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新青年 | 楊程君:網際網路老總開奔馳送外賣

2021-01-13 新京報網

 


2月18日,大年三十兒,重慶一個普通社區門前,楊程君開著奔馳車給客戶送外賣。受訪者供圖

  研發網絡交流平臺、瀏覽器等多款產品;找到「風口」,開始做網際網路餐飲;兩家公司市值均已上億

  2月18日,大年三十兒,重慶一個普通社區門前,一輛奔馳轎車停下,司機按喇叭示意保安開門。

  保安探出頭,「幹嗎的?」

  車上走下一個小夥子,手上提著一摞餐盒,「送外賣的!」

  開著奔馳送外賣?保安愣了。

  小夥子叫楊程君,今年35歲,擁有兩家市值上億的網際網路相關企業,其中包括一家網際網路餐飲公司。「過年人手不夠,有人在網上訂了餐,我就幫著給送一下。」楊程君邊裝著盒飯邊說。

  他的另一家公司名叫話語科技,位於重慶環球大廈網際網路產業園,如今佔據著整整半層樓。

  3月2日,周一,環球大廈,楊程君被人群擠進電梯。他個子不高,一米七左右,有些瘦,夾在人群中,尷尬地一笑,「我以前在這裡創業時也是這樣。」

  相對於這座大廈裡大多數年輕的創業者,楊程君算是「混出來」的人。現在,他已經把這裡的業務全權交給一個創業夥伴管理,自己只是偶爾過來懷舊一下,「再體會一下創業時的那股勁兒。」

  居民樓租房 4人研發「語錄」

  2008年,楊程君的工作室成立,起初,算上他自己,只有4個人。那時候,他們在一棟居民樓裡租了一室一廳。居民樓建於上世紀80年代,樓梯狹窄,屋內昏暗,白天也要開燈才能看到鍵盤上的字母。四個人日夜奮戰,每天只吃兩頓飯,中午是小面,晚上是泡麵。

  不過,楊程君心裡是亮堂的,他堅信自己的產品會火。

  那是一個類似博客的互動平臺,用戶可以在上面發表自己的意見、觀點,字數限於140個字,瀏覽者也可以在下面跟帖發表評論。

  「其實它很像現在的微博。」楊程君感嘆自己沒趕上「好時候」,「假如當時手機智能終端普及了,這個產品就可能是先火起來的『微博』。」

  半年努力,產品做出來了,楊程君們私下管它叫「語錄」。

  「語錄」的大名是言兌網。楊程君當時信心滿滿地說,「要把言兌網做成最牛的社交平臺」,並表示「言出必行,讓用戶監督」。

  可惜,他的諾言沒能兌現。

  言兌網上線半年,積累用戶便超過100萬,但月底算帳的時候,楊程君困惑了,「四個人的生活費都發不出來。」楊程君說,「我們產品成功了,但沒有找到變現的方式。」

  為了維持生存,楊程君和鄧欣商量,後者留守公司,繼續做產品,楊程君則出去開了一家超市,賺錢支撐言兌網的運行。

  「言兌網被超市養得肥肥的。」2011年,楊程君搬進了夢寐以求的網際網路產業園。

  當時的他並未想到,入駐後的第二年,就將面臨一場生死考驗。

  變現「家底」從巨頭手裡賺錢

  入駐產業園後,楊程君給公司註冊了名字——話語科技;人員也擴張到二十幾人。

  地方大了,人增加了,靠開超市已經不夠負擔公司的費用,可產品仍然沒有找到變現的模式。

  發工資的前一天,楊程君找所有認識的人借錢,還是沒能湊夠。管財務的女孩一直敲他的門,「楊總,該發工資了,我等著做工資表呢。」

  楊程君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裡,連抽了十幾根煙,然後咬牙走出來,宣布晚上聚餐。

  「晚宴」設在路邊的一個燒烤攤,酒過三巡,楊程君先講述公司的夢想和下一步的發展規劃,然後告訴大家:「公司為了戰略改革,資金緊張,這個月的工資可能發不下來。」

  「當時,大家都喝得歡,各個豪言壯語,說要捨命陪君子。」

  第二天,四個創業夥伴走了兩個,只剩下鄧欣,員工也從二十多個人縮減至十幾人。不過,公司總算保住了。

  下一步,怎麼走?

