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旅遊名縣汶川:加快建設「無憂城·慢生活」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2020-09-03 攢夠音樂去旅行

新聞發布會現場

8月27日,「一年看變化」天府旅遊名縣集中採訪活動走進阿壩州汶川縣。汶川縣委副書記、縣長旺娜在專場新聞發布會上圍繞汶川縣獲評「天府旅遊名縣」一年來的巨大變化與豐碩成果,以及下一步推動文旅經濟發展的思路和舉措向媒體記者進行了介紹。

一年來,汶川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四川省委、省政府關於「做實、叫響、擦亮『天府旅遊名縣』金字招牌」的要求作為文旅產業發展的核心抓手,全力把天府旅遊名縣建設提升轉化為全域旅遊發展的動能增量,通過相生共興、融合交匯,讓當地旅遊業釋放出強大動能,日益成為引領汶川可持續發展、富民強縣的重要產業。

新的徵程裡,汶川縣將繼續用好大熊貓、大遺址、大禹三大名片,加快建設「無憂地·慢生活」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文旅經濟再創新高

汶川縣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秀美的自然風光、別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為當地旅遊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能。2019年4月,汶川縣榮獲四川省首批「天府旅遊名縣」殊榮。以此為契機,汶川縣全力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了文旅經濟的快速增長。

一年來,汶川縣堅持把「天府旅遊名縣建設」作為全域旅遊發展的重要抓手,先後召開8次全縣專題會議,對名縣建設提升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整合財政資金1.5億元,有序推進龍溪阿爾溝、無憂花果山、綿虒三聲音樂廣場等重點文旅項目建設;旅遊發展專項資金由2019年的1500萬元增加到今年的2000萬元;制訂出臺了《汶川縣激勵文化旅遊業發展的十條措施(試行)》、《汶川縣關於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文旅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等有力政策措施;以節慶活動帶動營銷宣傳,常態化舉辦汶川甜櫻桃採摘節、大禹華誕慶典等地域標誌性主題活動;組建汶川縣生態康養旅遊專家諮詢委員會,並聘請9名知名文旅專家及本土學者為專家顧問,為汶川文旅發展提供諮詢服務;制訂出臺了《高質量建設天府汶川生態康養慢生活度假區實施意見》綱領性文件,形成了「兩大目的地+兩大內環線+文旅小鎮」的旅遊發展格局……

一系列舉措收到顯著成效。數據顯示,2019年,汶川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2.64億元、同比增長6.2%;實現旅遊總收入28.7億元,同比增長14.9%;遊客接待627.7 8萬人次,同比增長11.5%。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汶川縣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全力推動復工復產、全速推進農業振興、全域發展康養旅遊。該縣地區生產總值、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等穩居阿壩州第一位,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長期位於四川全省51個少數民族縣市前列。

富民增收成效顯著

發展旅遊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於富民增收。在這方面,汶川縣可謂不遺餘力;尤其在天府旅遊名縣的建設提升過程中,汶川百姓通過旅遊產業的長足發展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益處。

在汶川縣映秀鎮,全鎮7村1社以出資入股的方式成立了汶川映秀大愛鑫城旅遊有限責任公司,將當地優質旅遊資源交給汶川康養旅遊有限公司統一管理,第一年和第二年可以獲得出資額20%的分紅,第三年開始可以每年獲得15%的固定分紅。大愛鑫城公司總經理、中灘堡村黨支部書記楊雲兵說:「目前僅我們村就有150餘人吃上了『旅遊飯』,他們的年收入總計達600餘萬元。」

來到汶川縣布瓦村,村民馬德志還來不及沉浸在甜櫻桃豐收的喜悅中,他種植的一百餘畝青紅脆李又已進入銷售旺季。按照今年的市場行情估計,甜櫻桃與青紅脆李的銷售收入,能夠增收20餘萬元。

近年來,汶川縣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大力發展甜櫻桃、脆紅李、香杏等水果種植產業。遠近聞名的「汶川三寶」不僅讓村民們通過水果銷售賺得盆滿缽滿,還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採摘、體驗,走出了一條農旅融合發展的新路。

今年端午假期和甜櫻桃採摘節期間,汶川縣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就接待各地遊客99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7.9億多元。這組數據的背後,是汶川百姓越來越紅火的日子。

與此同時,農家樂、鄉村民宿等旅遊業態和旅遊產品的極大發展,也讓汶川百姓嘗到了甜頭。截至2019年末,汶川全縣旅遊從業人員已達2.1萬人,佔從業比重高達31%;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47元,其中38%來自旅遊業。

