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醜陋的風景:阿里山眠月線成「眠月廁所」

2021-01-19 環島騎行

「大家總是拍最美的風景,避開那些醜的,今天我就要帶大家來看看臺灣最醜的風景!」漫天的雪花聽起來很浪漫,那麼漫地的雪花呢?

阿里山眠月線舊鐵路隨著網絡的傳播越來越熱門,但是,伴隨著人潮的是更多垃圾。原先的美景漸漸被衛生紙掩埋,放眼望去那綠油油的山頭被那一團團衛生紙覆蓋。

YouTuber「崔雅齊」近日上傳了一段視頻,揭露了臺灣不為人知的黑幕。

她寫道:從沼平車站出發,越接近紮營地,樹叢中的雪花就越多。最貼近我的就是紮營在我們隔壁的大學生一早起床準備去石猴頂時,那群大學生已經在收帳,待我們回來時,他們已收完走人,但遺留了滿地的衛生紙卻沒有帶走。這畫面讓人看了實在覺得心裡很不是滋味,只好用他們遺留下來的塑膠袋,翻過來開始撿。另一團有個大哥看到,還好心借我長夾,旁邊的大姐好心地對我說:「不要撿那個,太噁心了。」的確,眠月石猴最近變成了很夯的景點,因為他像仙境般美麗,並且容易到達。可以愜意的兩天一夜,也可以熱血的單攻,完全不費吹灰之力這些低門檻的美景,為人們帶來歡樂,但人們卻用髒亂來回報,任誰看了不心疼?希望大家看到這部影片,可以讓更多愛爬山、看美景的人,珍惜環境,愛護那一草一木、甚至是那些焦黑不堪的土壤,為了他們能永保美麗,背多少東西上山,就背多少東西下山。無痕山林,是你我的好夥伴。

臺灣百科眠月線

「眠月線」為阿里山森林鐵路支線之一,沿途風景秀麗,小火車總是班班客滿,曾經吸引了無數觀光人潮。然而,九二一大地震讓阿里山鐵路柔腸寸斷,眠月線亦嚴重損毀,後來雖在民國九十七年搶通,但又因八八風災重創明隧道而停駛至今。眼看阿里山鐵路主線全線即將通車在即,但眠月線的修復計畫依然遙遙無期,這也讓眠月線成為了近年小眾旅遊的熱門路線。