  當時,在網際網路產業園,集中了百度重慶、豬八戒網等知名網際網路公司,楊程君和這些公司的骨幹交流,「我發現他們的目的都很明確,就是掙錢。」楊程君說,一家發展不錯的網際網路公司老闆告訴他:「你做的是企業,企業有了錢才能談理想,你所有的行為應該離錢更近一些。」

  此時,話語科技已經開發出言兌網、點心聯盟、點心瀏覽器三款產品,競爭對手都是行業巨頭,言兌網對手是新浪博客、點心瀏覽器的對手是360。

  「離錢更近一些。」楊程君把話傳給了鄧欣。二人決定「歸順」對手。

  楊程君盤點了一下,三款產品積累了超過五百萬的用戶,這是他可以變現的家底。

  隨後,楊程君一口氣招募了幾名業務員,都是內行,而且能說會道。他們找新浪、阿里巴巴、微軟等網際網路巨頭談合作,在自己的產品上展示這些巨頭的廣告,再根據流量向對方拿提成。

  技術男鄧欣性格內向。一次,楊程君讓鄧欣見網易的一個總監,鄧欣不肯,說自己級別低,見到級別高的人會怯場,躲進辦公室不出來。楊程君當即給鄧欣印了一個總經理的名片,趕鴨子上架。

  接母親訂餐微信 開做餐飲O2O

  營銷很成功,三款產品當年變現超過500萬元。

  有了資金,楊程君和鄧欣又開發了063遊戲、水果手遊市場、基地遊戲等十幾款產品,「這些產品都不出名,但都可以給我們帶來流量,加在一起,用戶量還是很可觀的。」楊程君說,這些產品形成了話語科技的「遊擊隊」,在騰訊、百度、阿里的正規軍中充當「僱傭軍」發財。

  2012年,話語科技公司的市值已經上億元。

  錢有了,楊程君卻陷入苦惱,「做這樣的『遊擊隊』不是我的理想。」那段時間,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給鄧欣,自己就悶在辦公室裡想出路。

  當年8月的一天,他收到母親一個微信,「孩子,該吃飯了,忙的話可以在網上訂外賣。」

  看到這條微信,楊程君哭了。「我不是感動,而是從這條簡訊中,我看到了機遇,老太太都知道網上訂餐了。機會來了。」

  第二年,楊程君買下了重慶李子壩的一家梁山雞店,註冊李子壩梁山雞餐飲有限公司,開始做網際網路餐飲。

  彼時,已經有不少創業者嘗試這種餐飲O2O(線上到線下),但成功者寥寥。楊程君分析原因認為,「很多人只是趕時髦在線上做推廣,卻忽略了線下的產品品質。」

  為了找到最好的食材,楊程君親自去菜市場挑雞,發現一個雞籠裡有五六個品種,問賣雞的商販,對方也含含糊糊說不清楚。

  楊程君便從市場上買回來十幾種雞進行試驗,找到了口感最好的一種。第二天,他找到賣雞的商販,詢問那種雞的產地,商販不肯說。楊程君把這事交給負責採購的黃磊。黃磊找機會尾隨那名商販,終於找到那隻雞的原產地在貴州。回來的時候,拉了一車的雞,黃磊也沾了一身的雞毛。

  食材選定,楊程君開始整合線下和線上資源,店裡的廣告語全部採用網際網路特色的草根語言,比如「打折不如打老闆的臉」。開業前,還仿照網際網路的玩法,進行「內測」,邀請重慶媒體圈的朋友試吃。第二天,重慶媒體人的朋友圈幾乎被李子壩梁山雞刷屏。

  開業以後,餐廳每天爆滿,甚至要提前兩天預約座位。一年時間,李子壩梁山雞陸續開了14家分店,業務拓展到了四川、江蘇等地。

  「我找到了自己的『風口』。」楊程君說。

  新京報:講述一下印象最深刻的困境故事。

  楊程君:就是剛入駐產業園的時候,發不下工資的那次經歷,資金問題和公司定位問題一起出現,第一不知道眼前的事情怎麼解決,第二不知道公司未來的出路問題在哪裡,沒有現在,也沒有未來,那種感覺很糟,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大部分創業者都會遇到這種情況,政府在建立園區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到創業者的資金問題,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對創業者進行一些方向性引導。

  新京報:新的一年有哪些新希望?

