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雲南省的城市建設速度也大幅提高。全省堅持以滇中城市群引領建設一批重點城市,培育發展一批中小城市,將加大推進部分縣的撤縣設施,且有騰衝、瀘水、水富等成功撤縣設市。假以時日,宜良、祿豐、祥雲、羅平、華坪、鎮雄、嵩明、河口、通海、建水等縣撤縣設市都可能全實現,從而推動城鎮化的發展,促進地區經濟及綜合的發展。
近年來,全國撤縣設市、設區的熱度很高。雲南省加強城市建設工作,城市發展模式也由「單核心圈層蔓延式」向「多中心軸組團式」轉變,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增強城市發展承載力,著力構建適應發展城市新格局,以滇池為中心打造成昆明大都市多功能集中區,把安寧、嵩明、宜良、富民等輔城發展成為大都市拓展區,把石林、尋甸、東川、祿勸培育成為地區性發展中心和特色職能區,成功打造滇中城市群,圍繞各縣城發展新定位,統籌規劃,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於是,撤縣建市設區成為一個重要的切入點。
在滇中城市群的衛星縣城中,宜良無疑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小城。宜良位於全省中部,這裡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3℃,每年平均日照2177.3小時,既適宜過冬,更適宜避暑。不僅與滇池、石林等國內外著名的景區毗鄰,境內的旅遊資源也極為豐富,是很理想的旅遊城市。
宜良縣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緊緊圍繞昆明提升世界春城花都、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健康之城「三大城市品牌」的定位,立足大生態、依託大數據、發展大旅遊、做好大健康,堅持「全域布局、全民參與、全景打造、全業融合」的工作理念,注重打造和推介一批很受遊客喜歡的景區景點,加快推動旅遊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九鄉風景區是雲南省新興的以溶洞景觀為主、溶洞外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民族風情為一體的綜合性風景名勝區景區。距石林22公裡,形成"地上看石林,地下遊九鄉"的喀斯特立體景觀。擁有上百座大小溶洞,為國內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洞穴群落體系之一。著名的有白象洞、仙人洞、臥龍洞、珠石洞、蝙蝠洞、小溝洞、偏嘴洞、張口洞、上大洞、下大洞、方家石洞等。
九鄉疊虹橋景區的神田最為獨特,由漫流水中的礦物質逐漸沉積堆砌而成,規模巨大,造型生動獨特,蔚為壯觀。經國內外洞穴專家論證,疊虹橋景區的神田為世界上已開放的2000多個溶洞風景區中規模最大的邊石湖群,堪稱世界之最。
月湖距離疊虹橋景區約10公裡,在麥田河下遊的南盤江上。明月湖水面千餘畝,如一輪明月鑲嵌在萬山叢中,流金溢彩,嫵媚動人,湖四周林木蔥茂,千巖競秀,怪石嶙峋。若棄岸泛舟,蕩遊湖中,則眼前碧波蕩漾,湖光瀲灩,青山逶迤環湖延綿,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地下倒石林是宜良一大奇觀,由於洞內外的溫差不同而形成不同流向的風,再加上這些鐘乳石本身具有毛細吸管可以輸送水分,形成水滴。在碳酸鈣即將沉澱的時候,被風吹離了垂直的方向,鐘乳石變得彎曲,形成旁逸斜出之態。遠遠看去,整個景觀似乎擺脫了地心引力的作用,生長方式頗為奇特,如同石林倒懸。
盤龍江上遊的柴石灘漂流,這裡的水流形成了非常適宜漂流探險的幾級落差,安全性、觀賞性、趣味性都適合規模進行漂流條件,從而填補了昆明境內沒有成熟漂流旅遊的空白,被稱為「珠江源第一漂」。柴石灘水庫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筏釣、路亞、岸釣樂園之一,不僅水質好而且魚類豐富,是垂釣者的理想天堂。
近年來,宜良縣不斷優化機制體制,優化要素配置,發展旅遊業,依託「北有九鄉、中有南盤江、南有狗街竹山」的空間骨架,積極融入「昆玉紅」旅遊經濟帶,構建以自然地質景觀、會展商務休閒、歷史文化體驗、生態溫泉康養為內涵的滇中特色旅遊圈。優化公共服務,把單一觀光景點升級成為集觀光、休閒度假、康體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產品,提升改造遊客服務中心功能,提升旅遊品質。按照「產業圍著旅遊轉、旅遊圍著產業幹」的思路,構建立體化、全域化的新格局,帶動全縣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為撤縣建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