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借鑑韓國「漢江奇蹟」經驗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

2020-12-13 東方網

原標題:中國借鑑韓國「漢江奇蹟」經驗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

   新華網武漢7月12日電(記者 喻珮)韓國「漢江奇蹟」對於中國是否有借鑑意義?中韓環境治理合作有哪些新契機?……近日,近百名中韓代表聚會武漢參加第三屆促進鄂韓合作研討會,就依託「漢江奇蹟」創建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言獻策。

   近年來,隨著漢江流域經濟的崛起,中國依託漢江構建流域中心城市的步伐明顯加快。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中國組組長崔弼珠敏銳地觀察到了這一點。

   他介紹說,國家制定的智慧城市示範城市中湖北省就佔6個,包括追求光通信網等尖端技術的武漢,在治安、醫療、水利領域追求構建智慧城市系統的襄陽市以及設計綜合服務中心的宜昌市等。

   中韓專家學者一致認為,中韓兩地的漢江流域雖所屬地位不同,但是中國漢江有望借鑑韓國「漢江奇蹟」的成功經驗,在智慧城市、經濟發展、環境保護、文化產業合作等諸多領域創新,大力發展以漢江流域為中心的城市建設。

   7月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發表演講時說,當前,中國人民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韓國人民也在致力於開創「國民幸福時代」、創造「第二漢江奇蹟」的韓國夢。這種發展的交匯為中韓兩國加強合作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中國的漢江是長江最大支流,全長1577公裡,流域面積15.9萬平方公裡,涉及陝、甘、川、渝、豫、鄂六省市的20個地區、78個縣,在歷史上與長江、黃河、淮河並稱為「江河淮漢」。漢江上遊是中國重要的生態保護區和水源涵養地,漢江下遊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

   韓國漢江是流經韓國首都首爾的大江,長514公裡,流域面積3.4萬平方公裡。其上遊水力資源豐富,建有水電站;下遊平原廣闊,是重要的農業區。20世紀70年代後,韓國圍繞漢江大力發展經濟,快速崛起。2013年,韓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340億美元,雄踞世界第14位。

   「『漢江奇蹟』彰顯韓國經濟騰飛的過程,而這一漢江開發乃至國土開發的總閥門是其中心城市的建設——首爾。」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指出,在武漢,鄂韓雙方交流有直航的便利,並且韓國在武漢設有總領事館,這為兩地進一步加深合作,以及在中國發展以武漢為中心的漢江流域城市建設開創了先機。

   2013年在韓國濟州島舉行的第二屆KIEP—HASS研討會上,有關專家就指出,武漢市是中國國內發展智慧城市建設走在前列的城市之一,預計到2020年武漢的城市建設總投資額可以達到817億元。

   而智慧城市的概念恰與韓國「U-City」新概念城市的理念相契合。崔弼珠告訴記者,為了減少首都圈過密,同時促進地方經濟活躍來發展新的增長動力,U-City通過靈活應用尖端IT技術等,為包括首都圈及以外的釜山、蔚山、巨濟等城市無時無刻提供智能服務。

   「武漢是中國政府積極推進的智慧城市,儘管鄂韓兩地關注的城市建設的立足點不同,但是其追求智慧城市的目標一致,即實現更高效、更貼近民意、更綠色環保的城市目標。」崔弼珠說。

   在經濟領域,韓國一直堅持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戰略。而中國的漢江流域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區域市場相對較狹小和閉塞,對區域經濟發展支撐力度相對較小。

   秦尊文說:「我們開發漢江流域,除了鼓勵企業紮根本地區外,還要鼓勵企業積極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競爭,通過外部市場的需求,帶動經濟發展。」

   在環境治理方面,韓國人把漢江潔淨的江水比喻成「民族的乳汁」,將漢江流域視為韓國的生態樂園。早在上世紀70年代,韓國便對漢江的水利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據韓方代表介紹,漢江兩岸12座各具特色的公園現設有165名環境監督警察,日夜執法。漢江流域的植物種類由前十年的580種增加到目前的748種。

   「我們也需依法治江,搞好漢江流域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秦尊文建議,除了嚴格控制工業汙染排放,實現農業清潔生產,中國漢江流域尤須加強湖北丹江口庫區及上遊地區植被恢復,增強森林的水源涵養與土壤保持能力,長期確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達標。

   與會韓方代表表示,未來十年,無論世界和中國的經濟形勢如何,湖北疊加的發展機遇和優勢,都將明顯優於中部其他地區。雙方需在互利共贏的原則上真誠互信,鄂韓的產業合作有望取得更大成功。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相關焦點

