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蒙羞的變裝審判

2020-12-11 美史記

1870年4月29日上午,有一千多人聚集在鮑街治安官辦公室外觀看這一場面。警察護送歐內斯特·博爾頓和弗雷德裡克·帕克這兩名來自名門望族的男子離開了治安官的大樓。他們昂首挺胸地走了出來,小心翼翼地走進了那輛會把他們送進監獄的麵包車。當旁觀者驚愕得喘不過氣來時,博爾頓和帕克與其他囚犯有一個根本的區別:他們穿著女人的衣服。

弗雷德裡克·帕克和歐內斯特·博爾頓,分別被稱為「房利美」和「斯特拉」,是兩位朋友,他們因對變裝的共同熱愛而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倫敦創造了一場成功的舞臺表演。在1871年轟動一時的審判中,英國政府以雞姦罪起訴帕克和博爾頓,這是一項死刑。他們被判無罪,但這一案件震驚了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因為它迫使高度保守的社會首次公開承認同性戀。

一張弗雷德裡克公園和歐內斯特·博爾頓的復原照片,由弗雷德裡克·斯波爾丁於1869年在英國維基媒體公會埃塞克斯檔案館拍攝

在維多利亞時代,與性和性別有關的嚴格道德規範觸及社會的各個角落。任何在異性結合範圍之外的性取向或性行為,如同性戀,都是非法的。對同性戀群體成員的迫害有所增加,到本世紀末,同性戀作為一種身份的觀念出現了。在維多利亞時代道德的表面之下,倫敦是性地下世界的中心,在那裡,各種形式的性很容易找到,同性戀群體的成員創造了一種隱蔽的亞文化。

變裝在戲劇中有著特殊的根源:幾百年來,女性無法在舞臺上表演,所以男性會穿上女性的衣服來扮演女性角色。儘管在17世紀末的恢復時期,婦女最終被允許在舞臺上表演,但這種舞臺上變裝的傳統在19世紀以滑稽的形式重新興起。維多利亞滑稽劇用色情題材模仿傳統文學或戲劇作品;男女都在舞臺上變裝,女人打扮成男人愛上其他男人,男人打扮成女人愛上其他女人。

圖為1870年4月29日,範妮和斯特拉被捕後第二天早上進入警車,一群圍觀的人看到這些男人仍然穿著她們的女裝,他們被從Bow Street治安法庭帶進監獄,圖為警察新聞/瑪麗·埃文斯圖片庫

弗雷德裡克·帕克和歐內斯特·博爾頓都把自己的心放在了舞臺上,但他們的家庭對他們還有其他的抱負。博爾頓的父親向他施壓,要他在銀行工作;帕克是法官的兒子,上過法學院,在律師事務所工作。博爾頓和樸槿惠相識後,他們很快成為朋友,圍繞自己的女性角色打造了一場舞臺秀。範妮和斯特拉的舞臺劇在倫敦巡迴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倫敦的某些地方,他們的表演遭到了反對:這些男人多次因為穿著女裝而被趕出劇院。

鮑街治安法庭的一張照片,19世紀90年代末範妮和斯特拉被捕時,他們被帶到鮑街治安法庭的地方治安法官面前,然後被送往監獄維基媒體公地

斯特拉和範妮的公開露面引起了內政部長不必要的注意,他一直在敦促司法部長對這些人提出指控。博爾頓和帕克都已經觸犯了法律:歐內斯特·博爾頓兩次因穿女裝被捕,弗雷德裡克·帕克也被指控為妓女。警察監視了男人一年:警察監視他們的公寓並追蹤他們的行蹤。

1870年4月28日,一天晚上,博爾頓和帕克穿著範妮和斯特拉的衣服,在斯蘭德劇院參加了一個男人聚會;據目擊者說,他們整晚都無恥地和他們的聚會調情。斯特蘭德劇院建於1832年,是維多利亞時期滑稽表演的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地方,它與妓女的偵察地點一樣臭名昭著。當帕克和博爾頓和他們的一伙人休·亞歷山大·蒙代爾離開斯特蘭德劇院時,這三個人被逮捕,並被帶到鮑街地方法院。

當警察審問蒙代爾時,他確信帕克和博爾頓是女人;當他們承認他們是男人時,他認為他們是在開玩笑。警方允許蒙代爾保釋,但博爾頓和帕克仍被拘留。「公眾惡作劇」的指控對變裝者來說非常普遍,但這只是一種輕罪,因此帕克和博爾頓完全希望警察在釋放他們之前對他們處以罰款。相反,他們被羞辱了,在其他官員的眾目睽睽之下,接受了體檢,檢查了他們是否有雞姦的證據,這些官員嘲笑並折磨他們。