  楊程君:希望我的新項目網際網路餐飲有更多的合作夥伴,開更多的店,能夠改變網際網路行業發展模式,給更多的創業青年一個參考。

  新京報記者 安鍾汝 重慶報導

相關焦點

  • 重慶35歲的網際網路老總開奔馳送外賣驚呆了保安
    2月18日,大年三十兒,重慶一個普通社區門前,楊程君開著奔馳車給客戶送外賣。受訪者供圖研發網絡交流平臺、瀏覽器等多款產品;找到「風口」,開始做網際網路餐飲;兩家公司市值均已上億2月18日,大年三十兒,重慶一個普通社區門前,一輛奔馳轎車停下,司機按喇叭示意保安開門。保安探出頭,「幹嗎的?」車上走下一個小夥子,手上提著一摞餐盒,「送外賣的!」開著奔馳送外賣?保安愣了。
  • 眾多媒體關注瀋陽五星級酒店開奔馳送外賣
    眾多媒體關注瀋陽五星級酒店開奔馳送外賣 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 顧客們無法到酒店內用餐 為了彌補廣大顧客的遺憾
  • 翔安一男子做薑母鴨21年 開著奔馳送外賣(圖)
    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這是送外賣的給人的普遍形象。然而,有誰見過開著奔馳車去送外賣的嗎?最近一個多月來,翔安新店社區一些喜歡吃薑母鴨的人就碰到過這個現象——— 打電話叫餐後,有時哪怕只叫一隻,一個「小弟」也會開著一部奔馳越野車送貨上門。這個開奔馳送外賣的「小弟」叫洪水拱,「小弟」之所以要打引號,有兩個原因:一、從年齡上看,他今年已44歲;二、從身份上看,他也不應該被叫小弟,因為他是翔安福春薑母鴨店的老闆。
  • 外賣平臺「秒開」處方藥,用藥安全誰來負責?
    在外賣平臺上將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加入購物車,提交患者信息,沒等描述病情,一份來自網際網路醫院的電子處方就已「秒開」完成。儘管沒有藥師籤名,但系統自動顯示審核通過,商家接單後,藥品即刻進入配送環節……日前,《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 今起全聚德烤鴨在渝接受外賣預訂 60分鐘送貨到家
    今日,重慶狂草科技有限公司與全聚德合作研發的北京烤鴨外賣產品「小鴨哥」正式上線售賣,微信下單後,一小時內快遞送貨到家。核心食材和工藝全部來自全聚德以往,由於類似於北京烤鴨這種傳統堂食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很少有人能享用到正宗的全聚德烤鴨。
  • 中國最火網紅企業:曾開奔馳送外賣,如今慘到欠債...
    1  網紅餐飲鼻祖,  靠開奔馳送外賣一炮而紅!  「我是唯一一個曾經在百度和谷歌市場部都待過的中國人。」赫暢說,言語中透露著些許優越感。  出生於1981年的赫暢,是地地道道的東北人,滿族正黃旗,本姓是赫舍裡。
  • 他被稱網紅店教父,曾開奔馳送煎餅,結局是敗光2億,店鋪倒閉
    他被稱為網紅店教父,他利用老闆開奔馳、老闆娘開跑車送煎餅果子的話題營銷事件,讓黃太吉煎餅果子火爆北京城,人們為了品嘗這個網紅的煎餅果子要排1個小時的長隊。短短1年時間,黃太吉煎餅創造了700萬營業額,獲得了2億融資,被估價12億。
  • 外賣樂趣取代旅行疲憊,臺灣青年北京新體驗
    戳視頻,看詳情外賣是當下年輕人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甚至必不可少的事物了,它能夠幫助大家足不出戶品嘗各種美味,同時也便捷了大家的生活。外賣向來是西進大陸的臺灣青年比較喜愛和感興趣的事物,臺灣青年萊恩也不例外。
  • Uber外賣正式開送 殺入紅海有何絕技?
    在美國外賣領域,Uber同樣可以說是一個後來者,因為在美國的外賣市場已經有 Seamless 和 GrubHub 這些資深老牌玩家了。Uber 選擇這時進軍外賣行業,底氣何在呢? Uber希望Uber司機不僅能拉人,還能拉貨,而外賣則是它率先嘗試的項目之一。此外Uber還曾嘗試過送雜貨用品、藥物用品等。
  • 黃太吉:借勢網際網路 煎餅果子一年賣到500萬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整個消費體驗已經變長,它還存在於到店的路上和消費之後的很長時間。以前沒有網際網路的時候,找不到店外的他們,如今他們就在網上、微博上、陌陌上、微信上……黃太吉正是意識到這點,借力移動網際網路,隨時隨地與消費者連接,維護整個用戶體驗。  當我們的賣場越來越標準化的時候,如何利用不一樣的營銷成為實體零售要考慮的問題。
  • 奔馳車主撞到外賣小哥,竟口出狂言撞死你『』老子有錢賠『』結果被...
