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不到!
電白這個山區小鎮竟擁有6個生態旅遊景區!
她被譽為電白的「後花園」與「九寨溝」
今年9月底,還被認定為「廣東省森林小鎮」
她就是羅坑鎮,究竟有多美?
小編為大家揭開其神秘的面紗吧
羅坑鎮位於電白區東北部,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地處風景秀麗的羅皇嶺山麓,森林面積達到12218.5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90%,擁有茂名河尾山市級自然保護區、羅坑水庫生態公園、二娘山森林公園、羅坑森林公園、黃沙水庫溼地、鵝凰嶂共6個生態旅遊景區。
這兩年來,在怎樣發展經濟的思考上,羅坑鎮委、鎮政府「一班人」不浮不躁。在工作上遵循「立規矩、轉作風,講團結、抓合力,定目標、促發展」的思路,穩妥推進「特色小鎮」建設。在發展過程中,堅持「保生態、推旅遊,引產業、拒汙染,增收入、促進展」的理念,依託優越的生態資源和地理優勢,構建出了「黨建+生態+旅遊+體育」的發展新格局。在發展生態建設中,綠色經濟也日益明顯:「市場上一隻雞賣不到40塊錢時,羅坑的農家雞40塊錢一斤都買不到」,這就是最好說明。
黨建+生態 鑄造紅色之魂
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羅坑鎮在加強羅坑水庫、黃沙水庫生態治理的同時,充分利用和發揮好庫區的自然優勢,挖掘「王佔鰲文化」,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遊,做好羅坑水庫文章,建設羅坑水庫生態公園,打造山區片的經濟增長點和休閒觀光亮點。
羅坑水庫生態公園建設在現有環境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不搞大面積建設,特別是破壞生態和汙染水源的建設,確保不違反國土、規劃、環保等有關法律法規。項目建設主要包括:王佔鰲文化廣場和紀念館,收集和展示王佔鰲同志在電白工作和生活特別是建庫期間的珍貴史實資料,打造區級黨建宣傳陣地;飲水思源廣場(引羅供水工程水源地紀念廣場),打造區級廉政教育基地;環水庫生態綠道,庫區大門樓和停車場,禁止機動車在庫區通行;對水庫周圍集雨區綠化進行補植,保護水土和生態;對大壩兩側、小山坡、壩腰綠化進行重新規劃種植,打造一片一景、一季一花的亮麗景觀;改造水庫碼頭,建設親水平臺、公廁、座凳、健身器材、水文監測臺、天文望遠臺等配套設施。
項目建成後,不僅具有生態補缺拾遺的「補短板」特點,更具有重要社會意義:一是確保庫區水資源優質安全,不受汙染;二是有效預防庫區安全事故發生,減少社會悲劇和矛盾;三是深度挖掘和傳播王佔鰲文化精神,打造全區黨建和廉政教育示範基地;四是傳頌建庫和引羅供水重大民生工程豐功偉績,倡導人民飲水思源,構建感恩和諧社會;五是可與放雞島、浪漫海岸、濱海公園、鵝凰嶂等著名景點連成一片,成為山區片的經濟增長和休閒觀光亮點。
生態+體育 發展綠色經濟
羅坑鎮把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實現美麗與發展共贏」的科學理念和市黨代會提出「要大力發展生態旅遊、鄉村旅遊,推動全域旅遊示範縣建設」的要求,作為羅坑鎮的發展方向和行動指南。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好、森林覆蓋率達90%、「空氣都能賣」的自然優勢和境內「兩路兩山兩水四峽谷七山村」環繞羅坑全境,縱橫交織的生態資源發展生態旅遊+體育產業,立足山區實際,構建出羅坑「生態+體育」發展新格局,著力寫好「山水文章」。一是以裡平村入選茂名市十大美麗旅遊鄉村為契機,結合全區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行動計劃,逐步把「7個山村」都打造成為美麗鄉村,推動全域美麗鄉村旅遊;二是以發展生態旅遊和體育產業為核心,大力打造觀光農業旅遊、徒步休閒、登山運動、戶外拓展、戶外露營等各具特色的旅遊體育運動基地。推行徒步、溯溪、登山、騎行、露營、攀巖等戶外運動項目,將旅遊體育與綠色發展有機結合。2018年1月,羅坑鎮分別舉辦了電白(羅坑)100公裡越野挑戰賽、50公裡越野精英賽和16公裡全民健身環湖徒步賽等項目。通過生態體育賽事將羅坑鎮五裡一小景,十裡一大景的生態美串聯起來展現給來自各地參賽者領略羅坑自然風光的同時,通過賽事倒迫基礎設施的完善,努力推動「生態羅坑,幸福小鎮」的建設。
文 / 電白區新聞中心全媒體記者吳苦楚
圖 / 電白區新聞中心
電白區新聞中心全媒體
值班文字編輯:楊偉盛
------------------------------------
《今日電白》編輯部
編輯:晨希
版式:何偉
總監:陳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