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長春電影製片廠」之謎

2020-12-19 長春人說長春事

在長春歷史上有兩個「長春電影製片廠」,一個簡稱「長制」,一個簡稱「長影」。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它們之間有哪些關係?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說起來話就長了。

「東影」撤往興山

1946年4月,光復才半年多的東北又籠罩上了戰爭的陰雲。國民黨政府在美國的支持下,打過山海關,迅速佔領瀋陽。中共中央東北局從瀋陽撤到撫順、梅河口,又撤到了剛從國民黨手中解放出來的長春。跟隨東北局來到長春的還有從延安跋山涉水兩個月走到東北的一批文化藝術幹部。他們由延安「魯藝」部分創作人員組成,到東北後改稱東北文工一團,以舒群為隊長,田方、沙蒙為副隊長,其中有著名詩人公木,作家嚴文井,演員王家乙、林白、於藍、王大化、張平、林農,作曲家劉熾等。還有剛剛從蘇聯回國的著名電影家袁牧之、延安電影團先遣小組組長錢筱璋等人。

按照東北局命令,於1945年10月1日成立的東北電影公司實行軍管,更名為「東北民主聯軍司令部東北電影公司」。東北局宣傳部長凱豐想讓袁牧之任總經理,但袁牧之剛回國,沒擔任過領導職務,擔心影響黨的工作,婉拒不受。凱豐就安排曾給朱德當過秘書,以黑人為筆名馳騁偽滿文壇的作家舒群為總經理,張辛實為副總經理,袁牧之任顧問。1946年5月,國民黨軍隊攻佔四平,情況危急,「東影」必須隨東北局撤往哈爾濱,選址建廠。

東北電影公司是在我黨地下黨員劉健民、趙東黎支持下,經過無數工作和鬥爭,把已經被國民黨分子姜學潛一夥掌控的「滿映」奪過來,建立的電影公司,號稱「東亞第一大廠」,人多,機器設備也多。這裡職工構成複雜,還有日本人、朝鮮人,後撤難度非常大。設備拆卸、機器裝箱、調動車輛、動員說服……在舒群、袁牧之和張辛實的有效組織下,僅用一周時間,就把「東影」的機器設備和自願跟隨後撤的部分人員撤出。當舒群親自帶著凱豐部長的車去小白樓接出張辛實、凌元等人的時候,國民黨軍隊已經逼近範家屯。凱豐部長把車借給舒群去「東影」接人,自己則和警衛員步行前往車站。

當時,「東影」演員劇團的部分演員按照公司安排,在市裡演出話劇,因為情況突變,來不及接他們,於是浦克、于洋、李林、莽一萍、王人路、方化等人便留在了長春。

「東影」在哈爾濱只停留了3天,找不到可以建廠的地址,加之戰爭的不確定性,又按東北局指示繼續北撤,這才撤到興山(今鶴崗)。1946年10月1日,東北電影公司建廠完畢,按照東北局宣傳部指示,改為東北電影製片廠。

金山成立「長制」

東北民主聯軍剛一撤出,國民黨軍隊便立即佔領了長春,隨之進入長春的還有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接收偽滿文化財產的接收大員。負責接收「滿映」的金山帶著隨員來到「東影」撤出後的廠房,攝影棚、錄音棚、洗印間、攝影間……到處空空蕩蕩,辦公室連把桌椅都沒有。金山在小禮堂召開會議,「東影」未撤出人員,凡接到通知的都參加了。

