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女孩爬山治癒內心創傷:會去幫人 更勇敢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臺灣女孩爬山治癒內心創傷:會去幫人 更勇敢

2018-09-17 09:52: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新北市豐珠中學內有25位被法院裁定遭受性剝削且家庭失能、需要接受安置輔導的女孩。通過跑步、登山、健身,校長老師們幫助女孩們逐漸轉變:身體變好,人際關係改善,會去幫助別人,變得更勇敢。

  校長陳紅蓮投入教育界已30年,20143年她剛到這所位於山區的學校時,晚上常聽到學生嚎啕大哭。她發現,這群女孩因為被迫住校,沒有寒暑假,且每個月只能回家1天,自由被束縛,很不快樂,一再想要逃跑,甚至自殘,來發洩內心不滿。

  陳紅蓮指出,豐珠是全臺攝像機密度最高的學校,校園裡到處都有攝像機,而且大門與圍牆上裝有鐵絲網,避免女孩們翻牆逃走。因為擔心學生逃跑,校方更不願意讓學生外出,但陳紅蓮認為,「你越不讓她們出來,她們就越想出來。」於是提議把開學典禮辦在野外。

  陳紅蓮很愛爬山,過去在新北市其他學校任職期間,常帶學生去爬草嶺古道,「但現在的孩子體力一年比一年差,爬不動還會氣呼呼地對我說:『你不知道我有心臟病嗎?』」然而,豐珠中學的女孩跟一般學生截然不同:她們期待外面的世界,所以很開心、不喊累,這對陳紅蓮衝擊很大。

  為改變這群孩子,陳紅蓮開始運用各種山野資源,從新北市萬裡找來植物,女孩們還扛著水管,從山上引來泉水,在校園裡開闢生態池;她們也在師長帶領下開始跑步、騎自行車健身。受法院裁定,這群女孩必須在豐珠中學待上2年才能離開。陳紅蓮2014年帶女孩們登合歡山、2015年爬臺灣第二高峰雪山、2016年嘗試攻上嘉明湖、2017年更挑戰臺灣最高峰玉山。

  陳紅蓮說,攀登「臺灣百嶽」過程中,最感動的是在雪山的晚上,一個女孩看著滿天星星,說:「可以看到這樣的星星,人生這樣就夠了。」

  爬山過程中,女孩們一路累一路哭,但2017年女孩們全數登上玉山主峰。陳紅蓮觀察到學生們一點一滴的轉變:「第一,她們身體變好了;第二,她們的人際關係改善了,會去幫助別人;第三,她們變勇敢了。」

  樂樂(化名)2016年來到豐珠中學。她說,爬山等戶外活動使自己體力變好,也讓自己面對事情時能想得更深入,「在做每件事情之前,就會先靜下心想一想,是不是該去做這件事情,或是不是該說出這種話」。

