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環球旅遊】為大家帶來的是日本近畿地區(上),喜歡你就關注一下唄~
日本近畿地區
近畿是指鄰近國都一帶。古時,日本都城在京都,所以近畿地區也就是京都及其周圍、行政上現包括京都、大阪兩府和兵庫、滋賀、和歌山、三重和奈良五個縣。總面積3.3萬平方千米,人口2200多萬。
近畿地區位於本州島中西部,因在不破、鈴鹿和愛發(均在本地區與中部地區交界線附近)三關以西,亦稱「關西地區」。境內多山,沿海平原狹小,除琵琶湖東岸和京都、奈良一帶,內陸幾乎全部為山區。多河流,森林資源豐富。
古時此地為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仍為日本重要經濟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僅次於關東地區。阪神工業地帶為本區經濟重心。按職工人數是日本第二大工業地帶;按產值則居第三(次於京濱和中京),鋼鐵、造船、家用電器等工業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在山區和盆地區域,人們主要從事農牧業,特別是城郊農業發達,為都市區提供水果、蔬菜和肉、奶、蛋。稻米需要調入。
本區歷史悠久,文化發達。京都和奈良的名勝古蹟、大阪的商業盛況、神戶的繁忙海港和國際化市容都享有盛譽。
京都府——日本人民的精神故鄉
京都地處本州島中西部,距大阪40多千米。它位於京都盆地北端東、北、西三面環山,林木蒼鬱,層巒疊嶂,南面則是渠道縱橫、沃土成片。公元794年,桓武天皇就將都城從長岡京(繼奈良之後為都10年)遷到這裡,定名平安京,取意和平與安定。從此京都成為日本政治、文化和宗教的中心,並持續1000年之久,是當之無愧的千年古都。這裡集中了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遺產,被譽為日本人民的「文化搖籃」和「精神故鄉」。
二戰後,京都市獲得更大的發展,市區進一步擴大,行政轄區已達1個,總面積610平方千米,人口139萬。廣義的京都,即京都府,為日本47個一級行政單位之一,面積4613平方千米,人口264萬。除京都市外,還包括大片郊區,如南郊衛星城字治,西南郊的長岡京和日本海沿岸的舞鶴。
京都的工業與其它城市相比,具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它是日本最大的紡織業中心,絲織尤其發達。
包括著名的京都大學在內,京都市共有四年制大學二十二所,短期大學十五所,學生總數超過10萬,被譽為西日本學都,與東京並駕齊驅,形成日本學術的兩大重鎮。
大阪府——西日本中心
大阪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為大阪市由24個區組成,面積221平方千米,人口250萬,次於東京,位居全國第三。這是因為戰後許多城市進行了兼併組合,轄區面積都有不同程度的擴大。而大阪市卻仍然保持了原來的規模。但廣義的大阪,即大阪府,面積1894平方千米,人口881萬,僅次於東京都,仍居全國第二。大阪府由大阪市及其周圍的32個市、10町和1村所組成。這些市鎮,超過20萬人口的就有10個。但它們都可以看作是大阪市的衛星城和郊區。各市街道相連,並無明顯界限形成一個大都市區,發揮著西日本中心的作用。
1883年在大阪建起了上萬紗錠的棉紡廠成為日本近代工業的先驅。現在大阪已發展成綜合性工業城市,為阪神工業地帶的核心。工業種類繁多,按產值計算,以機械和電器工業為首,其次是化工、金屬製品、鋼鐵、食品運輸機械、造紙、煉油、有色金屬和紡織業商業興隆。高等學府雲集。大阪大學、大阪教育大學、大阪外國語大學和私立關西大學都是全國有名的學府。
兵庫縣——兩面臨海之地
兵庫縣北鄰日本海,南瀕太平洋(瀨戶內海),在本州島三十多個縣中,它是惟一把該島攔腰截斷的縣。兵庫縣地域遼闊,面積達8294平方千米,人口559萬。縣政府所在地神戶。縣內各地差異也比較顯著。面向日本海的邊,山丘綿延,森林密布,人煙稀少,最大的城市只有4萬人。農牧業比重大,經濟發展相對遲緩。年輕人外流,人口減少,成為當地政府頭痛的問題。而面向瀨戶內海的一邊,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縣內七座2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神戶、尼崎、姬路、西官、明石和加古川都分布在大阪灣和播磨灘沿岸的平原上。沿海鋼鐵、造船、煉油、石化、橡膠、機械及電氣工業密集,是阪神、播磨臨海工業地帶的部分。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的種植業急速向生產蔬菜、水果以及飼養羊、雞等方面發展。
