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加快打造流域中心城市 綠色發展舞動漢江生態經濟帶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為落實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湖北襄陽在規劃實施、產業布局方面把生態優先放在首位,加大水環境、空氣品質的保護力度,緊扣「生態」主線謀劃部署工作,攜手漢江流域其他城市,共同走出一條結構優、質量高、效益好、生態美、百姓富的綠色發展新路

  日前,國家頒布實施《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襄陽鞏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明確了襄陽的城市定位和使命任務。

  漢江流域歷來是我國重要糧食主產區、重要生態功能區,現在更是連接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一條戰略通道。推進漢江生態經濟帶綜合開發與保護,對於促進中西部扶貧開發,帶動區域協調發展,保護漢江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勾畫了建設美麗、暢通、創新、幸福、開放、活力漢江的美好藍圖」。湖北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李樂成表示,襄陽將以《規劃》實施為契機,正確處理發展和生態優先的關係,堅定不移做大經濟總量、千方百計留足環境容量、全力以赴提升發展質量。

  作好「城市綠心」文章

  1月3日,被譽為魚梁洲「黃金岸線」的環島景觀帶項目建設正酣。「僅去年前11月就新增約182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魚梁洲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李傳寨表示,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襄陽亮麗的綠色城市名片。

  魚梁洲的開發,緊扣了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首要位置,重點保護和修復漢江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總工程師、研究員萬軍建議,應加快生態環境保護重點任務實施與政策改革示範,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打造引領漢江生態經濟帶的綠色發展示範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部副部長、研究員劉培林表示,政府可以創新綠色定價機制,規定生態環境資源的配額,讓綠色技術和綠色產品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同時,要加強綠色文化宣傳,讓生態發展、綠色發展的意識深入人心,讓全體襄陽人都成為《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的落實者和綠色發展理念的踐行者。

  襄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動漢江生態環境保護,在河流整治、生態補償等領域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小清河、唐白河、漢江的交匯處被人們稱為「三江口」。「三江口」北岸位於襄州區,從1990年開始,這裡就成為廢棄磷石膏的堆場。襄陽市從加強環境執法監管、拓寬綜合利用渠道、嚴控環境安全風險等多方面積極入手,強力推進磷化工企業及磷石膏渣場環境問題整治。

  經過半年多整治,昔日廢渣堆成了生態公園。「等到開春,公園裡的樹長高了,樹枝更密了,這裡會更漂亮。」襄州區委書記楊興銘說。

  「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的工作切口就是要作好生態保護這篇大文章,在規劃實施、產業布局方面,把生態優先放在首位,加大水環境、空氣品質的保護力度,從小事做起,積小成大,緊扣『生態』主線謀劃部署工作,攜手漢江流域其他城市,共同走出一條結構優、質量高、效益好、生態美、百姓富的綠色發展新路。」李樂成說。

  構建沿江綠色產業

  2018年12月份,襄陽東津高鐵站封頂。未來,這裡將成為全國高速鐵路網的重要樞紐節點。按照計劃,今年底以前,包括漢十高鐵、蒙華鐵路、鄭萬高鐵在內的6條重要鐵路將建成,支持襄陽加快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願景將變為現實。

  位於漢江中遊的襄陽是鄂西北及漢江生態經濟帶的中心,輻射鄂豫陝渝毗鄰地區,創造了全流域20%以上的經濟總量。

  湖北省社科院長江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彭智敏建議,襄陽可從幾方面著手: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壓倒性的位置,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織密交通網絡,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物流樞紐,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完善高速公路網絡,規劃城市軌道交通,建成輻射漢江流域的物流中心。創新引領產業升級,繼續做大做強汽車產業,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繼續做大做強高端裝備製造、軍民融合等優勢產業;積極打造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大力發展旅遊產品。

  去年底,襄陽市作出《推進長江經濟帶重要綠色增長極建設的決定》,提出要加快推動減量化增長,實現轉型升級,打造長江經濟帶重要綠色增長極。

  所謂減量化增長,就是「雙減少」「雙提升」,即推進經濟增長率與能耗、物耗增長率反向運動,單位產出能耗、物耗與廢棄物排放「雙減少」,GDP中的綠色顏值與科技含量「雙提升」。

