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難、求職難?不存在

2020-12-13 臨淄融媒

如果

你的企業用工荒、招工難

或者你覺得求職難

那麼

下面的信息對你來說是個好消息!

3月7日

「閃電雲用工平臺」在

臨淄雲APP上線啦!

「閃電雲用工平臺」是由山東省縣級融媒體省級技術平臺開發的面向全國的招聘用工平臺以「臨淄雲」APP為載體,實現企業招聘信息發布、民眾應聘等功能。通過全國融媒體戰「疫」復工聯盟成員,在各地使用電視、電腦、手機等多種途徑進行信息發布,讓更多的企業和民眾能看到信息,幫助企業和民眾快速建立連接,解決企業用工荒、招工難,求職者求職難問題。

@臨淄的小夥伴

你只需下載進入臨淄雲APP

在首頁點擊進入「閃電雲用工平臺」圖標

即可發布招聘信息或獲取招聘信息

如果你的企業想招工

只需下面兩步

即可發布招聘信息

第一步:企業認證資料提交。

第二步:發布企業職業。

如果你想求職

第一步:點擊職位列表界面的職位信息,查看職位詳情。

第二步:點擊獲取聯繫方式,可獲得企業聯繫方式。

求職者還可以將職位信息分享給微信好友。

心動不如行動

即刻下載

屬於咱臨淄人的APP!

臨淄雲APP下載方式如下:

