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魚養殖要注意水溫變化

2020-12-18 水產養殖網

淡水魚養殖要注意水溫變化

2018-06-28 10:2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漁業報        瀏覽量: 7748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我國的水產品消費中,魚類佔50%以上。在消費的魚類產品中,消費量超過200萬噸的有鰱魚、鱅魚、鯉魚、鯽魚和草魚,這5類大宗淡水魚佔淡水魚消費量的70%以上。

&nbsp&nbsp水是魚類賴以生存的基礎,養魚先養水,良好的水環境是實現水產養殖高產、高效的重要環節之一。而適宜的水溫不僅是魚類自身生長、繁殖及抵抗疾病等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影響水質的重要因素之一。適宜的水溫在水產養殖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了解水溫變化規律及其對大宗淡水魚水產養殖的影響,對指導淡水魚養殖具有重要意義。

  水溫變化規律

&nbsp&nbsp武漢區域氣候中心鄧愛娟等研究發現,對當日平均水溫影響最大的因子是前一天的平均氣溫和最高氣溫,其次是當日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且表層水溫日變化大於深層水溫日變化,深層水溫更趨於穩定,淺層水溫較深層更易受到當日的氣溫影響,深層水溫則更易受前1天氣溫影響,體現了深層水溫變化存在相對滯後性。

&nbsp&nbsp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馬建波等研究發現,水體晝夜溫差較小,水深0.5米~2米溫度差小於5℃,白天隨著氣溫的升高,水溫逐漸上升,並在氣溫達到最高點後約1小時,水體溫度達到最高值,說明當日水體溫度升高相對氣溫存在滯後性。

  魚類生長需要合適水溫

&nbsp&nbsp水體溫度是水生生物環境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淡水魚類是冷血動物,其體溫及一系列生理活動均與水溫的高低有密切關係。水溫直接影響魚類的體溫,並對其生存和生長產生影響。

&nbsp&nbsp各種魚類都有其自身生長的最適溫度及適溫範圍,我國南、北方的主要大宗淡水魚類有鯉、鰱、鱅、鯽,其生長適宜溫度範圍為15℃~32℃,最適生長水溫為24±4℃,產卵適宜水溫18℃~30℃,最適溫度為25±3℃。在適宜溫度範圍內,水溫升高可以加快魚類的代謝強度,增加魚類的攝食量,加快生長。上述魚類在水溫低於15℃和高於32℃時食慾降低,生長緩慢,水溫低於10℃時,攝食量急劇減少,低於5℃停止攝食。

&nbsp&nbsp淡水魚的不同生長階段,其生長速度不同,在不同水域(水溫)生長速度也不同。性成熟前,生長最快,水溫高,性成熟早,生長速度提前減慢。因南方水溫高,鉺料生物豐富,淡水魚生長期長,長江、珠江種群生長優於黑龍江,但珠江水溫高,性成熟早,生長速度提前減慢,故長江種群優於>珠江種群優於>黑龍江種群。

&nbsp&nbsp因此,採用水積溫結合魚類的生理習性,可判別各地熱量資源對魚類生長的適用性,有利於實現魚類的快速生長及較高的經濟效益。

  夏季水溫高可引發出血病

&nbsp&nbsp水溫對水體中溶解氧、pH及氨態氮等水環境因子的影響:水體中溶解氧及其他有害氣體的溶量均與水溫有關,夏季水溫升高,魚類新陳代謝增強,耗氧量增大,由於浮遊生物受光照強度的影響,水中溶解氧也隨之發生變化,晴天較陰天含氧量高,白天較夜晚含氧量高,晴天下午含氧量最高,黎明前含氧量最低,當水中溶解氧量低至0.3毫克/升,魚類即開始死亡。因此,夏季應特別注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可採用增氧設備增氧,使水中溶解氧量保持在4毫克/升左右。

&nbsp&nbsp另外,水溫還是影響水體初級生產力的重要因子。溫度較高有利於水中植物及浮遊生物生長,而水中pH變化主要由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變化引起,白天植物及浮遊生物在光合作用下消耗二氧化碳的速度大於魚類等生物因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的速度,pH值上升;晚間光合作用停止,二氧化碳含量快速上升,pH值隨之下降。