在自我介紹和開場白之後,金山話鋒一轉,說:「我是搞藝術的,無黨無派,在我主持的電影廠裡不準搞黨派鬥爭,如果有人想在這裡辦黨務、搞黨派,礙了我的手腳,我不客氣!」

大家都知道他是在《夜半歌聲》裡飾演宋丹萍的金山,但他的話卻讓在場的人大吃一驚,國民黨的接收大員竟稱自己「無黨無派」,不過這給浦克、朱文順、方華等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金山原名趙默,從小喜歡表演藝術。他沒有上過藝術類學校,完全靠實踐學習。他自幼喪父,母親把他們兄妹4人撫養長大。為了生活,他很小就走進社會,幹過各種苦力活,也接觸過各種人物,學會了和各類人打交道。走上戲劇舞臺後,他看了蘇聯電影《金山》之後改為此名。金山曾帶領演劇隊遠下南洋宣傳中國抗日,也為抗日募捐;他曾經主演過郭沫若編劇的歷史大戲《屈原》,在演出中與扮演嬋娟的張瑞芳相愛結婚。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派潘公弼出任東北文化特派員,接收偽滿文化財產,潘公弼正是金山的姐夫。偽滿文化財產的重中之重是「滿映」,潘公弼找到金山,要他到長春接收「滿映」,並出任電影廠廠長。金山找了些信得過的朋友,搭建了一個接收班子,其中有張瑞芳的姐姐、姐夫,有跟隨他去南洋演出的演員,有在《夜半歌聲》中與他合作的作曲家,還有從「滿映」逃到關內,在山西宣傳抗日的演員郭奮揚、張靜夫婦等。金山又拜訪了青幫頭子杜月笙,讓他介紹些社會關係。杜月笙熱情地寫了一封給國民黨軍統局東北督導室主任文強將軍的信,交給金山。

由於杜月笙的介紹,文強非常信任金山,帶他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並為他引見了當時在東北的國民黨黨政軍界高官熊式輝、杜聿明、梁華盛、趙君邁、廖耀湘、孫立人等,這些高官對金山接收「滿映」、出任電影製片廠廠長寄以厚望,希望他拍出「讓黨國稱讚的好片子」。此外,金山還認識了一些新聞記者。

文強確實對金山起到了護身符的作用,當南京有人說金山帶了一些左翼分子去長春時,文強為他辯護,駁回了南京方面對他的懷疑和攻擊。

金山在「東影」大樓門前掛起了「長春電影製片廠籌備處」的牌子。隨後,他弄來一些桌椅板凳和筆墨紙張,備齊了辦公用品。廠長辦公室和藝術科、生產技術科、劇團等單位也掛牌成立,沒有撤退的300多人,紛紛到廠長辦公室登記。金山對「東影」遺留人員的專業和工作業績有了基本了解後,不問這些人的政治態度,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繼續工作。

金山接收了偽滿宮內府樂隊,成立交響樂團,盛家倫任團長;接收了演員,成立演員劇團,沈剡任團長;安排了朱文順任劇務組長,王紫東任總務組長,楊霽明任技術組長,郭奮揚負責藝術。至此,長春電影製片廠機構初步形成。

沈剡去接收了長春唱片廠和唱針廠,廠長把一部錄音機拿出來交給沈剡,這是日本人逃跑放火時,他埋在地下的。機器已鏽蝕,經過擦拭還能使用,沈剡非常高興。為了解演員的業務能力,他們還組織排演話劇,為日後拍電影做準備,金山讓沈剡考察演員水平……

1946年7月7日,長春電影製片廠成立,金山出任廠長。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李唯果和東北黨政軍界高官參加了成立大會,可見國民黨對這個電影製片廠的重視程度。

抗日影片《松花江上》

作為長春電影製片廠一廠之長,金山不能不拍電影。可是拍什麼,既能通過國民黨審查機關的審查,又不傷害我黨的聲譽,做到兩全齊美,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李唯果曾讓金山拍攝國民黨軍隊攻佔四平的紀錄片,在他們看來,這是國民黨軍隊的重大勝利,「長制」理所當然要拍出來向世界炫耀,向蔣介石表功。金山則以電影廠剛剛成立,人員和機器設備都沒有準備好為由,遲遲沒有行動。