全域旅遊精彩綻放

獲評首批「天府旅遊名縣」以來,汶川縣堅持讓天府旅遊名縣建設提升與全域旅遊發展齊頭並進,形成了引領汶川經濟發展的「雙輪驅動」,讓全縣文旅產業乃至城鄉面貌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旅遊業態方面,汶川縣積極培育愛國主義研學遊、藏羌文化體驗遊、鮮果採摘農旅遊、野奢民宿養生遊、運動康養賽事遊等新業態;在旅遊產品方面,龍溪阿爾溝、無憂花果山、綿虒三聲音樂廣場等重點文旅項目得到有序推進,灞州羌人谷生態康養旅遊慢生活度假區、無憂花果山農耕趣味慢生活體驗區等日益成熟完善。這一切讓汶川的旅遊產品體系得到極大豐富和完善。

在旅遊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方面,汶川縣不斷優化南北片區業態布局,培育出特色民宿、鄉村酒店168家;推出了「汶川美食五絕」、「茶祥子」大土司黑茶、大熊貓文創產品等特色旅遊商品;建成並運營汶川智慧旅遊平臺,組建綜合行政執法局,創新設立旅遊警察大隊、旅遊巡迴法庭,在各鎮成立旅遊志願者服務隊,常態化開展旅遊市場整治和文明旅遊宣傳,為遊客營造出便捷、安全、舒適的旅遊環境。

圍繞「無憂地」的建設目標,汶川縣以生態系統的安全、交通系統的安全、地質系統的安全、產業系統的安全構建起「四位一體」的安全環境,讓遊客在這裡安心暢享無憂的環境、無憂的服務、無憂的文化、無憂的產品。

與此同時,汶川縣緊扣「樂活、環保、休閒、養生、靜居」內涵,堅持「城在景中、景在城中,文化融合在生活中」的理念,力促旅遊空間從景區為重心向旅遊目的地為核心轉型,旅遊產業由「小旅遊」向「大旅遊」轉型,旅遊要素由旅遊資源開發向旅遊環境建設轉型,讓全縣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調查顯示,目前汶川縣居民總體幸福感得分高達90.26分。

感恩奮進砥礪前行

「獲得首批天府旅遊名縣的稱號,這既是榮譽更是動力,有壓力更具挑戰。」旺娜明確表示,「在這場新時代旅遊發展的『大會戰』中,汶川絕不會在裹足不前中消磨天府旅遊名縣這塊金字招牌。」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汶川縣將堅持聚焦「大禹故裡、熊貓家園、康養汶川」形象定位,在發展理念上積極創新,啟動《汶川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提升工作,推進與縣域各專項規劃有機融合,實現全方位統籌銜接。

按照《汶川縣天府旅遊名縣提升行動計劃》,該縣將在「兩大目的地·兩大內環線」布局上力求突破,實現鄉村景區化、城市景區化、園區景區化。

在融合發展方面,汶川將提供「四個巴適」(即遊客吃得巴適、住得巴適、行走得巴適、玩得巴適),做好「五個+旅遊」文章(即文化+、體育+、農業+、林業+、交通+),確保在新一輪的旅遊發展中搶佔先機。

與此同時,汶川還將堅持以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標註的「家國情懷之光」、大禹精神和古羌文化標註的「歷史文化之光」和熊貓家園標註的「生態文明之光」點亮天府旅遊名縣金字招牌。

「汶川當自強,不負國人恩!」阿壩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汶川縣委書記張通榮說,「十萬汶川兒女將用感恩的心,奮力把自己的家園建設成為『無憂地·慢生活』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讓來到這裡的各地遊客切實感受到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汶川、一個懂得感恩和充滿愛心的汶川。」

(圖片由汶川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提供)