1.老版臨淄雲APP的安卓用戶,可進入老版臨淄雲APP,更新後跳轉至臨淄雲2.0下載連結。

2.蘋果手機用戶可在IOS App Store搜索「臨淄雲」下載安裝。

3.OPPO、小米手機用戶可在其應用市場搜索「臨淄雲」進行下載安裝,其他各大安卓應用市場正在審核認證中,陸續將正式上架。

相關焦點

  • 大慶用工市場解析 "招工難"與"求職難"仍並存
    然而,即使這樣,大多數企業仍不能滿足自己的用工需求,招人難的問題依舊存在,尤其是銷售、營銷人員和專業人才缺口最大。有企業甚至開出五險一金、年薪10萬的待遇,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設計人員。一方面企業招工難,另一方面求職者找不到工作,招工難在大慶市仍然持續。
  • 「招工難」還是「找工難」?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原標題:「招工難」還是「找工難」?□ 對東莞政府來說,解決結構性缺工,當務之急是補充產業所需的技能人才。 □ 對企業來說,練好內功、提升薪酬待遇,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用工難題。近日,廣東東莞「7000元月薪招不到人」的話題引發廣泛關注,記者就「招工難」的話題採訪東莞企業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主管陳俊龍時,他這樣回答。 對於擁有18萬家工業企業的「製造之城」東莞來說,就業用工是年頭年尾常講常新的話題。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不僅許多企業的訂單遭遇了「過山車」式的波動,而且到底是「招工難」還是「找工難」,更叫人分不清楚。
  • 廣州製衣廠月薪過萬卻招工難!為何工資高卻留不住人?
    今晨,「製衣廠月薪過萬招工難」的話題被頂上微博熱搜。春節後,廣州製衣廠遇「招工難」。一名工廠老闆稱,廠裡最多曾有百名工人,現在不到30人,曾因人手不夠延誤了貨期。「現在工人挑工作,有時候藉口出去買瓶水,人就不見了。尤其是90後,想創業的心比較大,三點一線的生活難留人」。
  • 西昌人力資源市場節後供需兩旺,但服務行業招工難
    找工作,求職者最看重什麼?近日,記者進行了調查。 崗位人才供需兩旺 春節之後,每周二、四、六,西昌人力資源市場都會舉行招聘會,場場火爆。3月17日,記者在人才市場看到,招工的企業和求職的人員,把市場擠得滿滿的;人才市場外的公告欄前,也圍滿了求職者。
  • 求職難? 青島用工市場冷熱兩重天
    今年23歲的淄博小夥李志軍剛站到招聘啟事的牌子前面,就有一個40多歲的中年婦女過來,問他幹不乾洗車的工作。小李稱自己之前沒有工作經驗,而且年後也不一定回來,只是臨時找份工作賺點錢回家過年。即使這樣,中年婦女還是非常爽快地答應了,待遇為月工資兩千元,管吃管住。  正在擺攤招工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這種招聘企業多、應聘人少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半個多月了。
  • 訂單回暖,蘇州、東莞卻遭遇招工難!年輕人為何不願進工廠了?
    從上圖可看到,一季度,各城市處在封鎖期時,藍領的招聘需求人數、求職申請人數和就業景氣指數,均大跌。招聘需求人數和景氣指數在6月份迅速回正,在7月份達到了最高。但有趣的是,在藍領招聘需求人數和景氣指數大幅回暖的背景下,求職申請人數卻仍是下跌,儘管沒有一二季度跌得猛。
  • 利辛人口量那麼大,為什麼找份工作那麼難?這裡找工作才靠譜!
    利辛縣一邊是招工難,一邊是求職難。招工求職資訊時代裡,現在人們找工作已經不像過去盲目依賴於人才市場、熟人介紹,而是更多的把目光投向了網際網路。怎麼在網上找工作?面對這樣的結構性矛盾,利辛人才網推出利辛縣免費在線求職、招聘平臺。
  • 甘眉工業園區有效解決疫情期間「招工難」問題 全力推動企業項目...
    為有效解決企業和建設項目面臨的「招工難」問題,甘眉工業園區黨工委、管委會提前謀劃,統籌安排,多渠道收集發布信息,創新招聘面試方式,高質高效填補了企業和在建項目的崗位空缺。一是提前全覆蓋收集企業和在建項目崗位需求信息,結合不同崗位要求的年齡、學歷層次、從業經歷等進行梯度劃分,有針對性進行推送發布。
  • 安徽為湖北籍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 58同城線上招聘為武漢賦能
    近日,安徽為1335名湖北籍高校畢業生發放每人1500元求職創業補貼,總計200.25萬元,加大對湖北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幫扶力度。為了做好疫情重點防控區域的穩就業服務,58同城通過優質線上招聘服務為武漢賦能,助力人崗精準匹配,為武漢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依託豐富的大數據資源,58同城發布多份招聘求職報告,為武漢招聘市場畫像。
  • 58同城2018餐飲行業招聘總結報告:餐飲行業求職活躍度高,服務員...
    3月19日,58同城對2018年餐飲行業招聘以及求職市場進行總結,分析了2019年餐飲行業招聘趨勢,並發布了《2018餐飲行業招聘總結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全國中小餐飲企業招聘需求持續加大,其中二、三季度迎來餐飲從業者求職高峰期,服務員崗位供需量最大,重慶地區對求職者的吸引力在全國各城市中排名第一。
  • 月薪過萬也難招到人,為何工廠還不要35歲以上的人
