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商場萬聖節商品多是三無產品 購買需謹慎

2020-12-21 聯商網linkshop

  
  (商場中萬聖節的商品種類還真不少)

  11月1日是西方的萬聖節,29日,記者走訪長春市一些商場發現,各種萬聖節的商品銷售火爆,但這些商品多數都是三無產品,有的商品還存在安全隱患。

  商戶一天賣上百個恐怖面具

  「這個面具多少錢?」「20元1個,就剩這些了,再不買就沒了!」昨日上午,市民李女士來到桂林路附近的一家商場,給孩子挑選萬聖節的禮物。

  在商場內玩具銷售區,各式各樣的萬聖節鬼怪商品被掛在顯眼的位置,有魔鬼臉面具、齙牙面具、狼頭面具、南瓜燈、女巫服裝、電動蜘蛛、南瓜燈、蝙蝠俠套裝等。

  記者發現,這些商品一般價格都在10-20元。「這有鏡子,你戴上這個試試!」在一家玩具店內,記者試戴了一個骷髏面具,發現有股刺鼻的膠皮味道,讓人感到很不舒服。

  據這家玩具店老闆介紹,今年萬聖節的商品賣得很好,最多一天他就賣了上百個恐怖面具,南瓜燈也賣了幾十個。

  有商家不知產品是哪產的

  據一位商家介紹,孩子家長和年輕人是萬聖節商品的購買主力。很多學校和幼兒園都要在萬聖節舉行活動,家長都來給孩子買道具,年輕人為了搞聚會,也要買一些服裝和道具。

  除了面具、服裝以外,記者在商場內看到,還有很多「嚇人」的玩具,例如只要觸碰一下就會發出怪叫的骷髏頭,打開電動開關就能爬行的黑蜘蛛。記者注意到,這些鬼怪商品多數都是「三無」產品,沒有任何文字說明。「這些東西都是哪兒產的?」記者向一位女攤主問道。

  「我們也不知道是哪兒產的,10元、20元的東西,你還在乎哪兒產的,能用就行,這些道具用完一天就完事了。」女攤主說。

  在一家玩具店的櫃檯上,擺放著兩個電動「女巫」,裡面裝有燈泡,外面還連著一根電線插頭,「女巫」的身體是用塑料薄膜做成的。「這玩具安全嗎?」當記者發問時,攤主沒有直接回答,只是說:「已經賣出四五個了。」

  買商品時要看商家經營資質

  昨日,記者採訪了10餘位家長和孩子,他們多數都不清楚什麼是萬聖節。「我知道萬聖節有很多好吃的,還能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今年4歲的彤彤說。「我不知道這是啥節。我兒子回家說學校要搞活動,萬聖節要打扮成南瓜角色,還要化妝。」市民王女士說。

  「我看那些鬼怪面具、骷髏面具都挺嚇人的。」市民於先生說,他的孩子今年剛上小學,如果給他買這些恐怖玩具,擔心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關教育專家指出,健康的玩具可以幫助孩子啟迪心智,但恐怖、整人的玩具,可能會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

  「購買三無產品難維權。」長春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鍾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商家對每個節日都很重視,包括西方的節日,商家一般都會大肆宣傳節日商品。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一定要注意兩點,一是商家是否具有經營資質,二是關注商品本身,是否標有生產廠家、是否有相關質量認證標識等。如果消費者買到三無產品,又沒有任何銷售憑證,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是很難維權的。所以,對於三無產品,應該謹慎選擇。
  (東亞經貿新聞  記者畢成功)

