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熱水下鍋保證了青菜的營養。我們喜歡吃青菜,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青菜中有豐富的維生素。有人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將青菜放在熱水中煮2分鐘,青菜中的維生素C的含量幾乎消失。主要原因是青菜中有氧化酶,這個氧化酶能消解青菜中的維生素,而且在60-70度活性最為強烈。所以青菜冷水下鍋,氧化酶逐步讓青菜中維生素的消失。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青菜還是熱水下鍋比較好,因為沸水能夠迅速是氧化酶失去活性。
值得注意的是,焯青菜時一定要迅速,這樣營養才會流失的比較少。二是熱水下鍋青菜的口感更好。現代社會的人們不僅僅追求營養,也要追求口感。吃西蘭花、豆角等,我們肯定是喜歡它脆脆的口感。熱水下鍋幾秒後,隨之撈出來再放到冰水中,這樣做出來的西蘭花、豆角就非常的脆。
所以飯店裡面做出來的西蘭花特別的碧綠,而且也是特別的脆,主要是因為快速過熱水、過涼水再炒的原因。焯青菜的小竅門:我們都喜歡青菜碧綠碧綠的感覺,這樣看起來食慾也更加好,在給綠葉蔬菜焯水的時候,可以在鍋中加點食用鹽或者花生油,也可以既放食用鹽也放花生油,這樣能讓綠葉蔬菜在焯水以後還能保持翠綠誘人的色澤。
開水下鍋焯水:適用各種蔬菜類,蔬菜的焯水時間比較短,30-1分鐘左右就可以了,焯水的時候可以加點鹽和油,鹽可以使蔬菜更不容易煮老,保持蔬菜的爽脆口感,加點油可以讓蔬菜看起來顏色更鮮亮讓人看著更有食慾。蔬菜冷水下鍋的話等到蔬菜熟了也會變黃,看起來真的很沒有食慾。
焯菜一般用開水,一般下過半分鐘到兩分鐘不等,因為蔬菜本來就是易熟的,如果焯水時間太長的話,首先就是菜蔬的營養價值流失,失去了原有的營養成分,其次焯水時間太長容易將菜煮爛,並且使菜失去了原有的口味,水分太重,不好吃了炒肉的話一般都是涼水下鍋,除非一些特殊的肉特殊做法,不過我們家常菜都是用涼水。
因為肉本來就不易熟,用涼水焯肉,水開以後,過一會在將肉撈出,焯肉主要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去除肉裡的殘餘血沫,並且除去肉中的異味。第二個就是入味,一些菜品的必要程序,將一下大料和肉一起如果焯一遍,開鍋3-8分鐘不等,使肉入味,這樣做出來的菜更好吃。但切記焯水不要時間太長,時間太長會損失蔬菜的維生素和營養成分。蔬菜30秒以內就可以了,肉類的話一般水開再煮一兩分鐘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