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起來」的上音歌劇院,「隱身」林地中的「九棵樹」,你想去嗎?

2020-12-13 新民晚報

圖說:《魔笛》第一幕 夜後希望塔米諾去拯救帕米娜 官方圖

隨著上海演藝大世界步入軌道,在第21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一系列重要演出將在上海大劇院、文化廣場等環人民廣場區域上演,打造全城觀演的大都市夜經濟濃鬱氛圍。記者今自組委會處得悉,首次投入使用上音歌劇院、上海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也將在藝術節上讓所有人眼前一亮。

上音歌劇院是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一進劇場,環境瞬間變得安靜,為讓觀眾提前進入觀演情境,設計師在大廳做了隔音處理。觀眾席上方的穹頂天花板可升降,通過場內體積變化,達到不同混響效果。座椅後方的字幕顯示屏可提供8種不同語言的字幕切換,這一技術與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等國際級歌劇院同步。

作為本屆國際藝術節重點劇目,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與斯卡拉歌劇院學院將分別帶來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與《魔笛》亮相上音歌劇院。這是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成立200多年來,首次集結全院最全陣容攜歌劇製作訪華。這兩部原汁原味的莫扎特歌劇將在上音歌劇院舞臺上實現「同一舞臺,兩個劇目,交替演出」的演出方式,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圖說:《假扮園丁的姑娘》劇照 官方圖

上海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隱身」於奉賢1200畝林地內,分為1200座主劇場、500座多功能劇場、300座主題劇場三個室內劇場以及水劇場、森林劇場兩個戶外劇場。主劇場採用電子可變混響系統,170多個喇叭、50多個拾音器均布在劇院的每一個角落,通過先進的電子可變混響系統,只需要一鍵切換,就能改變聲場環境,滿足不同演出需求,同時讓劇場內每個觀眾席以及舞臺表演者都有很好的聽音感受。作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交響樂團,東京交響樂團將在這裡為藝術節獻演李煥之《春節序曲》、《紅色娘子軍》組曲、柯普蘭《阿巴拉契亞之春》組曲、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等精彩曲目。

