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房地產被所有人奉上神壇,同時也成為了居民家庭穩定的投資理財手段之一。但最近幾年,我們卻會發現,隨著人口紅利的消退,城鎮化達到60%,開始放緩之後,樓市也似乎隨之沉靜下來了。尤其是國家出手調控,越來越多購房者和專家都認為認為房地產已經失去了投資價值,成為了強弩之末。
但在筆者看來,這樣片面的說法是不成立的。我更多的是偏向這樣的看法,就是目前樓市進入了分化期,正在進行調整。過去那種全國普漲的局面開始結束了,不再是隨便閉著眼睛買房就能賺到錢。雖然說我們的城鎮化已達到了60%,但距離發達國家的70%還是有距離的,並且戶籍城鎮化率目前為44.38%,這意味著未來城鎮化至少還有20%的提升空間,仍將會帶動大量購房需求的產生,從而對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形成支撐。
所以,對於樓市的未來,大家不必有太多的悲觀。只能說這一次調整,只是剔除了80%亂買房的人,樓市未來還是有賺頭,依舊值得投資,只是看大家會不會買,買的正不正確罷了。預計在城鎮化紅利持續釋放,都市圈時代加速到來,住房改善需求開始增長等因素的影響下,未來10年時間,以下3類房產或將成為「黃金屋」,一些內行已經悄悄下手了。
01
一、佔據地段、稀缺資源優勢的老房子。
看到老房子可能很多人都會想老破小怎麼值得買,畢竟居住體驗那麼差,還不如買郊區的新房呢?
但其實這樣想就錯了,要知道,「老破小」都位於主城區,商業、交通等各類配套十分成熟,生活非常方便。而且「老破小」建造時間比較久,所以主要住戶都是本地居民,對口的學校也基本都是重點中小學。最重要的是老房子戶型面積基本在40-70不等,所以總價也就比較低,如果後期能夠再遇上拆遷,那也是穩賺不虧了。
二、地鐵房。
對於地鐵房,不用我過多解釋,相信大家也知道地鐵房的好處在哪裡,畢竟「地鐵一響,黃金萬兩」可不是開玩笑的。在如今的交通時代,地鐵具備通勤時間短,不會堵車等優勢,可以快速拉近城市內部的空間距離,節約通勤時間,多出來的時間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能聚攏人氣,你看哪些大型的商業體那個不是喜歡建在地鐵上呢?因此,靠近地鐵的房子不僅可以提升我們的居住體驗,還能使我們的房子保值升值。
三、公園房。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劇,我國老人不斷增多,根據數據顯示,到2019年底,老年人口為2.54億,佔18.1%,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3億人左右,這也使得老齡人對一些特殊房子的加劇。
那對於老人來說,什麼是適合他們的房子呢?我覺得首先要有新鮮的空氣,其次要有娛樂休閒設施,有健身器材,有跑道漫步等設備。最後就是靠近醫院,交通要便利,畢竟老人家身體不好,每天晚上可能都會突發什麼意外情況,所以離醫院近也是為了他們好。
02
因此,隨著樓市開始分化,以上提及的3類房子有著廣泛的需求群體,比較受人們歡迎,在同等市場環境下,自然也更容易保值或者升值,「黃金屋」。如果這今明兩年有打算買房的購房者可以提前了解一番。
總而言之,隨著城市分化,房價普漲的時代過去,房子本身的價值是不大的,只有符合居住和發展趨勢以及有附著物的房子才能獲得更多認可,也包括價值方面,按照這個標準去買房,相信大方向是不會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