可是到底要拍什麼樣的片子呢?針對這個問題,金山與隨他前來接收「滿映」的幾個最知心的朋友一起思來想去,苦無良策。這些人大多有在上海演藝界工作的經歷,都知道在國民黨統治下,哪怕是民營電影廠,要拍進步電影,難!在國民黨接收「滿映」後成立的電影廠,不拍反共電影而拍進步電影,難上加難!金山就是要在這「難上加難」的情況下尋找一條可行的路。

1946年10月末的一天,張瑞芳迎著鵝毛大雪來到長春。她聽金山說出自己的苦惱後說:「金山,你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你想想,國共兩黨在什麼事上可以達成一致?」一句話提醒了局中人。對呀,就拍抗日!張瑞芳快人快語地說,就拍東北人民在日本統治下的苦難生活,拍他們自發的反抗鬥爭……

這次從北平(今北京)到長春的旅行途中,張瑞芳聽旅伴講述了日本統治東北時期人民的苦難遭遇。有一個老漢,他的一個兒子被抓了勞工,一去未歸;兒媳婦被日本兵強姦,瘋掉了;他還有一個兒子為了躲避抓勞工,說是去找抗日隊伍,一直沒有下落……這個故事沒說完,旁邊一個旅客接著訴起了苦……每個東北人都有一部血淚斑斑的家史。

張瑞芳的想法,獲得了大家的贊同。經過採訪,她寫出了一個故事大綱,劇名《松花江上》,金山在出差的列車上完成了拍攝劇本。當年冬天,攝製組選取永吉縣老爺嶺一帶做外景地。開機前,金山帶著演員訪貧問苦,加深對人物的理解。

當時的吉林省省會在吉林市,時任吉林省長梁華盛擬將「長制」劇團演員調到省裡去。在金山的努力下,這一計劃落空,電影演員劇團得以保存下來。

由於國民黨內部矛盾所致,金山一直沒有得到資金支持。他只能因陋就簡,利用「東影」遺留人員送來的舊攝影機和唱片廠廠長提供的舊錄音機拍片。膠片是從倉庫裡找到的一些過期負片,在洗印廠角落裡還發現了一臺報廢的洗片機。這些東西,不知是「東影」因為時間倉促來不及運走,還是因為不能用了故意丟棄,不管怎樣,現在倒是成全了金山。

《松花江上》講述的是松花江邊一個村莊裡,有祖孫三代四口人,在日本人入侵前過著平靜的生活。日本侵略者到來後,這一家人連連遭難。父親被日本兵的馬踩死,母親被日本兵推進江中淹死。孫女被日本小隊長尾隨,在施暴時被爺爺和表哥救下。在逃跑途中,爺爺中彈死去,表哥和孫女來到一家煤礦。因為礦難,日本人和監工不顧工人死活,引起礦工憤怒,群起暴動,展開對日本人的鬥爭。後來,在義勇軍大漢的幫助下,二人參加了反抗日本侵略的義勇軍……

劇中人沒有姓名。張瑞芳演孫女,浦克演爺爺,朱文順演父親,莽一萍演母親,周凋演大漢,李林演日本工頭。表哥的角色,金山原想讓于洋演,可是他外出沒有回來,就讓沈剡演。

日本小隊長的角色,金山選的是方化。他聽浦克介紹過,方化原是錄音員,因為喜歡表演,考中了「滿映」,卻無緣劇團,但他經常到劇團去看演出,浦克每次演出他都坐在前排觀看揣摩。「東影」大撤退時,他就是因為在劇團演出,耽誤了撤退,才留下來的。他戲劇基礎好,會唱幾種戲劇,也擅長樂器。劇團裡的其他演員,如夏佩傑、賀汝瑜等,都在戲中演群眾。攝影由楊霽明、陳民魂擔任,朱文順除飾演父親之外,還任副導演兼劇務主任。

