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註:最近一個時期,區塊鏈成為熱門話題,它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響,其實並不是因為區塊鏈技術本身。本文分享了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高西慶在「進化•原則」瑞•達利歐中國演講上對於區塊鏈的看法。文章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作者:高西慶
區塊鏈對世界的改變最終將使所有人震驚,最重要的是,它所帶來的利益已經大大地擾動了許多人的神經。
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幾位我很敬重的人,包括瑞·達利歐先生、巴菲特先生,吉米·戴蒙先生,在過去幾個月裡,他們都曾表示:對於加密貨幣比如比特幣這個區塊鏈最明顯的表現形式感到困惑和懷疑。
兩個月前,吉米·戴蒙先生說比特幣完全是一個龐氏騙局。但不到一個月,他表示自己後悔說了這句話,因為他覺得說得太早了,對於新技術的了解不夠。
區塊鏈是在過去幾百年金融發展歷史上,頭一次出現不受壟斷機制左右的技術。在過去400年金融發展的歷史中,所有的機制性產品、手段、系統等等都是靠壟斷來解決的。
我們都知道,交易最基本的原則是信任,要解決信任問題(人和人之間的信任,群體之間的信任,國家之間、大市場之間的信任),需要統一的機制來管理,不管是中央政府、中央銀行,還是各種交易所,都形成了以壟斷的方式來解決一系列信任危機。
這種壟斷的出現造成了一個問題:普通老百姓和交易機制之間的連接要靠一批巨大的寄生機構來解決,就是今天所講的金融中介機構。
今天的世界,金融中介機構吸引了社會上最聰明、最能幹、最勤奮、最有學習能力的人,這個現象是有問題的。
在人類過去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進步的主要力量來自於人類的創造性。可是,今天最具有創造性的企業家、手工藝者、能發明的人得到的好處,遠不如中間服務商,就像淘金者得到的好處少於給淘金者賣水的人,這種現象對我們整個社會的發展是不利的。
在出現區塊鏈之後,尤其是出現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之後,我們發現許多國家的政府、中央銀行的第一反應是懷疑與抵制,好幾個大的國家幾乎要封殺它。
但今天,他們的態度發生了轉變。這非常有意思,再次證明了歷史上的每次大變動都需要時間來逐漸認識與接受。
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區塊鏈時代,時間進程變得非常之快,令人咂舌。在短時間內,吉米·戴蒙,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機構管理人、最出色的CEO,無論在能力上還是在做人的原則上都是誠實、聰明的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我不知道瑞·達利歐先生與巴菲特先生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否有什麼改變,我期待著聽達利歐先生自己來回答這個問題。
曾經有人讓我比較巴菲特先生和瑞·達利歐先生之間的不同,我的回答是,他們之間的差異很大。因為巴菲特先生是以基本面研究為基礎做投資的,他本人多次表示從不做高科技投資。
而瑞·達利歐先生是全世界最大對衝基金的老闆,而對衝基金的投資策略則是最激進的。所以從這方面來說,他們是很不同的。他們在做事方式上也是如此。
巴菲特先生要研究的事情是最基本面的事情,對前沿的事務要研究很久;可在對衝基金裡,要研究很久就死了。所以方式非常不同,但他們又有非常重要的相同點:
第一,先做一個好人。兩個人都是非常好的人,巴菲特先生一夜之間把他幾百億美元捐出去,瑞·達利歐先生這些年來一直用各種方式回饋社會,認為錢只是一個數字而已。不光是回饋社會,對於個人、對於周圍的朋友、親戚、員工都非常大度。
第二,他們二位都會抱著極為認真科學的態度對基本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對市場因素有著深刻的理解。
他們倆都有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共同愛好:從孩提時代就開始看上市公司的招股說明書。這樣的愛好、這樣的努力,怎麼能夠不對市場、行業、特定企業有深刻的理解呢?
