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慈禧太后迴鑾陣勢浩大,貢院內雜草叢生

2020-12-24 騰訊網

北京街景。本文為大家展示一組清末老照片,選自1902年出版的《穆默的攝影日記》 。這些照片由德國使節穆默拍攝,記錄了「庚子國變」之後(1901-1902年)的北京社會,其中包括一些珍貴的歷史場景,我們一起來看看。

紫禁城東華門外景象。這裡本是皇家重地,卻因戰爭疏於維護,混亂不堪。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後,包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在內的主子們一路向西逃到西安落腳,紫禁城淪於敵手。

國子監門外景象。國子監既是清朝的教育管理機關,又是最高學府。作為最高學府,在內讀書的學生稱為「監生」,研習經世致用之學。但是,清朝末年學校成為科舉的附庸,監生多納粟入學,只為求得科舉功名,學問、品行、才幹大不如前。

前門箭樓景觀。1900年,前門箭樓在戰亂中遭受炮火侵襲,城樓被毀,只剩下了城臺。等到慈禧太后迴鑾時,來不及新建城樓,大臣們在城臺上臨時搭建了彩牌樓,聊飾觀瞻。

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迴鑾,進入大清門。《辛丑條約》籤訂後,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於1901年10月6日從西安出發,1902年1月8日到達北京。看這浩浩蕩蕩的陣勢,根本不像逃難歸來,倒像取得重大勝利之後凱旋。

肅親王善耆等與外國使節合影。慈禧太后出逃後,命令善耆(前排右五)會同慶親王奕劻、大學士李鴻章辦理善後事宜。第二排右三是外務部侍郎那桐。照片中還出現了第二代醇親王載灃,你能找到是哪一個嗎?

順天貢院的考棚。順天貢院是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處所,每隔三年這裡就會選出一批舉人(鄉試,秋天舉行)和進士(會試,春天舉行)。1900年之後順天貢院就再也沒有舉行過考試,所以已經荒廢,雜草叢生。「道字號」「拱字號」是按《千字文》編排的考棚順序。

內城東南與外城結合處,可見角樓。這裡也是內外城護城河匯合處,水面寬闊,河面上停著不少駁船。

熙熙攘攘的前門大街。這是老北京最典型的街景,也是很多著名作家筆下描寫過的場面。馬車擠擠挨挨,已經造成了交通擁堵。左側的店鋪裝修了牌樓,與鋪面融為一體,那高高的沖天柱寄託著老闆的希望:買賣興隆,財氣沖天。