    「用工荒」這個詞大家肯定不陌生,這是最近這幾年比較火的一個話題。雖然我國擁有14億人口,但是卻有不少行業都陷入了「招工難」的窘境,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製造業。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就算是富士康給出了「天價」工資,但是很難招到年輕人。而像富士康這樣,面臨招工難的工廠還有不少。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中國有14億人,為何工廠還招不到人?人去哪裡了呢?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有不少人都是搶著進工廠的,但是如今這樣的現象卻見不到了。
  • 綜述:招工難困擾汕頭企業 多項措施並舉加以應對
    綜述:招工難困擾汕頭企業 多項措施並舉加以應對   中新社汕頭記者22日在招聘現場了解到,招工難依然困擾著汕頭的各大企業,擁有專業技能的技術工人尤其缺乏,有的企業打出月薪5000元人民幣的「白領價」都難以招到如願的技術工人。  據多家招工企業介紹,今年有一技之長的工人格外受歡迎。不少招聘企業都急需招收專業技術性質的設備維修工、電工技工,這些工種的工資基本都在3000元左右,最高的可達5000元。
  • 招工難急壞製衣老闆,流水線留不住90後,他們想創業做老闆
    春節過後,全國各地招工潮大幕大啟,一時間,招工難、用工荒又成了熱點話題。2月21日,廣東廣州大塘村招工橋附近,眾多招工者路邊排著齊刷刷長隊,如同開業迎賓,等待工人前來問詢。招聘隊伍中許多工廠老闆親自上陣,排隊招人。現場一位老闆稱,廠裡最多曾有百名工人,現在不到三十人,曾因人手不夠延誤了貨期。
  • 職場上為什麼很多人抱怨求職難,公司卻說招人也好難?原因在這裡
    一、用人單位招人為何越來越難 我做了HR十多年,但這些年發現招聘越來越難做,尤其是重要的崗位總是物色不到合適的人選。 我認為求職者找工作難,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吧: 1、自身缺乏核心競爭力 很多求職者,離職後都很迷茫,想轉行呢不知道做什麼好,繼續做老本行呢又無法突破瓶頸獲得更好的發展。 在我看來,產生這些問題的關鍵是自身缺乏核心競爭力。
  • 極光:求職周期長、崗位供給少,年輕求職者面臨「最難就業年」
    極光觀點:1、年輕求職者依然面臨著「最難就業年」,就業難題主要表現在求職周期長、崗位供給少和招聘信息判斷難以及應聘成本高;2、超職季等招聘節為求職者智能推送眾多合適的就業機會,利用大數據智能手段高效匹配人崗,縮短求職周期,排除幹擾信息,通過減少雙方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提升找工作效率的同時降低求職成本;3、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年輕求職者傾向於投遞新行業
  • 「招工難」頻現,工廠如何解決「用工荒」,這點才能吸引年輕人!
    但有業內人士卻指出,受疫情的影響,這些城市卻出現了「招工難」的現象,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其實,隨著經濟的逐漸恢復,部分工廠的訂單也實現了增長,但有些製造業工廠出現「招工難」現象,主要是由於這些原因。首先,有一部分人上半年前往南方地區找工作,但並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於是選擇回鄉發展,造成了這些城市勞動力下滑的局面,雖然工廠的訂單上來了,但臨近春節,很多人已經不願意出門工作了。其次,就是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從事工廠的工作,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不少新興行業得到了年輕人的認可與青睞,很多年輕人願意從事一些門檻比較低,但收入比較高、前景比較好的行業。
  • 2014年廣州招工難:月薪漲一成 無學歷要求難招工
    南都記者張志韜攝  廣州普工起薪今年至少漲一成 無學歷也難招  當220多萬外來工返鄉過節,且有相當部分不能及時返穗、返崗時,廣州這個高度依賴外來工維持產業發展的城市,其缺工的情況不言而喻。根據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南方人才市場兩大公益性求職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廣州節後需緊急補員12 .33萬。
  • 疫情下在美留學生的艱難求職路:簡歷投出無音信 矽谷「碼農」求職難
    已在矽谷科技巨頭工作兩年的華人工程師小王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導致今年應屆畢業生在美求職難的最大因素是疫情。2018年,小王加入了一個名為「灣區早鳥」公眾號發起的微信公益群,這個群裡,有一眾希望加入科技巨頭的留學生,進行互相監督、信息共享等。小王透露,Uber、Airbnb等涉及交通出行、旅遊類的科技巨頭,受影響無疑是最大的,也是最早一批開始裁員的科技企業。
  • 勞務公司招工難,主要原因是什麼?
    勞務派遣公司近些年出現了招工難的問題,其中的原因也有很多,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一下幾個主要的原因。首先,就是很多人看清了勞務派遣的本質。網絡上勞務派遣公司怎樣盈利的文章很多,勞務派遣工作人員多少回了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