範妮、斯特拉和亞瑟·柯林頓勳爵的照片,由弗雷德裡克·斯波爾丁拍攝,約1870年代

英國法院正式指控歐內斯特·博爾頓和弗雷德裡克·帕克「共謀並煽動他人實施非自然犯罪」:所謂「非自然犯罪」是雞姦的法定術語。帕克和博爾頓在監獄裡呆了幾個月,然後被釋放等待審判。法庭在逮捕當晚還起訴了該黨其他成員以及博爾頓的情人阿瑟·柯林頓勳爵。柯林頓是一位公爵的兒子,也是一位國會議員,他在收到起訴書的第二天就去世了:雖然他的官方死因是猩紅熱,但有人猜測,他的財富和權力讓他假死,在流亡生活中度過餘生。

這起案件是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一個奇觀:倫敦報紙上到處都是審判的報導,每次出庭都有成千上萬的旁觀者聚集在一起。1871年5月9日,被告出庭受審,由英國女王法庭的陪審團主持此案:首席大法官亞歷山大·科伯恩爵士是本案的法官,檢察長是檢察官。檢方攻擊了歐內斯特·博爾頓和弗雷德裡克·帕克的生活方式,而沒有出示實際證據,比如在陪審團面前炫耀一大箱男裝。隨著審判的進行,證詞顯示其他被告幾乎不認識對方。

一張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宮威斯敏斯特大廳的照片,在1875年被廢除之前,威斯敏斯特大廳一直坐落著一位男性君主統治時期的女王長凳法庭,託馬斯·羅蘭森和奧古斯都·普金(Augustus Pugin)於1808年11月在維基媒體下議院(Wikimedia Commons)作了插圖

博爾頓母親的證詞毀掉了檢方的案子:她承認兒子的生活方式並非秘密,她的誠實讓整個案件的情況顯得有些誇張。最後,控方掌握的唯一證據是,這些人是變裝者;在沒有雞姦證據的情況下,陪審團認定博爾頓和帕克無罪後,法庭釋放了他們。庭審結束時,亞歷山大·科伯恩爵士對此案發表了嚴厲的聲明:他批評司法部長沒有提供實質性證據,並抨擊警方對被告的行為。

博爾頓和樸槿惠在庭審後重新匿名:樸槿惠移居美國,1881年去世。博爾頓作為一名女模特巡迴演出,1904年死於腦瘤。範妮和斯特拉的遺產在流行文化中流傳至今,最近幾年又重新流行起來。在過去的十年裡,馬丁·萊頓的《亞瑟王的床》和尼爾·巴特利特的《斯特拉》等劇目向新觀眾介紹了歐內斯特·博爾頓和弗雷德裡克·帕克。雖然這在今天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但這次審判是對同性戀的公開法律攻擊,成為排斥同性戀群體的幾個案件中的第一個。

紀念範妮和斯特拉2013年7月生活的牌匾,馬奇蒙特協會豎立了紀念範妮和斯特拉的牌匾,並在2015年2月對他們進行了轟動性的審判,這張照片攝於維基公共網站https://commonwikimediaog/wiki/File%3AErnest戔u Boulton戔u 1847-1904戔u Frederick戔u Park戔u 1846-1881戔ustella戔u 26戔u Fanny戔u Victorian戔u cross dressers戔u在韋克菲爾德戔u街戔u

1885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刑法修正案法》第11條,將「嚴重猥褻」定為犯罪,允許法院在沒有雞姦證據的情況下起訴同性戀者。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克利夫蘭街醜聞曝光了一家全男性妓院,這家妓院經常有上層階級和精英資助人光顧,劇作家奧斯卡·王爾德因與艾爾弗雷德·道格拉斯勳爵的關係被判苦役。儘管英國第一個同性戀權利組織成立於1897年,但英國政府直到1967年才將同性戀合法化。

