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我們走到了萬裡長城最西端

2020-12-11 騰訊網

百集大型系列報導

《行走長城》

第一百零五篇

《 終於!我們走到了萬裡長城最西端

嘉峪關電視臺拍攝

全媒體大型系列報導「行走長城」,從渤海之濱的山海關起始,今天終於來到明長城的最西端,「天下第一雄關」—甘肅嘉峪關,這裡也是我們「行走長城」的最後一站。明長城的建築不同於前代,最突出的特點是關城眾多,建築巍峨。有三座關樓屹立在茫茫戈壁上的嘉峪關就是其典型代表。早在1961年,嘉峪關關城就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也是長城文化和絲路文化的交匯點。

嘉峪關

記者從嘉峪關市中心城區出發西行,沒過多久就來到5公裡外嘉峪關關城腳下。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張斌在城門下見到記者,沒有過多寒暄,以西北漢子特有的爽快,直接把記者帶到關城的東門。

張斌:我們現在在關內,長城的內側,這是關城的後門,關城的正門在西面。從這個關出了西門後就到長城的外側了。出去後整個都是戈壁灘。

嘉峪關

張斌告訴記者,嘉峪關地處河西走廊中部,它北靠黑山、南臨祁連山,關城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討賴河邊的長城第一墩,那裡是明代萬裡長城最西端。嘉峪關依山傍水,緊緊扼守著河西走廊最狹窄處,南北寬約15公裡的峽谷地帶。關城內外,呈現出綠洲和戈壁迥然不同的風貌。

張斌:西北長城大多是綠洲圈到長城裡。我們這邊有九眼泉,因為在史料上有記載「因有水而置關」,因為有水源所以選到這塊兒,這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王智博在嘉峪關採訪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張斌(右)

嘉峪關地勢天成,攻防兼備,歷史上被稱為「河西咽喉」,也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記者跟張斌一起通過東閘門進入關城後,眼前豁然開朗,穿過兩側的沙棗林,文昌閣、古戲臺、關帝廟依次出現在眼前,給緊張的邊關生活,帶去了和平的氣息,家園的味道。張斌說,這些非軍事建築體現了嘉峪關修建過程中布局合理的特點。提起這一切的起點,他又把記者的思緒拉回到600多年前。

張斌:朱元璋登基以後把元朝的勢力趕到漠北以後,還殘存一部分勢力,從洪武二年開始,朱元璋就派了三位大將,分三路開始徵討北元殘餘勢力。洪武五年(記者:公元1372年)徵虜大將軍馮勝,把北元勢力打到敦煌以後,打完回來的時候看到這裡的地勢,就在此建關。

嘉峪關關城

嘉峪關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直到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才建成完工,中間歷時168年。起初只是座土城,隨後不斷擴建,從內城到外城,再到羅城、甕城,連同城外的城壕,南北兩翼長城以及烽燧等設施,共同組成一條大約60公裡長的軍事防禦體系。張斌說,嘉峪關的修建拉開了明萬裡長城的序幕。

張斌:它比山海關早了9年,因為這裡是明朝版圖的最西邊。北元雖然滅亡了,但是蒙古族本部的韃韃和瓦剌,先後崛起又對明朝北部邊境在這邊活動,所以又在北部邊防修築長城了。

光化門

一路走,一路看。穿過朝宗門,往西走就是光化門,門上有樓叫「光化樓」,出了光化門就進入關城的內城。而站在光化門門洞內往西看,眼前就會出現「門中樓」的景象,那棟樓就是遠處的「柔遠樓」,意思是以柔致遠,安定西陲。柔遠樓與東門的光化樓形制和體量一樣,都是三層三簷歇山頂式建築,樓高17米左右,條石為基,第一層為磚木結構,二三層是木質榫卯結構。兩棟樓之間就是內城的中軸線,中軸線北側是遊擊將軍府,南側是演武場,無論布局還是建築風格,處處展現著古代建造者的智慧和匠心。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在嘉峪關西門正門採訪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張斌(中)

