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國大部分地方來說,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溼潤的季節,溼氣更容易入侵人體。再加上因天氣炎熱,人們常在空調房裡久坐,常喝冷飲、吃冷食,這些行為都會加重體內的溼邪之氣,對健康造成影響。
所以夏季養生,先要祛溼。而說起祛溼,有一種豆不得不提,它就是常被人們忽視的「豆中之王」——白扁豆。
1
被忽視的「豆中之王」
白扁豆又叫峨眉豆、羊眼豆,它的鮮豆常用來炒肉絲、燜面,幹豆藥效相對較強,常用來入藥。
夏天吃白扁豆,可起到以下功效:
1.消暑祛溼
說到祛溼,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薏米,但它性寒,不適合脾胃虛寒的人群食用。而白扁豆性微溫,祛溼同時不會傷害脾胃,適用範圍更廣。
白扁豆可用於治療夏季暑溼引起的嘔吐、胸悶等症,特別適合這個季節食用,且常與藿香、佩蘭、荷葉、厚樸等藥材配伍。
2.健脾止瀉
白扁豆有很好的健脾、止瀉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大便長期不成型的患者。對於因食物中毒引起的嘔吐、急性腸胃炎也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將白扁豆譽為「脾之谷」,足見其功效之強大。
注意:白扁豆在治療暑溼時宜選用生扁豆,在作健脾胃之用時則宜選擇炒扁豆。
3.清肝明目
白扁豆還有清肝明目的功效,適用於體虛肝火旺的人群。
4.抗菌強體
現代醫學發現,白扁豆中含有一些活性水溶性物質,這些物質能抑制人體內病毒的生長,幫助預防多種病毒性疾病的發生。
同時,白扁豆中的植物血細胞凝集素能使癌細胞發生凝集反應,再加上其豐富的蛋白質、鈣、磷等營養素,可增強體質,輔助抗癌。
5.輔助降糖
白扁豆中含有的澱粉酶能抑制人體對糖分的吸收,並加快體內糖分的代謝和分解,起到輔助降糖的功效。
2
白扁豆這樣吃,功效能翻倍
白扁豆中的膳食纖維含量可以達到13.4%,澱粉含量高達50%以上。作為粗糧的一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白扁豆替代部分粳米,做成雜糧飯食用。
此外,白扁豆還可以和其它的祛溼、健脾食材搭配,效果更好。
香薷飲
食材:白扁豆5克,厚樸5克,香薷10克
做法:白扁豆小火炒黃後搗碎,香薷、厚樸用剪刀剪碎,將它們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蓋蓋燜泡1小時後代茶飲即可。
香薷飲出自宋代醫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用到的三味藥材都有較好的祛溼作用,其中白扁豆還能消暑,香薷可疏散風寒,厚樸有行氣功效,配伍後非常適合夏季溼氣重、中暑、發熱、全身睏乏的人飲用。
注意:香薷飲只適合暑溼重的夏季,不宜長期飲用,喝前可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
三白粥
食材:白扁豆,茯苓,大米
做法:白扁豆、茯苓和大米按照1:1:2的比例用料理機打碎,再加水熬成粥。嫌麻煩的朋友也可以直接加水熬煮。
茯苓有健脾和胃、滲溼利水、寧心安神的功效,它對於寒溼、熱溼、風溼等都有較好的祛除效果,與白扁豆、大米搭配,既能利水除溼,又能健運脾胃,效果翻倍。
山藥扁豆鯉魚湯
食材:鯉魚一條,白扁豆30克,山藥40克,乾薑3克
做法:鯉魚清理完後用水洗淨,山藥切塊,乾薑切片,備用。湯鍋中放水,把鯉魚、白扁豆、山藥、乾薑一起放進去,煲煮1小時左右,出鍋前加適量鹽和料酒調味即可。
鯉魚是健脾和胃的好食材,山藥能脾肺腎三髒同補,白扁豆清肝、健脾、化溼,乾薑可溫中散寒。夏日裡來一碗山藥扁豆鯉魚湯,對脾、胃、肝、腎等都很有好處。
3
牢記這4點,吃得更安心
1
挑選要注意
扁豆的種類有很多,首先要提醒大家,有白芽的才是白扁豆。其次,在挑選白扁豆時,以粒大、飽滿、色白者為佳,遇到顏色發黃、有好多斑點,外表摸上去比較粗糙的,則不宜購買。
2
煮熟才能吃
白扁豆的凝集素裡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沒煮熟就吃,很可能發生食物中毒。不過經加熱處理後,白扁豆中的毒素會被破壞,所以吃白扁豆一定要徹底煮熟。
3
一天食用50克以內
和別的豆類一樣,白扁豆吃多了也會導致脹氣。《本草求真》中記載白扁豆「多食壅滯,不可不知」,意思就是說食用過多的白扁豆會造成氣滯,給腸胃造成負擔。一般來說,白扁豆的每日食用量以不超過50克為宜。
4
高尿酸者不宜吃
白扁豆中嘌呤含量比較高,痛風及高尿酸血症患者最好少吃或者不吃。
在看一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