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鈣整合子技術揭示細胞類型的驅動厭惡

2020-12-16 科學網

分子鈣整合子技術揭示細胞類型的驅動厭惡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4 15:35:33

美國史丹福大學Alice Y. Ting和Karl Deisseroth研究團隊合作取得最新進展。他們利用分子鈣整合子技術揭示了紋狀體細胞類型的驅動厭惡。2020年12月11日出版的《細胞》雜誌發表了這項成果。

他們報告了一種分子技術,用於細胞的穩定遺傳標記,這些細胞在細胞內鈣濃度(FLiCRE)中表現出與活動相關的增加。在短暫刺激厭惡性輸入的過程中,他們使用FLiCRE轉錄標記了小鼠大腦伏隔核中的活躍神經群。使用單細胞RNA測序,他們檢測到內源性轉錄組中的FLiCRE轉錄本,同時提供了細胞類型和鈣激活史讀數。

他們在遠距離興奮性映射的下遊激活伏隔核中確定了一種細胞類型。利用FLiCRE的模塊化設計,他們選擇性地在這種細胞類型中表達了一條光遺傳學通道,並表明是直接募集,這種原本無法通過遺傳學獲得的群體會引起行為反感。 FLiCRE的特異性和微小的解析度使分子傳遞出表徵、操縱和重新編程的活化細胞團信息。

據介紹,記錄細胞DNA或RNA中瞬時細胞事件的能力將使精確、大規模的分析、選擇和重新編程異質細胞群體成為可能。

附:英文原文

Title: A Molecular Calcium Integrator Reveals a Striatal Cell Type Driving Aversion

Author: Christina K. Kim, Mateo I. Sanchez, Paul Hoerbelt, Lief E. Fenno, Robert C. Malenka, Karl Deisseroth, Alice Y. Ting

Issue&Volume: 2020-12-11

Abstract: The ability to record transient cellular events in the DNA or RNA of cells would enableprecise, large-scale analysis, selection, and reprogramming of heterogeneous cellpopulations. Here, we report a molecular technology for stable genetic tagging ofcells that exhibit activity-related increases in 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ion(FLiCRE). We used FLiCRE to transcriptionally label activated neural ensembles inthe nucleus accumbens of the mouse brain during brief stimulation of aversive inputs.Using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we detected FLiCRE transcripts among the endogenoustranscriptome, providing simultaneous readout of both cell-type and calcium activationhistory. We identified a cell type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activated downstream oflong-range excitatory projections. Taking advantage of FLiCRE’s modular design, weexpressed an optogenetic channel selectively in this cell type and showed that directrecruitment of this otherwise genetically inaccessible population elicits behavioralaversion. The specificity and minute resolution of FLiCRE enables molecularly informedcharacterization, manipulation, and reprogramming of activated cellular ensembles.

DOI: 10.1016/j.cell.2020.11.015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1532-4