相關焦點

  • 看一看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到底有多厲害?
    大家都知道,英國曾經有一個稱呼叫日不落帝國,所謂的日不落帝國是指照耀在部分領土上的太陽落下而另一部分領土上的太陽在升起的帝國。日不落帝國的霸業是在一個女人手中實現的,她就是維多利亞女王。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到底有多厲害?能否配得上日不落帝國的稱呼。
  • 維多利亞時代,是英國運行至頂的時代,是大英帝國最強大的時代
    1876年,維多利亞加冕成為印度女皇,這時,老太太的職稱全名應該是: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維多利亞時代,是英國國運運行至頂的時代。在亞洲,除了對中國的兩次鴉片戰爭,把一條東方巨龍打成毛毛蟲,還通過印度,控制了阿富汗和緬甸,勢力進入伊朗。哦,那邊還有一片遼闊的非洲大陸呢,他家是不會放過的。話說1869年,埃及政府開鑿蘇伊士運河。
  • 一位變裝皇后之死
    瑪莎·P·詹森,跨性別異裝者,最早的黑人「變裝皇后」。她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最知名的LGBTQ平權運動活動家,一生都在與歧視性少數群體的世界作鬥爭。1992年7月6日,瑪莎的屍體在紐約克裡斯多弗街碼頭附近的河面被發現,警方經過短暫調查後得出了「自殺」的結論。
  • 維多利亞女王,英國一個時代的象徵,一起來欣賞她的服裝吧
    維多利亞女王,英國一個時代的象徵,一起來欣賞她的服裝吧維多利亞女王是英國漢諾瓦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她的名字,象徵著英國的一個時代。1837年,英國國王因為沒有子嗣,就從近親裡挑選了侄女維多利亞繼位。18歲的維多利亞纖細柔弱,如同誤入狼窩的兔子,惴惴不安地開啟了自己的女王之路。
  •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女性只能通過戀愛來追求自由?
    郭玉潔認為可以從兩方面去分析:一是沃特斯將她的愛情故事設置在了維多利亞時期,那是一個你仍會感到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一人、孤獨而絕望的時代,是你會為了愛去冒險的時代;二是同性之愛在維多利亞時代是不被許可的,禁忌和社會壓力給同性愛情帶來巨大的張力,尤其可以吸引讀者。
  • 維多利亞時代的終結
    鑽石慶典1807年,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間已達60年,創造了英國歷史上君主在位時間最長的記錄。而此時的大英帝國正處於盛世巔峰,有屬民4.5億,遍布五大洲,殖民地、自治領以及附屬國的面積總和加起來超過英國本土面積的100倍。殖民地事務大臣約瑟夫·張伯倫認為,應為女王登基60周年紀念日舉行「鑽石慶典」,以突顯女王的豐功偉績。他還希望把慶典辦成大英帝國各殖民地元首和政府首腦的聚會,突出英國的「紐帶」與「核心」作用。
  • 維多利亞時代的死亡崇拜
    維多利亞時代(通常認為是1851—1901年),死亡變得商品化了:市面上不僅出現了專為死者拍攝遺照的照相館,還湧現出了很多售賣喪服的商店。此時的英國已經步入了工業時代,努力工作被視作賺錢的不二法門。整個西方世界的識字率大幅提高,科學和醫學的發展也方興未艾。
  • 維多利亞時代的戲劇風尚
    但在維多利亞時代,即從1837年到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統治英國的64年間,英國戲劇文學的境況非但無法與當時詩歌小說的繁榮景象媲美,還被戲劇評論家威廉·阿契爾(William Archer, 1856—1924)稱為「黑暗時代」。阿契爾是易卜生戲劇的主要英譯翻譯者。他的這一結論是以戲劇劇本嚴肅的文學價值和他提倡的「新戲劇」運動的標準為坐標的。
  • 美國黑人「變裝皇后」,促進同性平權卻反遭排斥,跨性別者的悲歌
    出品|Figure人物瑪莎·P·詹森,跨性別異裝者,最早的黑人「變裝皇后」。她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最知名的LGBTQ平權運動活動家,一生都在與歧視性少數群體的世界作鬥爭。1992年7月6日,瑪莎的屍體在紐約克裡斯多弗街碼頭附近的河面被發現,警方經過短暫調查後得出了「自殺」的結論。
  • 維多利亞時代的良心
    1840年6月2日,英國作家託馬斯·哈代誕生,哈代生活在輝煌的維多利亞時代,但他與發達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背道而馳,懷揣著勇氣追問弄潮兒的道德與社會責任,並對維多利亞時代的道德觀頗有微詞。徐志摩將他與莎士比亞、巴爾扎克相提並論。女權主義者伍爾夫曾說「託馬斯·哈代是英國小說中最偉大的悲劇大師」。本期「致敬經典」,一起看看為何哈代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的良心」。
