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升職、漲工資絕對是所有職場人最想聽到的話。不論是菜鳥還是老臘肉,都是非常期待的一件事。
人往高處走,跳槽就是升職、漲工資最快的實現途徑,
薪酬又是一個敏感的話題,面試官問,你對薪資有什麼期望?向高處說,那會顯得我分量過重,公司受用不起。向低處說,又顯得能力低下。
有次,我沒回答好,就載在了這上面。
那天,翻看報紙,無意中看到了一家公司在面試。
這家公司我倒熟悉,是一個行業裡的|「領頭羊」。我也曾在這個行業浮沉過。
沒想到這家公司能招聘?這可是個機會。
想著自己有了職場經驗,又積攢了些資源,應該問題不大。
按照招聘要求,發了簡歷過去。
公司對我簡歷上填寫的行業經驗有興趣,很快的給我來了電話。
約我到下周一參加面試。
到了這天,準時來到了公司。
前期聊得尚可。
面試官問了些,學歷,工作經驗等大眾套路的問題。
然後問,你對薪資有什麼期望?
我一聽,暗喜,談到薪資了應該入門有望。
以前,沒怎麼跳過槽,還沒遇見過當下談薪資的事。
這家公司在我眼裡是大公司了,別到手的鴨子再飛了。
為了能夠順利入職,我報了一個比正常薪資低的標準。
面試官不置可否,讓我回去等候消息。
一直沒見電話過來。
想著估計是掛了,心裡一直鬱悶。
朋友小王是一家公司的資深HR,有次遇見,向他請教。
HR幫我分析了分析。
HR說,你應該這樣回答,我對工資沒有過硬的要求,我相信貴公司有一個薪酬標準,在處理我的問題上會友善合理。我注重的是找對工作機會,所以只要條件公正,我則不會計較太多。
談薪水要用妙招,巧妙避讓,兩全其美。
1,談薪金。如果在你採取上面的說法說過後,面試官追問期待的薪水值,這時回答可以給出一個幅度,下限可以低一些,上限不要太高,「中庸」的做法在什麼場合都合適,進可攻,退可守。
2,如果在薪資問題上,面試官問出了你的期望值,你還沒回答,卻藉機詢問對方能支付多少工資及福利待遇如何,這也是耍滑頭被拒絕的致命誤區。
大部分情況是,我們面試的公司都是那些中小型的公司,薪酬制度沒規範化,比較靈活。如果你能證明你能創造更高的價值,這些公司一般也會給予你更高的薪水。
如果進入一個有發展前景的公司,比如像馬雲創業時期的公司,工資不要要求太高,首先要進入大門,得到發展的機會。當你掌握了經驗和知識,公司也發展壯大起來,不用提,自然會給你漲薪水,升職。
3,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面試官看過你的簡歷,交流得知你有相當的職業經驗,談吐自信,個性強烈。面試官要對性格進行一番考驗,借談工資看看性格。故意壓低工資,看你是否發火。如果你不能耐心的談判,正好中計,掉進陷阱,怒氣衝天,給人不禮貌,沒教養的感覺,自然也輸在了最後一道題上。
HR對我說,你不要直接回答出了薪資,而且較低的標準讓面試官會認為你能力低下。起了反效果。應該採取我給你的說法,回答巧妙的應付過了面試官。公司錄取你的前提是對你各方面都滿意,無須過早的談論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