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夏天第一豆,拔除溼氣、健脾止瀉……比雞蛋還營養!

2020-12-16 澎湃新聞

一說起豆類,大家第一反應都是圓滾滾的綠豆、黑豆、紅豆、黃豆,沒幾個會想到白扁豆。

白扁豆被稱為「夏天第一豆」,它祛溼賽薏米,補腎賽芝麻,是天然的胰島素、抗癌藥。

被忽視的豆中之王

在健脾的食材高手中,白扁豆被李時珍捧為上賓,將白扁豆稱為「脾之谷」,說白扁豆「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洩瀉,暖脾胃」。

扁豆能化溼降濁,調和脾胃,具有補脾而不滋膩,化溼而不燥烈之功效。

浙江省中山醫院中醫科副主任徐宇傑主任中醫師介紹,白扁豆營養價值很高,碳水化合物高達57%左右,此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微量的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

白扁豆主要用於細菌性痢疾、嘔吐腹瀉、腸胃炎等胃腸道疾病;各種色斑,以及白帶異常、慢性腎炎的治療,此外還可以解毒,如治療食物中毒。

據統計,每100克扁豆含蛋白質高達25.3克,而100克雞蛋的蛋白質含量只有13.3克,每100克牛奶的蛋白質含量3.5克。

也就是說,扁豆比牛奶、雞蛋的蛋白質含量還高!除此之外,白扁豆還有以下功效:

1、安全降糖

白扁豆含有一些澱粉酶抑制劑,可以避免血糖快速上升,糖尿病患者可以適當吃一些白扁豆。

2、拔除溼氣

很多人都知道,溼氣重的人可以常吃些薏米,薏米有排溼的作用,但薏米性寒,不適合脾胃虛寒人群和月經女性食用。白扁豆就不一樣了,有暖脾胃、清溼氣作用,祛溼的同時不傷脾胃。

此外,夏天裡很多人都會出現中暑的情況,而白扁豆還可用於暑熱吐瀉的治療。

3、健脾止瀉

白扁豆有健脾的功效,能夠補氣,適用於脾虛、食少或者洩瀉的人群,對由食物中毒而引起的嘔吐、急性胃腸炎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白扁豆怎麼吃?

白扁豆可以炒著當零嘴吃,每天吃15克,也可以打成粉調糊糊吃,通常比較多的吃法是煮粥、煲湯或煮水。

夏天多溼熱,煮粥、煲湯不妨撒上一把白扁豆,口感粉糯連綿,有祛溼功效。

1、熬粥

白扁豆可以直接與大米一起熬粥,也可加入適量的蔬菜,但是要記得白扁豆要先浸泡。在藥店購買白扁豆時,最好買炒白扁豆,健脾祛溼效果更佳。

白扁豆山藥粥

原料:白扁豆30g,新鮮鐵棍山藥30g,大米100g

做法:

1、將白扁豆洗淨後,加入適量的水浸泡,時間最好4小時以上。

2、將白扁豆(含之前浸泡的水),大火燒開,轉小火30分鐘。

3、約30分鐘後,加入新鮮的鐵棍山藥丁和大米。

4、大火煮沸,轉小火煮直至粥熟。

5、出鍋前,可以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全家人(包含一周歲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品嘗這道「晶瑩剔透,口感爽滑,補中益氣」的白扁豆山藥粥~

白扁豆粥

材料:白扁豆30克,粳米60克。

做法:洗淨後一同下鍋熬煮,煮至豆爛粥熟即可,每日可食用兩次。

效用:具有補益脾胃、和中止瀉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慢性腹瀉、初夏胃口不開人群食用。