&nbsp&nbsp含氮有機物分解,水生生物(包括魚類)代謝以及反硝化細菌還原可以產生水中氨態氮,水中氨態氮含量與pH及水溫成正相關關係,氨易溶於水,並對魚類有毒害作用。因此,夏季高溫時可以採取降低養殖密度、減少飼料餵養次數以及換水等方法,對水中的氨態氮加以控制。

&nbsp&nbsp水溫對魚類感染疾病的影響:夏季由於水溫高,水質較肥,水中病原體大量繁殖,在高密度飼養條件下,池水負載量大,可能會降低魚類本身抗病能力,使其幹擾病原菌。

&nbsp&nbsp進入高溫季節後,淡水魚類易發暴發性出血病,該病是造成損失最大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由嗜水氣單胞菌、溫和氣單胞菌、魯克氏耶爾森氏菌、弧菌等細菌感染引起,水溫持續在28℃以上最易暴發流行,感染早期魚體體表各器官均出現輕度出血,嚴重感染時,魚體體表嚴重充血。因此,必須做好暴發性出血病的防治工作,可以採取以下措施:藥物消毒、換水保持水體清潔,降低養殖密度,使用質量較好的飼料或適當減少飼料投喂,使用增氧機及時降低水體氨氮及亞硝酸鹽的含量。

