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警務模式,共建平安和諧 上半年,滎陽市發案下降54.24%

2020-12-24 騰訊網

一天內成功找回走失兒童和迷路老人、兩天內阻止3起網絡詐騙案件發生、6天內為復工企業招聘150餘名工人……這是河南鄭州滎陽市公安局291個「警民服務群」高效運轉、愛民為民的真實寫照。近年來,滎陽警方通過創新警務機制,有效整合警務資源,優化警力配置,不僅最大限度地激發了隊伍活力和戰鬥力,也充分匯聚發揮了群眾的力量,也讓全市案件下降,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大幅上升。

小小警務「微信群」 匯聚為民「大能量」

據介紹,今年以來,滎陽市公安局已在全市14個鄉鎮的288個行政村建立「警民服務微信群」291個,群內成員達到11萬餘戶。各基層派出所民警通過微信群,為群眾上門辦證送證662件、化解鄰裡糾紛121起、核查流動人口8082名,11條由「群成員」提供的破案線索全部採納應用並兌現獎勵。

據了解,根據全局的部署,他們要求,依託微信平臺讓社區(駐村)民警以轄區實有房屋、實有戶數為單位創建「警民服務群」,每戶確保1人進群;向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發放警民聯繫卡,並由民警幫忙邀請其子女入群,確保覆蓋率100%。民警通過「警民服務群」宣傳法律法規、了解群眾需求、代辦公安業務、化解糾紛矛盾、徵集案件線索。

為了確保群組高效運行,滎陽市公安局還專門制定《警民服務群運行機制》,從群組定位、職責、制度、考評和獎懲等方面明確細則。與民政、城建、醫保、房產、檢法等行業部門建立聯動模式,對群眾諮詢做到精準解答。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進群當「監督員」,吸納熱心居民為「管理員」,共同對各群組信息管理監督。

既要管得住群,更要留得住人。滎陽市公安局設定專項資金對群內住戶實行「一事一補」「一案一補」獎勵措施。明確為公安機關提供有價值的破案線索和社情信息,每條(件)給予不等的物質獎勵。同時,對各社區(駐村)民警管轄群組的入群率、滿意率、宣傳率和辦事率進行考核,每個月評定「十佳服務群眾標兵」和「派出所服務群眾標兵單位」。

改革城區巡防模式 守護轄區平安和諧

近年來,滎陽市公安局通過不斷創新警務機制,靶向整治接處警突出問題,改革街面巡邏防控機制,推動巡特一體化防控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接處警工作能力水平。

制定完善了巡邏防控運行機制,整合巡特警、派出所力量,在城區實行全天24小時不間斷巡邏防控,同時,局機關警力根據警情需要增援巡邏防控,以這種全新的勤務模式,構築全方位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今年上半年,滎陽市公安局發案下降54.24%,其中刑事案件下降17.59% ,行政案件下降55.48%,「兩搶一盜」案件下降29.72%,未發生一起搶劫案件。

打造「疫」線「雲課堂」為一線民警輔警練兵「補鈣」

今年以來,滎陽市公安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的安排部署,緊貼實戰開展大練兵活動。疫情期間,他們創新工作方法,依靠科技手段,打造了「疫」線「雲課堂」,突出實戰實用實效,全面提升隊伍整體素質和核心戰鬥力。

今年上半年以來,先後13次組織640餘名民警開展專項科目訓練。同時,滎陽市公安局持續推進常態化練兵大培訓,結合鄭州市公安局的大練兵年度方案,先後組織200餘名民警參加集中政治輪訓班,以視頻形式開辦了6期「民警學堂」,邀請專家教授、公安機關業務能手和功模民警施教,參訓人數達800餘人次。

疫情防控期間,滎陽市公安局採取戰時激勵、送獎上門等方式,開展戰「疫」模範推選活動。全局共有56名民警被表彰或記功,20名輔警被評為先進個人,開展上門送獎8批次。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玉東 實習生 薛玉白 通訊員 王洪巖 牛智瑞 文/圖

