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具西式風情的胡同——東交民巷帶你一秒穿越回民國

2020-09-05 走不走呀你

東交民巷給我的感覺是 人少,景美!

當你走進一條條胡同,你會發現它們都很相似,低矮的房屋,橫豎交錯的小道,安靜的人家。但東交民巷卻和他們完全不同,寬敞的林蔭大道,各有特色的建築,徜徉於此,就像走進了民國時代一樣,小資味十足,腳步不由自主的慢了下來,非常愜意!



東郊民巷全長大概有3000米。在這條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的胡同裡,讓你仿佛回到了19世紀。每一處都值得拍照留念。


這個地方原來是日本使館舊址(正義路2號,現為北京市政府,不對外開放)。從正面看去有點像民國電影。這條路上過往行人稀少,寬敞的大道有一半都種上了綠植,夏天從這走過十分的舒服。


東交民巷的道路都類似這樣,綠樹庇護下,顯得十分幽靜,路上行人也不算多非常適合不緊不慢的走著,遇到喜歡的停下腳步拍兩張照片。



你一定在很多介紹的東交民巷的文章裡都看到了一個教堂,對,他就是聖彌額爾天主教堂,我第一次到東交民巷的時候就只記得他了

,但是很不巧,去了幾次這個教堂都沒有開門,不過,從門的小眼裡還是可以窺到他的。


這個地方是法國使館舊址,拱門有些凱旋門的意思,門口兩個大獅子說明這個地方已經被我們的政府機關給佔領了


這個地方是以前的日本特務機構--「梅機關,現在被雜貨鋪給佔領了


這個是,日本正金銀行舊址,西洋古典式建築,磚石立面,木結構,地上兩層,地下一層。現在被改成了中國法院博物館,不用錢,那身份證就可以進去看啦。


遊玩季節:一年四季的任何時間都適合遊玩,夏天的時候有濃密的樹蔭,比較涼快。

開放時間:不限時間,遊玩時間大概在2個小時左右

門票價格: 東交民巷當然是沒有門票

周邊逛逛:玩完之後,可以去天安門啊,前門大街啊,國家大劇院這些 地方遊玩,非常的方便。



北京市西城區東郊民巷

在地圖軟體中搜索東交民巷即可找到,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導航給你指的地方一般是街道的正中心,所以如果想逛全東交民巷你需要走一些重複的路,從一個方向走到頭之後折返回來走到另一邊的盡頭就好。或者走以下兩種線路

東向遊覽:

地鐵2號線前門站下車,從A口出來向北走不遠過地下通道,上來繼續向北,看見右手有個臺階,上去就是東交民巷了。

西向遊覽:
地鐵2號線崇文門站下車,A1口出來,沿著路一直向西走,第一個十字路口右拐(向北),繼續走100多米看見一個十字路口向左拐就是東交民巷。在這裡可以先右拐去看看聖彌額爾教堂。


