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全浮結構歌劇院揭開面紗 上音歌劇院今年十月運營

2021-01-09 東方網

  原標題:國內首個全浮結構歌劇院揭開面紗

  汾陽路和淮海中路路口有一個角落,被高高的白色圍擋遮住將近三年。當圍擋終於拆除,一座充滿幾何與空間思考的建築露出崢嶸。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將這裡稱為「夢開始的地方」,這就是10月即將正式運營的上音歌劇院。今天,上音歌劇院將首次對媒體開放,這座聲音的殿堂究竟有何奧妙?

  歌劇廳就是一件樂器

  「一座歌劇廳本身就是一件樂器。」這是上音歌劇院的設計方之一包贊巴克建築事務所對於建築的定位。近年來,上海的新劇院如雨後春筍般接連冒出。其中,以「歌劇」二字命名的上音歌劇院,意味著必須在聲音上精益求精。在世界各地演出過歌劇的廖昌永說,歌劇對劇場的硬體設施要求極高,只有極少劇院可以達到標準。上海這座國際文化都市一直在等待著屬於自己的歌劇院,同時,這座歌劇院也是上海音樂學院幾代藝術家的期待與夢想。

  上音歌劇院總建築面積31926.42平方米,是一幢8層綜合體。地下3層,地上5層,最高處建築高度為34米。上音歌劇院是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由法國包贊巴克建築事務所、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徐氏聲學、英國劇院設計諮詢公司等中外團隊聯合設計,集專業歌劇演出與教學為一體。未來,上音歌劇院不僅將為上海音樂學院師生提供教學實踐和國際文化交流的場所,也將為觀眾呈現國內外高水平演出,為上海的歌劇表演藝術和國內外優秀音樂、戲劇和舞蹈等各門類藝術家提供表達情感與實現夢想的舞臺。

  希望成為有溫度的歌劇院

  包贊巴克是法國首位獲得建築界最高獎普利茨克獎的建築師,注重空間的自由、愉悅與流動感,也擅長處理建築的體量、材料與光線。從外觀來看,上音歌劇院整個外立面的線條如行雲流水,貫穿上下的巨型落地玻璃窗在夜晚透出溫暖的燈光。歌劇院內部擁有一個採用傳統的U形聲學模型的中型歌劇廳,同時考慮從傳統到現代多種演出形式的迴響時間差異後,做出創新的設計。由於歌劇院靠近軌交1號線,為了隔振降噪,設計採用彈簧阻振器的方式構成「全浮」結構。設計巧妙的可移動天花板和裝飾板石棉,能夠改變歌劇院內部容積,呈現出最佳混響效果,適應不同演出形式。歌劇院還配有歌劇、管弦樂、聲樂和民樂四個排演廳。兩層高的入口大廳在建築中作為公共空間如陽臺及各個功能廳的連接,也是建築內部與外部的連接。門廳帶有繽紛色塊的天花板塑造了空間的節奏感,為觀眾進入歌劇廳後沉浸於真正的音樂節奏預熱。

  未來,上音歌劇院將呈現怎樣的演出內容?廖昌永表示,上音歌劇院希望成為陪伴市民大眾、音樂愛好者的有溫度的歌劇院。歌劇看似是「在雲端」的高雅藝術,歌劇院將堅持不懈地挖掘優質內容,與大眾溝通共鳴,以專業貼心、注重細節的服務走進觀眾的心裡。

