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軟籽石榴鮮美多汁,在商丘市場少見的葡萄品種黑巴拉多和夏音更是香甜可口。民權縣北關鎮的家庭農場裡種植的這些果樹給村民帶來了財富。
民權縣北關鎮的新型農業——家庭農場採用自動噴灌、立體種植、分季套種的現代化生產模式,產值很高。
目前,民權縣北關鎮已註冊了48個家庭農場(合作社、協會),高標準完成了以吳莊寨以北、劉店以南為核心區的1000畝「無公害山藥」農業產業化示範園區,示範園區內井電配套設施齊全,達到了「田成方、路相連、渠相通、旱能澆、澇能排」的現代農田標準。其中,六合蓮藕、崔壩大米、吳莊寨葡萄、南村和西村蘋果等已成為北關鎮生態農業的亮點。
家庭生態農業靠特色「吸金」
開著小貨卡把34筐軟籽石榴送到鎮上的幾家超市後,46歲的王新建和妻子又匆忙返回他們的家庭農場。儘管夫妻倆忙得早飯和午飯都沒顧上吃,但仍很開心,「幾千塊錢又掙到手了」。
王新建是民權縣北關鎮宇飛家庭農場經理,他家的家庭農場佔地200畝,其中葡萄120畝、石榴80畝。
在辦家庭農場前,王新建家靠開超市掙了一些錢。常年在農村生活,王新建還是對種地「高看一眼」。
「我覺得種地還是大有作為的。」王新建說,為此他先後投資近500萬元開辦了家庭農場。
去年,葡萄沒掛果前,王新建在葡萄架下套種了西瓜、花菜和蒜苗。
「不管種啥,我都是先考察一下市場……」王新建說,「我種的西瓜是優質的無籽西瓜,一個可以長到十幾斤,花菜和蒜苗也都是先了解過市場後才種的!」去年一季的西瓜,王新建賺了60多萬元,花菜賺了一二十萬元,蒜苗也賺了幾十萬元。
今年,王新建的家庭農場裡葡萄和石榴已開始掛果。由於他家的葡萄和石榴均是特色品種——葡萄是黑巴拉多和夏音,石榴是軟籽石榴,因而吸引了大量批發商和主動前去採摘的人。
在軟籽石榴成熟之後,王新建帶著幾個樣品到鄭州的瓜果批發市場推銷。
「人家一嘗石榴,直接掏出一萬塊錢,『啪』往桌子上一拍,說『你的石榴別賣給其他人了,我全要了』!」提起當時這位瓜果批發商交定金的情景,王新建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和石榴一樣,由於王新建家的葡萄品種在商丘很少見,也很快銷售一空。這一季,王新建又賺了。
「最忙的時候,我的農場都要僱三四十個工人,一個月工資都要發出去四五萬塊錢。」王新建說。
「在農村幹活一個小時10塊錢,平時幹農活習慣了,順手……」民權縣北關鎮南村村民58歲的丁光磊說,「比出去打工強,還能照顧家,也能幹自己地裡的活兒!」
「我又承包了農場周圍的1000多畝地,除了種植石榴和葡萄外,還準備和一些公司聯合進行種子培育。」對家庭農場的未來,王新建信心滿滿。
新型農業經營發展形勢喜人
民權縣北關鎮農辦負責人劉東義說,民權縣北關鎮交通極為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是豫魯兩省及周邊十幾個鄉鎮經濟文化的交流中心,聞名遐邇的中國畫虎第一村——王公莊就位於該鎮。北關鎮2004年4月被河南省政府確定為小城鎮建設重點鎮;2006年被省、市評為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先進鄉鎮;2007年被命名為河南省「中州名鎮」;2008年11月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0年5月被市政府確定為「城鎮化發展強鄉鎮」;2011年被評為「市級文明鄉鎮」;2012年3月被國家發改委命名為「第三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2014年2月被命名為「全國重點鎮」;2015年8月被命名為「河南省首批重點建設示範鎮」。
劉東義說,近年來,北關鎮按照「凝心聚力、務實重幹、穩中求進、富民強縣」的發展總目標,積極改變經濟發展方式,以農業技術為引領,以產業跟進為目標,大力發展新型生態農業,不斷壯大農業產業化示範區建設。目前,該鎮已註冊了48個家庭農場(合作社、協會),高標準完成了以吳莊寨以北、劉店以南為核心區的1000畝的「無公害山藥」農業產業化示範園區,示範區內井電配套設施齊全,達到了「田成方、路相連、渠相通、旱能澆、澇能排」的現代農田標準。六合蓮藕、崔壩大米、吳莊寨葡萄、南村和西村蘋果等已成為北關生態農業的亮點。
已初具規模的宇飛家庭農場暨大棚葡萄種植基地就是北關鎮新型農業模式的典型代表。該農場的現代化連體鋼架日光大棚葡萄,採用的是新型材料,具有保溫、抗風、抗雨、抗雷、防汙染等優點。大棚設計有排水槽、排水溝、自動卷膜機、自動噴灌等現代化設施。農場內以種植黑巴拉多、紅巴拉多、超大夏音、夏黑芽變等優質早熟葡萄品種為主,還種植河陰軟籽石榴等。該農場累計安置就業人員200餘人。
宇飛家庭農場的理念是「種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領著農民奔小康」,已帶動周邊170餘戶村民種植葡萄。目前,宇飛家庭農場計劃再流轉土地1000畝,繁育優質葡萄種苗,提供給農民,發展生態農業,力爭在4年內把農場建設成產、供、銷一條龍發展的高效、生態家庭農場,帶動周圍更多的村民發家致富。
文/記者 翟華偉 圖/記者 張 輝
編輯:小丘
來源:商丘網——京九晚報
商丘日報,商丘權威媒體
ID:shangqiuribao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