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自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省生態文明戰略部署,按照「兩區一廊三河四帶多點」的森林網絡布局,堅持山上治本,高質量實施天然林保護、重點防護林和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工程,三年累計完成營造林32.4萬畝,以樹為筆,以汗為墨,繪畫出濃墨重彩的銅川綠色。
突出身邊增綠,堅持每年實施城市、道路、流域、園區、景區和庭院六大重點區域綠化,科學規劃,精心組織,集中連片標準栽植,完成人工造林6.5萬畝,市域林木覆蓋率接近50%。 先後擴建和完善了銅川植物園、人民公園、重興公園、城市運動公園等多處城市公園綠地,建成銅川書畫公園、北市區川口南屏公園和紅矸山山體公園,以及王家河、淌泥河、漆水河、沮河河濱綠地遊園和小微溼地公園。 建成街頭綠地120餘處,市民出門500米就有休閒綠地,公共綠地面積達到423.09公頃,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接近12平方米,市民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更加便捷地享受綠色。 新區城市主、次幹道基本達到一街一樹一景,耀州錦陽新城綠化、北市區直觀山坡綠化加快推進;南北市區連接帶210國道改線同步實施城市景觀綠化,已成為城市綠化的名片。
包茂高速林帶補植、延西高速林帶建設、305省道、川陳路及部分高速引線綠化明顯提升,構建了多層次、多色彩、多內涵的道路生態觀景,打造出綠意盎然的生態廊道。 趙氏河、漆水河、沮河流域綠化三年實施1.3萬畝,桃曲坡水庫、西河水庫、高爾原水庫等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護完好,功能完善,森林覆蓋率達到70%以上,水質淨化和水源涵養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積極開展「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庭院綠化、鄉村綠化示範達標行動等綠化美化活動,基本實現了入村有景觀路、村內有小公園、村外有綠化帶,印臺區惠家溝、西村,宜君淌泥河先後被評為「全國生態文化村」,15個村榮獲「國家森林鄉村」殊榮,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局面逐漸形成。
(來源:銅川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