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應該先向他們學學怎麼用中國筷子

2020-12-25 政知見

撰文 | 趙萌

義大利品牌D&G(杜嘉班納)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岌岌可危。

在上海大秀之前,D&G發布了「起筷吃飯」的系列宣傳片。宣傳片中,一位濃妝豔抹的女模特,用誇張的表情展示如何用筷子吃披薩、甜卷、義大利麵,以此展示中國與義大利文化的碰撞融合。一些網友認為,宣傳片有歧視和醜化中國文化的嫌疑。

隨後,該品牌聯合創始人兼設計師Stefano Gabbana的辱華言論引起了軒然大波。D&G的上海大秀遭到國內明星的集體抵制,被迫取消。人民日報官微連夜評論稱:

大秀被迫取消、產品被電商下架,辱華者,自取其辱,這是最好的教訓。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認為,D&G在發布宣傳片時,真應該跟尼克森、默克爾、柯林頓、卡斯楚等知名政要學一學,如何使用中國筷子。

筷子外交

現在,政知君決定給D&G免費補補課,聊一聊「筷子外交」,幫他們了解一下中國筷子到底有多重要。

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外國領導人訪華時,都用過筷子,甚至遇到冷場時,藉助筷子來打開局面。為此,很多人提前練習使用筷子,以免到時出糗。

比如,尼克森總統,1972年開始為期一周的中國之行前,據說用一個多月的時間練習使用筷子。

在中國期間,他使用筷子的影像有不少,動作看上去都很熟練,甚至可以說是地地道道。

不僅僅是尼克森,隨團採訪的記者沃侖特·克朗凱特,也能熟練地用筷子吃飯,甚至比尼克森更「中國」。

△尼克森使用筷子吃飯

△隨行記者沃侖特·克朗凱特用筷子吃飯

後來訪問中國的美國福特總統,也是使用筷子的好手。福特總統是中美關係正常化後第一位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1975年12月1日至5日,福特對中國進行了訪問。毛澤東、鄧小平分別與他進行會談。在鄧小平款待福特的宴會上,福特也使用了筷子。

△福特總統習慣用左手使用筷子

1998年,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攜夫人希拉蕊和女兒切爾西訪華,柯林頓一家前往上海綠波廊酒樓用餐。柯林頓自己「爆料」稱,早已苦練多時筷子的使用技巧。

△柯林頓訪華時也練過如何使用筷子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在一個會議上,曾聽德國前駐華大使柯慕賢介紹過,德國總理默克爾最愛川菜,還親自學川菜。2014年,德國總理默克爾到成都映像餐廳,專門跟師傅學做宮保雞丁。柯慕賢透露,當時做菜的原料都是默克爾自己到菜市場買的。做完後,默克爾用筷子品嘗了宮保雞丁。

△默克爾用筷子吃宮保雞丁

中國前駐古巴大使徐貽聰撰寫的《我與卡斯楚》一書也披露過,古巴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喜歡中國菜,中餐餐具用得比較好,能夠正確、熟練地使用筷子。

△卡斯楚用筷子吃中餐

當然少不了美國前總統歐巴馬,2016年他訪問越南時和友人在河內市區小吃店品嘗道地河粉和啤酒。期間,筷子也「出鏡」了。

這些領導人對中國筷子的理解,比D&G真的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相比之下,D&G顯然沒弄懂筷子之於中國人的意義。

火上澆油

筷子有著3000年的文獻史,更有5000年的文化烙印。筷子在古代被稱為「箸」,起源可追溯到周代,《禮記》《荀子》《史記》都提到箸。「箸」演變為「筷」,與我國古代江南水鄉民俗諱言有關。民間行船時諱言「住」,船家行船又偏偏在吃飯時離不開箸,二者同音,索性改成「快」,取意快快行船。再加上竹字頭,「筷」字沿用至今。同時,筷子具有諸多美好的寓意,比如「筷子筷子,快快生子」等。