相關焦點

  • 北京:遊覽東交民巷
    今天咱們溜達溜達過去作為 北京 的屈辱而今兒又作為 北京 很多重要崗位和機關的:東交民巷。東交民巷東交民巷西起天安門廣場東側路, 東至 崇文門內大街。全長將近1.6公裡,元代的時候是和天安門廣場西側的西交民巷連在一起的一條胡同,稱作江米巷,總長將近3公裡,是 北京 最長的胡同。明代的時候被截成了東西兩條胡同。
  • 如果你去北京,我不會帶你去南鑼鼓巷,我會帶你到東交民巷看一看
    在北京若想體驗當地風情,必要逛逛胡同。這裡,沒有人群擁堵,沒有車水馬龍。東交民巷是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全長為1552米,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東交民巷算得上北京城裡一個鬧中取靜的好去處了,各式異域風情的小洋房在林蔭大道兩旁若隱若現,走在路上如尋寶一般。
  • 京城最長胡同——東交民巷裡的西洋舊景
    東交民巷裡的法國郵政局舊址  提起北京胡同,很多人的印象便是灰牆青瓦,古院民居。然而,作為北京城裡最長的一條胡同,東交民巷卻有著規模較大、數量眾多的西洋建築群,並在近代中國的歷史上刻下了難以抹去的印記。  東交民巷位於北京市東城區中部,東起崇文門內大街,西止天安門廣場東側路,全長大約1.6公裡,如果加上西交民巷便足有3公裡之長。「元朝時,東交民巷和西交民巷是連在一起的一條胡同,因地處南糧北運的咽喉要地,故而得名江米巷。」
  • 東交民巷:最長的胡同,最洋的景
  • 一到東交民巷,北京就成了北平!濃鬱的異國風情,是說不完的故事
    一走到東交民巷,北京就變成了「北平」,這裡曾經是歷史風雲中的不可忽視部分,東交民巷作為北京城裡最長的一條胡同,有著規模較大、數量眾多的西洋建築群,現已經成為北京最有異域風情的街區,旅人源源不斷,一年四季都非常適合遊玩~東交民巷是北京市內眾多人文歷史古蹟和商業旺市的黃金連線,是這座城市歷史文化發展演化的重要舞臺,因為它還背負了著沉甸甸的歷史
  • 如果你去北京,我不會帶你去南鑼鼓巷,我會帶你到東交民巷看一看
    在北京若想體驗當地風情,必要逛逛胡同。這裡,沒有人群擁堵,沒有車水馬龍。東交民巷是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全長為1552米,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東交民巷算得上北京城裡一個鬧中取靜的好去處了,各式異域風情的小洋房在林蔭大道兩旁若隱若現,走在路上如尋寶一般。
  • 北京胡同打卡之最長胡同東交民巷
    北京最長胡同東交民巷,入口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側,國博往南走,巷子的入口就可以看到一歐式建築,是原大使館所在地。東交民巷全長1500米之長,對面還有西交民巷,原來是一條巷子,騎車也要花費10分鐘才能遊覽完。東交民巷特色建築眾多,很有看頭。
  • 澗西最具民國風情的街區,帶你一秒穿越回民國時代!
    澗西最具民國風情的街區,帶你一秒穿越回民國時代!如今是一處典型的民國風情主題商業街區,也是澗西區熱門打卡的街區之一。一座座民國風情建築映入眼帘,牆壁的磚紅色看起來極具復古情懷,移步換景,街上店鋪林立,百業駢臻,恍若時光穿越,置身於十九世紀的上海街頭。
  • 北京最牛的一條胡同——東交民巷胡同
    作者 | 景德堂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生活與讀書# 北京最牛的一條胡同~東交民巷胡同!
  • 東交民巷裡的「百年穿越」!
    這是庚子事變後,攝影師站在東交民巷一座建築的樓頂上(至於哪座建築尚待考證,懷疑是滙豐銀行)所拍攝的《列國使館修繕環視圖》當中的東交民巷部分。日本舊公使館舊址      燕都拍攝日本公使館最早位於東四六條胡同內,光緒年間搬到了東交民巷路北,當時的日本公使館只是一座磚木結構的西式平房,史稱「日本舊公使館」。
  • 東交民巷:見證近現代風雨滄桑
