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變為黑色,這是一個正常的變化過程,經過幾十次繁育蜜蜂的蜂巢,遺留下的繭衣,蜂膠,一次增加,蜜蜂難以清理乾淨,蜂巢就會變得厚重,顏色也逐漸發黑,這也是在提醒養蜂人應該更換新巢礎了。一張新的巢礎,經過蜜蜂築為蜂巢,用來供蜂王產卵,貯存蜜粉資源,也是在蜂群發展中必不可少的,可想而知蜂巢的重要性。當蜂巢顏色變黑了,那麼就需要更換,因為這樣的蜂巢對蜂王產卵有很大影響,也容易引起病菌,以及滋生巢蟲,對蜂群發展極為不利。
蜂巢變黑的原因
蜂巢變黑也是根據蜂群的群勢來改變的,尤其是弱群,在缺蜜的情況下,蜂王也停止產卵,往往會出現很多空巢房,蜜蜂不能護脾,再這樣條件下,加快了蜂巢變黑的速度,這也是蜂群難以發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更換蜂巢,以及注意事項
活框養殖的蜜蜂在更換蜂巢的時候要簡便得多,可以把所有發黑的蜂巢取下,在從其他強群調起適量有蜜有子的蜂巢放入,以免蜜蜂飛逃,在根據蜂群發展加入新的巢礎,當然,也可以不用調脾,就分為兩次更換,第一次更換一半,加強飼喂,蜂新蜂巢造好之後,並且有蜜有卵,再把另一半的替換,加入新巢礎,切記不可超量,要保持蜂量明顯多於蜂巢,這樣蜜蜂發展起來會快一些。
土養的蜜蜂出現蜂巢發黑的機率要小一些,因為土養的蜜蜂,在取蜜時需要將整個蜜脾割下,尤其是一年割兩次蜜的,蜂巢發黑的情況不多,即使有,也只是提前割蜜就可以,也採用以上同樣的方法,就能輕鬆解決蜂巢發黑的問題了。
總結:在養蜂的日常生活中,對蜂群有理有序的定期檢查,像蜂巢發黑這種情況,影響蜜蜂採集,和蜂王產卵,對蜂群發展有很大影響,提早發現,即使處理,也沒那麼難,對蜜蜂影響也相對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