D&G創始於1985年,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有44家門店。

很明顯,年輕的D&G,不懂筷子在中國人眼中的價值。

風波乍起,D&G趕緊想辦法。但伴隨著該品牌聯合創始人兼設計師Stefano Gabbana的辱華言論,卻引起軒然大波。

根據微博網友@Fashion_BangZ 爆料,一名亞裔模特在Ins上向Stefano Gabbana質詢爭議廣告。然而,Stefano Gabbana公然稱:「從現在開始,我會在所有的採訪裡說,中國這個國家就是一堆大便,沒有你們我們也照樣過得很好。」

朋友們,看到設計師的話,除了出離憤怒,只能用人民日報官微的評論回復了:

「筷子吃披薩」有刻意諷刺之嫌,更不能被接受的是吃飯砸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21日下午,D&G官微發文稱,該公司Intragram帳號和Stefano Gabbana的Instagram帳號被盜,該公司已經立即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我們為這些不實言論給中國和中國人民造成的影響和傷害道歉。我們對中國和中國文化始終一貫的熱愛與尊重。

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NOT ME)!

遭遇抵制

事情正在起變化。

21日晚上,原計劃參加D&G上海大秀的工作人員和模特,拖著行李箱開始撤離,因為上海大秀取消了,準備好的紅毯蓋上了一層塑料薄膜,籤到板上面乾乾淨淨沒有一字。

此前,受邀的明星和模特,已經拒絕參與大秀。

當紅小花迪麗熱巴的工作室發表聲明,與D&G解約。

隨後,流量小生王俊凱的工作室也發表聲明,解約。

多米諾骨牌倒下時,墨菲定律開始發揮作用。

從昨天晚上開始,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網易考拉、奢侈品電商寺庫、唯品會、1號店、海外購物平臺洋碼頭等中國知名電商平臺,均下架與D&G品牌相關的產品,搜索結果全部為零。

D&G真應該看看貝恩諮詢的一項研究報導:

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是歐洲奢侈品牌取得成功的關鍵。研究顯示,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的高端消費由中國消費者產生,消費遍布國內和海外。2025年,有望由三分之一躍升至46%。

昨晚,D&G在社交媒體ins上再度發表聲明,宣稱對中國「懷有愛與熱情」,發生這一切非常不幸。然而,該聲明並沒有流露出歉意,也沒有道歉的字眼。

△Stefano Gabbana(左)