  • 從未剪過頭髮的維多利亞時代美女
    在維多利亞時代也是如此,那時的女性沉迷於日益增長的美麗辮子,以至於他們從不需要去理髮店剪頭髮。在以下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期間長發女士的稀有照片。真是太有辛了。  維多利亞時代是從1837年6月20日持續到維多利亞女王在1901年1月22日去世。與上一個格裡高利時代不同,它是英國歷史上最和平與浪漫的時期之一。
  • 白金漢宮開放日,紀念「維多利亞時代」
    1837年,剛即位三周、年僅18歲的維多利亞女王遷居白金漢宮,正式將其作為英國王室府邸。當時,宮內建築仍未完工,在這種情況下,不少房間的裝修裝飾都遵從了維多利亞女王的意見。女王婚後,下令將白金漢宮進行擴建,如今人們所見白金漢宮最著名的「東立面」,正是拜維多利亞女王所賜。
  • 英國新首相活在維多利亞時代,夢想帝國的太陽永遠日不落
    作者:王德華英國新任首相鮑裡斯詹森是一位典型的懷舊型領導人。自英國退歐公投以來,為了讓英國在歐盟之外的未來更具吸引力,他利用了倫敦的過去,誇大了英國的真實實力和影響力。英國不再統治海洋,歐洲大陸不再是軍事戰場,這一點無關緊要。按照他的說法,鮑裡斯帝國的太陽永遠不會日落。
  • 古斯塔夫·多爾眼中的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
    我們對維多利亞時代倫敦的視覺印象主要集中在它的骯髒——狹窄的街道、黑暗的小巷、荒涼的貧民窟、過度擁擠和非法走私者的洞穴。有兩個人在我們的腦海中創造了這樣的貧困和骯髒的畫面——一個是查爾斯·狄更斯,他的作品主要圍繞著極度貧困展開,另一個是法國插畫家古斯塔夫·多爾。
  • 驚嚇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跳躍的酒鬼
    春跟傑克是維多利亞民間傳說中著名的一部分。1837年他第一次被發現,數十名目擊者聲稱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見過他。那些看到他的人說,傑克的眼睛像紅色的火球,有爪子的手,他顯然可以跳出難以置信的距離,同時也呼吸著火焰。
  • 那一縷維多利亞時代的茶香
    古老的英國諺語還在講述著西方文明對於這來自神秘的東方茶樹葉痴迷和執著的故事。維多利亞時代就像是一場綺麗的夢境,閨秀名媛的鬢影衣香照進了那白銀白瓷的茶具之中,沸水中浮沉的茶葉經牛乳和糖的點化形成獨特的英倫風情。 17世紀60年代,葡萄牙布拉甘扎王朝的凱薩琳公主與英王查理二世成婚,作為公主嫁妝的中國茶葉第一次點燃了英國上流社會階層的想像力。
  • 英國| 維多利亞時代的鐵路標誌將在約克郡長期展出
    英國文化大臣傑裡米·賴特(Jeremy Wright)在周一宣布了返回英格蘭北部的消息,他出席了德蕾莎·梅伊(Theresa May)的內閣會議,前往蓋茨黑德。史蒂芬森的火箭是由羅伯特史蒂芬森設計的,可以說是所有早期機車中最著名的,一個多世紀以來一直是科學博物館收藏的明星。
  • 歷史:維多利亞時代的聖誕傳統起源!
    聖誕樹:這種最傳統的節日,可以追溯到維多利亞女王的婚姻到艾伯特王子,誰是出生在德國這裡綠樹成蔭是本賽季的一個傳統。1848年,出版了一幅皇室家族在裝飾樹周圍慶祝的畫作,不久之後,英國各地的家庭都在聖誕節期間用蠟燭和自製裝飾品熠熠生輝。
  • 維多利亞時代下午茶的基本禮儀
    維多利亞時代下午茶的基本禮儀在維多利亞時代,喝下午茶時,男士是著燕尾服,女士則著長袍。現在每年在白金漢宮的正式下午茶會,男性來賓則仍著燕尾服,戴高帽及手持雨傘;女性則穿白色洋裝,且一定要戴帽子。這是一種紳士淑女風範的禮儀,最重要的是當時因茶几乎仰賴中國的輸入,英國人對茶品有著無與倫比的熱愛與尊重,因此在喝下午茶過程中難免流露出嚴謹的態度。甚至,為了預防茶葉被偷,還有一種上了鎖的茶櫃,每當下午茶時間到了,才吩咐由女傭取鑰匙開櫃取茶。不過下午茶的發展也受到了當地文化的影響,在以嚴謹的禮儀要求著稱的英國,下午茶逐漸產生了各式各樣的禮節要求與習慣。
  • 高遠之見:維多利亞時代與現代英國的誕生 | 思想會新書
    編者按:1851年世界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向全世界展現了英帝國的雄厚實力和繁榮景象,同時也昭示了用「機器生產機器」的時代已經到來,雖然剛剛過去的那個十年似乎仍使人心有餘悸,動蕩、不安、饑荒、騷亂好像尚未走遠,但年輕的維多利亞女王已經躊躇滿志,開始在水晶宮接受各國使臣朝拜。英國無疑向世界宣布,這個第一名,捨我其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