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三無小區」好比城市的夾縫。這裡沒有物業、沒有主管部門、沒有人防技防等功能設施。長期以來,這裡安全問題突出、衛生狀況堪憂、公共設施出了問題無人管,是黨和政府治理的難點和痛點。
今年6月份以來,白廟街道按照市委組織部門統一部署,在轄區「三無小區」全面推進紅色物業創建工作,社區幹部主動作為,小區黨員幹部積極響應,一個個紅色物業組織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小區的安全問題、衛生狀況得到明顯改觀,城市基層治理的短板得到明顯加強。
試點紅色物業,慈孝巷封閉管理開新局
小區入口處,嶄新的鐵藝大門和道閘系統將小區與繁雜的外界隔離開來;值班崗亭裡,工作人員時刻注意著進出的車輛和行人;崗亭頂部,「歡迎回家」的幾個紅色大字讓人覺得特別溫馨。白廟街道官堰社區慈孝巷小區,由以前四通八達的「三無小區」 如今變成有物業服務的封閉小區。
慈孝巷小區位於果園二路中段,由主次兩巷道、9條支巷道、36棟住宅樓組成,共有1020戶2619人。以前這裡各自為政,停車無專人管理,人員進出繁雜。疫情防控關鍵期間,安全隱患問題尤為突出。
為加強城市「三無小區」管理,2018年,官堰社區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慈孝巷進行了綜合改造,安裝所有主、支巷道高清視頻監控,改造雨汙水管網,刷黑道路,投放垃圾分類箱5處,居住環境得到很大改善。今年6月初,官堰社區在慈孝巷率先啟動「三無小區」紅色物業管理試點工作,並充分徵集居民意見成立紅色物業黨支部,引入高匯物業公司對慈孝巷小區進行規範化物業管理。
高匯物業公司進駐後, 專設了3處車輛道閘出入口和4處行人門禁系統,還聘請了專業秩序員及保潔員為小區居民服務。秩序員每天24小時開展巡邏服務,維護小區治安和秩序,對進出人員做好登記工作;保潔員則負責巷道、樓道保潔工作、路邊綠化和環境維護,給居民創造一個乾淨漂亮的生活環境。居民們都說,紅色物業給他們帶來更多安全感和獲得感。
支部建到小區,補齊城市社區治理短板
為體現黨組織的引領作用,自全市提出「三無」小區物業化管理以來,白廟街道各社區積極行動,廣泛宣傳和動員,建起了一個個紅色堡壘。
許家塝社區位於果園三路,下轄12個「三無小區」,大部分為老舊小區和規模較小的單位住宅樓。社區通過召開會議,走訪黨員,號召在職黨員、老黨員、退休幹部積極參與,目前已成立4個黨支部和一個黨小組。
楊灣路社區位於城鄉接合部,轄區居民點、家屬區全部是三無小區。社區黨支部書記張玲非常重視紅色物業創建工作,多次開展走訪居民、黨員座談收集意見建議贏得支持,順利推選出5個紅色物業黨支部。
月亮湖社區白雲家具廠家屬區是個改制企業家屬區,多年來小區存在很多管理上的漏洞。小區黨員劉榮亞主動來到社區對接,了解紅色物業服務內容,擔起了白雲家具廠紅色物業黨支部書記重任。經過他的積極奔走,目前該小區已經納入今年的老舊小區整改範圍內。
白廟街道黨委組織委員肖福平介紹,紅色物業以「黨建引領」為鮮明主題,在物業領域發揮黨的政治功能,把牢物業服務的正確方向,督促物業公司對居民的服務做實做好,從而彰顯黨建「紅」的特色,體現社區「治」的成效。截至目前,白廟街道通過單獨建立和聯合組建的方式成立了45個「三無小區」黨支部,轄區112個「三無小區」實現了黨組織全覆蓋。
培育「紅色管家」,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百米」
為了體現社區的自治功能,白廟街道還圍繞「三無」小區物業化管理,成立了一批紅色自管會,成為小區居民群眾信賴的「紅色管家」。
五一路8號東「三無小區」自管委員會、五一路8號東聯合黨支部成立後, 黨支部和自管會成員就小區水電氣、房屋及綠化亮化改造問題,多次上門徵求小區居民意見,開展集體議事協商會議,最終確定改造項目。
五一橋社區交管站家屬區進行電改,家屬黨支部委員兼自管委員會成員黃菲主動請纓牽頭電改工作,來回奔波向相關部門申報手續,幫助居民填寫申報資料,終於完成了電改工程,讓每戶居民都有了自己的電費戶頭。
東站社區老年協會黨支部老黨員劉幫清知道所在小區納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後,主動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上門向居民宣講政策,徵求居民改造意願。他還克服家庭實際困難第一個站出來同意拆除自家門前的附屬屋,贏得居民理解和支持,保證改造項目如期開工。
下一步,白廟街道將加快推進27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建設,完善門禁、道閘、下水道等基礎設施後,儘快請掇刀高匯物業公司入駐管理。同時,街道還要加強小區自治組織建設,力爭在7月底選舉產生所有「三無」小區自管委員會,推進黨組織向小區、網格、樓棟延伸,構建起「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樓棟長」的小區黨建格局。肖福平說。
來源:荊門高新區掇刀區
【來源:荊門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