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組清末時期的山東各地的老照片,這組老照片因為是後期上色,所以真實地還原了100多年前的山東人的生活,因而顯得彌足珍貴。圖為清末時期的泰山南天門。氣勢磅礴的南天門是登上泰山頂峰的門戶,地勢險要,海拔1460米。始建於元朝時期。
清末時期的泰山十八盤。十八盤在對松山北,雙崖夾道,舊稱雲門,今名開山,是清乾隆末年改建盤道時所闢。
清末時期的青島,海邊一色的歐式建築。青島昔稱膠澳。自1897年到1922年,一直被德國佔據。
清末時期的山東,黃河沿岸,行走在黃河大堤上的百姓們。
清末時期的山東,黃河沿岸的一個鄉村裡,一戶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清末時期的登州,走在路上的一座由兩匹騾子馱著的騾轎。清朝時期的登州就是現在的煙臺蓬萊地區。
清末時期的登州蓬萊閣廟會。蓬萊閣位於蓬萊西北的丹崖山上,是一處古建群。蓬萊閣的主體建築建於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素以「人間仙境」著稱於世,這裡曾產生了「八仙過海」的傳說。
清末時期濟南大明湖畔的遊船,湖中長了很多荷花,遠方的山巒就是千佛山,千佛山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
清末時期威海的一家店鋪。店鋪老闆和顧客在店鋪門前一起合影,店鋪的名字用的是英文招牌,看來他們經常和外國人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