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狽逃竄中的狽是啥動物?這兩種動物極像,但真實的狽不是它們

2020-12-12 科普大世界

「狼狽為奸」、「狼狽不堪」、「十分狼狽」、「狼狽逃竄」是我們中國人都熟知的詞語,這些詞語中說了兩種動物就是狼和狽,狼是我們都熟悉的動物,和狗差不多大,也是狗的近親,那麼「狽」是哪種動物呢?

實際上,「狽」是哪種動物到現在都沒確定,我們或許可以說「狽」是傳說中的動物,因為這種動物基本上只在傳說中出現過,誰也沒有真正見到過是哪種獨特的動物。傳說中「狽」和狼是好朋友,但是「狽」的智商比狼更高,也可以說它是狼的軍師,然而「狽」這種動物又有一種硬傷,就是它的前腿比較短,跑起來的速度不夠快,因此它就把兩條前腿搭到狼的屁股上,和狼一起跑,只要節奏保持一致,它就能單用後腿和狼跑得一樣快。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引《食物本草》中就說「狽足前短,能知食所在。狼足後短,負之而行,故曰狼狽。」

然而在生物學上卻並沒有「狽」這樣一種動物,和傳說中的「狽」的體型類似的動物恐怕只有袋鼠了,然而袋鼠是草食動物,而且野生袋鼠只在大洋洲和印度尼西亞等地才有,不可能和狼成為朋友。

所以有生物學家懷疑「狽」很可能是被獵戶的獸夾夾掉前腿的狼。由於狼是群體生活的動物,通常不會遺棄自己的同伴,所以受傷同伴可以將一雙短前腿放在另一隻狼的後屁股上一起行動。

古書中最早有關「狽」的記載是出自《酉陽雜俎》,說法和上面傳說中的說法一樣,《康熙字典》中「狽」字的解釋是:「狽,獸名,狼屬也。生子或欠一足二足者。相輔而行,離則顛。」這一解釋認為「狽」是前足畸形的狼,現實中也有人發現過前足缺失或者畸形的狼趴在另一隻狼背上的現象,這或許是「狼狽」一詞的來由吧!

但是也有人認為「狽」這種動物是有的,它其實就是豺,它比狼更像狗,也有生物學家認為豺才是狗的祖先,又名豺狗、亞洲野犬、亞洲赤犬、紅狼等,不過豺的體型較小,其體長95-103釐米,尾長45-50釐米,肩高52-56釐米,體重20千克左右,不過豺並不會與狼在一起活動,兩者是不會狼狽為奸的。

也有人認為「狽」這種動物就是狼獾,又名貂熊,它的頭部和狼很相似,但它卻不屬於犬科,而是屬於鼬科貂熊屬的一種動物,有6個亞種,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寒溫帶和極地地區,我國僅見於東北大興安嶺(黑龍江、內蒙古)和新疆阿爾泰山區。這種動物也是體型最大的陸生鼬科動物,雄性遠大於雌性,其身形介於貂與熊之間,體長80~100釐米,尾長18釐米左右,重達8~25千克,大型的狼獾基本上和狼的體重差不多了,而且它腿比較短,跑起來沒有狼快,和傳說中的「狽」很是相像。

狼獾多單獨活動,晝伏夜出,食性很雜,但以肉類為主,擅長捕捉狐狸、野貓、狍子、麝、小駝鹿、水獺、松雞、榛雞、鼠類等動物,個性非常兇猛,它可以長途奔走,也喜歡遊泳,攀爬技能也很高超,可以在密林中自由跳竄,常常從樹上一躍而下,伏擊路過的動物,因此有「飛熊」之稱,漫威動畫中金剛狼的原型就是狼獾。

不過「狼獾」的名字中雖然有一個狼字,卻並非狼的朋友,相反它們見面卻會有打架的危險,所以兩者基本上也不會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因此把狼獾看著傳說中的「狽」是不太合適的。豺和狼獾雖然都和傳說中的狽很相似,但卻不能被認為是狽,如果狽不是瘸了腿的狼,那麼這種動物還是個謎,或者說有沒有這種動物還是個謎。