開機了。沈剡穿上表哥的服裝,拿起大鞭子,吆喝著拉車的馬。他是南方人,不熟悉北方,又沒有到農村去體驗生活,不會趕馬車,不論他怎麼吆喝,馬都不聽話。

朱文順對導演說:「沈剡演的不像東北青年,他也不會使喚牲口。」

金山對浦克說:「老浦,你給沈剡做個示範。」

浦克對站在一邊準備演群眾的王人路說:「王人路,你上。」

王人路接過大鞭,站上車轅,用力一甩,「啪」的一聲,發出脆響,喊一聲:「駕!」那馬便乖乖地聽他招呼,小跑著上路了。

金山靈機一動,說:「沈剡,你把服裝給他,讓他演。」

王人路沒有推辭,好像他本來就應該演這個男主角似的。他穿上表哥的服裝,表演起來,金山十分欣賞他的表現。

影片拍攝一直非常順利,只是在拍到煤礦工人暴動的重場戲時出了問題。王人路扮演的表哥順著梯子爬到房頂崗樓,去和日本兵搏鬥,從上面跌下時的動作,導演不甚滿意。王人路就說,「那就再拍一條」,然後又上到房頂崗樓旁邊。他當時穿著東北男人常穿的笨重的牛皮靰鞡鞋,房頂有雪,他上去後還沒有站穩,腳下一滑,就摔了下來。地上負責保護的人措手不及,還沒等拉開防護網,王人路已經頭朝下摔到了地上。金山馬上安排人送他到醫院檢查治療,可是他的脊椎骨已經摔斷,醫生也無力回天。以後的戲,都是由替身演員完成的。朱文順則幫助完成了影片的剪輯。

《松花江上》拍攝完成後,順利通過東北行營的審查,國民黨中宣部也反映甚好。金山讓張瑞芳帶著影片到上海首映。1947年11月,《松花江上》在上海大光明影院首映,反響熱烈。評論家葉以群說,影片從日本侵佔東北到東北解放,這段歷史是空白,影片填補了空白。藝術上感情真摯、生活氣息濃厚。

「長制」撤往北平

金山成立的長春電影製片廠,第二部影片是《小白龍》,導演是朱文順,演員有浦克、方化和張靜。當時,長春的敵我形勢已經發生變化,國民黨軍隊被圍困在長春城內,電影廠面臨困境。接收隊伍中的郭奮揚、張靜夫婦秘密逃出長春,投奔解放區,參加了東北文工二團。朱文順逃出長春,加入了「東影」。金山將電影廠主要創作幹部轉移到北平,任命李鳳儀擔任「長制」留守處主任,「東影」大樓又一次成為空樓。

金山帶到北平的電影廠人員,在新街口中電三廠大門旁掛上了「長春電影製片廠」的牌子,並在這裡拍攝了第三部影片《哈爾濱之夜》。

北平解放之後,「東影」秘書長田方奉命接收國民黨的電影機構,從長春過去的創作人員成為此後北京電影製片廠的班底。

1949年7月,中華全國文代會在北平召開。在報到的時候,於藍看見代表中有張瑞芳的名字,分外疑惑。她找到周恩來,說:「張瑞芳怎麼也是代表?她不是咱們的人。」周恩來不置可否。當天晚上,於藍應邀到周恩來房間,發現張瑞芳也在,周恩來這才笑著說:「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了。」他說,金山從重慶到長春,田方從延安到長春,這是雙管齊下……

原來,抗戰勝利之後,9月初的一天,金山應邀來到位於重慶曾家巖50號的周恩來公館聽取指示,周恩來、董必武和中共南方局文化領導小組組長徐冰在場。周恩來在講述當時國共兩黨的鬥爭形勢之後說,國民黨在美國支持下,從海陸空往東北運兵。同時,也派出一支龐大的接管隊伍,準備從政治、經濟、文化上全面控制東北。在長春,日本人建立了「滿映」,是他們經營8年的電影生產基地,設備和規模都是亞洲最好、最大的。「所以,我們要設法控制住,不讓國民黨拍攝反共、反人民的影片」。