白扁豆慄子粥

材料:白扁豆12克,慄子10克,粳米24克。

做法:三者一同煮粥,待粥熟時加入適量紅糖。

效用:具有健脾止瀉、化溼止帶功效,適用於脾虛洩瀉、形瘦乏力人群。

2、煲湯

白扁豆瘦肉湯

材料:白扁豆50克,瘦肉100克,鹽適量。

做法:瘦肉洗淨,焯水後切細末,與白扁豆一同放入鍋內燉1小時,出鍋時加鹽即可。

效用:具有健脾和胃、祛溼功效,適用於小兒脾虛或暑溼洩瀉。

3、煮水

白扁豆水

材料:選擇帶殼的白扁豆30克,炒焦。或者直接用在藥店買炒過的白扁豆30克。

做法:敲碎以後再加上水,煎煮30分鐘左右,最後再加上紅糖來調味。

功效:消化不良,腹瀉、大便溏薄、不成型。

白扁豆冬瓜飲

材料:白扁豆12克,冬瓜仁10克。

做法: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5天。

功效:具有潤肺止咳功效,適用於小兒百日咳。

提醒:

白扁豆一定要煮熟才能吃。白扁豆裡的凝集素具有一定的毒性,經過煮熟加熱後可以安全食用。但如果煮得不夠徹底,很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白扁豆個大肉厚,至少要煮20分鐘,才能把裡面有毒的扁豆鹼破壞。