相關焦點

  • 尋找真相:傳說中的狽是什麼動物?莫非真是瘸腿的狼?
    「狼狽為奸」、「狼狽不堪」、「狼狽逃竄」等這些詞在我們中國都是耳熟能詳的詞彙了,但這詞語中說的狼和狽又是什麼呢?它們是什麼動物?狽這種動物又有一個硬核的缺陷,那就是它的前腿比較短,所以只能倆條腿跑步,這樣一來它們在運動方面就比不上狼了,為了追上狼,那它們就把倆條前腿搭在狼身上,後腿與狼的速度保持一致,這樣雖然速度上來了,但其姿勢十分搞笑,於是就有人說狼狽不堪,狼狽逃竄等詞語,用來形容被打臉後逃跑速度極快的人,這樣就組成了人們口說的狼狽了。
  • 「狼狽為奸」,真有狽這一動物嗎?
    狼狽為奸,相信大家熊榮陰險狡詐的小團體時候會脫口而出的一個成語,但我們很清楚狼是一種什麼動物,如果不知道直接參考一般中華田園犬也能看個八九不離十!但狽是一種什麼動物,估計只能去古籍中參考了!狽是一種傳說中的動物,前腿特別短小,因此要和狼合作在狼背上快速奔走!但狽的智商極高,非常狡猾,狼群中有了狽作為軍師,想要與狼群對抗,即使是高明的獵人也束手無策!
  • 狼狽的「狽」究竟是什麼動物,能指揮狼群,自然界真的存在嗎
    說起「狽」這種傳說中的動物,不得不提一下周公。多數古代學者認為,《詩經·狼跋》講的是周公。周公旦攝政時期,被謠言困擾,說他有篡位之心。周公有口難辯,很是窘迫。因此詩中說「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好比一頭行動不便的老狼,往前走踩了自己鬍子,往後退又踩了尾巴。
  • 「狼狽為奸」中的狽是什麼動物?自然界中有原型嗎?
    在這個成語中有兩種動物狼和狽,其中,狼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一種食肉動物,但是狽我們就非常的陌生了,而且在所有的動物中,也沒有一種叫「狽」的動物。那麼狽到底是一種什麼生物呢?我們來看一下自然界中有沒有符合「狽」形象的一種動物。什麼是狽?
  • 我們常說的「狼狽為奸」,狼都認識,那麼狽到底是什麼動物?
    而灰狼之所以能夠繁衍至今,其實還是因為他們的行為方式是團隊作戰,而且在進化上更加地頻繁,這也使得灰狼更加適應環境的變化而得以延續下來。說完了狼,那麼我們再來說說狽。很顯然,狽其實和狼一樣,都屬於犬科動物。有關狽的歷史記載有很多,比如在《酉陽雜俎》中說:「或言狼、狽是兩物,狽前足絶短,每行常駕兩狼,失狼則不能動,故世言事乖者稱狼狽。」
  • 古人都說「狼狽為奸」,狼都認識,那麼狽又是啥動物?
    狼起源500萬年前,自從恐龍滅絕之後,這些小型的食肉動物開始登上舞臺,狼跟劍齒虎、泰坦鳥屬於同時期物種,但它們沒有倖存下來,只有狼度過了漫長的進化史,因為它們屬於團隊合作的動物。狼每個人都知道,那麼狽呢?狽是中國傳說當中的一種動物,犬屬,是狼的近親,狽從出生開始,前腿就特別短,無法自己走路,所以要趴在狼的身上,充當狼群的軍師,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當中記載:狽足前短,能知食所在。狼足後短,負之而行,故曰狼狽。在《康熙字典》中將「狽」解釋為:狽,獸名,狼屬也,生子或欠一足二足者。
  • 大自然裡存在狽這種動物嗎?它們主要生活在我國哪些省份?
    所以一些古代文獻有記載的動物,到現在我們卻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比如彪、狽這兩種動物,在如今的大自然裡面,我們不知道它代表著那種動物,甚至都不知道它們是否真的存在過。今天我就來跟大家探討探討一下,「狼狽為奸」裡面的狽指的是什麼動物。要想知道狽是什麼動物,首先就要從它的記載開始入手。
