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個千億級的市場,我國的人均咖啡消費消費量雖然遠不及歐美日韓等市場成熟的國家,但增速飛快,近五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3.8%。
雀巢、星巴克等國際品牌先後教育了速溶咖啡消費和現磨咖啡消費,也是第一和第二次咖啡消費浪潮的代表;而本土品牌如瑞幸、連咖啡等公司,雖然近期連續被曝出數據造假、關店等消息,但不可否認的是,兩年多的額價格補貼也逐漸培養起一大批用戶的咖啡消費習慣。
第三次咖啡消費浪潮之下,精品咖啡在資本助推之下快速擴張,與此同時,速溶咖啡也在朝著「精品化」的方向升級,出現了三頓半、永璞、時萃等代表品牌。
而前不久,樂純也上線了咖啡產品,名為「ONESHOT」的冰滴咖啡,正式進入咖啡領域這場戰局。
圖片來源:樂純
速溶咖啡還有有哪些可能
三頓半早在2018年夏天就推出精品速溶咖啡產品,以咖啡杯外形的小膠囊,加上冷萃速溶技術,以及品牌無縫銜接的內容營銷和口碑,兩年時間在精品速溶咖啡這個領域完成品類品牌的認知佔領。
這讓後來者都必須解決兩個問題:外形要不要做差異化?品牌如何和三頓半區隔開來?如何發揮自己的競爭優勢?
精品速溶咖啡這個細分類目已經完成了比較好的市場教育,樂純則很巧妙地在產品設計上做了的差異化。
首先是更細分的咖啡品類。ONESHOT還原的是冰滴咖啡,目前有兩款SKU(分別是水洗耶加和喜拉多,前者適合美式,後者適合拿鐵)。相比冷萃咖啡,冰滴咖啡的工藝是用冰水滴濾(可以理解為冷萃的極端),萃取工藝更費時,在精品咖啡館的價格一杯通常需要50-60元,比普通意式咖啡和冷萃更貴。
圖片來源:樂純
其次是設計的差異。市面上的凍幹速溶咖啡產品以咖啡杯形狀居多,永璞設計了飛碟形狀的膠囊容器。ONESHOT則做成了細長的子彈形狀,用了透明容器,也像一支煙。在西裝內側、手提包中取出來都不會突兀,設計風格更偏優雅。
還有完整的產品交付。在創始人Denny看來,使用產品的時時刻刻都是交付的重要環節。因此團隊還為ONESHOT配套設計了兩個產品,一個是水洗牛皮材質的Wallet,可以裝一周7支咖啡的用量,方便出差旅行攜帶;另一個是玻璃酒瓶(SHOT也有酒的意思),口徑和ONESHOT匹配。
圖片來源:樂純
產品在4月中旬預備了6000份上線內測,當天賣空。昨天ONESHOT產品正式上線小程序商城和天貓,預售價格在139元/14支,單支價格在10元以內。
在採訪中,樂純的創始人Denny表示,咖啡的五種形態(RTD、冷萃液、速溶粉末、膠囊和掛耳),前兩種需要冷鏈運輸,會限制使用場景,而後兩種需要輔助設備或者經驗,再考慮到線下咖啡館已經將「獲得一杯好咖啡」的門檻降到足夠低了,所以綜合考慮,精品速溶咖啡粉是產品的最優選擇。
局外人,也是攪局者
樂純一開始被大家所熟知是從酸奶開始的。成立於2015年,品牌創立之初主打希臘酸奶(高蛋白濾乳清酸奶),通過數位化營銷和用戶中心的運營策略,逐漸積累期百萬級用戶。
但樂純的產品延伸並沒有止步於酸奶。從2017年開始,公司就陸續推出了穀物杯、奶昔、麥片等產品。2018年4月,樂純完成可口可樂戰略融資之時,就推出了「樂純孵化社」,基於「純粹食物」理念做資源分享和整合,孵化創新食品。
後來如我們所見,樂純逐步推出了烘焙系列(吐司、貝果、歐包)、燕麥粥、代餐奶昔、拉菲牛乳等產品。
很難再用希臘酸奶品牌去定義樂純。這家公司以一種非常特別的方式存在:對樂純來說,每個進入的領域都存在強大的對手,但好像什麼樣的食物樂純也都可以做。它既是局外人,也可以是攪局者。
圖片來源:樂純
在創始人Denny看來,這和公司的產品理念有很大的關係。和許多食品品牌不同,樂純的產品設計並不是自上而下的,除了大品類範圍的規劃,並不會做很系統性的產品矩陣。樂純的重點反而一直是「對於健康飲食有需求的用戶」,而且這個基數在不斷擴大。
從穀物杯、麥片到後來的代餐奶昔等產品,Denny表示,源起是用戶向公司提的產品需求:需要低糖的麥片、需要無添加的乳品、需要低熱量的麵包。「競爭一直存在,但用戶未被滿足的需求,是市場做的不夠好,也是樂純做的不夠好,這裡面就意味著大量機會。」
機會往往和需求共存,機會也留給綜合能力更強的團隊。
品類的拓展不僅意味著產品研發,還要求跨品類的供應鏈能力。在這一點上,樂純擁有很多創業品牌不具備的優勢。2018年可口可樂入股之後,公司在原料、生產、甚至是渠道等很多環節都會開放給樂純,這也是樂純沒有後顧之憂,做產品開發的基礎。Denny坦言,這也是2018年接受可樂投資時,一個關鍵性的考量因素。
除了ONESHOT,接下來樂純將會在咖啡領域有更多嘗試。而Denny本人稱,希望樂純能通過品牌成為一家穿越周期的公司,持續創造產品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