  構建沿江綠色發展產業新體系。堅定「做減法」,優化重組化工等產業,改造提升資源循環、醫藥等傳統特色產業;適時「做加法」,創新招商引資引智模式,積極承接國內外優質產業轉移,集中優勢資源打造綠色增長點;持續「做乘法」,優化產業園區布局,促進沿江產業錯位互補、協同發展。到2020年,沿漢1公裡範圍內不達標化工、化纖、水泥建材、畜牧養殖等企業搬遷完成。

  「襄陽製造」加速「智變」。襄陽出臺鼓勵企業技改的「金10條」等政策,實施千企千億元技改工程。去年以來,推進千萬元以上工業技改項目582個。目前,全市已建成11個國家級、136個省級技術研發創新平臺,建成數位化生產線100多條、數位化生產車間示範企業35家、循環經濟試點12個,培育行業細分冠軍47個、全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10個。新動能正成為襄陽經濟的一抹亮色。

  區域協調同臺競技

  2018年12月26日,「2018漢江流域創客英雄匯」在襄陽舉行。陝西漢中、安康、商洛,湖北襄陽、十堰、荊門、孝感、隨州、仙桃、潛江、天門、神農架林區等漢江流域城市和地區選手同臺競技。

  此前,第五屆漢江流域(襄陽)農業博覽會舉行,漢江流域各城市同臺唱戲,吸引了700餘家國內外企業參展,8000多種產品亮相。

  去年8月份,襄陽鐵海聯運「周周班」開行,漢江流域的優質產品通過湖北自貿區襄陽片區通江達海。截至2018年底,襄陽鐵海聯運全年完成3600個標箱運輸任務。

  「2018年,襄陽—寧波共發送班列21趟,超過歷年班列總和,同比增長200%。」寧波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襄陽分公司負責人謝國平介紹說,2019年,每周一趟鐵海聯運將實現常態化。

  襄陽還設立了漢江產業基金,以15億元政府引導基金撬動社會資本220多億元,面向漢江流域開展人才對接、科技幫扶、創業輔導、企業家培訓等活動,累計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175個,為產業轉型提供智力支撐。

  「這些都為加強漢江流域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合作交流,助推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搭建了平臺。」陝西理工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院長梁中效說。

  經濟學家範恆山指出:「在推動漢江生態經濟帶的開放開發中,襄陽應當進一步創新發展思維,把握機遇,積極推進區域間的合作聯動,提升自身的發展能級。」

  交通運輸部規劃司投資計劃處處長翟威建議,要推動完善區域交通運輸合作機制,促進流域上下遊合作發展。建立健全流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建設銜接機制,協調解決流域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統籌銜接等問題,構建完善交會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襄陽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機關黨組書記任興亮說,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將3省14地緊密聯合在一起,統籌決策、統一指揮、步調一致,有利於資源的利用和城市間的協調發展,最終把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得更好。(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鄭明橋 柳 潔 通訊員 望少輝)

(責任編輯:馮虎)