    這話說得實在不中聽,外賣小哥被激怒了。 正好附近還有幾個趕著送外賣的小哥,大家就一起圍了過來,「用真理說服了」奔馳車主。 照片顯示,十來個身穿美團黃色工作服的外賣小哥把奔馳車主圍住。 幾分鐘後,奔馳車主癱坐在了車旁,一言不發,據說滿臉是血。
  • 印度青年來中國旅遊,看到外賣員卻驚呼:你們管這叫「送外賣」?
    相信大家都是有過叫外賣的經歷,在外賣行業的快速發展之下,人們對於外賣的需求愈發龐大,這也直接影響了送外賣效率在迅速提高。可是有位印度青年來到中國旅遊時,看到外賣員送外賣卻是驚呼:你們管這叫「送外賣」?什麼原因才會讓這位印度青年如此驚訝呢?
  • 廣西城市內澇小哥開快艇送外賣,網友:開出夏威夷衝浪的感覺
    6月17日據媒體報導,廣西防城港內澇,2名外賣小哥開快艇到店裡取餐。據店主鄭女士介紹,兩名外賣小哥到店裡取了豬扒飯,後開快艇離開,目前,當地內澇情況已經排除。網友評論網友:開出夏威夷衝浪的感覺延伸閱讀:半夜在殯儀館點外賣,女子與外賣小哥對話曝光 網友:忍不住想笑2019年5月報導,半夜在殯儀館點外賣!
  • 開滴滴比送外賣賺錢?滴滴司機哭笑不得,錢都賺哪去了?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我們的生活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吃飯用美團,外出打滴滴。也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給很多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其中,離我們生活最近的就是美團騎手和滴滴司機。之前有報導說「外賣騎手月薪過萬」「滴滴司機月收入上萬」等等,大家都會覺得,這些隨著網際網路衍生的職業還真是賺錢。
  • 外賣青年們,高端餐飲外賣來了
    記者 張麗華 外賣青年們,你的外賣又升級了! 就在阿里宣布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後的第三天,餓了麼宣布正式啟動包括創建高端餐飲外賣平臺在內的戰略升級,餓了麼星選APP發布。 百度外賣更名「餓了麼星選」 記者下載了餓了麼星選APP,發現它的主體是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大家都喜歡去送外賣開滴滴,是因為好賺錢嗎?還是其他原因
    以前的人因為不想走路,於是就有了騎馬,後來到了現代就發明了汽車高鐵飛機,懶得爬樓梯,就發明了電梯;懶得計算,就發明了計算器;懶得玩電腦,就發明了智慧型手機;懶得洗衣服,就發明了洗衣機;懶得出去吃飯,於是就有了外賣。就是因為懶人世界才如此精彩。而現在是網際網路的時代,所有的行業都與網際網路息息相關。
  • 一個送你蘋果,一個開奔馳接你吃大餐,聖誕節你會選誰一起過?
    一隻蘋果而已,有的姑娘會看中這一番心意,感到甜蜜歡喜;有的則會覺得送蘋果的男孩子不僅窮酸而且毫無誠意。如果有兩個追求者,一個捧著蘋果,想和你在燈火輝煌的街頭走一走;另一個開著奔馳車,邀你去吃聖誕大餐,你會選誰一起過聖誕?
  • 他是中國網紅店的教父,曾開豪車送煎餅,如今卻在一夜間敗光2億
    赫暢是一個非常會營銷的老闆,他在2012年的7月份創辦了黃太吉,並且利用網際網路剛剛興起的東風,將黃太吉打造成了網紅餐飲品牌,黃太吉營銷的成功,是赫暢多年老司機營銷出來的結果。赫暢利用著「老闆娘開奔馳送煎餅果子」的話題在微博上炒作宣傳,那時候網際網路剛剛興起,黃太吉成了流量最大的受益者,赫暢的宣傳手段讓黃太吉得到了很大的關注度,生意也一下子爆紅,黃太吉的店門口每天都有著很長的對於在排隊,就是為了品嘗這個網紅煎餅果子的美味。
  • 網際網路改變過年方式:外賣小哥的年夜飯
    來源:人民網原標題:【新春走基層】外賣小哥的年夜飯除夕夜的晚上,在送完最後一單外賣之後,外賣小哥範存河在站點跟留守的同事一起吃年夜飯。在前門附近的一個外賣取餐窗口,記者見到了來自餓了麼的外賣小哥範存河,30歲的他來自黑龍江,今年春節選擇了在北京過年。據了解,今年春節期間,有數十萬外賣小哥堅守崗位,提供送餐等服務。對於在崗位堅守的初衷,範存河給的答案很質樸也很簡單,「有人需要回家過年,有人需要堅守崗位。」
  • 專星送周年記:不是所有外賣都送星巴克
    數據顯示,那場晚會開場僅9分02秒,來自上海的一名「專星送」騎手就把當天第一杯星巴克咖啡送到了消費者手中。簡單的一幕,國內網際網路行業為此已經努力了近十年。一杯冒著熱氣的咖啡從製作到打包,再到溫暖消費者的手心,這背後,是無數夜以繼日保持著高速運轉的數據、平臺和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