  她感嘆,2年來的成長讓她越來越喜歡在豐珠的生活。從一開始的排斥,到後來漸漸接受,「現在(的感覺)是……可以不要走嗎?」

相關焦點

  • 臺灣女孩爬山治癒內心創傷:會去幫人 更加勇敢了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新北市豐珠中學內有25位被法院裁定遭受性剝削且家庭失能、需要接受安置輔導的女孩。通過跑步、登山、健身,校長老師們幫助女孩們逐漸轉變:身體變好,人際關係改善,會去幫助別人,變得更勇敢。  校長陳紅蓮投入教育界已30年,20143年她剛到這所位於山區的學校時,晚上常聽到學生嚎啕大哭。
  • 這幾部電視劇告訴你,不用心理諮詢,童年創傷也可以被治癒
    直到有一天,林緒之為了找回失去的記憶去了大連,在那裡她遇見一個叫蓮生的小女孩,她們莫名親近,對彼此都有一種特殊的感覺,那也許是因為有著相似的童年經歷吧,彼時的蓮生正遭受著媽媽男朋友的虐待,但她的媽媽卻對此並不知情,或者說即使知道也並不願意相信,所以蓮生求助無門,只能隱忍。
  • 見圳40 | Zvika Frank:天生使命感的舞者,用藝術療法治癒心靈創傷
    Zvika擅長創傷治療、抑鬱症、強迫症、恐高症、恐懼症等領域,擅長語言-非語言溝通、DMT TA(Transactional Analysis)- 舞蹈動作治療、拉班動作分析等教練技術。人生的風景,多是內心的風景,這是一趟身心之旅。
  • 內在創傷如何快速修復?《輕療愈》:情緒釋放療法幫你快速治癒
    這件神奇的事情很快傳遍了歐美,人們紛紛造訪,甚至願意花天價索購這個神秘的療法……創傷人員達40萬的「911」事件使得這個療法首度公開,數以萬計的心靈受害者,在短短數日便獲得了治癒。它被用來療愈因盧安達種族屠殺、印尼海嘯、地區戰亂等各種災難導致的病痛、焦慮、抑鬱、強迫、恐懼、疑病等身心痛苦,累積超過上千萬人獲益。
  • 初三女生被多名老師毆打辱罵,重大創傷可能導致女孩後續患上PTSD
    婷婷有可能之前遭受過校園欺凌,現在又遭到多位老師的嚴重體罰辱罵,顯而易見會給她帶來嚴重的心理創傷。從精神心理學角度來講,這些創傷非常大,短時間內可能導致她患上急性應激障礙,後續可能導致她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具體來說,一方面婷婷被人舉報之前可能已經遭受過同學的排擠、欺負,這是一部分疊加性的心理創傷。
  • 這部韓國版《鄉村愛情》,還真挺治癒~
    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比如可以像海媛一樣,既然內心已經瀕臨崩潰,那麼當務之急還是「自救」,回到家鄉,換一種生活方式,治癒長年的內在創傷。所以她回到家鄉小城北峴裡,準備和小姨一起經營外婆留下的民宿。這裡房簷上的冰柱,荒蕪的野地,暖氣冒出的白煙,一幅冬日圖景緩緩展開。
  • 日本年輕人流行的另類可愛,用時尚來表達內心世界
    加上日本人特有的對內心情感的壓抑,不容易排洩出來,會產生很多負面的困擾。例如,連續攀升的精神疾病,關於「抑鬱症」「躁動症」的報導逐漸增多,甚至日本社會的自殺率也一度攀升。對此現象,越來越多的日本年輕人選擇了勇敢的表達自己情緒,不再做「壓抑」的一代。
  • 這部韓國版《鄉村愛情》,還真挺治癒
    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比如可以像海媛一樣,既然內心已經瀕臨崩潰,那麼當務之急還是「自救」,回到家鄉,換一種生活方式,治癒長年的內在創傷。所以她回到家鄉小城北峴裡,準備和小姨一起經營外婆留下的民宿。他的溫和氣質好像一股清流,讓風塵僕僕從首爾回來的海媛,內心得到慰藉。她開始關注恩燮,為什麼會經營書店?為什麼一個人去爬山?想了解他的生活和想法。
  • 人活一輩子,就活一顆心,內心強大,方可治癒一切、百毒不侵
    儘管人的心臟只有拳頭那麼大,但是當它堅強時,它的力量無窮無盡,可以徵服一切。當它易碎時,特別容易受到傷害和感傷。頭腦是我們的根基和基礎。我們必須努力培養自己的思想並使之越來越強,因為只有堅強的內心才能治癒一切。
  • 書單|100本心理學書籍,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創傷!
    之前答應大家會出關於治癒原生家庭傷害的文章,但後期的準備過程中發現工作量很大,前人諸多論述,諸多本書,我就算取其精華,也不是十幾二十篇公號文章可以講清楚的,並且就算我把精華理出來了,知識點太硬,乾貨太枯燥,會不會讓大家沒有閱讀興趣?會不會影響實際的治療效果?
  • 劉嘉玲爬山找人陪 :一個女孩去爬山很危險
    劉嘉玲透露新年除了拜年就是去爬山,她笑指因為去拜年的時候食了很多糕點糖果,所以要爬山幫忙消脂。問到她有否邀請朋友同行?劉嘉玲坦言:「有,一個女孩子去爬山很危險」。連剛過去的情人節,劉嘉玲都是爬山渡過,她更有自拍跟大家分享,劉嘉玲透露因老公梁朝偉去了印度參加法會,所以​​未有同行。