白扁豆含的嘌呤比較高,所以痛風和高尿酸患者一定要少吃,患有瘧疾的人群也不宜食用白扁豆。

另外,白扁豆不能過量食用,否則會導致氣滯,腹部脹痛。

中山市婦聯編輯

來源:健康圈、中國婦女

編輯:陳日升

一審:向小容

二審:史靜芳

三審:張家明

原標題:《它是夏天第一豆,拔除溼氣、健脾止瀉……比雞蛋還營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祛溼最厲害的不是薏米,而是它!健脾抗衰老,每天都能吃~
    可見,溼氣對身體傷害眾多。那麼,要怎樣才能祛除溼氣呢?很多人會選擇薏米。的確,薏米營養價值很高,且有很好的祛溼功效。但是,熟悉中醫藥知識的朋友都知道,用薏米祛溼一定要分清體質。在南方,芡實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食物,它還有一種被大家熟知的名字,叫「雞頭米」。現代藥理研究認為,芡實含蛋白質、澱粉、脂肪、胡蘿蔔素及維生素B1、B2、C等豐富的營養物質,為人體提供能量,保證體內營養所需成分。
  • 芡實是被埋沒的「千古聖藥」,用它做的這三道菜,健脾固腎祛溼氣
    它不只是味中藥,還是一種藥食兩用的食物,我們在超市買的八寶米,有的就加入了少量的芡實。芡實尤其適合冬天吃,不僅能夠健脾固腎,還能去除體內的溼氣。芡實的營養價值非常多,芡實裡面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都是我們人體營養亟需的成分,而且,芡實裡面澱粉的含量非常多,它能為我們提供熱量,幫助我們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
  • 溼氣重看臉色就知道,每天喝這茶,祛溼健脾,潤養皮膚,臉色光亮
    ,身體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是最容易識別的,但是要徹底去除溼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溼難去。」1、健脾祛溼茶白朮50克、茯苓50克,甘草50,枸杞50克,貢菊50克,香櫞50克,2、陳皮茯苓茶做法:茯苓5克,陳皮2克;茯苓、陳皮洗淨,放人保溫杯中,在杯中衝入熱水,等待5分鐘即可飲用;有健脾利溼,化痰減肥,健脾燥溼的作用。
  • 每天用「它」泡水喝,可以幫你除溼氣,還能瘦...
    天氣炎熱,有的人貪吃生冷瓜果 、冰鎮飲料 、冰鎮雪糕;有的女孩子愛漂亮穿衣服漏肚臍;有的人喜歡在炎熱的夏天長期吹空調等等,長期以往這些習慣就會讓溼氣進入身體。 體內溼氣長時間不能散發出來,會影響身體其他機能的健康,時不時的就容易生病,免疫力低下,影響生活和工作。
  • 溼氣重的人,把五種食材煮一煮,健脾胃袪溼氣,隔三差五喝一回
    五味補脾湯中的5種食材都是健脾祛溼的佼佼者:薏米利水滲溼,調節脾胃;芡實補中益氣,補脾止瀉;茯苓益脾安神、利水滲溼;蓮子補益脾臟,淮山益氣養陰,幾種食材互相補益,今天我們說說薏米。薏米,又叫做薏仁、苡米、苡仁。薏米含有豐富的胺基酸、薏苡素、薏苡酯、三萜化合物。
  • 夏天暑熱怎麼辦,健脾祛溼、清熱消暑的食療湯安排起來
    現在夏天到了,天氣比較炎熱,也是暑溼最重的時候,所以我們要格外注意養護我們的脾。所以就適合喝一些清熱消暑、健脾祛溼的湯品。那麼到底喝什麼呢?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冬瓜薏米湯啦,可以消暑止渴,還能健脾祛溼,具體做法如下。
  • 十人九溼,溼氣重的朋友,避免紅豆薏米粥錯誤喝法,這樣喝才有效
    對於溼氣,我們很多人都覺得十人九溼,尤其是在夏天吹空調的時候,身體的溼氣更是會加重,還有人說千寒易去,溼氣難除。所以溼氣對我們身體來講是非常可怕和有損我們健康的。不過針對祛溼氣,我們很多人都認為紅豆薏米粥有很好的祛溼氣的功效,但是針對紅豆與薏米,很少人能真正的利用到它的效果。
  • 你體內溼氣有多重?簡單幾招讓你有效祛溼!
    一年四季,夏天是多雨溼潤的溼熱季節,不只是情況溼氣重,大多數人也是體內溼氣嚴峻。體內有溼氣的症狀:1、人最怕的溼氣重的症狀就是臉上出油,還有長痘痘了。溼氣重濁,在人的臉上表現出來就是會不停的出油,特別是鼻子處,油汙就停不下。2、還有最影響顏值的就是長痘痘了,有些人前胸還有後背也會長痘痘,溼氣重的,甚至會形成痤瘡,這臉就沒法看了。
  • 去溼氣的食物有哪些 哪些方法可以去除溼氣
    去溼氣的食物有哪些1、辣椒辣椒的營養價值很高,它含有胡蘿蔔素、蛋白質、維生素C等物質。除了這些,辣椒中還含有一種辣椒素的物質,能夠加快人體的心跳,使得毛孔長大。毛細管變出,讓全身覺得熱乎乎的。鐵棍山藥的營養價值更高,屬於藥食兩用的,對於補脾胃的效果更好一些。身體溼氣重的6個表現1、頭部:當身體溼氣較重的時候,頭部的反應是最先出現的。溼氣較重的時候會出現腦袋混混沉沉很重,感覺身體很困重,四肢感覺沉重,渾身都不舒服。仿佛有什麼東西壓在身上似的。除此之外,還會有發熱、有些怕冷、容易流清水鼻涕等症狀。
