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國將軍裡,三兄弟都是將軍,這實屬罕見。三兄弟在參加紅軍後,多年杳無音訊,再見面時都成了少將,他們是戴克林、戴克明和程啟文。戴克林跟戴克明二人是堂兄弟,戴克林和程啟文則是表兄弟。三人中戴克林最大,生於1913年,而戴克明和程啟文同數,比戴克林小兩歲,他倆生於1915年。
三人都是湖北紅安縣人,三家距離並不遠,他們經常在一起玩。三人中,戴克明第一個參加紅軍,戴克林看到弟弟參加紅軍了,他像丟了魂一樣,也要參軍,但紅軍說他身高還沒槍高,就拒絕他加入,戴克林只好掃興而歸。
1929年春節剛過,14歲的程啟文在表叔的介紹下,他也去參軍了。過了幾天,戴克林聽說表弟參加紅軍了,他午飯也沒吃,直接跑回了家,他也要參加紅軍。
參軍以後,雖然三兄弟都是紅四方面軍,但是天各一方,根本就沒法取得聯繫。抗日戰爭爆發後,隨著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南方的遊擊部隊被整編成了新四軍,戴克林奉上級的指示去到皖南參加新四軍工作會議。
到那以後,戴克林被安排在了一間兩人宿舍裡,而這間屋子還有一個人那就是他的弟弟戴克明。兩個人十幾年沒有見,模樣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再加上兩個人都改了名字,誰也不認識誰。
無論模樣怎麼變,他們說話的口音都沒變,兩個人一打招呼居然發現,都是湖北老鄉。兩人紛紛談起自己的故事,越講越相似,戴克明詢問他是不是道駒哥哥?因為臨走的時候,戴克林用的就是這個名字。
當他聽到這句熟悉的稱呼時,他驚訝地發現,面前的這個人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弟弟,兩人抑制不住地流下了眼淚,分別多年杳無音信,如今機緣巧合之下,又一次見面,兄弟倆感慨萬千。但是他們都沒有好兄弟程啟文的消息,心中未免有些彷徨。經過一夜的促膝長談,兩人又要離別,各自執行任務去了,此後再也沒見過面。
多年後,戴克林帶著自己的部隊參加抗美援朝,而戴克明則是隨著部隊轉戰南方,後來也參加了東北解放。而程啟文參加革命之後,曾出任第七十三師二一七團總支書記,參加過長徵,抗日戰爭時期也是在新四軍任職,只是與戴家兩兄弟並未有見面的機會。
1959年夏,戴家兩兄弟與程啟文終於在南京會面,回想起各自的遭遇,三兄弟有說不完的話。兄弟少年時離家參軍,多年杳無音訊,經歷無數次大小戰役,能活下來都是萬幸的,現在能夠團聚,對他們來說就是非常大的恩賜了。
1961年,程啟文晉升為少將軍銜,戴克明與戴克林於1964年晉升少將軍銜,一時之間,三兄弟的事跡被廣為流傳,也極其讓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