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相關焦點

  • 魔都又添新地標,浮起來的上音歌劇院,燈海裡的無界美術館
    距離2020年僅有不到2個半月的時間,可就在這不足百日的時間裡,魔都將「湧入」一大批新地標,有全浮結構的上音歌劇院,充滿幾何與空間思維,在這裡你可以和莫扎特來場邂逅;有連周杰倫、易烊千璽都打卡的無界美術館,伸手就可觸碰「燈海」,這些新地標將使上海這座不夜城顯得更加魅力四射!
  • 國內首個全浮結構歌劇院揭開面紗 上音歌劇院今年十月運營
    原標題:國內首個全浮結構歌劇院揭開面紗  汾陽路和淮海中路路口有一個角落,被高高的白色圍擋遮住將近三年。當圍擋終於拆除,一座充滿幾何與空間思考的建築露出崢嶸。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將這裡稱為「夢開始的地方」,這就是10月即將正式運營的上音歌劇院。今天,上音歌劇院將首次對媒體開放,這座聲音的殿堂究竟有何奧妙?
  • 上音歌劇院揭開面紗:浮在95個彈簧上的上海文化新地標
    硬體:全浮劇院,和淮海路融為一體上音歌劇院由上海音樂學院負責建設,由法國包贊巴克建築事務所、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徐氏聲學、英國劇院設計諮詢公司等中外團隊聯合設計。劇院坐落於上海音樂學院東北角、淮海中路和汾陽路的交界處,總建築面積為31926.42㎡。
  • 上音歌劇院正式啟用
    坐落於上海音樂學院東北角、淮海中路和汾陽路交界處的上音歌劇院近日正式啟用。上音歌劇院。 /官方供圖  據介紹,上音歌劇院是由上海市財政投資,上海音樂學院負責建設,法國包贊巴克建築事務所、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法國徐氏聲學、英國劇院設計諮詢公司等中外團隊聯合設計的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
  • 探秘未來上音歌劇院
    本報訊(記者 吳桐)總建築面積31926平方米、擁有1200個座位的上音歌劇院計劃於2019年10月1日開門迎客。昨天,歌劇院1:10模型首次露面。建成後的上音歌劇院將是一幢5層綜合體,地下3層,地上2層。除了一個1200座的中型歌劇院之外,這裡有4個排演教室分別用於歌劇、管弦樂、合唱和民樂的排練,以滿足上海音樂學院的教學排演需求;同時還有1個交流報告廳用於學術交流。歌劇院將成為一個音樂演出、音樂教育、音樂創作和國際交流的綜合體。
  • 彈簧上的歌劇院 | 上音歌劇院正式啟用
    2019年9月15日,上音歌劇院啟用儀式暨開幕演出在上音歌劇院歌劇廳內舉行。 「上音歌劇院的啟用,標誌著上海又增添了一座頂級的城市文化地標,上海市民又多了一所有溫度的高雅藝術殿堂。」歌劇院中方設計師、項目總負責人徐風介紹。 項目概況 在繁華的淮海路上,上音歌劇院可謂鬧中取靜,別有洞天。
  • 上音歌劇院內景曝光
    即將投入運營的上音歌劇院,坐落於淮海路汾陽路,鬧中取靜,別有洞天。為了避免地鐵振動帶來的影響,歌劇院採用「全浮隔振」技術,是國內第一座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使整個建築物懸浮於彈簧隔振器之上,通過隔振彈簧最大限度減少外界振動帶來的影響。
  • 上音歌劇院:斯卡拉蒞臨,誰與爭鋒
    你正呼吸著桂花的香氣,看著落葉隨著微風在空中轉了幾個圈,然後緩緩落地。   不知不覺間,你已經走到了淮海中路、汾陽路的交界處,驀地,你的視線被一座堪稱傳奇的建築物所佔據,進而被牢牢牽引住。它有著經典的造型、流暢的線條、素雅的色澤、低調的瑰麗——「上音歌劇院」五個大字,赫然映入眼帘,讓你恍然大悟。
  • 上音歌劇院看演出是什麼體驗:聲樂混響效果可調 「盒中盒」增強...
    仿佛星辰與大海的觀眾廳  市民周先生第一次來上音歌劇院,他告訴記者:「平時看演出也會去上海大劇院、東方藝術中心聽歌劇或交響樂,剛進來時覺得1200座的歌劇廳沒想像中大,但是全程聽下來又覺得這個大小剛剛好
  • 上音歌劇院今夜啟用 首演原創歌劇《賀綠汀》
    )全新落成的上音歌劇院今夜啟用,首演原創歌劇《賀綠汀》。  上音歌劇院由法國包贊巴克建築事務所、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法國徐氏聲學、英國劇院設計諮詢公司等中外團隊聯合設計的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
  • 上音歌劇院看演出什麼體驗?混響效果可調「盒中盒」增強隔音效果
