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時照相的清晰度儘管有了很大改善,可彩色技術依舊不成熟,我們看到的都是黑白照片。今天就來分享一組經過後期上色的老照片,因為有了顏色的加持,視覺上看起來格外讓人印象深刻!
清末一對討飯的母子,穿著破衣爛衫從牆角走過。一手拿著一根打狗棒,一手拿著討飯的瓢子,在襁褓中的兒子已經餓得直哭。大清最後幾十年,王朝幾乎到了分崩離析的地步,窮苦百姓都在生死線上掙扎。丁戊奇荒就餓死了千萬人,為大清二百年之大災。底層百姓往往為了吃上一頓飽飯都為難半天,最後為了各自的營生,只好帶著孩子四處乞討。
一位小腳女人的不雅之照,為何,因為在封建社會,女子的腳是不能輕易示人的。除了父母或是丈夫,其餘人是沒法看到的。日常都是用厚厚的裹腳布一層一層包裹起來,洗一次腳都非常費力費時。纏足可以說是當時社會變態審美的產物,卻也讓女子一生都沒法抹去那種疼痛。
一位白髮老婦拿著一根旱菸袋,衣服全是補丁,她坐在那裡心事重重,臉上悲戚之色盡顯。看起來是飽經風霜。
大夫給一位女子診脈,中醫的「望聞問切」源遠流長。封建時代,男尊女卑不說,對於女子的禮數也是限制頗多。足不能露,手不能露,甚至脖頸都有尺寸限制。看個病就更不用說了,沒有如宮中那樣懸絲診脈就算是開放了。
兩個窮人在抽大煙,腳都沒有洗,就先跑到炕上抽一袋。另一位菸癮犯了,表情痛苦。當初鴉片價格居高不下,後來清廷推廣鴉片種植,沒幾年竟然自產自銷了。價格成了白菜價,導致窮苦百姓都能抽得起了,這就將整個王朝籠罩在的大煙中。
年輕人在玩「掄人」,沒有網絡手機的年代,那時候遊戲都很簡單,卻玩得不亦樂乎。這遊戲最考驗中間那位的臂力和耐力,玩到興致時,腦後的辮子都能飛起來。
大清的清兵,隊列都整不齊,松松垮垮,邋邋遢遢。出隊列的四人還拿著青龍偃月刀,貌似《西遊記》中西天取經的四人行。到了清末,清軍戰鬥力贏弱不堪,武器落後,訓練老舊,洋人入侵根本無法抵擋,個個跑得賊快。
兩個提著鳥籠子四處溜達的八旗後裔,籠中鳥兒叫得歡,二人也是美滋滋的。這是清朝一個特權階層,祖上就是王公貴胄,或者有戰功,封妻蔭子,到了清末成了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常常是車馬出行,提籠遛鳥鬥蛐蛐,茶館戲院青樓四處逛。至於有錢沒錢並不重要,因為打腫臉也要充胖子。即使要飯餓死,他們都不願找工作謀生。
達官顯貴與洋人合影,個個都是光鮮亮麗,虎背熊腰。窮人都是骨瘦如柴,面黃肌瘦,可他們福態多了,照片上色後更是展露無遺。
洋人驅趕大清百姓,大清引以為豪的辮子成了繩索,看著就痛心不已。弱國無外交,大清末年除了割地賠款就是卑躬屈膝,從上到下在洋人的眼裡毫無尊嚴。
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除了燒殺劫掠就是四處姦淫,就連慈禧太后的親家母都遭了殃。圖中這位女子穿著大花襖褲,洋人一見傾心,強行摟在一起拍照。女子撅著嘴,卻敢怒不敢言。
經過上色的李蓮英扮韋陀照,眼袋低垂,臉上膿包畢現,和影視劇裡的小鮮肉差距甚遠。按理說李蓮英是慈禧太后最寵信的太監,相貌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可實際上李蓮英從小就是一個麻臉男,慈禧看中的是他梳頭的本事,而且他油嘴滑舌,阿諛奉承更是爐火純青。至於相貌倒是退居其次了,慈禧甚至打破祖制,讓李蓮英官居二品。幸虧不是在影視劇裡,否則光這容貌也可以噴一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