我在中投公司工作的時候,會看好幾十種全世界主要大機構寫的市場報告,我最願意看的報告之一就是橋水公司撰寫的每日市場研究。
因為他們實在花了非常大的真實功夫,公司裡最聰明的人用最基本的量化的和定性的科學手段對宏觀、中觀、微觀層面的各種問題做深刻地研究,然後在公司內部作出激烈的碰撞,之後還要定期地回歸檢查其準確性。
他們那些獨到的研究方法在《原則》一書中有十分詳盡的描述,所以直到今天我還是非常願意看這些報告。這兩位投資大神級的人物在這點上是一致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第三,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具有逆周期投資的素質和堅毅的心態。按巴菲特先生所說「別人感到恐懼的時候,我就勇敢的衝進去,當別人都貪婪地衝進去的時候,我就開始感覺恐懼,於是我就出來了。」他們在做事情的方式上很多方面是一致的。
從瑞·達利歐先生的書中可以看出,這不全是運氣,而是靠認真與勤奮得來。
三、以開放的心態,直面區塊鏈的未來
瑞·達利歐先生在《原則》中提到了開放的心態,我認為這是十分重要的。我最近對區塊鏈的問題比較感興趣,深入了解之後發現很有意思。
區塊鏈是第一次用技術手段來解決原來基於第三者(大家都不懷疑的第三者)認證的相互信任問題: 所有人在一個共同平面的無數節點上來共同決定交易的真實性。
這改變了人類過去幾千年來做交易的方式,最終會大大地降低交易的成本。看得越多,越覺得區塊鏈值得研究。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考慮:為什麼這麼多國家的政府、這麼多大的金融機構恐懼這些東西?因為他們認為在這個新的機制下,依賴於原來模式運作的人權力沒有了,他所賴以生存的基礎沒有了。
但是區塊鏈的發展是擋不住的。不管世界各國的央行都在說多麼不好聽的話,採取什麼樣的限制措施,區塊鏈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所以我們要擁抱區塊鏈、定義區塊鏈、規範區塊鏈。為什麼說要擁抱區塊鏈,因為區塊鏈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了人類社會商品交易、金融交易市場上一個極其巨大的問題:信任的問題。
同時我們要不斷加深對區塊鏈的學習了解,才能定義區塊鏈,知道什麼是需要擁抱的,什麼是需要警惕的,什麼是需要摒棄的。
關於規範區塊鏈的問題,有些人是反對的。比如美國的區塊鏈原教旨主義者傑弗裡·沃尼克先生,他是區塊鏈的大專家和最主要的鼓吹者。我很尊重他,但沒法同意他所有的觀點。
他說規範區塊鏈是胡說八道,區塊鏈不需要規範,區塊鏈本身就是規範,我說,那可不一定。
雖然我對區塊鏈技術的了解不如他多,我還在努力學習中,但從目前人類經濟及金融活動發展歷程看,任何機制都不可能是萬無一失的,所以也不可能是不需要規範就自然而然發展壯大起來的。
歷史反覆證明在任何機制裡都會有人鑽空子,在機制裡找出漏洞攫取不正當利益。即從別人那裡獲取不當利益。
最近,不管是比特幣還是其他一些加密貨幣都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有交易所倒閉了,比如有些人的加密幣忽然消失了。那麼出現了這些問題如何解決,還是只能自認倒黴?
這時一定要有一些聰明人設計出一個機制來解決糾紛,否則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就會減少,這個機制就無法持續,或者至少沒法發揚光大。
不知道今天在座有多少人對這件事情感興趣?有多少人在努力挖礦?有多少人在投機買加密貨幣?我個人並不關心這個幣值本身的上升下降,而是關心這個技術對人類帶來的整個貢獻,對於現有機制的巨大改進。
所以我認為對區塊鏈作出規範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因為只有這樣才可能使得這一技術手段儘快地變成對所有的人都有利的工具,從而實現人類財富更為公平、公正的分配。
最近我在我的律師群裡講,大家都應該努力學習它、了解它,研究看哪些方面是需要給以定義、加以規範的。這裡所說的規範並不是說要拿出一個框子來把它框進去,而是在了解這個機制的基礎上,設計一套絕大多數人能夠認可、能夠接受、能夠從本質上信任的規範來,共同遵守、共同獲益。
我們要致力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立,中國人應當對這一共同體做出比較大的貢獻。在區塊鏈的問題上,我們那麼多的中國人對區塊鏈進行了如此深入的研究,佔有這麼多挖礦量、交易量、礦機量、賣水量,在定義區塊鏈,規範區塊鏈方面具有巨大優勢。
所以我們不僅不應該輕視它、鄙視它、甚至封殺它,而且應該重視它、擁抱它直至佔領它的規則制定高地,從而對我們所主張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較大的貢獻。所以我鼓勵在坐的各路神仙大咖們理解它、學習它、研究它。這也是我所理解的瑞·達利歐先生所講的開放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