周恩來說,國內局勢無論是談還是打,在一定時期內,長春這樣的城市都是要被國民黨控制的。「所以,我們決定派人參加國民黨的接管隊伍,把『滿映』掌握在我們手裡,任務就是採取一切手段,阻止他們拍攝反共影片。」考慮到金山的真實身份沒有暴露,又是知名藝術家,曾經做過多年地下工作,還到南洋獨當一面,鍛鍊兩年多,因而組織決定派金山以進步藝術家的身份加入接管隊伍,把「滿映」控制在我黨手中,把有本事的人穩住,不讓他們為國民黨所利用。

周恩來又對金山說:「這樣一來,原先讓你出國學習的計劃就不得不變了。你是入黨多年的老同志,我想你會妥善處理好這個問題的。」

這個任務來得太過突然,正準備出國的金山一時沒轉過彎來,不過他還是說:「我服從組織決定。」

就這樣,金山放棄和張瑞芳出國深造的機會,接受了秘密使命,成為國民黨的接收大員。為此,他承受了不少委屈和朋友的誤會。

金山從來到長春建廠到撤出長春,實際上只有兩年多的時間。但他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拍攝出兩部故事片,其中一部堪稱中國電影史上的名片,實在難能可貴。「長制」還利用「滿映」的影片資料,由張天賜編導了一部長紀錄片《看東北》,介紹了東北的地理條件、自然風光、城鄉面貌及礦藏等。

「長制」的演員劇團還演出了《國家至上》《萬世師表》和《風雪夜歸人》等話劇。交響樂團也演出過一些古典音樂作品。

金山的「長制」在北平期間,拍攝完成了第三部故事片《哈爾濱之夜》,同樣是反映東北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主題,講述了一位義勇軍戰士和一個歌女的故事。編導張天賜,陳民魂攝影,虞靜子、周凋、魏鶴齡等主演。

「長制」雖然也拍攝過反映國民黨守軍的紀錄片,但只是在重壓之下,在黨的指示允許的情況下,不得不為之的應景之作。

儘管「長制」打著國民黨的招牌,名義上是在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和東北行營的雙重領導下,但「長制」實質上是共產黨控制下的電影廠,她的作品應該在新中國的電影史上佔有一席之地。《松花江上》應該成為人民電影的第一部長故事片。它的出品比《橋》早兩年。《松花江上》和《橋》,前者的意義在於填補了東北人民抗日題材電影的空白,而後者的意義則是工人階級成為影片的主角。這兩部影片有理由在各自的題材領域內獨領風騷。

「長制」和「東影」,仿佛是中國轉型時期人民電影的雙胞胎,共同為新中國電影創造了輝煌的一頁。

「東影」改名「長影」

1948年10月,長春解放。翌年5月,「東影」遷回長春,後來完成了「7個第一部」,即第一部大型紀錄片《民主東北》、第一部科教片《預防鼠疫》、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第一部動畫片《甕中捉鱉》、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第一部工人階級登上銀幕故事片《橋》、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

1955年2月,按照文化部要求,「東影」改名「長春電影製片廠」。這,就是長春歷史上之所以出現兩個「長春電影製片廠」的緣由。金山成立的電影廠簡稱「長制」,由「東影」改名的電影廠簡稱「長影」。

(作者王乙涵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王霆鈞為長影原藝術處處長、吉林省電影家協會原秘書長)