相關焦點

  • 這裡是平安和諧的樂園
    記者高亞平實習生袁文妮  今年2月12日上午,南大街派出所鐘樓社區警務室裡歡聲笑語、春意濃濃。這天,市委常委、市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丁健來到了警務室,與群眾一起交流關於警務室建設的意見。  是誰改變了社區的面貌?毋庸置疑,是民警的辛勞,是群眾的努力,是他們共同搭建起了鐘樓社區平安的基石。
  • 宜興湖滏派出所推行高質量「警務服務+」 打造高水平平安旅遊示範區
    為保障轄區旅遊經濟發展,宜興市公安局湖滏派出所立足於「派出所警務服務與國家級景區發展相匹配、相融合、同提升」的高度,深入踐行「以民為本、服務為重」理念,緊緊圍繞巡防、安保、管理、創安等重點內容,寓服務於警務中,積極創新公安舉措、拓展服務內涵,推行高質量「警務服務+」,全面優化轄區治安環境,持續提升服務工作質效,不斷深化平安景區建設,致力於打造高水平平安旅遊示範區
  • 【平安銅川】宜君:打造旅遊警務新機制 全力保障全域旅遊新發展
    為打造「平安景區」「和諧景區」,宜君縣公安局圍繞「雪亮工程」布局,強化科技基礎建設力度,調整新增景區視頻監控點位,因地制宜密織「天網」,構築全景立體式「旅遊警務」防控圈。創新景區巡邏防控新模式,加強「視頻+武裝巡邏」相結合的景區防控網絡建設,堅持警企聯動,網格布警,動態出警。
  • ...平安燈塔」——記瀋陽市公安局大東分局二臺子派出所關興國警務室
    守護家園的「平安燈塔」——記瀋陽市公安局大東分局二臺子派出所關興國警務室福安,是瀋陽市大東區一個社區的名字,正如生活在這裡的3100戶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幸福平安。民有所盼,警有所應,大東區首個以社區民警姓名命名的關興國警務工作室就紮根在這裡。自從2003年部隊轉業後,關興國就一直在大東分局二臺子派出所從事社區警務工作,他所在的警務室也被福安社區群眾親切的譽為「平安燈塔」。強化智慧警務,打造平安家園群眾看平安,關鍵看發案。
  • 深圳「荷坳模式」創新社區警務
    深圳「荷坳模式」創新社區警務  警務理事會和民警博客、QQ群等均首開全國先河,獲公安部高度肯定  政務創新  新時期的社區警務戰略,無疑必須建立「人人關心治安、個個參與治安」的群防群治格局。
  • 警務創新 發揮城區警務模式改革的「王牌」效應
    9月14日,李道軍組織召開來賓城區警務模式調研座談會,要求繼續深化城區警務機制改革,全方位立體式地發揮城區警務模式的「王牌」效應,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認同感。會議上,參加會議的李實、羅志廣、黃瑞標等局領導和興賓分局、華僑管理區分局,市局辦公室、政治部、指揮中心、治安、城警、特警、裝備科、科信等警種部門分別對如何深化城區警務改革提出意見和建議。李道軍在會上講話李道軍要求,要統一認識,敢於實踐,嚴格按照上級領導對來賓城區警務模式改革的指示精神,進一步完善機制,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狀態,做大做強城區警務模式。
  • 專訪漳浦縣公安局局長陳偉強:民生為本 打造漳浦特色警務模式
    ,隊伍戰鬥力明顯增強,確保了縣社會治安大局持續平穩、刑事發案持續下降、交通事故、捲菸打假、信訪熱難點問題有效整治。始終聚焦主業,著力以警務保障民生,根據群眾最痛恨什麼犯罪就重點打擊什麼犯罪,哪裡治安問題突出就重點整治哪裡,努力讓群眾有更多的安全感。 在強化破案打擊提升方面,緊跟漳州市公安局「智慧警務」理念引領步伐,積極探索現代信息化環境下以情報導偵為主導的「大數據、大合成」智慧警務,創新做強「刑偵、技偵、研判、網偵、圖偵」五偵合一作戰模式,刑事立破案實現「兩降一升」良好態勢。
  • 永嘉巖頭派出所創新警務機制全力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民警才還沒到達報警現場,恰巧在現場的警務助理胡邦勝就打來了電話。將事件化解在萌芽狀態。「警務助理」這種新型警務模式,徹底改變了以往治安防控中公安機關「孤軍作戰」的被動局面,實現了警務前移,使社區村居的警情第一時間得到處置,糾紛第一時間得到調解,求助第一時間得到解決,築起了農村治安防控第一道牢不可破的新防線,全面激活農村社會治安管理的「末梢神經」。
  • 234個社區警務室設在群眾家門口,海安打造社區融合警務新模式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社區是社會治理的最前沿,做好社區警務工作,必須堅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為了群眾,警民聯手,共建共治,成果共享。」海安市副市長、公安局長葛志祥告訴蘇蘇,融合共治的社區警務模式,提升了民警群眾工作能力,增強了群眾安全防範意識,帶來了矛盾糾紛、可防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三下降」的實際成效。
  • 古峽「楓」警系列報導二:艾山警務室探索「六聯」模式構建社區治理...
    、綜治聯勤、服務聯動」的「六聯」工作模式,構建起警務室與居委會、司法、綜治等部門「一體化」運作的社區治理新格局,實現了「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的工作目標。警務聯商建立以社區民警、社區相關單位、企業責任人和居民代表為主體的警務聯商制度,每月召開1次警民聯商會,徵求社區居民對警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根據社區發案情況,提醒居民做好安全防範。