&nbsp&nbsp綜上所述,夏季是魚類生長的黃金時期,投餌、施肥多,最易導致水質變壞;同時水溫高,寄生蟲與致病菌大量滋生,易引起淡水魚暴發性疾病的發生,應引起高度重視。對夏季淡水魚養殖進行科學管理,包括水質狀況的檢測以及魚類疾病的監控等,是實現夏季淡水魚養殖穩產、高產的重要環節。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總說水溫決定魚口,那麼常見淡水魚的適宜溫度,分別是多少呢
    ,所以我們總這麼說,水溫決定魚口,但是又有釣友說,區域分南北,氣候大不同,更何況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就算一條水域,相鄰兩個縣,水情魚情都不同,更遑論淡水魚種類都不一致,水溫決定魚口,不就成了一句空話了麼?
  • 淡水魚新品種「龍王魽」適合多種養殖方式
    據拉瑪公司的參展代表介紹,這條魚是淡水魚,既適合室內水泥池養殖,也適合土池養殖,而且土池養殖效果更佳。最適宜溫度20℃~30℃左右,比較耐高溫。成魚規格能達到4斤~5斤重,養殖周期並不長。而且這條魚有海水魚漂亮的斑紋,賣相極佳,肉質也不錯,可以進入高檔的酒樓消費。近期筆者採訪了龍王魽的引進者,來自臺灣拉瑪國際有限公司的創始人——王國中,看看他和龍王魽有著怎樣的故事。
  • 淡水魚肉質很好,乾淨的水源和經常性的觀察,是養殖的關鍵
    大家都知道海裡的魚有很多,但是今天我們要講的不是海裡的魚兒,是南方湖泊裡的這些淡水魚,我們要知道淡水魚的味道也是非常鮮美的,而且南方的朋友是非常喜歡用魚來做菜的。小編有幸去了幾趟南方,在那裡也是吃到了非常鮮美的魚肉,那麼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就來與大家一起分享淡水魚的養殖。
  • 2020年春淡水魚暴發病防治策略與技術
    2020年1-4月,江蘇全省淡水魚養殖區鯽魚和草魚開始發病,主要表現症狀是紅嘴、爛身、水黴、掉鱗、赤皮等為典型症狀的疾病,死亡嚴重。通過實驗室病原分離鑑定以及流行病學分析,確認為以維氏氣單胞菌為主的細菌感染。
  • 花鰱魚是如何養殖的?養殖過程中要注意什麼?快來看看吧
    導語:花鰱魚是如何養殖的?養殖過程中要注意什麼?快來看看吧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三農,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是花鰱魚的養殖方法。大家最喜歡吃的一種淡水魚是什麼魚呢?小編最喜歡吃的一種淡水魚是花鰱魚,花鰱魚的生長周期比白鰱魚的生長周期要長一些,它長得比較緩慢。它其實也叫胖頭魚、大頭魚。現在這種魚的養殖已經遍布全國,在餐桌上經常會見到這種魚,的價格不是那麼的貴,營養價值又高,所以深受很多人的喜愛。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養殖花鰱魚的行業,當成那麼這種魚,應該如何養殖呢?
  • 水溫決定了三文魚的產卵,養殖戶注意了,粗心大意要不得
    因此,在國內市場上三文魚的前景也是一片大好,也開始有很多人大規模養殖三文魚,尤其是在南方的一些地區,養殖三文魚的技術也是日漸成熟。只要我們能夠在整個三文魚的養殖過程中,做到謹慎和認真,那麼我們最終會得到很高的產量和收益。可是我們在養殖三文魚的時候又應該如何進行呢?三文魚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生長環境?
  • 冬季養殖羅非魚要注意什麼?防風保溫是關鍵,其次是水溫要適宜
    不過羅非魚同時也存在著養殖一個問題,那就是進入到冬季之後,往往管理起來會比較麻煩,因為它比較害怕低溫環境,如果溫度太低的話,就不適宜生長。所以在進入到冬季之後,管理也要十分的注意,避免給自己帶來養殖損失。那麼在冬季時養羅非魚有哪些注意事項呢?羅非魚在進入到冬季之後,管理的重點就是投喂。
  • 淡水魚養殖老手李鳳山的自白
    淡水魚養殖老手李鳳山的自白2015-02-27 20:4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當代水產》          早在10年前,我們這裡池塘養殖出現一種奇怪現象。池水是草綠色或是黑綠色,混養的鯉魚卻不到投料區吃料,草魚也很少來,甚至沒有。晴好的天氣裡用溶解氧測試盒測試溶解氧,可以達到8~10,甚至超出10。(測試盒一般用北京大學生產,商標是明德,或者是北京贛新生物有限公司生產的)。沒有其它特殊原因的情況下,用這種化學試劑測試融解氧指標,魚的攝食狀況根據所得數據不同而變化。
  • 這種熱帶淡水魚能抵禦較低的水溫
    熱帶魚,顧名思義,它們出生於熱帶水域,經一代又一代的繁育,早就適應了溫暖的水溫。因為它們的觀賞性極高所以近些年,飼養熱帶魚的人越來越多,但全國各地的氣溫都有很大差異,尤其是寒冷的北方,熱帶魚能適應低溫環境嗎?什麼樣的熱帶魚更耐低溫?
  • 威海水產品市場:鮮魚價格上漲,淡水魚繼續高穩
    威海水產品市場:鮮魚價格上漲,淡水魚繼續高穩2020-07-17 15:1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威海水產品市場        瀏覽量: 8089 次 我要評論 盛夏的威海,沒有炎炎的暑氣,只有海風的沁涼,連呼吸都變成一種享受。碧海沙灘間,盡情享受「威海藍」帶給我們的快樂與愜意!&nbsp「禮尚威海」,是這座城市獨有的好客之道。
  • 江蘇主要淡水魚養殖市場形勢分析