東嶽廟「蓬萊勝境」牌樓。東嶽廟規模宏大、氣勢壯觀,是道教正一道在華北地區的第一大叢林,有著悠久的歷史。1900年以後,因時局動蕩,年久失修,廟宇漸趨衰落。

相關焦點

  • 清末老照片:慈禧太后畫像運往天津,火車車廂精心裝飾
    今天我們搜集了一組記錄清末北京的影像資料,時間在1901-1911年之間,在此展示給大家。通過這些老照片,我們能看到京城歷史悠久的一面,也能看到她試圖追趕時代潮流的一面。慈禧太后的畫像即將運往天津。1903年,美國女畫家凱薩琳·卡爾為慈禧太后畫了一幅真人大小的肖像。1904年初,這幅畫像在貝子溥倫的護送下,前往美國參加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
  • 老照片:原來慈禧太后的攝影師這麼帥!?雙眼皮真好看!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末留下了很多老照片,其中就有清末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的照片,那麼慈禧太后的照片是誰給她拍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慈禧太后的御用攝影師長什麼樣!相信很多人都見過慈禧太后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張是慈禧太后cosplay普陀山觀音大士的。如上圖,慈禧太后自比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打扮成觀音模樣拍照。
  • 慈禧太后迴鑾老照片:向外國使節揮手,圖6士兵持槍跪拜迎接
    慈禧西逃後迴鑾老照片: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入京城,慈禧受到驚嚇後,帶著光緒帝等人倉皇逃到了西安.《辛丑條約》籤訂後,慈禧太后帶著3000輛行李車從西安出發,歷時三個月,於1902年1月8日回到京城。這一張照片是慈禧和光緒回京時,到火車站接駕他們的軍隊和官員們。
  • 清末老照片:慈禧太后入葬東陵被偷拍,朝廷將直隸總督免職
    1909年11月13日,慈禧太后的梓宮入葬菩陀峪定東陵。清廷為這場奉安大典做了充分的準備,現場隆重莊嚴。作為直隸總督,端方肩負「山陵大差」,責任重大。巳刻,梓宮抬入隆恩殿時,天津福升照相館的尹紹耕等人躲在牆角架起照相機拍照。此舉被王公百官發現,引發一陣小小的騷動。
  • 慈禧太后真實老照片,張張經典,保證一半都是你沒有見過的
    慈禧太后真實老照片,張張經典,保證一半都是你沒有見過的慈禧太后,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在她垂簾聽政期間,她實際上成了清朝真正的一把手,皇帝只不過是個擺設,晚清的大清帝國實際上是慈禧說了算
  • 清朝真實老照片:真正的清朝帶刀侍衛,慈禧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
    【清朝真實老照片:真正的清朝帶刀侍衛,慈禧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清朝御前帶刀侍衛,和電視劇中的形象不一樣啊! 清朝真實老照片:陪伴客人吸食鴉片的女子,躺在男子身上任人擺布。
  • 清末上色老照片:直擊鏡頭下真實葬禮,排場盛大,紙紮人略顯詭異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清末時期葬禮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照片拍攝於清末時期,在一場葬禮中抬夫們抬著一個祭臺,後面是隨葬白幡,送葬的親屬走在最前面。
  • 清末老照片:窮人門口湊一起抓蝨子,官老爺在縣衙耍威風!
    清末是中華民族不堪回首的一段歷史,給每一個國人心裡都籠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清末出現的怪現象有很多,清政府對老百姓的死活不管不顧,僅僅由於慈禧太后的一衝動,宣布向世界開戰,八國聯軍就打進了北京。而慈禧太后也失去了之前的豪言壯語,說了那句足以遺臭千古的話: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並下令屠殺義和團。
  • 直擊慈禧御前女官裕德齡的真容,美豔不可方物?老照片見證玄機
    直擊慈禧御前女官裕德齡的真容,美豔不可方物?老照片見證玄機裕德齡,筆名德齡公主,中國旅美作家,她幼時隨父親裕庚先後在日本和法國生活了六年,不僅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更是精通多國語言,她出落得美貌動人,舉止優雅,是一位自信的名媛,十七歲隨父親回到京城,因通曉外文和西方禮儀,與妹妹裕容齡一同被慈禧招入宮中,在這爾虞我詐惡的皇宮,她位居紫禁城八女官之一,自此享受到了公主的待遇。