俯視內城 記者付建嶺拍攝

內城是關城的主體和中心,牆高9米,加上1.7米的垛牆,總高10.7米。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張斌告訴記者,牆體6米以下為黃土夯築,6米以上用土坯加築。沿著關樓延伸下來的臺階,記者終於登上了企盼已久的嘉峪關:周長640米的圍牆,在東西兩側城樓周邊圍裹出兩萬多平方米的廣闊空間,沿城遠眺,祁連山雪峰連綿起伏,山色風光盡收眼底。

雪後嘉峪關

回首再望光化樓上高懸的匾額,「天下第一雄關」這六個大字,在雪山、關城、戈壁和藍天的映襯下蔚為壯觀。

下了關城,通過嘉峪關正門來到關外,莽莽戈壁中,一條大道蜿蜒向西延伸。向東回望,「天下第一雄關」依然保有古樸與莊重的原始風貌。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張斌特別指出,嘉峪關建成後幾乎沒有經過戰火的洗禮,宏偉的關樓更多的是國力的象徵。

張斌:從建築體量、形制來說,明清兩代它都是中央王朝國力的象徵,等於是王朝的一個標誌在這兒放著,起到的就是平衡和維持好中原跟少數民族之間正常的秩序和融合的關係。

雪後嘉峪關角樓 嘉峪關廣播電視臺呂巖 閆莉薇拍攝

作為明朝的邊關,與漢唐的陽關、玉門關相比,嘉峪關雖然向東收縮了五百多公裡,依然是控制河西走廊的關鍵節點。

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河西走廊是一個對於明朝向西發展,非常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如果不據有河西走廊的話,向西根本就談不上。在嘉峪關這個地方十幾裡的狹長通道上,中間坐著一個關城之後,就把這塊控制住了,所以他佔領這一帶的軍事意義非常大。

嘉峪關

嘉峪關作為西域進入中原的標誌,因朝貢貿易曾經盛極一時,嘉峪關自然就承擔管理絲路貿易的職責。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說,今天常說的「關照」一詞就跟嘉峪關有關,當時出入關門必須持有朝廷頒發的「關照」。

董耀會:在朝貢的時候,嘉峪關就成了進入明朝領地朝貢的第一道關門了,一路再下來就有朝廷的驛館去接待他們,安全保障和衣食等等安排就都有朝廷負責了。

以嘉峪關為連接點,明帝國與西域、中亞各國的貿易十分頻繁,嘉峪關在維護絲路秩序的同時,更成了開放與包容的象徵。

雪後嘉峪關遠景 嘉峪關廣播電視臺呂巖 閆莉薇拍攝

讓許許多多研究長城和保護長城的工作者驕傲的是,今年8月20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嘉峪關,察看關城並聽取長城保護情況介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城凝聚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要做好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工作,弘揚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磅礴力量。回想起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張斌對今後的工作充滿了信心。

張斌:嘉峪關的長城保護歷來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 從五十年開始,尤其是到了八十年代,比如1984年鄧小平、習仲勳等國家領導人提出「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的口號後,86年到89年對關城和周邊長城進行過一次維修,之後2012到2016年國家文物局對嘉峪關和周邊長城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全方位的維修。它基本保留了關城原始的歷史風貌。關城跟人一樣也是有生命的,這些歷史信息要保留下來,傳承下去。

嘉峪關春景 嘉峪關廣播電視臺戴喆拍攝

嘉峪關,如今已經成為西部旅遊的熱點。雄關壯闊,長城文化、絲路文化、邊塞文化、西域文化在這裡深度融合,成為研究古絲綢之路的重要實證,也為擴大對外交流開放,「一帶一路」發展提供了借鑑,「天下第一雄關」今日依然輝煌。

