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文化叢書《千詠嘆:詩情白洋澱》舉辦首發式

2020-12-12 環京津網

活動現場。

燕趙晚報訊 ( 融媒體記者 石英傑 ) 12 月 23 日上午,雄安文化叢書《千詠嘆:詩情白洋澱》首發式在河大學文學院舉,來自京、河兩地的 30 餘名詩人、評論家和文化研究學者就叢書的出版及詩歌發展進交流研討。這套叢書是雄安新區成立後第一次全面梳理白洋澱的詩歌發展脈絡,河北大學文學院向雄安新區文學作者贈書 80 套。

河北大學文學院向雄安新區作者贈書(從左至右:林莽、阿民、劉金柱、張勁鷹)。

本次活動由河省作協詩歌藝委會、詩探索編輯部、河大學文學院、保定市作協聯合主辦。河大學文學院院長、本套叢書的主編劉柱介紹,在雄安新區橫空出世的時代背景下,為對數千來歌詠白洋澱的詩歌進整,呈現雄安新區悠久而深厚的文化積澱,河大學文學院策劃並組織了大型文化叢書《千詠嘆:詩情白洋澱》的編撰。從 20179 月開始,該學院的教授和京以及白洋澱的文化學者經過一多的整,201810 月,這套叢書由中國青出版社出版。叢書分為古代卷、現代卷和白洋澱詩歌群落卷。叢書每卷獨立成冊,又相互關聯,自成一體,給人們展現一幅千詩情白洋澱的華美藝術畫卷。

上世紀 90 年代詩人尋訪白洋澱詩群蹤跡。

" 本套叢書的出版,第一次將自春秋到現代書寫白洋澱的舊體詩詞和現代新詩進行了全面的匯總,它具有豐厚的詩歌史料價值。" 白洋澱詩歌群落卷 " 是這套叢書的一個亮點,它是當代文學史上一個重要的節點,也是京冀文化融合碰撞的特殊文化現象。這一文化現象值得認真研究,它具有推動這一地區詩歌文化進一步發展的良好潛能。"" 白洋澱詩群 " 代表詩人之一、詩探索編輯部主編莽發言說。

據解,上世紀六十代末和七十代初,宋泉、芒克、多多、莽等京知青來到白洋澱下鄉。在勞動之餘,他們創作《天空》《太陽落》《二十六個音節的回想》等一批具有現代主義傾向的詩歌。這批京知青返城後,他們中的很多詩人成朦朧詩運動的骨幹,並引發新時期文學的地震,成為白洋澱的一個標誌性文學現象。" 白洋澱詩群 " 的文學現象已經進入了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多所大學編輯的文學史教材中,研究這一文學現象的學者論文,博士、碩士論文有上百篇。" 白洋澱詩群 " 也引起了世界文化研究界的關注。

《千詠嘆:詩情白洋澱》封面。

本套叢書的編者周潤彪、劉青松、鄧招華、棟人、賀嘉鈺分別談了自己的對這套叢書的文化價值的認知和編輯體會。《詩探索》編輯部主任陳亮、河大學文學院學者張芳、新保定詩群的詩人張勁鷹、石英傑、易州米等,雄安新區安新縣文廣新局長王迦、作協主席阿民、文化學者衛東等也圍繞著 " 白洋澱詩群 " 對 " 新保定詩群 " 的影響等話題,對京冀詩歌的融合和發展進深入探討。

(編輯:史贊贊)