  • 創新旅遊警務,守護民國風情小鎮
    近日   《人民公安報》   點讚了分局溪口派出所   肯定其創新景區旅遊警務取得的成效 同時,針對景區遊客多、救助警情高發的特點,主動對接景區,聯勤聯動,探索高效的尋人模式。自2018年以來,共尋回走失人員51名,救助遊客216人次。
  • 點亮防城港|七個顯著提升,打造平安和諧港城
    2019年以來,在自治區公安廳、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防城港市公安局緊緊圍繞「70周年大慶安保維穩」這條主線,以「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為龍頭,深入開展「亮劍·2019」系列「六打」專項行動,不斷創新警務模式,全力做好七個方面的工作,有效維護了邊境安寧、穩定,為打造平安和諧港城作出積極貢獻。
  • 西城區106個社區實現「零發案」
    中國警察網訊 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藉助「兩隊一室」警務模式改革,不斷推進社區警務建設,持續加強社會面防控等各項工作,切實增強了社區陣地控制能力,為順利完成全年各項公安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保障。
  • 創新社會治理機制 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那坡 ——廣西那坡縣創新社會...
    「那坡縣邊境線長,涉外事務多,必須創新管理模式,打造一個更加平安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那坡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黃志忠說。建立十裡聯防邊境管控別開生面那布水弄、面良弄平兩個屯,聚居著71戶296名苗族群眾,是中越邊境上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小山村,與越南山水相連、道路相通。
  • 全民反詐,共建平安!望城一小區連續26天「零發案」
    全民反詐,共建平安!全民反詐,共建平安!一起來看看精彩的活動現場吧~富基世紀公園小區作為望城區創建「平安小區」的試點小區,在試點期間,望城公安安排警力按照「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全覆蓋的要求上門入戶進行反詐宣傳,目前該小區已經實現了連續26天「零發案」。
  • 王家窩鋪邊防派出所創新勤務模式 景區可防性案件發案數降九成多
    法制網記者 韓宇遼寧省錦州市王家窩鋪邊防派出所轄區,極具沿海邊防警務特點,既有風景秀麗的景區、也有漁船密布的碼頭;不僅有高樓林立的社區,還有民風純樸的村落,該所秉承為民服務的宗旨打造出適應客觀需求的「1231」新型勤務模式和一系列科技設備。近日,《法制日報》記者走進王家窩鋪邊防派出所,探訪該所創新工作。
  • 社區警務︱以「壓警情、降發案」的實績贏得社區居民滿意
    一年來,塘廈鎮石潭埔警務室緊緊圍繞「壓警情、降發案」的工作目標,多管齊下、打防並舉,全面強化巡邏防控、轄區管控、宣傳主導等工作,經過一年的奮戰,今年10月份的盜竊類警情環比下降43%,同比下降38%,全年同比下降33%,實現了年初局黨委制定的「壓警情、降發案」工作目標。
  • 讓平安與山水同行——桂林市加強和創新市域社會治理紀實
    從今日起,《廣西法治日報》、平安廣西網、平安桂林網、桂林政法微信公眾號、桂林政法微博等政法宣傳主陣地推出桂林市加強和創新市域社會治理、化解社會矛盾糾紛以及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系列報導,敬請關注。走進桂林市靈川縣公安局八裡街警務工作站,AI全域可視化平臺、三維警用地圖平臺的現場演示,讓人大開眼界。以「智慧公安」為主線開展智感安防區建設,構建治安防控多維信息感知圈,八裡街區域刑事警情環比下降50%,破案率環比上升45%。
  • 以全新理念、全新思路為指引 建設高質量平安宿遷
    「走特色之路、謀創新發展、重實戰實效」「創新智慧警務、打造幸福警營」……2020年,宿遷市公安局黨委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思路指引方向,統籌推進戰疫情、防風險、保安全、促發展各項工作,為建設高質量平安宿遷砥礪奮進,有力維護了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 今年上半年,海城警方破案指標大幅上升,各類警情大幅下降
    103.6%;強制戒毒219人,同比上升62.6%……各類破案指標大幅上升,同時各類警情大幅下降,其中刑事警情在去年下降38.4%的基礎上繼續下降22.6%,「兩搶一盜」同比下降34.6% ,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7%,有力維護了海城區治安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