  • 晚清老照片:列強侵入皇城耀武揚威,慈禧太后迴鑾浩浩蕩蕩
    老北京有各種各樣的城門,今天我們通過一組老照片,來關注一座現在已不被關注、但在歷史上很重要的城門——大清門。 大清門位於天安門和正陽門(前門)之間,是一座單簷歇山頂的磚石結構建築。要說有多麼輝煌壯麗,也不見得,但是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那就是被視為清朝的「國門」。
  • 經典老照片之「兩宮迴鑾」老照片,逃亡回宮,卻像打了勝仗
    圖為晚清時期的太后慈禧和光緒皇帝迴鑾時候的老照片,當時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進入大清門回到京城,一路而來都是浩浩蕩蕩的陣勢,絲毫不見逃亡的氣息,反而就像打了一場勝仗凱旋歸來。兩宮進入箭樓之後的圖片,從圖上可以看出,當時為了迎接慈禧太后以及光緒皇帝,動用了不少的人力。
  • 老照片:八國聯軍佔領下的紫禁城和頤和園,慈禧太后看了都生氣
    本文選取的老照片,來自山本誠陽編輯、1901年出版的《北清事變寫真貼》,是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後,日本攝影師拍攝的影像。這些照片呈現了紫禁城、西苑、頤和園等皇家禁地最為恥辱的時刻。
  • 清末老照片:婦女兒童帶火籠取暖,商販在鐵軌上擺攤
    這是一組由貝恩新聞社發行的清末老照片,記錄了清朝滅亡前夕的人物肖像和社會生活,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這些老照片結合我們以前了解過的歷史,形成了一幅更為生動、更為全面的歷史畫卷。城市街頭撿破爛的人。清朝前期,綠營有很強的戰鬥力,但到了清末,綠營在國防方面就是擺設,禍害百姓有餘,遇敵則一觸即潰。慈禧太后執掌大權之初,開始對多達60萬人的綠營進行裁撤,直至辛亥革命前夕,仍剩餘10多萬人。朝廷在裁撤綠營的同時,大力發展勇營,後來又編練新軍。
  • 經典老照片之乾清宮,門前的鳳在上龍在下,出自慈禧太后的傑作
    這是一組關於乾清宮的老照片,相信裡面有很大一部分照片你都沒有見過,非常難得的一組照片。從明朝到清朝的康熙這短時間,乾清宮一直都是皇帝生活和處理政務的地方,一直到雍正皇帝即位以後,休息的地方轉移到了養心殿,而乾清宮就成了舉動盛典以及接見外國使臣的地方。
  • 清朝彩色老照片很有詩意嗎?慈禧養生圖,宮女打鞦韆場景
    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張清朝時候的老照片! 這些老照片經過精心的上色,很好的呈現了真實的100多年前的人的精神狀態! 這些照片包括大清朝第一女人慈禧太后,剛剛結婚的清朝年輕人等!
  • 慈禧太后坐轎子,那麼多規矩,你都聽過嗎?
    今天給大家講講慈禧太后坐轎子那些事。有人要笑了,轎子有啥好說的呢?其實轎子這事,能說的太多了。便如以下這張照片。(老照片)你看到個轎子,雖然式樣未必見得多,但你仍知道,這是個轎子,有著幾千年歷史的轎子。但,當它旁邊停著一輛黃包車的時候,情況就截然不同了。因為它向徵著新舊兩個時代的過渡。
  • 慈禧和光緒逃亡後回京的罕見老照片:迴鑾場面真的讓人驚訝!
    慈禧和光緒逃亡後回京的罕見老照片:迴鑾場面真的讓人驚訝!晚清慈禧和光緒逃亡後回京老照片: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帶著光緒等人逃到西安,次年《辛丑條約》籤訂之後,慈禧發卒數萬人,帶著3000輛行李車從西安出發,歷時三個月,於1902年1月8日回到京城。
  • 清末上色老照片,八旗後裔提著鳥籠四處溜達,李蓮英臉上膿包畢現
    清末時照相的清晰度儘管有了很大改善,可彩色技術依舊不成熟,我們看到的都是黑白照片。今天就來分享一組經過後期上色的老照片,因為有了顏色的加持,視覺上看起來格外讓人印象深刻!
  • 清末老照片:保和殿前荒草萋萋,王爺的兒子們接受軍訓
    列強控制下的前門車站。晚清時期,翊坤宮是紫禁城後宮中規模最大、最豪華的宮殿,慈禧太后居住於此。每逢重大節日,她都要在這裡接受妃嬪們的跪拜。善耆奉慈禧太后之命留京協助直隸總督李鴻章、慶親王奕劻與八國聯軍議和。他為了與外國人建立私人友誼,特意請聯軍軍官對他的兒子進行軍事訓練。
  • 慈禧太后葬禮現場:帝王的規格,外國人全程圍觀看熱鬧,圖9令人不寒...
    【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死,終年73歲。慈禧太后死後,清廷為她舉行了堪比皇帝規格的葬禮,本組老照片真實反映了慈禧太后葬禮現場老照片,拍攝者為荷蘭記者亨利·博雷爾。【送葬隊伍】亨利·博雷爾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因為他從來沒有看到如此規模的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