相關焦點

  • 上音歌劇院揭開面紗:浮在95個彈簧上的上海文化新地標
    背靠上海音樂學院,坐落於最繁華的淮海中路,上音歌劇院是上海音樂學院幾代人的期待與夢想,也是上海市又一座文化新地標。今年9月,上音歌劇院即將投入試運營。8月7日,建設了3年7個月,創造了上海工程建設新速度的上音歌劇院揭開面紗,開放了媒體探班。
  • 上音歌劇院啟用,開幕大戲《賀綠汀》《春上海1949》
    上音歌劇院正式啟用。中秋小長假的最後一天,9月15日,在歌劇《賀綠汀》的樂聲裡,上海文化新地標——上音歌劇院正式啟用,揭開面紗。為了慶祝上音歌劇院的啟用和試運營, 「築夢之旅——上音歌劇院開幕圖片展」將於近期呈現,全方位介紹上音歌劇院歷時三年多的建設歷程、設計者們的匠心精神、歌劇院主要的功能與亮點。上音歌劇院坐落於上海音樂學院東北角,淮海中路和汾陽路的交界處。
  • 彈簧上的歌劇院 | 上音歌劇院正式啟用
    2019年9月15日,上音歌劇院啟用儀式暨開幕演出在上音歌劇院歌劇廳內舉行。由法國包贊巴克建築事務所、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法國徐氏聲學、英國劇院設計諮詢公司等中外團隊聯合設計的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歷時4年建設,上音歌劇院成為一幢8層綜合體建築,建築面積31926平方米、地下3層、地上5層,最高處建築高度為34米。
  • 上音歌劇院內景曝光
    即將投入運營的上音歌劇院,坐落於淮海路汾陽路,鬧中取靜,別有洞天。為了避免地鐵振動帶來的影響,歌劇院採用「全浮隔振」技術,是國內第一座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使整個建築物懸浮於彈簧隔振器之上,通過隔振彈簧最大限度減少外界振動帶來的影響。
  • 上音歌劇院內部構造現真容
    ■勞動報記者唐一泓上音歌劇院的首次通氣會昨天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行,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等人介紹了上音歌劇院定位、亮點以及運營規劃等相關情況,這座建造在淮海路上的文化新地標,首次揭開了神秘面紗。升降天花調節混響效果即將投入運營的上音歌劇院,坐落於上海市繁華的淮海路,但卻是鬧中取靜。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劇院外形猶如一艘揚帆起航的領航船頭,翹首引領,承前啟後。走進其中,深藍色的觀眾席,與劇場的點點燈光交相輝映。據介紹,上音歌劇院是一幢8層綜合體,地下3層,地上5層,最高處建築高度為34米。
  • 上音歌劇院正式啟用
    坐落於上海音樂學院東北角、淮海中路和汾陽路交界處的上音歌劇院近日正式啟用。上音歌劇院。 /官方供圖  據介紹,上音歌劇院是由上海市財政投資,上海音樂學院負責建設,法國包贊巴克建築事務所、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法國徐氏聲學、英國劇院設計諮詢公司等中外團隊聯合設計的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
  • 魔都又添新地標,浮起來的上音歌劇院,燈海裡的無界美術館
    距離2020年僅有不到2個半月的時間,可就在這不足百日的時間裡,魔都將「湧入」一大批新地標,有全浮結構的上音歌劇院,充滿幾何與空間思維,在這裡你可以和莫扎特來場邂逅;有連周杰倫、易烊千璽都打卡的無界美術館,伸手就可觸碰「燈海」,這些新地標將使上海這座不夜城顯得更加魅力四射!
  • 上音歌劇院啟用,學院派「出海」探索市場化運營
    9月15日,歷時三年多建造的上音歌劇院正式啟用。當晚,上海音樂學院師生以原創歌劇《賀綠汀》揭開劇院演出季序幕,並以此致敬這位老校長、音樂家。整場演出不使用任何擴聲設備,在這座對標國際頂尖水準的歌劇院內,觀眾能欣賞到由建築聲學帶來的演出效果。上音歌劇院擁有1個1200座的中型歌劇廳和歌劇、管弦樂、合唱、民樂4個排練廳,以及1個專業學術報告廳。
  • 淮海路文化新地標:上音歌劇院內景曝光
    上音歌劇院內景曝光  摘要:淮海路文化新地標,上音歌劇院落成在即。   觀眾席的一片藍色和劇場的點點星光交相輝映,大堂的五色彩繪無時不散發著青春的氣息。  即將投入運營的上音歌劇院,坐落於淮海路汾陽路,鬧中取靜,別有洞天。
  • 上音歌劇院正式啟用,上海又多了一座有溫度、高顏值的劇場
    9月15日晚,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登臺上音歌劇院,整場演出由上音學生擔綱,不使用任何擴聲設備,呈現原汁原味的建築聲學效果。這也意味著,這座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正式啟用。
  • 上音歌劇院:斯卡拉蒞臨,誰與爭鋒