相關焦點

  • 萬聖節前吉林長春恐怖玩具熱銷
    11月1日是西方的萬聖節,記者走訪長春市一些商場發現,各種萬聖節的商品銷售火爆,但這些商品多數都是三無產品,有的商品還存在安全隱患。   商戶一天賣上百個恐怖面具   「這個面具多少錢?」「20元1個,就剩這些了,再不買就沒了!」
  • 這個「洋節」不太熱 萬聖節商品長春遇冷
    【解說】隨著萬聖節的臨近,眾多商家已經提前做好準備,把鬼臉面具、惡魔鬥篷等萬聖節的道具擺在最顯眼的位置上。但是記者在長春市走訪中發現,今年的萬聖節商品,在長春市場的熱度大不如前。  【解說】28日,在長春市的一家商場內,各種鬼臉面具、南瓜燈,被眾商家掛在了店裡最顯眼的地方,而貨架上也擺滿了萬聖節主題的商品,各種帽子、惡魔服飾、頭飾、玩具等應有盡有,價位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據了解,這些商品早在一個星期之前就已經在貨架上擺好了,雖然商場裡萬聖節的氣氛十足,但從銷售情況來看,今年銷售熱度不如往年。
  • 提醒:充斥三無產品,警惕購買成癮
    小心娃入坑市場:學校旁文具店都有賣,一年級孩子也買 提醒:充斥三無產品,警惕購買成癮長沙市嶽麓區某中學附近,學生正在挑選盲盒。記者 劉鎮東 攝拆「盲盒」帶來的驚喜正風靡年輕一代。筆、本子、橡皮、文件袋等各類文具因套上了一個盒子充滿神秘感,成為了中小學生的新寵,這一新興消費現象現在情況是怎樣的?對孩子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 定製「三無」月餅需謹慎 這些貓膩你得留意了
    中秋節將至,各大商場、超市都迎來了月餅的銷售高峰期,琳琅滿目的各類月餅讓市民挑花了眼。我們昨日走訪市場發現,不少月餅產品存在用料與包裝不符、部分內地品牌山寨「港澳」產品、朋友圈熱銷的「定製月餅」多為三無產品等問題。
  • 廣州市消委會提醒:解壓玩具存在隱患 消費者購買需謹慎
    廣州市消委會提醒:解壓玩具存在隱患 消費者購買需謹慎金羊網  作者:馬燦、穗消宣  2020-10-21 發洩類解壓玩具容易存在揮發性有機物釋放量過高
  • 「美麗」氣球暗藏危險 購買玩耍需謹慎
    市民在購買玩耍時需謹慎。記者走訪發現,東陽市城區各商場、橫店萬盛街、南馬花園商業中心等人流較多場所周邊,都有商販在販賣發光氣球,生意不錯。所謂的「網紅氣球」,是由一個透明的塑料球、一圈彩燈和電池組成的,有開關可控制彩色LED燈,遠遠看去,就像一串彩色燈飄浮在空中,總能吸引孩子圍觀。
  • 三亞禁售"三無"玩具銷售來源不明商品將受處罰
    原標題:銷售偽劣玩具將付出代價   無廠名、無廠址、無產品標識,「三無」玩具悄然走進小商店,帶來了不少安全隱患。3月14日,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2起不合格玩具典型案例,警醒市場經營者,銷售偽劣玩具將付出代價。
  • 萬聖節變兒童節 面具服裝道具銷售上漲
    10月31日是西方的萬聖節前夜,這天夜裡,各種「妖魔鬼怪」都會紛紛出來活動。最近,我市不少幼兒園、中小學校也提前進入了萬聖節前夜,陸續開展了多種多樣的萬聖節活動。 昨日,長春晚報記者在走訪市場時發現,不少經營日雜和小百貨的攤主紛紛「改頭換面」,銷售起與萬聖節有關的商品。
  • 印滿日文的「暖寶寶」竟是三無產品 市民謹慎使用
    資料圖原標題:三無「暖寶寶」燙傷市民(圖)「既然是國產的暖寶寶,為何包裝上印的全都是日文呢?」工商部門提醒,唐山市民在購買此類「暖寶寶」時要謹慎。走訪中記者發現,隨著天氣進一步轉冷,熱水袋、暖手寶、暖桌墊等各類取暖用品被各大商家放到了顯眼的位置上,「暖寶寶」由於其體積小、質量輕、保暖方便快捷頗受市民的喜愛,成為當下一種時尚保暖的象徵。在一家賣場內,市民陳女士告訴記者,「每到冬天,我都會囤一些暖寶寶貼,養成這個習慣了。我不喜歡穿得很臃腫,有了暖貼哪裡冷就貼到哪裡,很方便。」
  • 遊客買黃山「土特產」是發黴陳品 流動兜售點特產多是「三無」產品
    日前, 江西南昌一遊客來黃山,遊覽了塔川秋色、徽州千年蜀源古村落等多處景點,返程時,在徽州區蜀源景點門口流動商販處購買了300餘元「價廉物美」的山核桃等「黃山土特產」,準備送給江西南昌的親朋好友品嘗。哪想到,這些「黃山土特產」都是發黴變質的陳品。
  • 端午節將至,購「粽」需謹慎!