相關焦點

  • 湖北襄陽加快建設漢江流域中心城市
    湖北襄陽加快建設漢江流域中心城市 2019-01-15 20:53多名湖北人大代表15日提出,襄陽要加快建設漢江流域中心城市。資料圖:湖北省襄陽市。王虎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湖北省近日提出「一芯兩帶三區」發展戰略。其中,「兩帶」主要是以長江經濟帶、漢江生態經濟帶為依託,以沿線重要城鎮為節點,打造長江綠色經濟和創新驅動發展帶、漢隨襄十(武漢、隨州、襄陽、十堰)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帶。
  • 湖北襄陽:「綠色發展」打造漢江生態經濟帶
    (楊東 攝)魚梁洲位於漢江中遊湖北襄陽市區河段,三面環水,水質優良,是漢江中的第一大島,四周靜態水面達30多平方公裡,素有「漢江明珠」的美譽。曾幾何時,這裡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島,如今已建成城市中央生態公園,今年底復綠面積將達到75%。金秋時節,漫步於洲島之上,目之所及,水清岸綠。市民結對成行,在這裡盡享秋日好時光。
  • 湖北襄陽:「綠色發展」打造漢江生態經濟帶
    (楊東 攝) 魚梁洲位於漢江中遊湖北襄陽市區河段,三面環水,水質優良,是漢江中的第一大島,四周靜態水面達30多平方公裡,素有「漢江明珠」的美譽。曾幾何時,這裡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島,如今已建成城市中央生態公園,今年底復綠面積將達到75%。 金秋時節,漫步於洲島之上,目之所及,水清岸綠。市民結對成行,在這裡盡享秋日好時光。
  • 深入推進漢江流域城市群發展 加快中西部地區崛起
    深入推進漢江流域城市群發展 加快中西部地區崛起2018年以前,中西部鄂豫陝結合區周邊分布著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天水城市群、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以武漢為中心的長江中遊城市群和以成都、重慶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
  • 湖北襄陽構建漢江生態經濟帶綠色屏障
    (新春見聞)湖北襄陽構建漢江生態經濟帶綠色屏障中新社湖北襄陽2月17日電 題:湖北襄陽構建漢江生態經濟帶綠色屏障中新社記者 梁婷日前,位於襄陽漢江河道最大的酒樓漢江魚府被拆除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流域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區、生態功能區。位於漢江中遊的湖北襄陽市,是漢江生態經濟帶的中心。漢江魚府的拆除,是襄陽保護漢江生態,構建漢江生態經濟帶綠色屏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襄陽實施了總投資10.8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漢江襄陽段堤防加固重點工程,對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域實施治理。
  • 湖北襄陽正確處理發展和生態優先的關係——漢江之畔崛起綠色增長極
    以《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為契機,湖北省襄陽市加快綠色發展步伐。如今,「一江碧水穿城過,十裡青山半入城」的大美畫卷已經展現。楊 東攝(中經視覺)以《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為契機,湖北省襄陽市堅定不移做大經濟總量、千方百計留足環境容量、全力以赴提升發展質量,建漢江生態經濟帶生態經濟樣板區、先行區、體驗區,更好引領漢江流域城市群發展。「用三年時間還市民一個大美襄陽。」這是湖北省襄陽市2018年對市民作出的承諾。
  • 漢江流域經濟轉型:武漢是龍頭襄陽是樞紐
    日前,國家發改委印發《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要求圍繞改善提升漢江流域生態環境,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同時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進一步提升新型城鎮化水平。
  • 湖北襄陽正確處理發展和生態優先的關係——漢江之畔崛起綠色增長極
    以《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為契機,湖北省襄陽市加快綠色發展步伐。如今,「一江碧水穿城過,十裡青山半入城」的大美畫卷已經展現。楊 東攝(中經視覺)以《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為契機,湖北省襄陽市堅定不移做大經濟總量、千方百計留足環境容量、全力以赴提升發展質量,建漢江生態經濟帶生態經濟樣板區、先行區、體驗區,更好引領漢江流域城市群發展。「用三年時間還市民一個大美襄陽。」這是湖北省襄陽市2018年對市民作出的承諾。
  • 全國人大代表郄英才:統籌流域一盤棋 共繪漢江生態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6日訊(記者鄭明橋 柳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長江經濟帶發展要堅持上中下遊協同,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打造高質量發展經濟帶。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全國人大代表、湖北襄陽市市長郄英才認為,漢江流域歷來是我國重要糧食主產區、重要生態功能區,現在更是連接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一條戰略通道。推進漢江生態經濟帶綜合開發與保護,對於促進中西部扶貧開發,帶動區域協調發展,保護漢江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 【地方】湖北襄陽:踐行綠色發展承諾 厚植大美生態底色