相關焦點

  • 汶川:加快建設「無憂城·慢生活」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據了解,一年來,汶川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四川省委、省政府關於「做實、叫響、擦亮『天府旅遊名縣』金字招牌」的要求作為文旅產業發展的核心抓手,全力把天府旅遊名縣建設提升轉化為全域旅遊發展的動能增量,通過相生共興、融合交匯,讓當地旅遊業釋放出強大動能,日益成為引領汶川可持續發展、富民強縣的重要產業。
  • 「天府旅遊名縣」阿壩汶川加快建設「無憂城·慢生活」旅遊度假區
    接下來,汶川縣將繼續用好大熊貓、大遺址、大禹三大名片,加快建設「無憂地·慢生活」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試行)》《汶川縣關於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文旅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等;組建汶川縣生態康養旅遊專家諮詢委員會,並聘請9名知名專家及本土學者為專家顧問,為汶川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提供諮詢服務;制訂出臺了《高質量建成天府汶川生態康養慢生活度假區實施意見》,形成了「兩大目的地+兩大內環線+文旅小鎮」的旅遊發展格局…… 一系列利好舉措的實施
  • 威州無憂城,生態慢生活 看天府旅遊名縣汶川收穫
    四川在線記者 吳平一年看變化,8月27日,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媒體採訪團來到熊貓家園古威州、樂活無憂城汶川。在新聞發布會上,記者獲悉,該縣通過建設天府旅遊名縣,在生態建設、縣域經濟、城鄉融合、交流合作等方面獲得長足發展。
  • 阿壩汶川:加快建設"無憂城·慢生活"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一年來,汶川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四川省委、省政府關於&39;天府旅遊名縣&34;的要求作為文旅產業發展的核心抓手,全力把天府旅遊名縣建設提升轉化為全域旅遊發展的動能增量,通過相生共興、融合交匯,讓當地旅遊業釋放出強大動能,日益成為引領汶川可持續發展、富民強縣的重要產業。新的徵程裡,汶川縣將繼續用好大熊貓、大遺址、大禹三大名片,加快建設&34;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 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巡禮•汶川篇|汶川:用「三束光」點亮「無憂地」慢生活
    2019年,汶川接待遊客627萬人次,旅遊收入28.73億元;汶川全縣旅遊從業人員已達2.1萬人,從業比重高達31%;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47元,其中38%來自旅遊業。獲評首批「天府旅遊名縣」以來,汶川縣堅持讓天府旅遊名縣建設提升與全域旅遊發展齊頭並進,形成了引領汶川經濟發展的「雙輪驅動」,讓全縣文旅產業乃至城鄉面貌都得到大幅提升,擦亮了「天府旅遊名縣」這塊金字招牌。
  • 天府旅遊名縣——汶川這樣做
    10月25日、26日,汶川以首批天府旅遊名縣身份受邀參加天府旅遊名縣文旅發展聯盟大會暨、重慶、西安、浙江等地開展推介10餘次,亮相北京世園會、國際非遺節等高級別展會,刷新「無憂汶川」文旅新形象,提高聯盟產業競爭力,打響汶川天府旅遊名縣的金字招牌!
  • 今日,聚焦汶川!見證中國無憂城步入新徵程
    大會現場專門發布並解讀了《無憂地·慢生活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策劃》。》針對如何擦亮汶川「大禹故裡」城市名片,助力無憂地·慢生活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建設開展了主題演講、論壇式討論。討論現場作為首批天府旅遊名縣,汶川資源豐富,風光秀麗,生活節奏慢,是四川十大康養目的地
  • 請回答,「天府旅遊名縣」——汶川
    新的徵程裡,汶川縣將繼續用好大熊貓、大遺址、大禹三大名片,加快建設「無憂地·慢生活」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並聘請9名知名文旅專家及本土學者為專家顧問,為汶川文旅發展提供諮詢服務;制訂出臺了《高質量建設天府汶川生態康養慢生活度假區實施意見》綱領性文件,形成了「兩大目的地+兩大內環線+文旅小鎮」的旅遊發展格局…… 一系列舉措收到顯著成效
  • 牢記總書記囑託 汶川闊步邁入新時代 全面建設無憂地·慢生活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2018年2月12日,總書記帶著對災區人民的牽掛,來到汶川映秀視察,看到地震災區涅槃重生、百姓生活幸福安康,總書記說道:「我很牽掛這個地方,十年了,這裡的變化我也很欣慰。」並叮囑「一定要把地震遺址保護好,使其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加快推動汶川地震災區發展振興」「災區人民更要注重生態與人和諧發展」「闊步邁入新時代」。
  • 汶川蝶變 無憂地慢生活
    特色化、精品化正在成為汶川文旅的常態。一年來,汶川全力把天府旅遊名縣建設提升轉化為全域旅遊發展的動能增量,讓當地旅遊業釋放出強大動能,日益成為引領汶川可持續發展、富民強縣的重要產業。在這方面,汶川縣可謂不遺餘力;尤其在天府旅遊名縣的建設提升過程中,汶川百姓通過旅遊產業的長足發展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益處。映秀鎮,全鎮7村1社以出資入股的方式成立了汶川映秀大愛鑫城旅遊有限責任公司,將當地優質旅遊資源交給汶川康養旅遊有限公司統一管理,第一年和第二年可以獲得出資額20%的分紅,第三年開始可以每年獲得15%的固定分紅。