相關焦點

  • 第三屆白洋澱國際服裝文化節9月將在雄安新區舉辦
    5月16日,第三屆白洋澱國際服裝文化節新聞推介會在雄安新區舉行。圖為雄安新區中小學學生裝(校服)研究中心主任劉元風介紹校服設計理念。 記者張偉亞攝河北新聞網5月16日訊(記者張偉亞)今天,從在雄安新區舉行的第三屆白洋澱國際服裝文化節新聞推介會上獲悉,第三屆白洋澱國際服裝文化節將於9月15日至17日在雄安新區舉行,在此期間將舉辦第二屆雄安馬拉松比賽。本屆文化節以「時尚雄安 幸福生活」為主題,開展「論、展、秀」三大板塊內容以及專業大賽、商貿對接、時尚盛典和雄安馬拉松等系列活動。
  • 雄安歷史——白洋澱文化發展概述
    我們請來了著名學者、作家冬子李老師,為我們講述《白洋澱文化發展概論》。李衛東冬子李,原名李衛東,男,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河北省作協會員,安新縣作協名譽主席,高級政工師。在白洋澱文化發展概論中,他指出,雄安新區的設立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是中央領導和多位頂級專家學者經過反覆調研論證後決定的,而白洋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他認為:考證雄安文化應該從白洋澱文化的傳承發展入手,要跳出白洋澱來看白洋澱,應該站在五千年中華文明的高度和廣度去研究分析,才能得出比較客觀的結論。
  • 雄安白洋澱(散文)
    這園子佔地面積3800平方米,國際合作交往緊密,處在荷花科研前沿,薈萃中外名荷366種,全國第十七屆荷展在此舉辦。荷園之上,人行其中,如詩如畫。可觀賞到能託起兒童的南美王蓮;小巧玲瓏的碗蓮;層層疊疊的千瓣蓮;隨風起舞的舞妃蓮;日本的大賀蓮;中美合育的友誼牡丹蓮;更有太空育種的太空蓮;神奇的五色睡蓮……清新脫俗的味道,風姿綽約的葉荷,人在白洋澱荷花叢棧道上,花搖風過,紅花白花黃花,尖尖小荷,含苞待放,蓮瓣迎天,黃絲綠蓬……「我站在一座古橋之上看見一支蓮,乘著昨夜的東風,穿越唐詩宋詞而來,開成玉環的一襲紅裙或是清照月滿西樓的羅衫,
  • .| 傳承紅色雁翎精神 高質量打造綠色雄安——雄安新區白洋澱...
    文物是記載民族文化的血脈,傳承文物保護,雄安新區成立以來,對全縣137處抗戰遺址、遺蹟情況進行全面調研、普查、備案,確定了「先期修繕保護一批,後期整合復建一批」的保護思路,積極申報文保項目,開展了陳調元莊園等重點文物的修繕、消防、安防工程。紅色旅遊資源是發展白洋澱旅遊事業的重要依託。
  • 雄安新區歷史文化探訪:白洋澱感思
    20世紀70年代初期,白洋澱治理再度出現偏差,幾乎給白洋澱帶來滅頂之災。隨後,工農業粗放發展,且用水浪費,導致地下水超採。白洋澱這汪明亮的美目,慢慢暗淡……人類,痛定思痛,最終找準了自己的位置,與自然握手言和。近年來,國家陸續上馬「引嶽濟澱」「引黃濟澱」等工程,終於使白洋澱重現生機。
  • 雄安新區白洋澱非遺民俗文化大集走進北京
    2月14日,冒著紛紛揚揚的雪花,河北雄安新區白洋澱非遺民俗文化大集走進北京,舞龍燈、五虎及少林武術表演、踩高蹺等亮相大集,為首都百姓獻上豐盛的春節文化大餐。 舞龍燈。雄安新區所在三縣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造就了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 雄安新區白洋澱十大美食
    雄安新區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境內,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的國家級新區。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規劃範圍涵蓋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等3個小縣及周邊部分區域。位於雄安新區的白洋澱是著名的旅遊景區,現在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雄安新區白洋澱的十大特色美食。
  • 規範旅遊市場秩序,雄安對白洋澱景區進行檢查
    關注雄媒社,與雄安最有文化、最有理性、最有素養的人一起閱讀。雄媒社是雄安新區最大的原創自媒體,覆蓋範圍包括雄安三縣和周邊鄉鎮一百多萬人口。堅持發出理性聲音,記錄歷史傳承,發揚雄安精神。雄媒社(xaxqhot)是雄安新區最大的原創自媒體之一,擁有自己的原創團隊,每天推出與眾不同的文章。關注雄媒社,與雄安最有文化、最有理性、最有素養的人一起閱讀。
  • 中國雄安新區白洋澱文化苑首屆荷花節於2018年7月18日隆重開幕
    白洋澱文化苑是集優美生態文化、悠久歷史文化、革命傳統文化、淳樸民俗文化為一體的大型旅遊景區,是國家首批AAAAA級風景旅遊區,共有八大亮點
  • 傳承優秀文化遺產 助力雄安新區建設