  • 人人都知「狼狽為奸」,狼都認識,狽到底是什麼動物?
    《本草綱目》:「狽足前短,能知食所在,狼足後短,負之而行,故曰狼狽。」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許多成語不僅有它表達的意思,還有它的典故。人人都知「狼狽為奸」,狼都認識,狽到底是什麼動物?大家都知道狼是一種非常兇殘的食物類動物,經常看到一些關於狼的紀錄片或者和狼有關的影視作品。比如大家所看到的文學作品《狼圖騰》,就是講了草原上的狼以及草原牧民的故事。人人都知「狼狽為奸」,狼都認識,狽到底是什麼動物?大家好像從來沒有見過被這種動物的真實照片。
  • 經常聽說「豺狼」「狼狽」,西安動物園看到了豺和狼,狽在哪裡?
    再後來聽樣板戲《紅燈記》,唱腔非常優美,特別對《紅燈記》中的「打不盡豺狼,決不下戰場」記憶深刻,所以知道了豺,但對豺沒有啥印象。再後來上學了,學了「狼狽為奸」,知道了狽,但對狽的印象,也只是存在在概念中。第一,相信狼是真實存在的。
  • 狼狽為奸中的「狽」,到底是一種什麼動物?它真的存在嗎
    中國有句成語叫做狼狽為奸,意思就是兩個壞傢伙互相勾結幹壞事,意思雖然簡單,但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狽這種動物到底是什麼。在成語中,狽是一種前腿短小的動物,只有趴在狼的背上才可以行走,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人正面捕捉到狽的影像,只有一些民間傳說才有描述有關狽的出現,這不由不讓人懷疑,狽這種動物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在現實當中的。實際上,有人曾作出這樣一個猜測,在成語典故中狽是軍師一樣的存在,離開了狼什麼也不是,因為它的前腿短小,沒辦法自己行走。
  • 狼狽為奸裡的狽到底是什麼「動物」?網友說狽曾在山西被現場目擊
    很多朋友小時候肯定都學習過「狼狽為奸」這個成語,說的是狼和狽兩種動物經常勾結在一起去幹壞事,但由於狽沒有行走能力,所以一般都是趴在狼的背上。狽聰明狡猾,狼行動敏捷,它倆組合起來幹壞事來,可謂「所向披靡」。儘管這個成語故事很是深入人心,但我相信很多朋友是不是都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狽」到底是什麼動物?我們為何從沒有見過狽嗎?
  • 如果真有「狽」,我猜它們一定像豺狗,狡猾且兇猛
    從「十分狼狽」、「狼狽為奸」這一類的詞語裡面,我們能夠收穫兩個信息:狽不是什麼好東西,它總是跟狼糾纏在一起。在歷史長河中,古代的人們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神話和傳說故事,其中涉及的一些動物,有些是即便到了今天依然真實存在,有些是古時存在,但現在滅絕了,而有些人們甚至都不知道它究竟存不存在。
  • 農村傳說中的狽,真實的存在過嗎?狽比狼還要厲害嗎?看完明白
    提起狽人們首先會想到的是狼,畢竟沒人見過狽,但都見過兇狠的狼。在我國農村地區流傳著無數和狽相關的傳說,最常聽到的就是:狽是混進狼群的動物,長著白色毛,能直立行走,月圓夜會偷偷跑到人們家裡偷小孩。類似的傳說有很多,大都和狼有關,狼狽為奸、狼狽不堪都是用來形容狼和狽關係的詞語。
  • 成語「狼狽為奸」中的「狽」,是什麼生物?真實存在嗎