信息來源:長春日報

相關焦點

  • 長春 電影製片廠、偽滿皇宮
    參觀偽滿洲國皇宮和長春製片廠,也許可以用日本佔領東北時期為背景,拍一部片子。關於日本人竊佔東北的 歷史彙整於後。視頻編號4雖然長春的天氣比較寒冷,但是粉絲的熱情卻是依舊,初來乍到,長春已經有網友,送一包溫暖的食物給李英文,這天早餐就吃這些食物。
  • 新中國電影的搖籃,長春電影製片廠(長影舊址博物館)
    長春電影製片廠,簡稱「長影」,可能現在關注它的人並不十分多了。在新中國的電影歷史上,長春電影製片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激勵一代人成長的經典影片,大多在這裡誕生。所以這裡被稱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長春電影製片廠在1937年偽滿時期日本"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基礎上建立。長春電影製片廠的籌備實際上從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就開始了,中共黨員劉建民、趙東黎秘密進入"滿映",組織進步職工開展護廠鬥爭,於1945年10月1日成立了"東北電影公司",到1946年10月1日才正式命名為東北電影製片廠,曾因長春國共內戰遷至黑龍江省鶴崗市一段時間。
  • 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被譽為「中國電影的搖籃」,就在長春
    眾所周知,吉林長春不僅是我國著名的老工業基地,還是新中國最早的電影製作基地,「長春電影製片廠」就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堪稱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因此長春也有著「東方好萊塢」的美譽。看著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大門,相信你一定有許多感慨,那充滿時代氣息的建築不知道讓多少人憶起舊時的往事。
  • 長春電影製片廠對外開放嗎 門票要多少錢
    長春電影製片廠地址: 朝陽區紅旗街20號(近和光路)  長春電影製片廠對外開放嗎?  不對外開放長春電影製片廠門票:  票價60元可參觀長影舊址博物館  註:  博物館能夠遊覽的只有兩個展館。  第一個展館有三層樓,展覽的都是長影拍攝過的電影的介紹,幕後拍攝故事,劇照和使用過的道具等。還有很多相關的陳列絕不會讓你覺得無聊。
  • 長春 我在那裡看了一場電影
    ,長影舊址博物館、早期長春電影製片廠,在長影電影院看了一場電影《八佰》。長春電影製片廠是新中國第一家製片廠,堪稱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到長春最想去的地方,最先去的地方,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記得那天早上,乘的是軌道3號線到湖西橋下車,根據導航,再走1公裡多路,就到了。
  • 長春有個「世界特效電影之都」的娛樂園,好萊塢迪士尼都靠邊站!
    長春,古稱為喜都、茶啊衝等名字,國內外朋友譽為汽車城、森林城、電影城和科技文化城,還有個更優雅霸氣的名字常被人叫做「北國春城」。而且長春還是一個標誌,它就是中外聞名的「國際汽車城」。電影城的名字可謂是實至名歸的,以前看電影的時候,是不是經常會看到長春電影製片廠!它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可謂是霸氣側漏!
  • 電影製片廠movie studio
    中國第三大電影公司北京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CEO表示,保利博納將計劃在2010年下半年或2011年上半年在紐約交易所上市。隨著國內的娛樂公司紛紛轉向資本市場籌措資金,中國第三大電影製片公司(北京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也預備上市,而且是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在上面的報導中,movie studio就是「電影製片公司」或「電影製片廠」,也可以用film studio來表示。
  • 長春五大旅遊景點
    長春的景點比較少,但是個個都是精華,有「國家一級博物館」之稱的偽皇宮,有「建設成就獎」之稱的世界雕塑公園,有「淨月神秀」之稱的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長影世紀城,有「中國第一家」之稱的電影製片廠。
  • 西安電影製片廠:中國六大電影集團之一
    西安電影製片廠:中國六大電影集團之一   《霸王別姬》  西安電影製片廠,簡稱西影,即現在的西部電影集團有限公司。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要出新動畫電影《孫悟空之火焰山》了?
    據悉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目前正在籌備CG動畫電影 《孫悟空之火焰山》 目前曝出一些幕後概念圖