    「白洋澱詩歌群落」涵蓋了特定的一群人,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一個特定的地域內,一個特定的社會環境中,一片文化底蘊深厚的沃土上,執著地挖掘、吸吮著文化營養,營建著專屬於自己的一片詩的淨土。是白洋澱的美麗風景激發了他們的靈感,水鄉澤國淳樸的鄉情牽動著他們的詩情。記者:「白洋澱詩歌群落」的創作風格是什麼?
  • 「鳥類王國」白洋澱見證雄安新區綠色發展
    新華社石家莊11月11日電(記者曹國廠、杜一方)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當地加大對白洋澱的生態保護力度,野生鳥類不斷增加,三年多來,新記錄到白眼潛鴨、烏雕、白腹鷂、黃腳三趾鶉、毛腿沙雞、紅嘴藍鵲等。截至2020年11月,白洋澱野生鳥類種類記錄合計達214種。
  • 聚焦雄安新區|白洋澱6.2萬畝蘆葦平衡收割拉開帷幕
    通訊員王順良攝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吳安寧)記者從河北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獲悉,為有效保護白洋澱生態環境,消除冬季澱區火災隱患,按照收割計劃安排,白洋澱2020-2021年度蘆葦收割工作已於近期拉開帷幕,預計收割蘆葦6.2萬畝。
  • 【雄安新區】無人機航拍白洋澱純水村,雄安新區的「肺活量」大小全看它們了!
    無人機在150高空航拍的雄安新區白洋澱,這是安新縣圈頭鄉純水村東田莊村附近的畫面,是不是美輪美奐,美不勝收?純水村四面環水,村子被水和蘆葦包圍著,船也就成了這裡的主要交通工具。(王子瑞 攝影)河北省雄安新區白洋澱內,安新縣的圈頭鄉有大田莊、東田莊和北田莊等純水村。白洋澱是雄安新區的「肺」,肺活量的大小與澱內的這些純水村密切相關。
  • 千年文脈——探析雄安歷史文化淵源
    這一時期,燕趙文化的階段性特點就是畿輔文化,慷慨悲歌的燕趙人文精神集中表現為精忠報國、勇於犧牲的精神,在雄安地區表現得十分突出。可以說,雄安地域文化的轉型和燕趙文化的轉型是同步的。燕趙文化不僅孕育了雄安地域歷史文化,同時也不斷涵養著雄安地域歷史文化。雄安地域歷史文化植根於燕趙文化,和燕趙文化一脈相承。
  • 傳承紅色雁翎精神 高質量打造綠色雄安——雄安新區白洋澱紅色旅遊發展案例
    文物是記載民族文化的血脈,傳承文物保護,雄安新區成立以來,對全縣137處抗戰遺址、遺蹟情況進行全面調研、普查、備案,確定了「先期修繕保護一批,後期整合復建一批」的保護思路,積極申報文保項目,開展了陳調元莊園等重點文物的修繕、消防、安防工程。
  • 愛家鄉 遊河北|雄安新區白洋澱:泛舟蘆葦蕩 盡賞荷花開
    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學習強國」河北學習平臺、長城新媒體集團聯合主辦,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支持的「愛家鄉 遊河北 發現身邊的美」微視頻、攝影作品有獎徵集活動正在展示中!秀美的,獨特的,震撼的……河北的美,我們一起來感受!
  • 雄安新區白洋澱有一家特色莊園
    作者:小築說起白洋澱上的特色餐飲,可謂舉不勝舉,有特色的莫過於原汁原味的水鄉風味聽聞位於雄安新區雄縣鄚州鎮七裡莊村,「坤宇鱻」水上莊園最具特色。七裡莊北接李廣村,向南是西大塢。西邊是圈頭,東臨鄚州。就在七裡莊村西,有一條沿著村邊的公路,路西有一彎小橋,路兩邊的蘆葦掩映著一條曲折的鄉間小路直通大澱水域,要不是兩側有莊園的招牌旗幟,恐難一眼尋到目的地。
  • 雄安白洋澱的美食,竟這麼有料
    初次認識雄安新區的散文作家冬子李,是從他的《白洋澱美食筆記》開始,字裡行間中,一道道精緻的白洋澱美食,講述的是白洋澱的文化。「白洋澱對於大家來講只是一個旅遊勝地,但對我而言,她是母親,是情人,是摯友。」在一次有關白洋澱文化的研討會中,他這樣闡述自己與白洋澱之間的關係。圖為文作家冬子李創作的《白洋澱美食筆記》。韓冰 攝在一千多次乘船探尋白洋澱的文化中,冬子李對白洋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 雄安新區白洋澱景區暫停服務:短暫別離是為了更好相聚
    中新社雄安5月1日電 題:雄安新區白洋澱景區暫停服務:短暫別離是為了更好相聚中新社記者 魯達 崔濤這個「五一」假期,秦之雙沒有像往年一樣忙碌。她是白洋澱景區的一名導遊,去年這個時候,她總是帶著滿滿一船的遊客,泛舟白洋澱,講述荷塘葦海的故事。
  • 實地探訪白洋澱核心地帶:被雄安新區改變的村莊
    【圖集】實地探訪白洋澱核心地帶:被雄安新區改變的村莊  清明節,雄安新區成立的第四天,界面新聞記者來到位於安新縣白洋澱的郭裡口村。整個白洋澱85%的水域在安新縣境內,郭裡口村偏居於白洋澱的一隅,三面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