  • 夏日「祛溼第一豆」原來是它!這麼吃功效翻倍,但4個細節一定要當心!
    對於我國大部分地方來說,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溼潤的季節,溼氣更容易入侵人體。再加上因天氣炎熱,人們常在空調房裡久坐,常喝冷飲、吃冷食,這些行為都會加重體內的溼邪之氣,對健康造成影響。 所以夏季養生,先要祛溼。
  • 黃梅天溼氣重,給家人喝這湯,湯清味鮮,補充營養,排溼氣
    梅雨季節,我們的一日三餐飲食相當的重要,少吃生冷以及油膩的食物,因為吃太多生冷、油膩以及甜膩的食物,體內就會有很多溼氣。溼氣重了,就會影響整個身體的代謝,除了人臃腫外,還會直接影響身體的健康。所以,黃梅天溼氣重,給家人喝這湯,湯清味鮮,補充營養,排溼氣。
  • 三伏天,吃什麼都不如吃它,清熱解毒去溼氣,一年身體棒棒的
    三伏天,吃什麼都不如吃它,清熱解毒去溼氣,一年身體棒棒的一年二十四個節氣,最難熬的可能就是三伏天了,三伏天不僅氣溫高,溼氣也非常重。因為入伏後,地表吸收熱量變多,這個季節雨水也特別多,使得空氣中溼度升高,本應該上升的溼氣,在壓強的作用下堆積到地表,溼氣就很容易進入體內,使得脾胃消化失常,再加上酷熱高溫,人們喜歡冷飲,喝水多,也會導致脾胃虛弱,就會造成積水為患,體內溼氣也就會更重了。
  • 不要在這3個時間段洗澡,對身體沒有好處,還容易讓溼氣趁機而入
    但是健身完洗澡對審議超級不好,運動後身體還處於較為活躍的狀態,血管也處於擴張狀態,所以在剛運動完立刻洗澡會影響血液流通恢復到正常速度,容易導致供血不足,還會由於血管擴張導致溼氣入侵到體內。3、深夜洗澡睡前洗澡是很好的習慣,除了衛生方面,睡前洗個澡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能趕走一身的疲乏,幫助睡眠。
  • 超市一瓶5塊錢的它,是化血栓第一豆,改善腦血流量!
    這些豆類雖好,但吃起來麻煩,而且好處都不抵今天要說的這種堪稱老人「長壽第一豆」、「化血栓第一豆」的『豆豉』! 化血栓第一豆 營養與牛肉相當 現代營養分析表明
  • 春夏換季,這湯要常吃,健脾祛溼,清熱解暑,去除體內溼氣一身輕
    隨著春季最後一起節氣「穀雨」的到來,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已經開始回升,雖然現在還處於春季,但個別地區的氣溫已經是步入夏季的狀態了。每到春夏換季的時候,也是溼氣最重的時候,這個季節我們當地人在飲食上就會特別講究,「健脾祛溼,清熱解暑」的食療吃法。
  • 用昆中藥參苓健脾胃顆粒怎麼樣?
    中醫說,舌苔發白主要提示脾胃虛寒、溼氣過重和胃氣過盛幾種疾病。為啥吃補品不但身體沒好還舌苔厚白了呢?年逾七十的人,衰老會導致諸臟器功能的衰減,脾胃虛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老年人腎陽也在衰減,腎陽不能為全身器官提供命門之火,就會導致臟器虛寒。
  • 溼氣最怕的3味中藥,堅持用它泡水喝,體內溼氣悄悄「溜走」
    中醫認為脾臟可以運化水溼,如果脾臟健康則體內的溼氣運轉正常,反之則會導致身體內的溼氣過重。溼氣重的人會表現出頭昏腦脹、四肢酸軟、關節會疼痛不適。總而言之,自身會感覺到一種萎靡不振襲來,所以要想身體健康,趕走溼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人體內有六淫邪氣,分別為風、寒、暑、溼、燥、火。其中,溼邪是最厲害的,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除掉溼邪呢?
  • 「祛溼神器」紅豆薏米水這樣喝,溼氣反而更重了!很多人都喝錯
    幾乎都是大家身體裡面有溼氣,對於紅豆薏米水來說,溼氣重的人現在可以喝,體內溼燥並存的人夏天要少喝,而體內有燥的人,不適合喝。需要祛溼的人:虛胖、腿易腫、早上臉腫、早上嗓子有痰、臉上愛長痘、嘴裡發粘紅豆+薏米=排毒、養顏、祛溼紅豆富含維他命多種礦物質有補氣血、消腫的功效 而薏米有健脾胃、清熱排毒的作用 紅豆與薏米的完美結合還具有減肥的功效。薏米:利水滲溼,健脾胃清肺熱止洩瀉。
  • 溼氣太重,影響身體健康?3個辦法「逼」出體內溼氣
    >二、改善溼氣過重,把握以下三點1、注意飲食清淡溼氣過重與吃太多寒涼食物有關,為此在飲食方面應注重營養成分以及食物的寒涼性,比如生菜,西瓜,沙拉之類的食物儘可能不吃少吃為好,而在烹飪菜餚時多加一些蔥或者姜,可以緩解溼氣帶來的不適。
  • 溼氣重的,薏米和它一起煮,排走溼寒,健脾補血,隔三差五喝一回
    5月6日是立夏節氣,它是24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過了5月6號也就意味著炎熱的夏天真的到來了,在夏季裡由於天氣悶熱,再加上很多的人喜歡在這樣的季節裡吃冰涼的食物,一天24小時也是吹著空調,雖然非常的舒服,但是也很容易造成身體溼氣過重的,溼氣重的,薏米和它一起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