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君 通訊員 趙慶川 德州報導
今年以來,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以貫徹落實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系列會議精神為主線,聚焦主責主業,努力打造智造德州、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充滿潛力,改革開放、充滿活力的「三大高地」。
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航拍圖
經開區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圓滿完成 德州領先
近日,位於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處示範區項目,頻頻見諸公眾視野。
國家北方應急(醫療)救援產業綜合示範區項目效果圖
該項目為國家北方應急(醫療)救援綜合示範區,佔地面積約2300畝,涉及四處地塊,由德州園區開發投資公司建設。主要建設一個研究院、三個基地、四個中心,即應急技術研究院、應急產業裝備生產基地、應急產品孵化基地、應急培訓基地、區域應急產品儲備中心、區域救援服務中心、應急裝備檢測認證中心、國際應急產業研討會會展中心及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建設為42個月,總投資約65億元。
11月29日,觀摩團現場觀摩了該項目。截至9月21日,該項目已有20餘家企業達成入園意向,10家企業已交付訂金。項目進展平穩且順利的「秘訣」是啥?經開區給出了答案:北方應急(醫療)救援綜合示範區由德州園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建設,總投資65億元,是經開區著力培植醫養健康產業、打造「活力德州·智造名城」的具體舉措,也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大力推行「黨工委(管委會)+公司」模式的一項成果。
今年以來,經開區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圓滿完成,內設機構縮減62.5%,領導班子職數核減40%,管委會人員精簡52%,專業招商人員增加32%,無震蕩分流安置102人,剝離社會事務事項161項、下沉40項,承接市級行政權力事項1217項、省級47項。11月12日,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全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視頻交流會上作典型發言。
綜合性「騰籠換鳥」 經開區科技創新勢頭強勁
創新「加速度」成就發展「超速度」。今年以來,德州經開區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著力營造創新氛圍,通過出臺創新政策,搭建創新平臺,強化人才支撐等舉措,聚焦創新驅動,助推轉型升級,為企業發展提質增效點燃強勁「引擎」。
認證檢測公共服務平臺項目效果圖
位於經開區的認證檢測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總投資8.5億元,累計完成投資2.19億元。該項目已列入山東省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和省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同步建設的「國家新能源車輛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填補省內空白,助力新舊動能轉換。預計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利稅1.1億元,拉動就業400人,該項目成為經開區創新驅動發展的又一成果。
目前,經開區的市級科技創新平臺47家,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11家。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3家、總量62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82家,新增發明專利授權247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55.2%,均居全市首位。中化集團先進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成功落戶,中元科技創新創業園晉升全市唯一一家全省示範數字經濟園區。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1000餘人,其中國家級重點人才工程人選20人,泰山學者、泰山產業領軍人才11人,國家高端人才引領型創新創業特色載體新獲批財政部無償獎勵資金1000萬元。
築巢引鳳出實招 經開區招商引資見實效
在經開區,「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信念深入人心,經開區始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進經濟加快發展的重點工作來抓,強化措施,精準發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著力解決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的問題。1—10月,減稅降費2.67億元。依法依規審核通過27家企業優惠政策資金5556萬元。完成5家企業2.81億元過橋轉貸業務。解決企業歷史遺留問題28個。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30%、33%。在經開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多渠道多方位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的背景下,招來了項目,推動了發展。
有研半導體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矽材料規模化生產項目
有研半導體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矽材料規模化生產項目瞄準我國重大戰略產業短板,填補省內相關領域空白,對全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具有重大意義。項目將從北京轉移500餘人高技術團隊,解決2000餘人就業,全部達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0—40億元,納稅3—4億元。此外,德州萬眾智能產業園項目一期將引進江浙滬、珠三角等地成熟企業300餘家,全部建成後,可匯聚約1000名國內高端半導體產業從業研發人才,安置就業8000餘人,3—5年成熟期後,年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億元,納稅2億元。
德州萬眾智能產業園項目效果圖
今年以來,京魯數谷、滬江建築、英望科技、宇航派蒙、玉華科技等19個項目成功籤約,合同投資額158億元;北方應急(醫療)救援產業綜合示範區、中機寰宇、氫璞創能等31個項目新開工建設,總投資141.96億元,到位資金35.44億元;萬眾、華創融盛、國藥潔諾等39個重點續建項目加快推進,到位資金47.57億元;有研、盛邦、美健等13個項目建成投產,到位資金45.4億元;格力、深蘭科技、星輝數控等45個項目積極洽談,意向投資額212億元。前三季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醫養健康三大主導產業產值同比分別增長18.9%、6.0%、5.9%。
壓力大、潛力也大,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經開區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精準出臺穩外貿穩外資鼓勵政策,設立區外經貿發展專項扶持資金,1—8月,有進出口實績外貿企業150家;1—10月,實際使用外資1067萬美元,同比增長370%。在應對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外貿企業面臨的成本上升、資金鍊緊張等突出問題和訴求時,經開區的做法更有利於穩企業、穩信心、穩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