  • 湖北襄陽加快建設漢江流域中心城市
    湖北襄陽加快建設漢江流域中心城市 2019-01-15 20:53   中新網武漢1月15日電 (胡傳林)作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市如何體現更大作為和擔當?
  • 湖北襄陽加快打造流域中心城市 綠色發展舞動漢江生態經濟帶
    ,加快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明確了襄陽的城市定位和使命任務。按照計劃,今年底以前,包括漢十高鐵、蒙華鐵路、鄭萬高鐵在內的6條重要鐵路將建成,支持襄陽加快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願景將變為現實。  位於漢江中遊的襄陽是鄂西北及漢江生態經濟帶的中心,輻射鄂豫陝渝毗鄰地區,創造了全流域20%以上的經濟總量。  湖北省社科院長江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彭智敏建議,襄陽可從幾方面著手: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壓倒性的位置,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 深入推進漢江流域城市群發展 加快中西部地區崛起
    此前,襄陽只是鄂豫陝毗鄰區域的中心城市和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晉位至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後,標誌著漢江流域城市群將與關中—天水、中原、長江中遊、成渝四大城市群協同分工,共同推動中西部開發崛起。漢江流域城市群的誕生,對推進中西部鄂豫陝結合區生態文明建設極其重要的意義,有力推動中西部地區「四化同步」發展,建設對建設美麗中國有積極推進作用。
  • 打造漢江流域生態文化旅遊大品牌
    人民政協網孝感11月2日電(記者 毛麗萍)10月27日至28日,漢江流域城市政協聯繫協作會第十一次會議在湖北省孝感市舉行,與會人員圍繞「創新發展全域生態文化旅遊,合力打造漢江黃金旅遊帶」主題交流建言,呼籲保護漢江流域生態環境、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 科普中國漢江流域與湖北漢江地區分別有哪些城市,涉及陝西、河南
    科普中國漢江流域和湖北漢江地區分別有哪些城市,涉及陝豫鄂三省科普:中國漢江流域和湖北省漢江地區分別有哪些城市先來介紹一下涉及陝西、河南、湖北三省的中國漢江流域城市有哪些?早在2014年3月30日,湖北省相關文件就已明確指出漢江流域的主要城市有陝西省漢中、安康、商洛三市,河南省南陽市,湖北省十堰和襄陽、荊門、天門、潛江、仙桃、漢川(孝感縣級市)等市。
  • 漢江流域經濟轉型:武漢是龍頭襄陽是樞紐
    丹江口庫區及漢江流域上遊地區人均生產總值僅相當於中下遊地區的55%左右。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長江流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彭智敏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漢江流域處於鄂豫陝三省交界地區,山區、庫區較多,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非常大,目前該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化水平都比較低,因此如何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同時,加快當地經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十分重要。
  • 鞏固漢江流域首位度 襄陽格局定位至「國字頭」
    強化自身定位很重要:跳出地級市視野漢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殊榮是國家層面給予的定位,這個地位是湖北、河南、陝西三省共同認可的,是獲得頂層認可的全國獨一無二的鄂豫陝區域中心城市,總體格局為區域內僅次於武漢、鄭州、西安三個省會。漢江是我國與長江、黃河、淮河並列的四大江河之一,流經湖北、陝西,支流流域涉及河南、重慶等地,故而襄陽被媒體稱為鄂豫陝渝毗鄰區中心城市。
  • 漢江流域城市工商聯開展經貿交流
    7月2日至4日,漢江流域城市工商聯經貿交流聯席會第二次會議在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召開。  本報訊(記者邢敦傑 通訊員劉熙 謝宏)7月2日至4日,漢江流域城市工商聯經貿交流聯席會第二次會議在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召開。這次會議由漢中市工商聯作為輪值主席方承辦。襄陽市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王紹玲出席會議。
  • 全國人大代表郄英才:統籌流域一盤棋 共繪漢江生態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6日訊(記者鄭明橋 柳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長江經濟帶發展要堅持上中下遊協同,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打造高質量發展經濟帶。  郄英才代表說,去年底,國家頒布實施《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襄陽鞏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 漢江「龍頭」襄陽建成流域中心後 能否達到史上最巔峰狀態?