兵庫縣的主要旅遊區分布在該縣南部。神戶國際化港口城市風貌和姬路的古城堡被世人熟知。
奈良縣——大和民族的文化搖籃
奈良縣是京都以南、大阪以西的內陸縣面積3691平方千米,人口143萬,縣政府所在地為奈良市。該縣古稱大和,日本最初的國家大和朝廷就誕生在奈良盆地。奈良也是日本古代文化的發祥地。日本人自稱大和民族,傳統服裝叫和服、傳統飲食叫和食,即來源於此。
奈良縣山區廣布,只有北部的奈良盆地是片平原,又名大和平原。奈良盆地還被稱為日本大心靈的故鄉」。這裡擁有眾多的文物古蹟。古城址、古寺院、古神社、古墳群、各種文物及工藝美術品都訴說著奈良的歷史和文化。
奈良市西南12千米的法隆寺相傳由推古朝聖德太子始建。其西院金堂築於8世紀初,為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在日本,法隆寺最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二世界文化遺產」(1993年)。
奈良盆地自古以來就是先進的農業地區,近年來生產重點由水稻改為草莓和西瓜。丘陵地區則以「大和茶」出名。機械、電子等工業有所發展。現在最興盛的是旅遊業,每年接待遊客達三、四千萬人之多。
滋賀縣——琵琶湖畔「水國
滋賀縣是個內陸縣,四面環山,中部是琵琶湖,形成盆地結構,古時為近江國,又稱「淡海國」,意喻「湖水之國」。全縣面積3855平方千米,人口137萬,縣政府所在地設在大津。
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湖,面積670平方千米。琵琶湖由斷層陷落而成,所以有許多大小河川流入湖內,形成豐富的水源,恰似一個天然大水庫。不僅縣內用水靠它,而且整個京阪神地帶1400萬人的生活和工業用水主要靠它供應。近代以來,這裡曾兩次興修水利工程,以實現農田灌溉、工業用水以及發電方面的綜合利用。
湖濱土壤肥沃,盛產稻米。湖中魚產尤為豐富,僅魚類就有四十多種,被譽為日本淡水魚的寶庫。這裡還盛行淡水養珠。因此漁舟竹筏和遊艇一道,為琵琶湖的景色增添了無限情趣。近年來湖南部近江盆地工業發展迅速除原有紡織業外,又興起了精密儀器和電器製造業。
三重縣——碧波珍珠港 濱海石化城
三重縣人口186萬,縣政府所在地設在本縣第三大城市津。另外兩大城市是四日(人口29萬)和鈴鹿(19萬)。面積5761平方千米,分布在南北長170千米的沿海狹長地帶。地形複雜,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半島兼備,但以山區為主。森林覆蓋著2/3的土地耕地只佔1/8.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並盛產茶葉。畜牧業也很發達,特別是松阪牛肉,享有很高的聲譽。綿長的海岸線使人工養殖珍珠的產業得以較好發展。本縣鳥羽市為日本最著名的珍珠港。工業的支柱產業要數煉油和石油化工。該縣北部城市四日市已發展成為日本典型的石化工業城。
和歌山縣——林海 橘園
和歌山縣地處大阪以南的紀伊半島,面積4726平方千米,人口105萬,縣政府所在地和歌山。全縣大部分地區為山地,僅西北部沿海有些零星平原。森林覆蓋著約佔3/4的土地。溫暖多雨的氣候適宜樹木生長,自古以來,這裡就有「林木王國」的稱譽。
該縣山清水秀,稻穀遍野,柑橘滿枝,一片優美的田園景象。這裡的果樹園藝業特別發達,柑橘產量位居全國前列,還出產大量柿子、桃和梅子。
工業以石油、鋼鐵、化學、紡織、機械食品、造紙和木材加工等為主。
好啦,以上就是本期【環球旅遊】的全部內容,如果你有哪些想在本平臺推送的地圖、想了解的地方,歡迎私信推薦我們~
整合全球地圖資源、分享全網地圖資訊,歡迎關注後宮地圖三千微信公眾號,查看更多文章、第一時間獲取推送。
喜歡就關注並轉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