  • 別樣之旅,感受天府旅遊名縣汶川的溫度
    酷暑八月,別樣汶川,蒼翠的山,青脆的李,匯聚成了無憂地的詩與遠方!但,連日的暴雨,打亂了遊客們的步伐,不一樣的天氣裡,天府旅遊名縣-汶川為大家帶來一場別樣的溫暖之旅!「要把社會主義建設好…建設好…」一句句簡單樸實的歌聲背後,唱出了遊客們的真情實感,唱出了大家對汶川的喜愛,對黨的支持。
  • 用活「大禹」名片 打造具有汶川特色的天府旅遊名縣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邊鈺)如何用活大禹文化遺產,助力汶川打造出富有當地特色的「天府旅遊命名縣」?7月8日「大禹文化與天府旅遊名縣建設研討會」在阿壩州汶川縣舉行,來自全國的數十位文化、旅遊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大禹治水、大禹文化等話題,為汶川文旅融合打造「大禹故裡」、「天府旅遊名縣」品牌建言獻策。為汶川留下燦爛文化遺產其價值不遜色敦煌文化一部中國史,半部治水史。
  • 汶川,亮了
    日一早,「一年看變化」首批天府旅遊名縣集中採訪報導活動汶川新聞發布會在汶川縣會議中心召開。以「天府旅遊名縣」成功創建為契機,汶川堅持旅遊「全要素」、文化「大繁榮」,聚焦「大禹故裡、熊貓家園、康養汶川」形象定位,讓三束光點亮天府旅遊名縣金字招牌!
  • 自貢大安:以「半馬」賽事為契機 加快天府旅遊名縣建設
    12月4日,自貢城投杯·2020 自貢恐龍半程馬拉松暨「跑遍四川」自貢站活動招商信息發布會在自貢舉行,在現場舉行的贊助商籤約儀式上,自貢市大安區青龍湖國際旅遊度假區分別與自貢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大安區基層商會和異地商會籤訂招商贊助協議。
  • 「天府旅遊名縣」金字招牌 是怎樣叫響擦亮的?
    7月26日,在廣安區彭家鄉伴閒田園山莊生態果園裡,一串串葡萄掛滿枝頭,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光採摘,盡享鄉村旅遊的無窮魅力。去年4月,廣安區成功將「天府旅遊名縣」這塊金字招牌攬入懷中,成為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命名縣。
  • 天府旅遊名縣汶川走進澳門 境外文旅推介獲喜愛
    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11月6日,汶川作為首批天府旅遊名縣與四川省文旅廳、兩批天府旅遊名縣代表、四川涉旅企業等受邀參加第八屆澳門博覽會,2020中國(四川)大熊貓文化旅遊周系列活動也在澳門正式精彩啟幕。同時,重慶代表團與四川代表團匯合,首次聯合開展境外文化和旅遊宣傳推廣活動。
  • 天府旅遊名縣朝著更高目標再出發
    在成功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後,為推動邛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進一步提檔升級,西昌市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目標,啟動了邛海溼地「一廊六園」的建設。夢尋花海溼地泛舟廊道,以及梅、蘭、竹、菊、花雕、三角梅6個大型七彩園林,將為邛海溼地增加更多令人駐足的新景觀。
  • 自貢市大安區:品「鹽龍燈食」文化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
    大安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創建天府旅遊名縣,是大安著眼發展大局,聚力聚焦縣域主戰場,統籌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和文化旅遊發展兩件大事的重要舉措。  大安區以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為抓手,深挖文化內涵,加快補齊短板,培塑發展新優勢,把單一的遊覽轉變為多元的體驗,把單核支撐轉變為全域格局,力推3條精品旅遊線路,樂遊大安親子休閒遊、世界地質公園研學遊、樂遊大安鄉村古鎮遊,濃縮文旅資源精髓,成為遊客來自貢遊玩的最佳目的地。
  • 2020阿壩文旅大會9月28日在汶川舉辦
    本次活動由中共阿壩州委、阿壩州人民政府主辦,主題為「走進『熊貓家園·淨土阿壩·康養汶川』慢生活度假區」。阿壩州文化和旅遊暨全域旅遊發展大會致力於搭建阿壩州13縣市文化旅遊的互動、融合、協同發展的合作交流平臺,致力於成為推動全州創建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的重要抓手。
  • 一山一水一輪迴,一朝一暮一韶華,一座無憂城
    全域旅遊,文旅融合新詞新理念,轉型、融合成了旅遊發展前進途中新趨勢,大方向。天府旅遊名縣、四川十大文旅建設品牌、四川十大康養目的地......吸引世界矚目的臥龍自然保護區,是全國第一批成立的以保護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植物和高山森林生態系統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以「國寶之家、熊貓之鄉」而享譽中外。汶川有無憂城之名,清代學者顧祖禹在《讀史方與紀要》指出,因汶川維州(現汶川威州)地勢險阻,控制要衝的地勢,被吐蕃稱為無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