城,而聖彼得堡相對而言是外國的城市,它顯示的是老巴羅克風格,充當的是帝國中心之都。
  • 俄羅斯自由行:聖彼得堡的喀山大教堂
    教堂就在離路口不遠的地方,那晚我們坐遊船之後,就看到了喀山大教堂,不過那時是夜晚,燈光讓喀山大教堂顯得很白,現在是白天,可以看出它的古老滄桑,它由俄羅斯建築師沃羅尼欣設計,於1801年8月開始奠基儀式,教堂以古羅馬聖彼得教堂為原本,歷經10年於1811年竣工。
  • 跟著筆友去旅行俄羅斯之四:聖彼得堡
    今年暑假,在世界盃的餘熱下,我會初一少年劉嘉睿選擇了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鄰國——俄羅斯,七天時間,遊覽兩座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小劉同學說,此行不但近距離觀察了曾經的世界霸主,還認識了這個有著深厚歷史和燦爛藝術文化的國度。旅行結束後,為了心中那份微妙的俄羅斯情懷,小劉同學寫下了此行的見聞感思。遊記共6篇,現呈給大家,讓我們隨他一起走進俄羅斯。
  • 我的俄羅斯遊記(一)俄羅斯情結、飛向聖彼得堡
    先從俄羅斯說起。(一)2015年5月24日至31日,我們隨旅遊團去了一趟俄羅斯,親身領略了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美麗而獨特的風光,對俄羅斯有了許多新的認識,也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對於我們來說,聖彼得堡(過去叫列寧格勒)、莫斯科及紅場、克裡姆林宮、冬宮,早已成為我們心馳神往的地方。過去,由於各方麵條件的限制,難以實現這個心願,而當我們終於退休有閒時,去俄羅斯旅遊就成為我們最重要的選擇。
  • 聖彼得堡——俄羅斯的靈魂
    聖彼得堡 ——俄羅斯的靈魂 文 ︱王國欽 每當人們說起俄羅斯,必將會講到聖彼得堡,人們都在說凡是沒有來過彼得堡的人,都不算來過俄羅斯。如果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是它的心臟,那麼彼得堡就是它的靈魂。
  • 聖彼得堡:俄羅斯文化之都
    品名篇佳作,觀世間百態,享人文情懷文圖/李 剛【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轉載】聖彼得堡,俄羅斯的文化之都,藝術之鄉。這座城市以文學地標而聞名,以至於在這裡的世居居民自始至終感到自豪與榮耀。這座老城,始終透發出古典與人文一脈相承的情懷。
  • 聖彼得堡——俄羅斯的文化之都
    馬爾地夫,美在海藍一色的遼闊,美在粒粒海沙的晶瑩,美在藍白相間的舒心色彩,也美在那如花環般小島上的窄窄的小路。馬爾地夫是地道的火山形成的群島,1000多個島嶼如花環般撒落在無際的海面上,組成了印度洋上最後的童話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