    東交民巷是一條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有著特殊意義的胡同東交民巷原名江米胡同。元代時,曾是控制漕運米糧進京的稅務所和海關,因而成為南糧北運的咽喉要地。明代時,將江米巷截斷成為東江米巷和西江米巷。1861年,英法兩國公使進入北京,在距紫禁城僅千餘米的東交民巷率先設立使館。之後,俄、日、美等各國也陸續在這裡設館。
  • 北京東交民巷之旅:初次來到這裡的人們的無不被它吸引
    說起老 北京 ,胡同文化必然是重頭戲,老 北京 人說:「有名的胡同三百六,無名胡同似牛毛。 北京 曾有胡同6000多條,若把這些胡同連起來,長度不亞於萬裡長城。那麼,這麼多條胡同中,最長的是哪條呢?下面就讓我帶你走過這條在 中國 近代史上留下無數榮辱興衰的胡同——東交民巷。
  • 北京東交民巷地址在哪裡?北京東交民巷歷史故事
    東交民巷作為北京城最長的一條胡同,是這座古城不可缺失的部分。  60年代後,隨著北京市政府、北京市總工會、公安部等國家機關單位進駐東交民巷,昔日的「使館區」退出了歷史舞臺,唯有街巷中的特色建築,作為歷史變遷的親歷者和見證者,被保護下來並沿用至今。今日的東交民巷新老建築交錯而立,深居首都中心地帶,它依然幽靜而肅穆,作為北京城著名的符號和標誌,東交民巷向人們述說著百年過往,等待著人們來觸碰和感受。
  • 北京最長的胡同「東交民巷」,關於它的三件事,你知道嗎?
    在北京,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老北京的胡同了,它代表了老北京的歷史,反映了老北京的文化,而且胡同裡的四合院,也具有家的味道。「胡同」一詞,是蒙古語的譯音。《析津志》載稱「巷通本方言」,是1267年元代建大都沿襲下來的,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
  • 帶著100張老照片逛東交民巷,這裡有你不知道的繁華與恥辱
    感受胡同裡的法國風情我們一行人從東交民巷的東口漫步而入,很快就感受到濃濃的法國風情,不久,一座尖頂的哥德式教堂映入眼帘,這便是聖彌厄爾教堂。和北京著名的的東南西北「四大教堂」相比,它的規模雖然最小,但「顏值」可以秒殺北京所有教堂。
  • 東城區胡同裡的那些老洋房——東交民巷
    回顧往昔,人物和事件交織,這條胡同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影響力非同一般。東交民巷的由來東交民巷緣起於元代,那時,江南的糯米通過京杭大運河運抵這裡卸放,因北方人習慣稱南方的糯米為江米,故這裡便取名江米巷。明永樂年間,朝廷拓展北京南城,將江米巷劃入內城。
  • 北京東交民巷之旅:初次來到這裡的人們的無不被它吸引
    說起老 北京 ,胡同文化必然是重頭戲,老 北京 人說:「有名的胡同三百六,無名胡同似牛毛。 北京 曾有胡同6000多條,若把這些胡同連起來,長度不亞於萬裡長城。那麼,這麼多條胡同中,最長的是哪條呢?下面就讓我帶你走過這條在 中國 近代史上留下無數榮辱興衰的胡同——東交民巷。
  • 東交民巷:見證近現代風雨滄桑
    東交民巷是一條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有著特殊意義的胡同,見證了一百多年來中國社會的風雲變幻。讓我們跟著《北京胡同》,走進這條風雨滄桑的胡同吧。東交民巷原名江米胡同。明代時,將江米巷截斷成為東江米巷和西江米巷。在東江米巷設有六部中的禮部以及鴻臚寺和會同館,因主要接待安南、蒙古、朝鮮、緬甸四個藩屬國的使節,因而會同館又稱「四夷館」。清代,會同館改名「四譯館」,允許外國使節在此居住四十天。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籤署《 天津條約》 ,允許在北京設立使館。
  • 「前浪」「後浪」鏡頭裡的東交民巷
    點擊上方「徐徐道來話北京」,我們天天和您悶得兒蜜!
  • 帶著100張老照片逛東交民巷 走過一個世紀的繁華與屈辱
    北京有一條很特殊的胡同,漫步在這裡會感受到濃濃的異國風情,觸目所及是哥德式的教堂,紅頂的小洋樓,玻璃花窗與形似「凱旋門」的西式門樓……日前,記者和幾位北京文史愛好者,帶著100張老張片尋訪東交民巷,走過這條胡同,似乎穿越了一個世紀的繁華與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