  • 吉林政協委員建議創建「長春電影歷史博物館」
    新華網長春1月19日電(記者宗巍、褚曉亮)作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製作了大量優秀影片,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吉林省政協委員、著名演員侯天來在吉林省「兩會」上建議,應以現有的豐富資源和歷史儲備,創建「長春電影歷史博物館」。
  • 「冰雪吉緣」旅遊達人踏雪尋訪關東文化,感受長春民俗和電影底蘊
    12月24日,「冰雪吉緣」旅遊達人採風活動繼續,一行人開啟了關東文化的尋訪之旅。踏著皚皚白雪,旅遊達人先後來到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和長影舊址博物館,沿時光的長河漫溯而上,尋訪長春地區的人文歷史故事。第一部木偶片、第一部動畫片、第一部短故事……在長春電影製片廠
  • 長春下雪了,是時候去了
    昨天降溫了,長春下了好大一場雪,白茫茫一片(不知道大家那裡是什麼天氣呢),今天,就帶大家去長春逛逛吧。長春,別稱「春城」,是吉林省的省會,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城市,是著名的中國老工業基地,是新中國最早的汽車工業基地和電影製作基地,有「東方底特律」和「東方好萊塢」之稱,誕生了著名的中國一汽,長春電影製片廠等。
  • 看老電影、遊偽滿皇宮,跟隨「到吉林『森』呼吸·千人跨省遊首發團」長春行
    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第一部動畫片《甕中捉鱉》、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長春電影製片廠老廠區,誕生了新中國電影的多個「第一」。作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有人說它是東方「好萊塢」。帶著好奇和敬意,8月1日,「到吉林『森』呼吸·千人跨省遊首發團」來到了長影舊址博物館。
  • 吉林長春 | 長春那麼美!何必看世界——長春旅遊攻略!
    長春電影世紀城長春電影世紀城,是一座集世界上最先進的 」長春電影世紀城是一座集世界上最先進的各種特效電影於一體的影視主題公園,堪稱東方好萊塢。借鑑美國好萊塢環球影城和迪斯尼遊樂園的精華建造而成。設有 3D 巨幕、4D特效、世界首家的5D影院、雷射懸浮、動感球幕、正交多幕等特效影院。
  • 你好,這裡是長春,我是長春人!
    在長春這麼久了你真的知道長春為什麼叫長春嗎?第一個問題就暴露讀書少的事實哈哈關於長春的名字,一共有這麼幾種說法:有人說,之前「茶啊衝」是長春最早的地名,來自距今約7000年前古老的肅慎語發音,是古代肅慎祭天時候的祈福之語。以其為肅慎祈福之地,故名「茶啊衝」。之後叫著叫著,就變成了長春。
  • 電影復工後總票房破10億,好萊塢製片廠們才是幕後「功臣」?
    公眾將國產大片《八佰》的大規模點映、《奪冠》《姜子牙》定檔國慶檔視為電影市場真正甦醒的標誌,這當然沒錯,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復工初期,國產大片們都尚未下場之時,好萊塢製片廠們的重映舊片和進口新片是電影市場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在《八佰》點映如火如荼之後,好萊塢製片廠們依然在國內票房市場加碼投放影片。
  • 朝鮮首次向外國遊客開放電影製片廠
    原標題:朝鮮向外國人開放製片廠 或為實現旅遊商品多元化 據韓國媒體報導,北京「高麗旅行社」官網8月6日宣布,有一批遊客已於7月31日前往位於平壤的4·25藝術電影製片廠參觀,並觀看了朝鮮電影。這是朝鮮第一次向外國遊客開放製片廠。 該製片廠位於平壤樂浪區統一大街,隸屬於朝鮮人民軍,以朝鮮人民軍建軍日(4月25日)命名。該廠主要製作以軍隊、提高居民道德修養、擁護體制為題材的電影。
  • 致敬經典:80後的集體記憶,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那些經典作品
    這些中華文化底蘊深厚,民族氣息濃鬱的經典動畫作品就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創作的,許多作品是80後的集體記憶。神筆馬良出品年代:1955年出品公司: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神筆馬良》是著名童話作家洪汛濤創作,於1955年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木偶動畫電影。主人公馬良從小失去雙親,家境貧寒。
  • 長春除了冰雪還有什麼好玩的?4天3晚玩轉長春那些不可錯過的景點
    乘坐160路(長春站 - 淨月潭)在淨月潭下車。軌道交通:輕軌三號線(長春站 - 長影世紀城)在淨月公園下車。這裡出品的電影,大部分中國人都看過,長春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位於長春市內,朝陽區紅旗街20號,是中國大型綜合性電影製片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