    端午節將至,購「粽」需謹慎!執法人員重點對轄區內各大商場、超市、自製粽子小作坊等經營單位開展了專項檢查,重點查看粽子及其原料的生產廠家、廠址、生產日期等標註是否符合要求,杜絕「三無」食品、過期變質食品。同時,督促市場主辦方和經營者誠信經營,嚴厲查處利用節日促銷廣告進行的虛假打折、特價以及誤導消費者等違法行為。
  • 酸奶送的碗是三無產品?工商要求麗達整改
    信網12月6日訊 在商品上捆綁一些贈品來吸引消費者,這已經是各大超市商場必備的一種推銷活動。可市民李先生卻向信網(0532-80889431反映,自己在城陽麗達國貨購物中心購買的伊利酸奶上配贈的碗竟沒有任何標識和標籤,讓他不敢使用。「贈品沒有標籤,這是合法的嗎?」
  • 換季服裝扎堆打折市民購買需謹慎
    眼下正值夏秋服裝換季時節,9月16日記者走訪我市各大服裝商場發現,商場和專賣店內折聲一片,降價的、促銷的、清倉處理的、大甩賣的……競相開始打折爭客,服裝市場頗顯熱鬧繁華。市消協提醒消費者,在享受折扣優惠的同時,最好能理性消費,切莫衝動購買。
  • 國慶、中秋將至打折商品購買需謹慎
    比如一些商場在宣傳中把「3折起」中的「起」字寫得很小,消費者往往看成了「3折」,待消費者趕到商場搶購,結果發現商品基本上都是7折、8折,回頭再去看那個廣告牌,才發現原來還有個小小的「起」字。陷阱二:打折優惠商場促銷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打折優惠。
  • [記者調查]聖誕飾品俏銷 「三無」產品堪憂
    ,市面上出售的部分聖誕裝飾品、彩燈是沒有標註廠名、廠址等相關信息的「三無」產品,而消費者在購買時也大多沒有考慮到安全問題。因為一些大公司、商場及西餐廳等在聖誕節會搞一些活動,所以現在來預訂、批發的顧客比較多,而零售要到臨到聖誕前一兩天才會迎來高峰。  「我們超市早在12月初與聖誕相關的商品就已經上架了。」
  • 「贈品」瓷杯竟是「三無」產品
    > 為了促進消費,吸引購買,不少商家都會時不時做些促銷活動,比如打折降價啦,或者免費試用,再比如,購買商品就送贈品……
  • 兒童可移式燈具質量良莠不齊 消費者購買需謹慎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生活頻道了解,針對監督抽查發現的不合格問題,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相關產品時要關註標識、仔細鑑別、規範使用,提高安全防範意識。 兒童可移式燈具(兒童檯燈)產品消費提示查標誌。
  • 萬聖節「鬼面」應慎買 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中國江蘇網10月30日訊 鬼臉面具、南瓜燈、巫師帽、黑鬥篷……隨著11月1日萬聖節腳步的臨近,市場上各種「裝神弄鬼」的「搞怪」商品也開始熱銷起來。很多家長也很樂意給孩子購買一些此類玩具。但是這些帶給孩子們快樂的玩具,究竟安不安全?賈汪區工商局昨發消費提示:玩具含隱憂,購買請謹慎。
  • 淘寶網7天無理由退貨的商品居然不給退貨?客服支持賣三無產品?
    淘寶網標註「7天無理由退貨」的商品,實際上要退貨的時候不一定能退掉。遇到賣家不好說話,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更是如此,我把我上個月買了一個咖啡機的經歷發出來給大家引以為戒。要買家用電器還是找服務好點的商家比較好,比如蘇寧,京東,國美這種專門賣電器的商家,不滿意想退貨的時候會順利得多。
  • 女子花6萬元購買瘦身內衣是三無產品
    近日,家住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的丁先生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反映其妻子劉女士被忽悠購買塑形內衣,做美容養生被騙的事情,並要求養生館退還所有費用。天花亂墜的誘導之下,劉女士按照方案要求,花費69752元購買了6套皇室經典瘦身內衣,每套價格11625.33元。當天,劉女士使用農業銀行信用卡刷卡消費14052元,接著又寫下了5.57萬元的欠條。因為身上的錢不夠,侯某建議劉女士多辦理幾張信用卡,並特意交代不能將此事告訴家人。緊接著,劉女士在浦發和民生銀行辦理了兩張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