    256.7萬公頃,其中江蘇省為37.1萬公頃,居全國首位;2012年全國淡水魚養殖總產量為2334萬噸,其中江蘇為234萬噸,佔據全國1/10;除去鰱鱅魚,江蘇主要淡水魚養殖品種為鯽魚、草魚、鯿魚、泥鰍、鯉魚,這5個品種產量佔據全省淡水魚養殖總產量的近60%,具體情況見表1。
  • 沒有鱗片的巴沙魚,營養價值非常的高,人工養殖要注意哪些方面?
    巴沙魚它沒有一點鱗片,這是它不同於其它魚類的一個特點,但它卻是市場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淡水魚,由於它是從其它國家進口來的,所以我國只能夠進行人工大面積的養殖。在人工大面積養殖的時候也比較簡單,因為它們屬於雜食性的食物,對環境的要求呢相對也不高,它對環境含有氧氣要求比較低,所以它們也可以進行比較高密度的養殖。所以人們進行這種品種的養殖,非常容易實現財產的增加。
  • 養殖淡水魚,只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就能養出品質好的魚
    養殖淡水魚,只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就能養出品質好的魚要說人們餐桌上常見的水產動物,那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淡水魚了。現在也到了春天了,農戶都開始大規模的養殖淡水魚掙錢了,其實養殖它們並不難,但是想要養出品質好的魚卻很難。它們的品質決定了做出來菜的味道,間接也會決定它們是否收到大眾歡迎,賣到一個高價錢。那麼今天就來講講怎麼養殖才能養出品質好的魚?要注意哪些的方面。無論是我們要養殖什麼,選擇一個好的場地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 怎麼才能把河豚養殖成功,其實只需要注意這個問題,就能養殖成功
    而且關於河豚的飲食還是有著多種多樣的神秘傳說的,所以在無形當中就導致很多朋友,對河豚的關注度變得越來越高,那麼養殖農戶又怎麼能夠,放過這個發家致富的機會呢?但是怎麼才能把河豚養殖成功?首先大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控制力度,河豚在生長的過程當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導緻密度太大,因為它們對水溫的要求很高。
  • 健康餐桌一定要有魚,淡水魚海水魚該pick誰?
    ----- 吃要吃的 安全 ----- 簡單粗暴的劃分,魚類可分淡水魚、海水魚。但它們也生活在不同的深度,所以大家也相對熟悉一個類別,叫深海魚。 相比較含有較多鹽分的海水,淡水中微生物、寄生蟲等會更多,食用淡水魚也要注重安全問題。
  • 養殖巨骨舌魚的新手看過來,這幾個養殖管理要點一定要知道
    巨骨舌魚是生活早原始的熱帶叢林中,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在我國也被稱作是海象,巨骨舌魚主要以小魚為主,但是偶爾也會捕食蛇,鬼等由於天氣比較熱,河流的速度比較緩慢,所以含氧量也就比較低,巨骨舌魚會經常浮出水面來進行換氣,就算是在旱季,也可以在泥沙中自保。
  • 養殖甲魚能脫貧致富,在寒冷的冬季養殖要注意哪些具體事項呢
    甲魚分為野生甲魚和人工甲魚,在市場上我們常見的都是人工養殖的比較多。那麼在冬季想要通過人工養殖的方式進行養殖,都有哪些具體事項?為了提高養殖甲魚質量,獲取高利潤,在寒冷的冬季養殖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一、養殖溫度的具體管理。寒冷的冬天對於養殖甲魚來說,是一項比較複雜的工夫。
  • 清流:舉辦淡水魚養殖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
    為提高清流縣貧困農戶的科技養殖水平和自身致富能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近日,清流縣扶貧開發協會在嵩口滄龍漁業合作社基地舉辦淡水魚養殖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嵩口鎮貧困戶、漁業養殖戶及周邊鄉鎮養殖大戶等66人參加了培訓。
  • 味道鮮美的河豚魚,適不適合淡水養殖,怎樣避免養殖誤區
    這就使得很多人來飼養河豚了,飼養河豚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活,要注意的東西也是有非常的多的,因為在我們不經意間就會把河豚給惹生氣,所以它就會變得像一個漂浮的氣球一樣,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說一說,怎麼才能養殖把好一觸摸就生氣的小河豚吧!
  • 山東青島本地淡水魚的養殖和市場完全調查報告
    在最初2011年時,只有一百條作為親魚(也叫種魚)的松江鱸魚,遊進了青島的養殖池中。2012年,這些魚首次開始產卵,但需要工作人員在養殖車間裡蹲守。因為雌松江鱸魚不護卵,此時若不及時將魚卵取走,別的雌魚就會把卵吃掉。排卵後,孵化期要長達3個星期,孵化率卻只有近5成。不光如此,松江鱸魚的夥食要求也很高。最初要餵養小輪蟲,過了一周它們開始吃進口的滷蟲,長到三個月後,才能開始吃小魚小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