自己的垃圾自己帶下山,雪花也別落地!把這片美景留給未來的大家。

—— END ——

十多年來

我們幫助上千人實現了

臺灣單車環島的夢想

其中包括了馬英九、柯文哲等名人

如您有興趣了解更多資訊

敬請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思窩臺灣篇:揭秘阿里山眠月線這條被大自然收回的原始森林美景
    因與世隔絕四周覆蓋參天古樹、風景秀麗,故名「眠月線」。眠月線受1999年9月21日集集大地震坍塌、2009年8月6日莫拉克颱風摧毀,封閉至今,於是這裡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隨著這幾年深山探索流行,越來越多塵封的美景曝光在網絡上,吸引了眾多美景探索者,包括我。
  • 思窩臺灣篇:揭秘阿里山眠月線這條被大自然收回的原始森林美景
    因與世隔絕四周覆蓋參天古樹、風景秀麗,故名「眠月線」。眠月線受1999年9月21日集集大地震坍塌、2009年8月6日莫拉克颱風摧毀,封閉至今,於是這裡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出發前慣例大合照,最帥那個就是我啦,關注我,愛祖國的灣灣(全平臺同名)帶你遊臺灣。
  • 思窩臺灣篇:阿里山眠月線揭秘這條被大自然收回的原始森林美景
    因與世隔絕四周覆蓋參天古樹、風景秀麗,故名「眠月線」。眠月線受1999年9月21日集集大地震坍塌、2009年8月6日莫拉克颱風摧毀,封閉至今,於是這裡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出發前慣例大合照,最帥那個就是我啦,關注我,愛祖國的灣灣(全平臺同名)帶你遊臺灣。提醒一下,去阿里山眠月線的一定要先辦好登山證並在專業導遊帶領下前往!
  • 林更新王麗坤被偷拍|那是沒選對地兒,走入失落的秘境,眠月線
    還是不夠,為什麼不試試臺灣阿里山眠月線,那是遺失的秘境,幹什麼都不會有人打擾。它那眠月線的【眠月】之名由來,也是阿里山林鐵的一段傳奇故事。據記載,明治三十九年(一九零六年),也就是大阪的合名會社藤田組開始鐵道工事及森林調查時,一個日本人河合博士至石鼓盤溪考察林木。
  • 當人心變得醜陋,臺灣最美的風景還是人嗎?
    事實是:在2月3日首批回鄉的247名臺胞中,已優先運送老人、少年兒童和慢性病患者98人。而且,儘快運送就是最大優先,也最符合每一位需要儘快返鄉的臺胞的利益。但直到9日,臺灣方面才提出121人的「優先名單」,早就耽誤了東航之前的執飛安排,這樣的「優先」,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 盤點臺灣「十大最醜陋」風景 中國乘客伊朗機場「逼飛機起飛」?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1月31號,星期三,農曆臘月十五。歡迎收聽中國臺灣網《早安,海峽》。身兼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選舉主任的東區民政事務專員鄧如欣昨日(30日)出席東區區議會大會,東區反對派會議多名區議員及包括周庭在內的多名「港獨」組織骨幹成員欲狙擊圍堵不成。示威者與議會保安對峙導致出席議員人員未達到議事法定門檻而流會。
  • 景區廁所成「美麗風景」
    南報融媒體記者鄧建鷹攝如今,在我市各大景區,分布著一座座整潔美觀的建築,不僅成為一道「美麗風景」,還是可以提供休憩和人性化服務的「暖心驛站」。2015年以來,我市旅遊行業率先開展「廁所革命」,如今已累計完成新建、改擴建旅遊廁所600餘座,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廁所革命先進市」。
  • 臺媒:臺灣最美的風景是「騙人」?
    臺媒:臺灣最美的風景是「騙人」?> 2016年05月09日 14:34 來源:中國臺灣網 ,但現在最醜陋的也是人」。
  • 濱哥哥:臺灣最醜陋的風景是什麼?
    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WHO總幹事譚德塞強調命名必須避免使用不準確或是汙名化的名稱,「不涉及地理位置、動物、個人或人群,同時方便發音且與疾病有關」。 「免汙名化」是現代進步的觀念,代表一個社會具有同理心與公正心,也是文明社會的普世價值。
  • 關於臺灣館那些IP的故事(上)@中國授權展