事已至此,D&G和Stefano Gabbana已經付出慘痛代價。所以,善於和中國打交道的外國朋友,應該從一雙筷子做起,了解中國。

資料 | 央視 華盛頓時報 解放日報 北京青年報

相關焦點

  • 漢堡王道歉:用筷子夾漢堡到底有什麼錯?
    「漢堡王的道歉速度的確是比d&g快那麼一點。」「我說,我們拿筷子吃東西很奇怪嗎?不過……拿來吃漢堡?EXCUSE ME?!」「漢堡王,模仿d&g會撲街你不知道嗎?做事真是一言難盡。」最近,漢堡王一則歪果仁用筷子費力吃漢堡的視頻刷爆網絡。之前有d&g華人費力吃漢堡的場景還歷歷在目,轉眼漢堡王就無視教訓犯了眾怒。這看起來十分荒唐。不過細看之下,漢堡王道歉速度還是很快的。比起d&g那兩個光頭創始人不帶感情的帶稿宣明來說,他們的公關似乎更有誠意。
  • D&G嘲笑完中國的筷子,揚言抵制中國「壽司」,網友的回覆亮了
    D&G辱華事件,已經過去了一周時間,但是這件事情的發展態勢,並沒有因為時間的變化而削弱,看似是在用視頻中的不當言語和行為,嘲笑中國的筷子,其實也是側面的嘲笑了很多使用筷子的國家,像是日本和韓國這樣的國家,更是表達了不滿。
  • D&G嘲笑筷子吃不了意面?網友調侃:中國只有窮人用叉子吃麵
    這則視頻是一個模特用筷子插進義大利麵,用誇張的肢體語言表示用筷子吃不了義大利麵。關鍵還有旁白表示筷子不能像刀叉一樣品嘗到義大利麵的美味。直言了中國筷子不行,把刀叉與筷子作比較,認為筷子落了下風。中國網友體會到了刀叉和筷子後面代表的寓意,所以感覺特別不舒服。再說,就算不談別的,直接談筷子吃麵的問題,中國的麵食文化多悠久,各種五花八門的麵食,我們都能用筷子搞定,憑什麼義大利麵不行,這樣的廣告未免有失偏頗。
  • 切西瓜時,在西瓜上插一根筷子,還有人不知道怎麼回事,都學學吧
    切西瓜時,在西瓜上插一根筷子,還有人不知道怎麼回事,都學學吧西瓜是夏天不可或缺的水果,但是你知道在切西瓜的時候,插上一根筷子,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妙用嗎?非常實用,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看一下吧。夏天切西瓜,想必很多人都碰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就是用刀切西瓜,剛切開整個西瓜就裂開了,這樣切西瓜容易弄得地上到處都是汁水,今天來教大家切西瓜,如何不裂瓜不流汁,這裡我們就需要用到一支筷子,如何讓這隻筷子發揮作用呢,我們先把西瓜的屁股翹起來,然後把筷子戳進瓜臍裡,就像下圖這樣輕輕地往裡面戳,西瓜在切的時候為什麼容易裂開呢?
  • D&G不會用筷子?沒關係,讓各國政要教你如何使用筷子品嘗美食
    一雙筷子,承載了中國人厚重的歷史和情感。然而義大利品牌D&G卻肆意藉此歧視和醜化中華文化,引起網友們的強烈抵制。可以說,筷子自3000年以前出現就一直伴隨著中國的歷史。我們總說「一根筷子易折斷,一把筷子抱成團」。這恰恰證明中華民族折不斷的的團結和友愛。
  • D&G辱華用筷子吃披薩,網友用刀叉吃火鍋實力回應,你覺得如何
    在D&G放出宣傳視頻的那一刻,無數中國人感覺自己受了侮辱,因為D&G模特那誇張又譏諷的表情,就好像在說著:中國人為什麼要用這奇怪的餐具,就像棍棍一樣的形狀。他們這樣描述我們的筷子,中國網友也是怒不可遏了,畢竟筷子對於我們中國文化來說非常重要,它在古文化中也佔有一定的席位,當然不能被外國人這樣嘲諷。
  • 外國品牌D&G辱華事件,需要讓他們知道「筷子文化」的深厚
    近日,因為國外品牌D&G辱華的事件,筷子罕見的上了一波全民熱手。同時也表達了我們對不尊重中國文化的品牌,必定會予以回應的決心。在中國文化受到挑戰的時候,網民都一致的對外,要給不懂中國筷子文化的外國品牌一些科普。
  • 下一個D&G?漢堡王道歉了,還是因為筷子……
    回顧此前的「D&G辱華事件」,在去年年底,義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納(Dolce & Gabbana)在各大平臺發布了2018年的中國版宣傳片,片中將中國傳統餐具筷子與義大利的披薩結合,但奇怪的發音和讓人不適的表達,讓許多網友質疑該片涉嫌歧視中國傳統文化。
  • 中國的筷子火到了國外,印度人也說好用,可韓國人說是他們發明的
    對於印度,我國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髒亂差,而對印度衛生方面吐槽最多的,就是他們吃飯的方式了。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不同,他們吃飯時不會使用任何餐具,而只用自己的手來抓飯。在他們看來這種方式既能感受到食物的溫度,同時也是對神靈賜予食物的一種尊重,許多印度人以用手抓飯為榮。
  • 炸火腿的多種做法,怎麼都好吃,快來學學吧!
    導語:炸火腿的多種做法,怎麼都好吃,快來學學吧!還記得小時候,每次鎮上有什麼活動的時候,我都會很積極的請家裡人帶我去,因為這樣就能吃到自己愛吃的小吃了。直到現在,還是想著要去吃這些小吃,吃的最多的,應該就是街邊的炸火腿了。