    新華社發(楊韜 攝)踐行綠色發展承諾厚植大美生態底色湖北襄陽市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力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狠抓環境保護,實施碧水藍天工程「一江碧水穿城過,十裡青山半入城」。這是襄陽當前的真實寫照。襄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 漢江「龍頭」襄陽建成流域中心後 能否達到史上最巔峰狀態?
    漢江「龍頭」襄陽建成流域中心後 能否達到史上最巔峰狀態?襄陽在歷史上長期被賦予重任,本世紀就有多個重要身份,比如「鄂豫陝毗鄰區中心城市」、「副省會」、「前省城」、「武漢直轄湖北省會候選地」、鄂豫陝渝毗鄰區中心城市等。
  • 鞏固漢江流域首位度 襄陽格局定位至「國字頭」
    強化自身定位很重要:跳出地級市視野漢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殊榮是國家層面給予的定位,這個地位是湖北、河南、陝西三省共同認可的,是獲得頂層認可的全國獨一無二的鄂豫陝區域中心城市,總體格局為區域內僅次於武漢、鄭州、西安三個省會。漢江是我國與長江、黃河、淮河並列的四大江河之一,流經湖北、陝西,支流流域涉及河南、重慶等地,故而襄陽被媒體稱為鄂豫陝渝毗鄰區中心城市。
  • 國家發改委下發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襄陽旅遊將迎來大發展
    更是全國著名的歷史文化旅遊目的地在漢江流域中襄陽有著非常重要的生態地位其中包含有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薤山國家森林公園、張公祠森林公園、湖北峴山國家森林公園、白竹園寺森林公園、七裡山森林公園、百花山森林公園、官山森林公園、承恩寺森林公園、堯治河生態公園。如果暫時想遠離城市的喧囂,就找個時間到這些森裡公園擁抱大自然吧!
  • 「水電明珠」耀漢江——寫在湖北襄陽漢江新集水電站工程開工之際
    襄陽,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漢水中遊,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和「萬裡茶道,水陸要塞」之美譽。如今,睿智奮進的大唐水電人,搶抓新時代發展的機遇,擘畫綠色發展藍圖,建設新集水電磅礴偉業,為漢江流域再造一顆「水電明珠」。
  • 漢江生態經濟帶上升至國家戰略,湖北沿線10市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圖為:漢江流經湖北10個市(林區)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郝曉燕)10月18日,國務院公布批覆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我省漢江流域的10個市(林區)、40個縣(市、區)迎來重大發展機遇。該批覆還提出,要圍繞改善提升漢江流域生態環境,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圍繞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進一步提升新型城鎮化水平,打造美麗、暢通、創新、幸福、開放、活力的生態經濟帶。
  • 中國借鑑韓國「漢江奇蹟」經驗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
    原標題:中國借鑑韓國「漢江奇蹟」經驗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    新華網武漢7月12日電(記者 喻珮)韓國「漢江奇蹟」對於中國是否有借鑑意義?中韓環境治理合作有哪些新契機?……近日,近百名中韓代表聚會武漢參加第三屆促進鄂韓合作研討會,就依託「漢江奇蹟」創建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言獻策。
  • 國家實施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鎮平要發展為中等城市、建飛機場
    ,該委日前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了《河南省貫徹落實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方案》以及《河南省貫徹落實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方案》(《漢江方案》)。  淮河生態經濟帶的規劃範圍,包括我省的信陽市、駐馬店市、周口市、漯河市、商丘市、平頂山市和南陽市桐柏縣;   漢江生態經濟帶包括我省的南陽市全境、三門峽市盧氏縣、駐馬店泌陽縣、洛陽市嵩縣和欒川縣。
  • 河南湖北全方位合作 推進漢江經濟帶建設
    李鴻忠表示,湖北與河南同處漢江流域,承擔著保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確保一江清水永續北送的共同使命,希望兩省在漢江環保治汙、生態建設、綠色發展等方面,進一步深化交流、擴大合作,加強統籌規劃,科學布局沿江產業和城鎮,攜手推動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促進互利雙贏、共同發展。
  • 打造漢江流域生態文化旅遊大品牌
    人民政協網孝感11月2日電(記者 毛麗萍)10月27日至28日,漢江流域城市政協聯繫協作會第十一次會議在湖北省孝感市舉行,與會人員圍繞「創新發展全域生態文化旅遊,合力打造漢江黃金旅遊帶」主題交流建言,呼籲保護漢江流域生態環境、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 東方園林襄陽「城市綠心」交付使用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擴大,大家對於文化旅遊、生態環境的需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為·對於生態環保企業而言,打造生態精品項目便成為重點,對此東方園林向湖北襄陽發起進攻,全面打造魚梁洲環島景觀項目。近日,湖北襄陽魚梁洲經濟開發區舉行了點亮城市綠心——魚梁洲環島景觀帶交付運營儀式,自此一個由東方園林參與建設的具有多元化生態空間、可浸入感受漢水文化的城市綠心對市民正式敞開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