記者 |王謙、付建嶺、王智博

圖片 | 本文部分圖片由嘉峪關廣播電視臺提供

編輯 | 芳芳

相關焦點

  • 萬裡長城最西端第一座墩臺原來在這裡
    中國的萬裡長城是偉大的建築工程,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盛譽。一提起長城,人們最先想到的是北京的八達嶺長城,也有很多人知道,長城最西端在甘肅省的嘉峪關。那麼,長城最西端到底是什麼樣子呢?到底在嘉峪關的哪裡呢?小編之前去嘉峪關旅遊才知道,長城的最西端第一座墩臺是討賴河墩,被稱為「長城第一墩」,現在依然矗立於原址。
  • 萬裡長城西端的起點,是距離嘉峪關7公裡的這座土墩
    ,通常我們所說的萬裡長城,是指的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的這一段,為明代修建的長城,也叫明長城。在長城沿線開發了許多的旅遊景點,如山海關、嘉峪關、居庸關、八達嶺長城等,嘉峪關是長城西端的起點。從裡邊可以走到討賴河的觀景臺。
  • 萬裡長城西端的起點,是距離嘉峪關7公裡的這座土墩
    長城是我國古代最傑出的工程之一,通常我們所說的萬裡長城,是指的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的這一段,為明代修建的長城,也叫明長城。在長城沿線開發了許多的旅遊景點,如山海關、嘉峪關、居庸關、八達嶺長城等,嘉峪關是長城西端的起點。
  • 萬裡長城最西端的起點,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體驗大漠的滄桑之感
    嘉峪關市,是因為嘉峪關的存在而得名的,這裡是甘肅通往新疆的咽喉要道,是萬裡長城最西端的起點。距今已有645年的歷史。嘉峪關比山海關早建九年,在萬裡長城沿線上分布著許多關隘,其中規模最大的有兩座:一座是東端的山海關,另一座就是西端的嘉峪關。
  • 萬裡長城西端起點嘉峪關,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千米處,扼守南北寬約15公裡的最狹窄的峽谷地帶。嘉峪關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關早建九年,是現存長城上的最大的關隘,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關隘,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
  • 萬裡長城最西端嘉峪關——西行漫記之甘肅篇
    對於喜歡旅遊的人來說,登山總是離不開長城,在北京的北部山區以及西部的山區,分部著各種不同形式的長城遺蹟,最著名的可能是八達嶺長城,還有居庸關長城、慕田峪長城、箭扣長城、金山嶺長城、司馬臺長城、沿河城長城、黃崖關長城、神堂峪長城、連雲嶺長城、四座樓長城、火焰山長城、西水峪長城、青龍峽長城、黃花城長城
  • 萬裡長城的最西端,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
    萬裡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作為長城的終點,嘉峪關這座位於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一直以來都聞名海內外,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座要塞的重要性,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在各個朝代,嘉峪關都是中原王朝重兵把守之地。圖為夕陽下的嘉峪關城樓,不遠處的雪山清晰可見。
  • 天下第一關,河西走廊咽喉,萬裡長城西端起點,不是秦始皇修建
    嘉峪關,天下第一雄關,地球上最顯眼的建築萬裡長城最西端的關口,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以西五公裡處,這裡是一調狹窄的山谷,嘉峪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歷史上被稱為河西咽喉,連陲鎖鑰。
  • 萬裡長城西端隘口,河西走廊之咽候,「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是明代修建的長城最西端的隘口,位於河西走廊的咽喉,號稱「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於六百多年前的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開建,它北接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用了168年才建成。嘉峪關關城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和南北兩端的長城組成,全長60公裡。
  • 萬裡長城西端起點,絲路拉力賽進入收官
    嘉峪關,既是萬裡長城的西端起點,也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更是2019年絲綢之路拉力賽第九賽段的終點。在4000多公裡的長途跋涉之後,本屆拉力賽進入收官階段。從阿拉善到嘉峪關的總賽程是501.2公裡,其中特殊賽段290.3公裡,雖然長度比第八賽段短,但難度卻是一點都沒有打折扣。