  • 一句中文對不起是否能換回D&G的重生?義大利老鄉也來踩上兩腳
    原意是想以中國筷子吃義大利食物來串起中意相通,結果片中中國模特兒怪裡怪氣地把弄筷子,還把2根筷子直戳在Pizza上,這是觸犯華人的筷子情節,藐視了中國文化。最讓人生氣的是DG設計師Stefano Gabbana用「中國是屎國」、「中國是骯髒又發臭的黑道」來罵人,還一直以自己「自由言論」為自豪,一臉傲慢,所以此次讓D&G滾出去,恰能讓他學會什麼叫自由言論請先尊重人。
  • D&G應該了解的歷史,畢竟我們用刀叉的時候,人家還在用手抓面
    其實中國人最早用的是刀叉,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用筷子只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筷子在先秦時代稱為「梜」,漢代時被稱「箸」,明代開始才被稱「筷」。因為人類最初的食物並不精細,對付大塊肉,刀叉更加適合分割。匕中國最早的餐刀叫做匕,前半部分是扁平微凹的,這樣既可以當刀又可以當勺子
  • 各國的「花樣」吃麵,中國用筷子,韓國用剪刀,非洲是認真的嗎?
    我們主要講講已經挖掘的吧,麵條大家應該都是吃過的吧,在以前的時候,麵條是北方人的主食,後來慢慢它開始進軍南方,現在甚至已經各個國家都已經有了麵條。不過同樣的麵條,面對不同的飲食文化,肯定在吃法上面是不一樣的。而這就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各國的「花樣」吃麵,中國用筷子,韓國用剪刀,非洲是認真的嗎?
  • 「用筷子吃中國麵條,正確的方法是什麼?」外國人的回答亮了
    曾經還有義大利人認為麵條是他們的發明,自從我們在青海出土了4000年的麵條,直接終結了麵條源於國外的理論,幹的漂亮。而筷子也是中餐的發明,包括現在韓國的扁平筷子,日本的尖頭筷子都是受到中餐筷子的影響。用筷子吃麵條在我們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對我們來說這毫無討論正確方法的意義,因為我們幾乎能有筷子吃任何食物。
  • 古代人什麼時候發明筷子的?沒有筷子時,他們用什麼吃飯的?
    我們中國人吃飯大多數都習慣用筷子,感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一般,小孩子不好好用筷子是要挨罵的。筷子本身的製作上也很有講究。一頭圓,一頭方,代表的是天圓地方之意,標準筷子長度七寸六分,代表著人的七情六慾。筷子取材來自於大自然,有著天人合一的意味。
  • 酸甜苦辣它先嘗 這麼多年你的筷子用對了嗎?
    編者按:「身體細長,兄弟成雙,只愛吃菜,不愛喝湯,酸甜苦辣它先嘗」……筷子,作為中華飲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樣式繁多,用法講究。那麼,各種筷子有什麼特點?可能存在哪些健康風險?該如何健康用筷呢?
  • 「酸甜苦辣它先嘗」這麼多年你的筷子用對了嗎?
    編者按:「身體細長,兄弟成雙,只愛吃菜,不愛喝湯,酸甜苦辣它先嘗」……筷子,作為中華飲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樣式繁多,用法講究。那麼,各種筷子有什麼特點?可能存在哪些健康風險?該如何健康用筷呢?
  • 作為聰明的中國娃娃,筷子必須早早用起來
    我趁機去查了相關資料,發現讓幼兒園中班孩子學用筷子是有依據的。根據教育部頒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健康」章節的第三部分中關於手部肌肉的靈活、協調方面就有這樣的表述:中班的孩子(4~5歲)應該學會用筷子吃飯;大班的孩子(5~6歲)應該能熟練使用筷子。當然,關於孩子究竟何時開始學用筷子合適,醫學界和幼教界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界定。
  • 每天都在用筷子,但真正懂筷子的中國人沒幾個
    前幾天,DG諷刺筷子的宣傳廣告惹惱了中國人,也讓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筷子得到了一波關注。但你知道嗎?我們的老祖宗用筷子吃飯的歷史並不長,筷子甚至不是我們祖先最早使用的餐具。後來居上的筷子,是怎麼擊敗餐叉餐匙成功上位的?它又是怎麼一步一步走出中國,走向世界的呢?
  • 明明都是使用筷子的國家,為什麼中國的筷子跟日韓兩國不同?
    如今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使得與其他國家的往來日益密切。特別是最近這幾年,來中國旅遊的外國遊客越來越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奔著中國美食來的。不過老外們在吃中國美食的同時卻非常頭疼,因為根本就不懂得怎麼使用筷子,所以吃起來非常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