    世人都知道狼長什麼樣子,那麼狽又是什麼?在古代傳說中,狽是一種獸,狼屬,它的前腿非常短。雖然狽屬於狼系,但它跟狼有區別。名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記載:狽是前腿短,而狼是後腿短的,包括毛色等方面,則跟狼很像。雖然狼的行動速度非常敏捷,但嗅覺不太好,尋找獵物不是很方便。恰好狽嗅覺十分靈敏,視力也好,不過因為前腿短,跑不起來,沒有辦法追到獵物。
  • 成語「狼狽為奸」,狼大家都認識,那麼狽是個啥玩意兒?存在嗎?
    所謂狼狽為奸意思也就是說狼與狽勾搭在一起準備幹壞事,這個成語裡面的狼我們都很熟悉,但至於狽所說的背究竟是什麼動物呢?現實世界裡究竟是否存在呢?狽是什麼動物?既然成語裡面狼和狽並列,由此可知,這應該是兩種不同的動物。
  • 動物成精?跨物種友誼:郊狼領著小短腿獾,一起穿過公路去捕獵
    跨物種的合作,向來都是我們人類的特長,利用獵狗來捕捉獵物,利用鸕鷀來捕魚,利用鴿子來送信,像這樣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我們一直堅信是一般動物所不能掌控的。「狼狽為奸」中的狼和狽,是現實中跨物種的合作嗎?相傳,狽是一種獸,前腿特別短,需要趴在狼身上行走,否則寸步難行,而狼在狽的智謀幫助下,能捕捉到更多的獵物,因此這個成語是貶義詞,形容壞蛋們一起幹壞事。僅從成語意思來看,它們確實是一種合作關係,但是在現實中,這樣的說法並不成立,因為狽的真實性是有爭議的,它只存在民間傳說中,在科學範疇中,並不存在。
  • 這兩種動物是代表,它們讓人類看到希望
    筆者:龍葵草生命有誕生之時就會有死亡之刻,一個物種中個體的死亡並不能說明,而當這個物種中所有個體都死亡了,說明這個物種也「死亡」了,這就是物種滅絕。然而就在去年,國外有媒體稱袋狼復活了,原因是有人在野外看到了外形酷似袋狼的野生動物,這一新聞不僅再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也讓袋狼的滅絕事實變成了謎題。但實際上,至今都沒有生物學家可以證明袋狼是真實復活了,而所有關於袋狼復活的說法都缺乏事實依據,因此這個問題仍還有待考究。
  • 傳說中的獨角獸究竟是什麼動物? 獨角獸是否真實存在?
    傳說中的獨角獸究竟是什麼動物? 獨角獸是否真實存在?時間:2016-08-11 15:1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傳說中的獨角獸究竟是什麼動物? 獨角獸是否真實存在?
  • 在自然界中,大象有害怕的動物嗎?是什麼動物?
    在近10年來,大象正以每年約20000頭的數量被偷獵者獵殺,這也就意味著每小時至少有2頭大象死於人類的槍下,因此,大象最怕的就是人類的貪婪。那麼,在自然界中,作為現存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動物,大象害怕什麼動物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 它們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鹿種,更是國寶級動物
    李健今天,我將介紹 3 種中國所特有的珍稀鹿種,它們都屬於中國的國寶級動物。絕大多數人對其中兩種鹿的名稱能脫口而出,除了梅花鹿,另一種就是麋鹿。這說明它們的外觀在鹿科動物中與眾不同。首先,麋鹿的角「似鹿非鹿」,這是因為它們的角形特殊,角的主幹先分出前後兩大主枝,前面的主枝也就是眉叉,不僅能分出多個小叉,而且比後面真正的主枝還要粗且長,這點有別於其他鹿類。它們喜歡涉水或泥浴,而且冬季亦是如此,可見溫暖潮溼的平原溼地是它們理想的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