  • 甘肅省資訊|嘉峪關是明代萬裡長城的西端起點,號稱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是明代萬裡長城的西端起點,號稱天下第一雄關、邊陲鎖鑰!甘肅境內的嘉峪關是萬裡長城第一關,也是中國最大的關隘。號稱「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嘉峪關關城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南6公裡處,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塞。大西北的天,遼闊高遠的讓人心醉,一座城樓高高聳立,就是傳說中的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的嘉峪關了。
  • 絲綢之路美景|萬裡長城最西端——嘉峪關
    【長城第一墩】因建在討賴河邊的懸崖上,所以又稱「討賴河墩」,是明代萬裡長城自西向東的第一座墩臺,有詩云:「清流討賴臨危壁,大嶺祁連斷戰氛。鎧甲冰河聞拆鬥,旌旗旭日舞鵬鯤」。此外這裡自然景致壯觀,東臨酒泉,西連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連,討賴河水滔滔東去。景區面積約3.22平方公裡。
  • 中國萬裡長城的最東端,盡頭原來在大海上,感嘆古人的無窮智慧
    中國萬裡長城的最東端,盡頭原來在大海上,感嘆古人的無窮智慧生活在現代,你會覺得現在這個世界真的是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很多奇蹟,但是你不能因為這個就小看了古代人們無窮的智慧。因為,在古代,人們沒有技術,能力地下,在這樣極端的情況下,還創造了許多奇蹟,比如埃及的金字塔還有中國的萬裡長城。關於萬裡長城,很多人應該都知道一個故事,孟姜女哭倒長城,長城的修建主要是為了抵禦外敵騷擾,維護國家的安定,長城有萬裡,一眼望不到尾,那麼長城的最東邊在哪呢?據了解,長城的一共有九個重要的關口,其中最西端就是嘉峪關。
  • 萬裡長城之嘉峪關
    (澄澈的旅途47_大巴西北遊8)嘉峪關作為一座城樓,它位於萬裡長城的最西端。而嘉峪關作為一座城市,三言兩語還說不清楚。曬黑是旅行的代價(曹鷗 攝)嘉峪關關城離懸臂長城有8公裡之遙,是明長城西端的第一重關,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是明代萬裡長城的西端起點。
  • 尋找萬裡長城西起點
    說起中國世界遺產萬裡長城,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明長城,事實上比明長城更珍貴更久遠的漢長城、唐長城遠沒有得到它們應有的關注和待遇。新疆地區就留存了許多漢長城和唐長城的遺蹟。「萬裡長城第一人」羅哲文先生確認了「虎山長城」為萬裡長城東起點,對眾多長城學者而言,西起點究竟在何處,依然是個學術難點、疑點。
  • 萬裡長城第一雄關——嘉峪關
    嘉峪關是明代長城西端第一重關,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的美稱。嘉峪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公裡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萬裡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天下第一雄關、連陲鎖鑰之稱。
  • 明代萬裡長城西端起點——嘉峪關
    嘉峪關,在甘肅嘉峪關市向西5公裡處,位於嘉峪關最狹窄的山谷中部。是明長城西端的第一重關,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是明代萬裡長城西端起點。嘉峪關,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先後經過168年時間的修建,成為萬裡長城沿線最為壯觀的關城。嘉峪關因地勢而得名。關城有231米是由黃土夯築的,城牆攀緣高為15米、傾斜度為45度角的山脊上,似乎長城從山上陡跌而下。地勢最高的嘉峪山上,城關兩翼的城牆橫穿沙漠和戈壁,向北8公裡連黑山懸壁長城,向南7公裡,接天下第一墩,是現代萬裡長城西端主宰,自古為河西第一隘口。
  • 嘉峪關討賴河河谷懸崖陡峭 壁立萬裡長城第一墩
    嘉峪關討賴河河谷懸崖陡峭 壁立萬裡長城第一墩6/6) "← →"翻頁 4月28日,發源於祈連山的討賴河流經嘉峪關境內萬裡長城第一墩時的河谷雄姿
  • 旅遊攻略明長城西端第一重關,沿線最壯觀關城素有天下第一雄關
    旅遊攻略明長城西端第一重關,沿線最壯觀關城素有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關城嘉峪關關城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向西5公裡處,是明代萬裡長城西端起點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先後經過徊埠時間的修建,成為明代萬裡長城建築規模最為壯觀、保存程度最為完好的—座古代軍事城堡,素有「中外巨防」、「天下第一雄關」之稱。
  • 中國將首次繪製完整的秦始皇萬裡長城走向圖
    秦始皇萬裡長城的具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