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漢江流經湖北10個市(林區)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郝曉燕)10月18日,國務院公布批覆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我省漢江流域的10個市(林區)、40個縣(市、區)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覆蓋我省10個市
漢江全長 1577公裡,湖北境內長920公裡。漢江湖北段涵蓋了漢江的上中下遊,佔全長的55.25%,流域面積佔全省國土面積的33.89%。
漢江在湖北省的流域範圍包括十堰市鄖陽、鄖西縣、竹山縣、竹谿縣、房縣、丹江口市、茅箭區、張灣區,神農架林區,襄陽市襄城區、樊城區、襄州區、南漳縣、穀城縣、保康縣、老河口市、棗陽市、宜城市,荊門市東寶區、掇刀區、鍾祥市、沙洋縣、京山市,隨州市曾都區、隨縣,孝感市安陸市、雲夢縣、應城市、孝昌縣、孝南區、漢川市,潛江市,天門市,仙桃市以及武漢市江漢區、礄口區、漢陽區、東西湖區、蔡甸區、漢南區等10市(林區)40個縣(市、區),流域面積6.3萬平方公裡。
基礎雄厚機遇重大
目前,湖北漢江流域已形成重要汽車工業走廊、裝備製造業、紡織服裝生產基地和主要商品糧基地,糧食總產量佔全省的50%以上。國務院的批覆提到:將《規劃》確定的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政策、重要改革任務與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緊密銜接起來,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這意味漢江流域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該批覆還提出,要圍繞改善提升漢江流域生態環境,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圍繞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進一步提升新型城鎮化水平,打造美麗、暢通、創新、幸福、開放、活力的生態經濟帶。
上升為國家戰略
在2013年10月中旬召開的湖北省委十屆三次會議上,提出要繼續實施「兩圈一帶」區域發展戰略,積極推進湖北長江經濟帶和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進一步促進長江中遊城市群建設,推動「兩圈兩帶」區域發展格局的形成,標誌著湖北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正式上升為省級戰略。
2016年3月17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發布,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被寫入規劃綱要,上升為國家戰略。隨著此次《批覆》的公布,國家層面的戰略布局地位進一步確定。
連結
漢江生態經濟帶
漢江是長江最大支流,全長1577公裡,流域面積15.9萬平方公裡。漢江生態經濟帶涵蓋湖北、河南、陝西三省部分地市(縣區),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重要的生態保護區和水源涵養地。
漢江流域自然資源豐富、經濟基礎雄厚、生態條件優越,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歷史上是我國西部高原通往中部盆地和東部平原的五大走廊之一,現在是連接長江經濟帶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一條戰略通道。
作者/來源:楚天都市報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