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用什麼形容詞來描述癌症?是可怕、恐懼、亦或者是死亡?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癌症陰霾越來越濃重,國人深深的被癌症恐懼包圍著!
特別是隨著網絡發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網絡上查找疾病,這更是滋生了一群「恐癌者」!
隨便在各大交流網站上瀏覽,你會發現各種關於癌恐者發出的求救貼。
但實際上,癌症並不會無緣無故就找上自己,它的出現都是有因可查、有跡可循的。就拿我國近些年較為高發的腸癌來說,其病發原因就和年齡、腸道慢性疾病、遺傳基因、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等多重因素有關,且在病發之後,患者也會有不同的症狀表現!
如果近期莫名有以下幾個症狀到來,當心就是腸道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1、大便習慣改變
腸道既是身體吸收營養的場所,又是食物殘渣堆積、糞便形成的部位。所以,在腸道發生癌變之後,首先就會對患者大便造成影響。
就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大部分腸癌患者在早中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大便習慣紊亂,比如一天內多次大便、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等!
如果近期在正常飲食的情況下,且之前大便一直都非常規律。但偏偏近段時間大便習慣紊亂,持續兩周以上也沒有緩解,這就可能是癌變刺激腸道黏膜後的結果,應積極就醫檢查。
2、大便形狀改變
其實大便形狀變化,是生活中最為多見的情況之一。比如在進食了過多生冷食物、保暖不到位時,就會刺激腸道痙攣,出現腹瀉情況。
又或者是腸道出現了細菌感染,患者也會有稀水樣糞便排出,但是這種情況持續不了太長時間,在改善飲食、用藥後就會緩解;
而如果近期大便形狀突然出現了異常變化,比如大便排出時較為費力、總感覺排不淨,大便呈現出了小細條、扁條樣,又或者是在糞便一側有明顯的凹陷痕跡或血痕。這都可能與癌腫壓迫糞便、和糞便摩擦有關。
3、長期血便
血便是最容易被患者忽視和混淆的症狀,因為在很多人來看,出現便血就是痔瘡在作祟。但實際上,痔瘡便血和腸癌導致的血便完全不同。
因為痔瘡便血一般都出現在大便過程中,以滴狀鮮血、噴射樣鮮血為主,在大便結束之後出血就會停止,部分患者還會因此產生疼痛感;
而腸癌誘發的便血,則與癌腫表面潰瘍、表面血管破裂、癌腫侵犯血管等因素有關。在出現肉眼可見的血便時,血液基本都和大便混合在一起,呈現出暗紅、深紅色,且大部分情況下都參雜了粘液。而在腸癌誘發感染後,患者甚至可能會排出膿液樣的血便。
4、逐漸出現的腹痛
一般情況下,腸道急性病腹痛來的較為急切和劇烈,短時間內患者就可爆發劇烈腹痛,往往還會伴隨噁心嘔吐、反覆腹瀉等症狀。
但是,如果近期經常感覺下腹部莫名疼痛,特別是持續存在隱隱作痛、鈍痛,且疼痛感逐漸加深,並伴隨以上幾個症狀,這就應當提高警惕!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大便有異常未必就是腸癌作祟,但是這往往和其他腸道疾病有關,比如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等。所以,需要大家提高警惕,並積極進行腸鏡篩查。一旦發現腸道癌變,無論處於哪一階段,都應配合醫生展開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