Cell:《細胞》,創刊於1974年。隸屬於細胞出版社,最新IF:36.216

相關焦點

  • 分子細胞卓越中心揭示小GTP酶Rabl2作為分子開關調控膜蛋白轉運出...
    11月26日,EMBO Journa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朱學良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Rabl2 GTP hydrolysis licenses BBSome-mediated export to fine-tune ciliary
  • 研究揭示細胞鐵死亡敏感性和逃逸的分子機制
    研究揭示細胞鐵死亡敏感性和逃逸的分子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8 13:52:38 美國哈佛大學Stuart L. Schreiber、鄒貽龍和懷特海生物醫學研究所Robert A.
  • 北京大學白凡/張寧團隊揭示混合型肝癌分子特徵和診斷標誌物
    肝癌主要分為三種類型,肝細胞癌(~80%)、肝內膽管癌(~15%)和混合型肝癌(~5%)。混合型肝癌兼具肝細胞癌和膽管細胞癌兩種成分,是預後最差的一種肝癌。目前,混合型肝癌的分子特徵未知,缺乏準確診斷標誌物,因此其精確診斷和靶向治療一直是原發性肝癌領域的重大難題。
  • 經典回顧丨Cell種康:無損「電生理」鈣流為揭示水稻感知寒害分子
    基本信息主題:無損「電生理」鈣流為揭示水稻感知寒害的分子機制提供直接證據期刊:Cell人類對粳稻(japonicarice)的選擇已將其生長區域擴展到溫度較低的地區,而這種適應性的分子機制仍然未知。本研究鑑定了讓粳稻具備耐寒性的定量性狀位點COLD1。過表達COLD1jap顯著增強了植物的耐寒性,而COLD1jap缺失或下調的水稻株系對低溫敏感。
  • 上海生科院揭示IV型膠原蛋白促進腫瘤發展的分子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IV型膠原蛋白促進腫瘤發展的分子機制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6-02   今日/總瀏覽:2/1860
  • Nature:首次系統揭示心臟細胞的組成
    要深入了解疾病機理和治療策略,就需要對健康心臟的分子過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了解心臟細胞的全部組成及其基因表達譜是這項工作的第一步。該研究結果突出了心肌細胞,周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細胞異質性,揭示了具有不同發育起源和特殊特性的獨特心房和心室亞群。該研究定義了心血管系統的複雜性及其沿動靜脈軸的變化。在免疫區室中,該研究識別出具有炎症和保護性轉錄特徵的心臟常駐巨噬細胞。
  • 研究揭示人視網膜及其類器官在單細胞解析度下的細胞類型
    研究揭示人視網膜及其類器官在單細胞解析度下的細胞類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2 14:18:39 瑞士巴塞爾大學Botond Roska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人視網膜及其類器官在單細胞解析度下的細胞類型。
  • 研究揭示星形膠質細胞抗炎活性機制
    研究揭示星形膠質細胞抗炎活性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4:51:09 美國哈佛醫學院Francisco J. Quintana團隊取得一項新突破。
  • 生化與細胞所揭示CCM3與GCKIII激酶異源二聚化的分子機制
    國際知名學術期刊Structure近日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周兆才和張雷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al Mechanism of CCM3 Heterodimerization with GCKIII Kinases。
  • Cell|單細胞多組學分析揭示輕度和中度COVID-19之間的劇烈變化
    目前,很多研究包括單細胞研究揭示重症COVID-19患者伴有免疫或造血功能紊亂,如單核細胞中HLA-II下調、淋巴細胞減少、免疫細胞衰竭、髓系細胞異常、細胞因子水平上升、血漿代謝物異常等等。然而,對於新冠病毒患者在輕度和中度感染時體內各種指標如何變化卻不甚清楚。
  • 南京農業大學揭示梨果實石細胞形成的表觀調控分子機制(圖)
    消費者對梨果實石細胞的感知,就是吃到嘴裡有沙粒樣的口感,當石細胞含量多時就會感覺果實肉質粗糙。因此,對石細胞形成機制的深入解析,能為改良梨果實品質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更有助於提升梨果的經濟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 壁細胞β3-整合素與腫瘤細胞的交流影響腫瘤負荷
    壁細胞β3-整合素與腫瘤細胞的交流影響腫瘤負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 20:30:51 英國倫敦大學皇后瑪麗學院Kairbaan M. Hodivala-Dilke、José M.
  • 研究揭示小GTP酶Rabl2作為分子開關調控膜蛋白轉運出纖毛新機理
    11月26日,EMBO Journa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朱學良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Rabl2 GTP hydrolysis licenses BBSome-mediated export to fine-tune ciliary signaling。
  • 【盤點】細胞重編程領域研究進展一覽
    目前誘導體細胞重編程的方法有多種,比如核移植、細胞融合、細胞提取物誘導、化學誘導以及分子調控誘導等。近日,來自日本的研究人員在iPSC臨床研究領取取得了最新的進展,研究者利用重編程技術,成功培育出複雜的皮膚組織,其中包括完整的毛囊和皮脂腺,這項研究有望用於開發燒傷及嚴重皮膚病的新型療法。
  • 重編程路線圖揭示人誘導滋養層幹細胞的生成途徑
    重編程路線圖揭示人誘導滋養層幹細胞的生成途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7 16:09:59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Jose M. Polo研究團隊利用重編程路線圖揭示了人類誘導滋養層幹細胞的生成途徑。
  • 植物耐鹽機制揭示
    植物耐鹽機制揭示 發布時間:2018-10-17 14:29:04 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王靜 先期科學家發現,植物內質網在應對鹽脅迫信號轉導及整合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鹽脅迫與內質網脅迫之間的調控關係仍不清楚。山東農大的課題組通過正向遺傳學,篩選並鑑定了擬南芥鹽敏感突變體SES1,該突變體中蛋白質的正確摺疊受到影響,導致錯誤摺疊和未摺疊蛋白大量聚集在內質網。
  • 張志斌/劉志博/邵峰等揭示細胞焦亡在腫瘤免疫方面的全新功能
    與免疫沉默的細胞凋亡(Apoptosis)不同,細胞焦亡以細胞膜破裂為特徵,諸多細胞因子和危險信號分子在細胞焦亡中被釋放,激活免疫系統,導致炎症反應。該研究組曾於2016年在Nature發文報導GSDMD的膜穿孔活性,揭示細胞焦亡的分子機制【3】。之前的研究表明GSDME的啟動子在多種癌症細胞中被甲基化,這一表觀修飾抑制了GSDME在癌細胞中的表達【7】。這一觀察讓作者推測GSDME可能抑制腫瘤生長。
  • 腦科學日報:Science子刊揭示嗜酒成癮之謎;老年聾的真正原因
    《Nature》子刊發布!全球獨一無二的資料庫,揭示人類和130種哺乳類動物大腦連通性守恆!來源:腦友記BrainUp以色列的研究人員對大約130種哺乳動物的大腦進行了先進的擴散MRI掃描,生成了一個全新的、全球獨一無二的資料庫。
  • 研究揭示抗CD19 CAR T細胞輸注產品與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功效和...
    研究揭示抗CD19 CAR T細胞輸注產品與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功效和毒性相關的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1 21:34:29 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Michael R.
  • 科學網—看透一個細胞
    細胞異質性是克隆種群中的一些細菌發展出抗菌素耐藥性的原因。它會導致大腦中產生不同的細胞亞種群,並解釋了腫瘤固態萌發。然而,監測這些不同點的工具才剛剛起步。 「目前的技術進步,尤其是那些過去兩年中的技術進步已經揭示了同一群細胞中的個體細胞可能存在巨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