    仿佛星辰與大海的觀眾廳市民周先生第一次來上音歌劇院,他告訴記者:「平時看演出也會去上海大劇院、東方藝術中心聽歌劇或交響樂,剛進來時覺得1200座的歌劇廳沒想像中大,但是全程聽下來又覺得這個大小剛剛好在這場演出中,女中音丁纓與管弦樂隊演出《遠去的記憶》,天花板降下來,體積變小,混響時間變短,提高清晰度,這些都是看不見的聲學手段。建築聲學真的有用嗎?你以為這些就夠了嗎?
  • 淮海路文化新地標:上音歌劇院內景曝光
    上音歌劇院內景曝光  摘要:淮海路文化新地標,上音歌劇院落成在即。   觀眾席的一片藍色和劇場的點點星光交相輝映,大堂的五色彩繪無時不散發著青春的氣息。  即將投入運營的上音歌劇院,坐落於淮海路汾陽路,鬧中取靜,別有洞天。
  • 上音歌劇院即將落成 智慧劇場全新體驗
    近日記者從上海音樂學院獲悉,歷時四年建設的上音歌劇院即將正式亮相,為觀眾呈現智慧劇場全新體驗。這也是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  即將落成的上音歌劇院坐落在淮海中路與汾陽路的交界處,淺黃色的外牆融合在繁華的商業街區中,絲毫不顯得突兀。
  • 上音歌劇院啟用,開幕大戲《賀綠汀》《春上海1949》
    上音歌劇院正式啟用。中秋小長假的最後一天,9月15日,在歌劇《賀綠汀》的樂聲裡,上海文化新地標——上音歌劇院正式啟用,揭開面紗。為了慶祝上音歌劇院的啟用和試運營, 「築夢之旅——上音歌劇院開幕圖片展」將於近期呈現,全方位介紹上音歌劇院歷時三年多的建設歷程、設計者們的匠心精神、歌劇院主要的功能與亮點。上音歌劇院坐落於上海音樂學院東北角,淮海中路和汾陽路的交界處。
  • 上音歌劇院成文化新地標 培育歌劇觀眾群
    劇院建在彈簧上  「上音歌劇院這個命名,是藝術定位和建築定位的雙重體現。」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介紹,既名為歌劇院,就將引進、創作更多優秀歌劇作品,為歌劇普及、推廣、欣賞提供平臺。同時,歌劇院的建設要求在各類劇院中最高,演出場地的兼容性須滿足歌劇、舞劇、交響樂、民族交響樂、綜合音樂會,音樂劇演出等要求。
  • 上海又增一文化地標,上音歌劇院落成開幕
    當天晚上19點15分,屬於上音師生和上海市民的新文化地標——上音歌劇院正式投入使用。這是幾代上音人「歌劇夢」的美滿結局。(圖為上音歌劇院外景,上音供圖)在市委、市政府親切關懷和直接指導下,作為上海「十三五」重要文化建設項目,經過反覆醞釀、規劃,經過建設者們三年多的建設,上音歌劇院終於在上海最繁華的淮海中路核心地段與觀眾見面。
  • 蕩蕩淮海路10 | 新地標:上音歌劇院
    原創 袁念琪 上海人家AB面2019年12月15日,我走進淮海中路汾陽路拐角的上音歌劇院,參加《媽媽留給我一首歌——徐景新影視音樂作品音樂會》。圖說:淮海中路又添新地標——上音歌劇院。那晚,上演了著名音樂家徐景新創作並全新改編的20多首影視音樂作品,主持人是著名歌唱家龔琳娜。
  • 「文化」@樂迷們,上音歌劇院今晚正式啟用啦!
    大家期待已久的上音歌劇院今天晚上正式啟用啦!這棟約32000平方米的建築,卻擁有一個1200座的中型歌劇廳和歌劇、管弦樂、合唱和民樂4個排演廳……上音歌劇院是如何「螺螄殼裡做道場」的?趕緊和小布一起去了解↓文化新地標上音歌劇院坐落於上海音樂學院東北角、淮海中路和汾陽路的交界處,是中外團隊聯合設計的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上音歌劇院為8層綜合體,地下3層,地上5層,最高處建築高度為34米。
  • 上音歌劇院啟用,學院派「出海」探索市場化運營
    淮海中路與汾陽路交界地帶,一座新落成的建築在夜色中展示著它恢弘而典雅的風貌。9月15日,歷時三年多建造的上音歌劇院正式啟用。在第21屆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與斯卡拉歌劇學院將分別帶來《假扮園丁的姑娘》、《魔笛》亮相上音歌劇院。這也是斯卡拉歌劇院成立200多年來,首次集結最全陣容與中國觀眾見面。值得一提的是,兩部莫扎特歌劇將在上音歌劇院實現同一舞臺、兩個劇目交替演出的模式,對舞臺機械、藝術行政團隊而言是巨大考驗,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 上音歌劇院啟用 同濟人助其建在153組彈簧上
    9月15日,上音歌劇院啟用儀式暨開幕演出在上音歌劇院歌劇廳內舉行。「歌劇院的啟用,標誌著上海又增添了一座頂級的城市文化地標,上海市民又多了一所有溫度的高雅藝術殿堂。」 歌劇院中方設計師、項目總負責人徐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