    創作者以臺灣特有動物為品牌主角來關懷臺灣這塊土地的人、事、物,用最純真、自然的方式與大小朋友一起來愛護臺灣,強化特有動物的故事與寓意,傳達臺灣文化意象、社會正面價值、提倡生態保育。在大多數以可愛形象為主的圖像中,創作者用顛覆美型可愛的風格,以醜陋為出發點做出可愛形象人物碩造及風格,希望讓人們不再是以一樣的觀點來看待事物,讓人們了解醜,不再是以外表去評斷事物的價值。
  • 擦亮新招牌 旅遊廁所成別樣風景
    11月19日是第八個「世界廁所日」,今年的主題是「可持續環境衛生與氣候變化」。從某種程度來說,氣候環境變化、細菌病毒、人類健康……這些問題都或多或少與廁所有關。有研究表明,「每個人每天大約要上廁所6至8次,一年大約會有2500次。每個人一生中,平均有3年的時間是在廁所裡度過的,女性花的時間則更多」。
  • 好的景區廁所長什麼樣:廁所即風景
    廁所革命最終要實現的是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升,這也是「2015浙江旅遊總評榜」設立「年度旅遊廁所革命成效獎」的初衷。隨著旅遊產業的全面發展,以細節見長的浙江旅遊人,在這一旅遊的「最后角落」又創造了哪些風景? 看得到風景的 洗手間 楠溪江悠悠三百裡,古村延綿,峰巒相銜,自然成了近年來遊客問詢最多的熱門旅行地之一。
  • 港臺腔:禁小明,臺灣最醜的風景
    來源:海外網小明,陸配夫妻未成年子女總稱,即使一直在臺灣讀書生活、繳健保費,因為沒有臺灣的身份證,從1月25日起至今仍被禁止回臺灣與父母團聚。真相總在退潮後,現在看來,臺灣當局掛在嘴上的防疫需求、臺灣防疫成績第一名、人權民主等面對小明時都成了笑話。
  • 邱毅:我再也無法厚著臉皮說「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
    中國國民黨前「立委」、臺灣知名人士邱毅昨晚在網上發文,摘編如下:我再也無法厚著臉皮說,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經過這場疫病危機,我看兩岸關係是回不去了,現在大陸民間最熱門的一句話是「疫情結束後,該解決臺灣問題了」,想想真的是「事出有因」。臺灣最醜陋的風景正是一群弱智的人渣,而且還不分藍綠!
  • 新竹景點廁所位置好 遊客如廁看風景蹲到忘情(圖)
    風光無限好司馬庫斯神木群的公共廁所以竹子搭成,遊客如廁時可一覽山景,意外成了司馬庫斯熱門景點。(來源:臺灣《聯合報》)
  • 臺灣的「廁所文化」
    當我從臺灣回來的時候,很多朋友問我,臺灣怎麼樣?哪裡給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我的回答是,「臺灣真得很棒,十分值得一去。
  • 涇縣四措並舉力促旅遊廁所成風景
    11月26日,隨著皖南川藏線西灣廁所的投入使用, 2020年,宣城涇縣皖南川藏線布點的12座旅遊廁所全部建成,極大的方便了慕名而來的遊客。為保證遊客玩的開心,玩的舒心,涇縣一手抓全域旅遊創建,一手抓旅遊「廁所革命」,把旅遊廁所建設管理作為全域旅遊創建的基礎工作來抓,從增加投入、優化布局、營造氛圍、創新管理四個方面, 著力打造旅遊廁所,讓旅遊廁所提供的不僅是方便,更是一種體驗。現在,旅遊廁所已經成為涇縣全域旅遊的一道獨特風景。 加大財政投入。
  • 臺灣節目又來了!
    開始不擇手段詆毀大陸抗疫武漢方艙醫院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初顯成效並受到好評,可是在臺灣2月16日播出的一個政論談話節目中,一眾嘉賓不僅惡意解讀疫情下大陸的各項舉措,甚至造謠稱「方艙醫院只有一個廁所,24小時排隊,每人只能上2分鐘廁所」,這些對大陸疫情落井下石的言行,也引起了社會人士的批評。臺灣前「立委」李勝峰在節目中直言,疫情系全球命題,無人得以倖免。
  • 人民日報海外版:禁止「小明」入臺 臺灣最醜的風景
    來源:海外網「小明」,陸配夫妻未成年子女總稱,即使長年在臺灣讀書生活、繳健保費,因為沒領臺灣的身份證,從1月25日起至今仍被禁止回臺灣與父母團聚。民進黨當局掛在嘴上的防疫需求、臺灣防疫成績第一名、自由人權民主等面對小明時都成了空話和笑話。
  • 禁止「小明」入臺 臺灣最醜的風景(日月談)
    「小明」,陸配夫妻未成年子女總稱,即使長年在臺灣讀書生活、繳健保費,因為沒領臺灣的身份證,從1月25日起至今仍被禁止回臺灣與父母團聚。民進黨當局掛在嘴上的防疫需求、臺灣防疫成績第一名、自由人權民主等面對小明時都成了空話和笑話。禁止小明回家,成為臺灣最醜陋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