  • 破繭成蝶的《燕尾蝶》:如何從童年創傷中復原,去擁有更好的人生
    第二部分,通過電影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和內涵,結合片中人物,用心理學解析:如何在逆境中完成自我救贖、並從創傷中復原、最後破繭成蝶去擁有更美好的人生?現在的很多父母,很早就為孩子鋪一條特別順暢的路,鋪一條沒有困難和挫折的通天大道,總是害怕孩子會吃虧會、吃苦,讓孩子失去了防禦和應對困難的能力,缺乏了一定的生存能力。其實道理很簡單,你要想把一個東西變硬,要把鐵化成鋼,你就需要給他壓力,給他挫折,讓他變得更強壯、更有能力。
  • 推6本救贖治癒類甜文:在這荊棘人生,愛你,是我做過最勇敢的事
    《撒野》by巫哲【類型】救贖 治癒 校園 甜寵【簡介】這個冬天,蔣丞覺得格外冷。因為長期的隔閡和矛盾,他從自己生活十多年的養父母家,回到自己出生的城市,去面對一個有血緣,卻一無是處的陌生父親。一次意外事件,讓顧飛和顧淼這對兄妹闖進自己的生活。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容易叛逆的年紀,蔣丞的生活軌跡已經悄然改變。
  • 「創傷後應激障礙」-比抑鬱症更可怕的一種疾病
    經歷了被病人報復的事件後,陶勇醫生直言自己可能會變得更膽小。生活中突如其來的災害和變故,會對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極大的傷害。在關注災後人們生理上的傷害的同時,現代社會也開始重視人們受到重大打擊後的心理創傷。創傷性應激障礙(PTSD)便是值得引起人們關注的其中一種災後心理問題。有報導稱,遭遇創傷性事件的人群中大約10%~2O%的人會發生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 《99分女朋友》:應激障礙症讓她更勇敢,也讓他變暖
    你會為你的女朋友打分嗎?如果會,你會為你的女朋友打多少分呢?你心中的那個她會是100分的她,還會是99分的她呢?《99分女朋友》這部電視劇帥趙奕欽,厲嘉琪,蒲萄聯袂主演的愛情甜寵劇。劇情的開始就是一位非常時尚的女孩去電視臺節目影片化妝師。
  • 《殺死一隻知更鳥》:在偏見與歧視中,堅守內心的勇敢和善良
    比如,小鎮居民對阿德利一家的偏見,他們認為阿德利一家都是怪人,認為小阿德利是個惡毒的幽靈,會在夜晚溜出來窺視別家,然後幹些小偷小摸的勾當。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偏見之所以產生,是因為我們會選擇性的去看東西,並且以此來體驗這個世界的人、事、物。
  • 深度分析《不完美的她》:跨越黑暗,互相取暖,以愛之名治癒你
    尤其是小女孩嘴裡常說的那句,貫穿劇集始終的臺詞:「要記住好的事情,忘記不好的。」其實更好的展現應該是鍾惠在結尾時對小郭警官說得那句話:「李澤是誰?」她終於在勇敢面對之後,選擇了忘記和釋懷。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調查表明,全球有超過1/3的人口經歷過童年期創傷。在經歷童年期創傷的人群中,患有精神障礙的約28.9%,且童年期創傷的影響可能貫穿於整個生命歷程。童年期創傷會導致認知心理模式改變並顯著增加抑鬱症的患病率,此外,童年期創傷對抑鬱症患者的表觀遺傳、大腦結構的改變也有一定的影響。
  • 走出荒野,走出內心的荒蕪
    《走出荒野》一個女孩在遭遇生活的種種不測之後,無法呼吸的時候,她把希望寄予上帝,希望上帝來阻止不好的事情發生,來拯救母親的病,然而「上帝不是美好希冀的恩賜者,而是一個殘酷無情的旁觀者這似乎是一段自虐之旅,荒蕪的內心走在荒蕪的步道上,整顆心歸於寧靜,感受自然、感受生命,感受荒野,感受深入骨髓的寂寥,感受恐懼、感受自己的渺小,慢慢沉澱心靈,走出內心的荒蕪,去找到完整的自己,這是自然治癒。
  • 心理創傷:我們無法逃避的話題
    一、 創傷及影響因素心理創傷在精神病學上創傷被定義為「超出一般常人經驗的事件」。創傷通常會讓人感到無能為力或是無助感。創傷的發生都是突然的、無法抵抗的。提到心理創傷,我們就會想到戰爭,洪水,地震、火災及空難等等,其實心理創傷遠遠不只是這些強大的事件。
  • 9個跡象表明你有未癒合的創傷|這可能使壽命縮短20年
    所以,那些總說「時間是最好的良藥、時間能治癒一切」的人往往都是胡扯。如果你忽視創傷,把他埋起來,他不會自己消失,他只會深埋在你的心中,伴隨你一起長大,當突然有一天有某件事刺激到他的時候,他會像打開的潘多拉魔盒,肆意蔓延不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