    「漢江流域中心城市」是2018年國家層面批覆的兩大流域生態經濟區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頂層規劃中確定襄陽為漢江流域領頭「大哥」,獨享「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定位所帶來的殊榮。襄陽現在最新、份量最重的「頭銜」就是「漢江流域中心城市」,是全國十大跨省域(流域)中心城市之一。
  • 韓國漢江奇蹟背後:庶民絕對買不起房
    在這裡,我們會分析一個國家如何起高樓宴賓客,如何在廢墟上重建,如何在金山中沉淪,在這裡你能了解到非洲經濟發展的希望,也能感受南歐經濟停滯的落寞…在這期,我們將給大家介紹一位耳熟能詳的、中國的好鄰居——大韓民國。 漢江,作為韓國的母親河,漢城的大動脈,曾經誕生過令世界矚目的經濟奇蹟。
  • 15個城市政協主席齊聚孝感共商打造漢江黃金旅遊帶
    2018年,國務院批准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所編制的《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提出了要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美麗漢江、暢通漢江、創新漢江、幸福漢江、開放漢江、活力漢江。  如何把國家戰略變為地方行動、把自我發展變成流域的協調發展、把共同責任變成共同作為?
  • 時隔九年,韓國首爾漢江大橋流域發布洪水預警
    (觀察者網訊)韓國環境部漢江洪水控制站6日上午11點對首爾漢江大橋流域發布洪水預警。這是該流域自2011年7月28日以來的首個洪水預警。 韓聯社8月6日消息,截至當天上午11點30分,漢江大橋附近水位達到8.38米,接近洪水預警「注意」級別的8.5米。
  • 韓國首爾雖然沒有海,但是有山有水,特別是漢江流域!
    韓國首爾雖然沒有海,但是有山有水,特別是漢江流域比較發達,經過首爾的流域基本上都有公園,說起漢江,我不爭氣地想起了災難片《漢江怪物》,沒辦法韓國災難片這麼受歡迎,不過如意島的漢江露天公園是個清新舒適的休閒場所。
  • 夜間經濟「點亮」韓國「漢江奇蹟」
    在中國各地積極發展夜間經濟之際,韓國在這方面已取得不小的成果,值得參考。吃著炸雞欣賞夜景文化成為「永動機」夜間經濟最大也是門檻最低的舞臺,無疑是夜市。提到韓國夜市,最有名的當屬2015年在汝矣島開始運營的「夜貓子」。
  • 漢江流域大學聯盟共唱「隆中對」
    湖北日報訊(通訊員杜剛 張彥林)「我們有個稿子,但今天就不念稿子了,我希望大家也不要念稿子,我們就講一講自己最近在想些什麼、抓些什麼、幹些什麼,怎麼抓、碰到什麼困難、怎麼解決,有什麼經驗、體會、感慨、感想,講一些土話、真話、實話,講一些自己的話、真情實感的話,講一些發自內心、出自肺腑的話
  • 韓國70年代漢江奇蹟有哪些後遺症?靠美國輸血,總統卻不得善終
    韓國被稱為亞洲的四小龍,然而,韓國能夠短短時間內從戰爭的廢墟中建立起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這其中和70年代的「漢江奇蹟」是有著極為重要的關係;那麼漢江奇蹟究竟塑造了韓國什麼方面的進步?三星、現代、LG都是漢江奇蹟時期高速發展起來,漢江奇蹟將韓國經濟成功發展騰飛起來,但同時也讓國家發展成為財閥控制政治型國家;總體來說,漢江奇蹟有利有弊,如果按照經濟發展來說,那麼利大於弊。如果按照政治局勢來講,弊大於利。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
  • 古代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文化曾在漢江中遊交匯
    新華網武漢7月11日電 大量的考古發現證實,至少在距今6000年至7000年前,流經我國中部的漢江中遊地區就成為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文化的交匯區。  在這裡進行考古的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李桃元研究員說,新石器時代以後這裡因水路交通的發展而成為南北文化交流的通道,各種不同的地方文化在這裡交匯融合,特別是進入春秋戰國時期後,這一地區作為中國南北政權的政治分界線,南北文化的交鋒在此顯得更加活躍。  在漢江上修建的丹江口水庫被確定為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這一帶遠在8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了人類活動的足跡。
  • 漢江流域城市工商聯(總商會)經貿交流聯席會第五次會議籌備會在...
    7月26日,商洛市工商聯黨組書記賀丹一行5人與湖北省襄陽市工商聯主席蒙世遠一行7人深入柞水縣,就漢江流域城市工商聯(總商會)經貿交流聯席會第五次會議籌備情況召開座談會,並實地調研。會議聽取了商洛市工商聯的籌備工作情況,實地考察了柞水縣紅豆杉生態園、西川木耳小鎮、終南山寨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 湖北十堰市:助力打造漢江黃金旅遊帶
    【本報十堰訊】日前,漢江流域城市政協聯繫協作會第十一次會議暨漢江流域城市工商聯(總商會)經貿交流聯席會第七次會議在孝感市舉行。十堰市政協副主席鄭文成,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王靜參加會議。會上,鄂豫陝三省15個城市政協、工商聯的代表圍繞「創新發展全域生態文化旅遊,合力打造漢江黃金旅遊帶」主題,開展協商建言、經貿交流。會議協商通過並聯合籤署漢江流域城市工商聯(總商會)合作發展框架協議,評選出32家漢江流域名優農產品、文化旅遊品牌企業,並進行了現場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