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本公眾號主人,定居武漢的東北人。創辦本公眾號的目的就是自娛自樂,分享生活。
武漢風景名勝系列第一部之「大美東湖」,共分為10篇來介紹,分別是第一篇-東湖景區的前世今生;第二篇-東湖聽濤景區;第三篇-東湖磨山景區;第四篇-東湖落雁景區;第五篇-東湖吹笛景區;第六篇-東湖梅園;第七篇-東湖櫻園;第八篇-東湖植物園;第九篇-東湖森林公園和第十篇-東湖綠道。
第一篇-東湖景區的前世今生
在武漢學習、工作和生活的二十多年裡,其中有三分之二多的時間都是在東湖附近居住,東湖景區也自然成了我們放鬆遊玩的首選,粗略保守估計幾百次是肯定有的。武漢常用的一句宣傳口號是「大江大湖大武漢」,看得出是先有長江,再有東湖,而後才有武漢,東湖之於武漢的地位是顯而易見的,東湖曾經多年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內部湖泊,只是近年由於武漢城市擴張把湯遜湖變成了市內湖,東湖才主動讓賢屈居第二。
和杭州西湖的豐富歷史人文底蘊相比,武漢東湖貌似稍遜一籌,不過我想一方面和西湖的宣傳包裝分不開,另外也和人們對東湖的前世今生不夠了解有關。
自古以來,東湖就是文人騷客的遊覽勝地,大詩人屈原曾在東湖「澤畔行吟」,楚莊王在東湖擊鼓督戰;三國時期,劉備在東湖磨山設壇祭天;李白在東湖湖畔放鷹臺題詩;南宋詩人袁說友用「只說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說東湖」來讚美東湖。
而近代東湖景區的形成,則要感謝一個武漢人,他叫周蒼柏,是土生在武漢的民族資本家,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周蒼柏花巨資買下了東湖周邊530多畝土地(東臨東湖,西至老東湖路,南至雙湖橋,北至海洋公園。包括了如今的東湖賓館、聽濤景區、省博物館、湖濱客舍和東湖海洋世界等),在這片土地上周蒼柏先後從國外運來洋果樹栽種到這裡,又種植了水稻、小麥、紅薯等作物,還建了一個動物園,養梅花鹿、貂和小香豬等,儼然就是一個現代版的「農家樂」,周蒼柏給這座由他親手創建的園林取名「海光農圃」,並且免費向市民開放,是武漢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公園。不過這座免費的豪華園林當時去的人並不多,因為那時的東湖算是武昌的遠郊(感覺應該比現在的江夏還要遠的多的距離),也沒有正式的道路可以通到東湖,得從當時剛剛開始修建的武漢大學穿過,從凌波門划船上島,對那時的武漢人來說,東湖就是詩和遠方。
「海光農圃「的木質牌坊原址在東湖老鼠尾附近,如今北原貌復建在東湖聽濤景區蒼柏園前。(之前東湖聽濤景區的蒼柏園我去過好多次,一直都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大的一個「海光農圃」的牌坊,更不知道這個牌坊的意義和歷史,這裡也算是科普一下)。
日軍佔領武漢期間,周蒼柏舉家逃亡重慶,「海光農圃」也幾近荒廢,抗戰勝利後,周家返回武漢,但昔日的豪華園林已經成了一片廢墟,周蒼柏又把它交給外甥女進行重建,幾年後。這裡又重新變成了山水田園。
解放後,周蒼柏將「海光農圃」這座私家園林捐給了國家,相應更名為「東湖公園」,1950年改稱」東湖風景名勝區「,並迎來了第一個建設高潮,現存東湖景區的很多景觀大多建成於50年代,如屈原塑像、屈原紀念館、行吟閣、滄浪亭、荷風橋、聽濤軒等以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為核心的景觀群落。長天樓、先月亭、可竹軒等園林建築小品,展現了荊楚文化的精髓,同時還開闢了磨山植物園和園藝場。
1954年,朱德暢遊東湖,並賦詩「東湖暫讓西湖好,今後定比西湖強」。董必武、宋慶齡、何香凝和郭沫若等文化名人為九女墩和行吟閣等題詞賦詩,大大增添了東湖景區的文化內涵。在1953年到1959年期間,毛澤東主席曾下榻東湖賓館達44次之多,除首都北京以外,這是他居住次數最多的地方,毛澤東一生鍾愛東湖,將東湖比作「白雲黃鶴的地方」。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東湖景區的規劃和建設又迎來一個新的高潮,東湖磨山景區、東湖梅園、東湖櫻園等相繼建成,東湖各個景區之間也修建了環湖公路,東湖景區的整體特色和遊覽便利性得以得到充分發揮和保障,特別是在1982年,國務院批准東湖景區為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東湖景區劃分為5區24景,其中5景即聽濤、磨山、落雁、吹笛和白馬5個景點。
2000年以後,東湖在致力保護的基礎上,也進行著適當的開發與利用:新建了武漢歡樂谷,擴展了「大梅園」,豐滿了落雁景區,開通了東湖遊船,對景區各項基礎設施進行了提檔升級,風景區秀色頻添。現如今,33平方公裡的水域浩瀚,120多個島渚星羅,112公裡湖岸線曲折,環湖34座山峰綿延起伏,1萬多畝山林鬱鬱蔥蔥,在湖水的鏡映下,山體如屏,山色如畫;一年四季,秀色誘人,春季山青水綠、鳥語花香,夏季水上泛舟、清爽宜人,秋季紅葉滿山、丹桂飄香,冬季踏雪賞梅、候鳥競翔。
2017年12月26日,東湖綠道二期建成開放,一二期扣環成網,連接成一條總長達到101.98公裡的嶄新東湖綠道——國內最長5A級景區城市環湖綠道。白馬道、聽濤道、森林道、湖中道、湖山道、磨山道、郊野道,七大主題綠道串聯起大東湖各大景區,大學、博物館、優秀歷史建築、名人遺蹟等人文景觀點綴其中,交相輝映。楚文化、紅色教育、戶外營地、親子、騎行、賞花賞葉等6大主題遊線通過綠道串聯,開啟武漢都市慢遊新生活。
不難看出,東湖的前世很輝煌,東湖的今生也很燦爛。東湖就是武漢的一張名片,它反映了武漢的滄桑過往,也代表了今日武漢的繁華。
從下一篇開始,我將對東湖景區的9大核心景點逐一進行介紹,敬請期待。
《詩經.小雅》:呦呦鹿鳴 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 鼓瑟吹笙
呦呦鹿鳴記: 攝影 航拍 旅行 雜記---簡單生活 你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