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靈隱寺,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至今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是杭州最早的名剎。 靈隱寺是中國佛教著名的寺院,又名雲林寺,位於杭州西湖西北面。 當時有一位印度高僧慧理來到杭州,看到這裡山峰奇秀,認為是「仙靈所隱」,於是就在此建寺,取名靈隱。
所以,靈隱寺的開山祖師是印度高僧慧理和尚。 始建於東晉公元326年,南朝梁武帝後又賜田擴建。 五代時吳越王又重興開拓。並賜明靈隱新寺。 到宋寧宗時期,靈隱寺是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 康熙二十八年,賜名雲林禪寺。
靈隱寺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法堂、華嚴殿、五百羅漢堂、濟公殿、華嚴閣、大悲樓等等。
東晉鹹和元年,也就是公元326年,始建靈隱寺。 梁武帝天監三年,也就是公元504年,蕭衍下令「舍道歸佛」,將佛教奉為國教,隨後就大興土木,建寺立塔。 靈隱寺因得到梁武帝的重視,其規模、香火自然漸勝。
北周武帝雖然曾一度廢佛,史稱這次法難為「北周武帝」滅佛,好在後來隋文帝楊堅又恢復了佛教,並派高僧慧誕法師去杭州弘揚佛法。 然而到唐武宗會昌五年,也就是公元845年時,又發生了佛教史上再一次大規模的「會昌法難」事件。 此次唐武宗力主廢佛、排佛、禁佛,此次法難,靈隱寺也未能倖免。
直到五代十國時,吳越王重興開拓並賜名靈隱新寺。 宋真宗景德四年,改靈隱寺為靈隱山景德寺。 宋真宗天禧五年,又賜名「景德靈隱禪寺」。 南宋紹興五年,靈隱寺改為「靈隱寺崇恩顯親禪寺」。
傳說,靈隱寺的濟公和尚突然有一天心血來潮,算知有一座山峰要從遠處飛來,那時靈隱寺的前面是個村莊濟公怕飛來的山峰壓死人,於是就勸大家趕快離開。 不過人們覺得濟公是個瘋和尚,所以都不在意,也不願離開。
濟公著急了,眼見飛來的山峰就快到了,當時肯定會壓死人的。於是濟公就如衝進一家娶新娘的人家,濟公就直接背上新娘跑了出去。 新娘被「搶」,人們自然都去追趕濟公。正當人們在追趕的時候,突然一座飛來的山峰落到靈隱寺前,把整個村子都壓沒了。這時人們才明白濟公救了他們。
後來濟公修成正果,他成佛後的尊號長達28個字,為:「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羅漢阿那尊者神功廣濟先師三元贊化天尊」, 這28字的尊號,是集儒釋道於一身,可謂是神化之極
靈隱寺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佔地約87000平方米。
慧理和尚是晉代高僧,西印度人,於鹹和初年來到中國,開始的時候住在杭州,因見山巖秀麗,於是建靈鷲、靈隱二剎。
《靈隱寺志·開山卷》記載:「慧理連建五剎,靈鷲、靈山、靈峰等或廢或更,而靈隱獨存,歷代以來,永為禪窟。」
宋理宗曾把靈隱寺的大雄寶殿改名為「覺皇殿」,另外賜書「妙莊嚴域」四字。 在元武宗至大元年,因覺皇殿殘修,於是下令重修。
大家去過靈隱寺嗎?