    它有著經典的造型、流暢的線條、素雅的色澤、低調的瑰麗——「上音歌劇院」五個大字,赫然映入眼帘,讓你恍然大悟。   今年9月,歷時多年興建的上音歌劇院終於掀開神秘面紗,正式投入運營;10月,來自世界頂級院團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的莫扎特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及《魔笛》,將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於此開演。
  • 上音歌劇院即將落成 智慧劇場全新體驗
    近日記者從上海音樂學院獲悉,歷時四年建設的上音歌劇院即將正式亮相,為觀眾呈現智慧劇場全新體驗。這也是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  即將落成的上音歌劇院坐落在淮海中路與汾陽路的交界處,淺黃色的外牆融合在繁華的商業街區中,絲毫不顯得突兀。
  • 「浮起來」的上音歌劇院,「隱身」林地中的「九棵樹」,你想去嗎?
    記者今自組委會處得悉,首次投入使用上音歌劇院、上海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也將在藝術節上讓所有人眼前一亮。上音歌劇院是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一進劇場,環境瞬間變得安靜,為讓觀眾提前進入觀演情境,設計師在大廳做了隔音處理。觀眾席上方的穹頂天花板可升降,通過場內體積變化,達到不同混響效果。
  • 上音歌劇院成文化新地標 培育歌劇觀眾群
    上音歌劇院的建設和運營正是對兩個定義的探索和實踐。  地處繁華的淮海路,緊鄰軌交線,隔振成為建築的首要需求。上音歌劇院是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通俗一點解釋,這座劇院建在95個彈簧上。一進劇場,環境瞬間變得安靜,為讓觀眾提前進入觀演情境,設計師在大廳也做了隔音處理。
  • 上海又增一文化地標,上音歌劇院落成開幕
    當天晚上19點15分,屬於上音師生和上海市民的新文化地標——上音歌劇院正式投入使用。這是幾代上音人「歌劇夢」的美滿結局。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了解到,上音歌劇院擁有1個1200座的歌劇廳,4個排演教室和1個學術報告廳。舞臺按「品」字形結構建造,由1個主舞臺、2個側舞臺、1個後舞臺構成。它是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擁有一流聲學條件,是集歌劇、交響樂、民樂、室內樂、音樂劇等多種演出與教學功能為一體的國際一流劇場。
  • 上音歌劇院落成在即,淮海路文化新地標呼之欲出
    上音歌劇院  鬧中取靜,別有洞天。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將這裡稱為「夢開始的地方」。據介紹,上音歌劇院是一幢8層綜合體,地下3層,地上5層,最高處建築高度為34米。擁有1個1200座的中型歌劇廳和歌劇、管弦樂、合唱和民樂4個排演廳,以及1個專業學術報告廳。
  • 上音歌劇院今夜啟用 首演原創歌劇《賀綠汀》
    )全新落成的上音歌劇院今夜啟用,首演原創歌劇《賀綠汀》。  上音歌劇院由法國包贊巴克建築事務所、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法國徐氏聲學、英國劇院設計諮詢公司等中外團隊聯合設計的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
  • 上音歌劇院落成在即 淮海路文化新地標呼之欲出
    即將投入運營的上音歌劇院,坐落於城市最繁華的淮海路,但卻是鬧中取靜,別有洞天。近日,上音歌劇院的首次通氣會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行,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上海音樂學院黨委副書記曹榮瑞、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侯立玉、上海音樂學院基建處處長毛勇全、上音歌劇院管理中心主任馮嵐及建設方代表悉數出席。
  • 探秘未來上音歌劇院
    本報訊(記者 吳桐)總建築面積31926平方米、擁有1200個座位的上音歌劇院計劃於2019年10月1日開門迎客。昨天,歌劇院1:10模型首次露面。建成後的上音歌劇院將是一幢5層綜合體,地下3層,地上2層。除了一個1200座的中型歌劇院之外,這裡有4個排演教室分別用於歌劇、管弦樂、合唱和民樂的排練,以滿足上海音樂學院的教學排演需求;同時還有1個交流報告廳用於學術交流。歌劇院將成為一個音樂演出、音樂教育、音樂創作和國際交流的綜合體。
  • 上海雍熙牽手上音歌劇院 為文化地標打造線上新體驗
    近期,雍熙正式與上音歌劇院籤訂了關於上音歌劇院新官網建設的合作協議。這是繼上海文化廣場後,雍熙再一次為上海地標性歌劇院提供線上官網建設服務;經過多輪良好的溝通,雙方對於項目的方案達成一致,並決定正式開始官網項目的設計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