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陳雲嘯 何 娟)針對轄區「三無小區」普遍存在的問題,溮河區湖東街道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城市創建為抓手,凝聚社會各方力量,推動「三無小區」邁向共建、共創、共享目標,努力提升小區治理水平。
據了解,該街道轄區6平方公裡,常住人口6萬人,擁有居民小區、家屬院169個,其中「三無小區」60個,佔36%。為此,街道首先靠黨建引領治理,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別山精神,在居民小區設置宣傳版面,嵌入紅色文化,推動落地生根,先後打造紅色樓棟、文明樓棟百餘個,營造了轄區文明創建的社會氛圍;凝聚紅色力量,街道9支社區黨員志願服務隊和轄區2000多名市、區報到黨員,踴躍投身到居民小區治理,活躍在創文保「衛」主陣地上,匯聚了小區治理的城市創建力量;築牢紅色堡壘,街道指導各社區建立居民小區功能型黨支部,實現黨組織在「三無小區」全覆蓋,以功能齊全的活動場所、溫暖貼心的便民服務,築牢社區「紅色家園」,利用小區門崗房、活動室打造「小、巧、精」的「紅色港灣」,為小區黨組織、自管會日常工作、居民協商議事等提供紅色陣地,將堡壘延伸到居民家門口,推選480多名樓棟長、樓棟黨小組長擔任小區「紅色管家」,把服務人民的觸角延伸到樓道、覆蓋到家庭;建立「紅色物業」,打造經典花園、三五八小區等示範點,發揮「紅色物業」融入基層治理、服務人民群眾的作用。
靠聯動各方治理。街道動員轄區社會力量,推動黨建引領「三無小區」治理強基提質。統籌力量,形成聯動格局。街道聯合市、區包保單位黨員力量,充實社區治理力量,共同協商治理,整治環境、基礎設施等。街道發揮網格「一長四員」的作用,整合城管中隊和相關部門力量,聯合移動、網通、電力等部門,聯動治理,協同合作,集中整治小區及周邊秩序和環境問題。標本兼治,確保治理成效。針對「三無小區」問題,採取「一小區一方案」,實施五大專項清理行動。目前,已完成17個「三無小區」的改造提質,鋪設路面2萬平方米,粉刷牆體3.5萬平方米,新裝門禁5處、路燈60盞,清運垃圾200餘車,增設宣傳版面120處。加大投入,提供堅實保障。街道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政策,申請改造配套基礎設施項目資金,加之市、區包保單位的投入,落實「一包五幫」支持,統籌用於居民小區改造提質。
群眾參與打理。本著「讓黨員群眾唱主角」的理念,街道黨工委規範居民參與程序、激發居民自治活力,逐步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小區治理局面,走出「政府引導、居民參與、建管並舉」的小區治理新路。7月份以來,該街道多方鞏固治理成果,以點帶面,輻射推廣,實現小區治理全面提升,力求「自管自治精細化、活動開展多元化、巡查督導常態化」,探索長效管理模式,持續擴大幸福圈。目前,轄區60個「三無小區」都成立居民自管會,吸納154名成員,依託「紅色港灣」開展「文明居民」「文明家庭」評選、文明創建知識有獎競答、「清潔家園」等系列活動,「紅色港灣」成為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的心連心平臺,激發了廣大居民的主人翁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